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家校协同教育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2020-03-02 13:55:4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

《基于学习指导的中小学生发展指导实践研究》

------ 家校协同教育文献综述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协同教育

我国早期的家校合作活动多称为“家校联系”,1997年,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会正式引人“协同教育”的概念,认为“协同教育”是指在现代教育观念,特别是在素质教育观念的指导下,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教育资源、教育力量彼此主动协调、积极合作、形成合力,实施同步教育。[1]

李运林教授认为:“协同教育是指学校教育系统、家庭教育系统和社会教育系统中某一系统的要素或信急进入另一个系统,并与另一系统的要素相互联系与作用,产生协同效应,影响了该系统的教育功能的现象。”[2]

(二)家校协同教育

在国外,家校合作(Home-School Cooperation)与“家长参与学校教育”(Parents\' Involvement in Education)、“家长参与学校管理\"(Parents\' Participations in School Management)密切相关。在美国,最初表示这种关系的概念是“家长参与教育”,但是“家长参与教育”是一个涵义比较宽泛的概念,至今在学界尚无一个明晰的、被广泛接受的定义。英语中代表“家长参与教育”名称的有“parent involvement\",\"parent participation\",\"educational intervention”等,其中以“parent involvement”使用频率最高。

家校协同教育属于协同教育系统中的一个分支,是指学校教育系统和家庭教育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作用而产生的协同效应,包括家庭协同学校教育和学校协同家庭教育。[3]家校协同教育的要素,宏观上有学校和家庭,微观上有教育者(教师、家长)、受教育者(学生或子女)及教育媒体(学校媒体、家庭媒体)。[4]

(三)家校合作

“家校合作”代表的是“家”与“校”彼此之间的一种互动关系,美国教育大百科全书定义:“家长参与教育是指家长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其子女的正式或非正式的以学校为基础的教育。”[5]美国的教育专家认为:“人们对家长参与教育 [1][2] 王宝祥,刘宏博.我国协同教育发展概况和促其健康发展的建议[J] 教育科学研究,1999(6):82-88 李运林.教育传播研究:重要性与新领域[J] 电化教育研究2009(3):5 [3] 李运林.协同教育是为了教育的主流[J] 电化教育研究2007(9):5-7 [4] 刘繁华.家校协同教育的通道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2009(11):16-19 [5] 曹丽.二战后美国家校合作发展研究[D] 河北大学2004.6

1 最普遍的一种看法是,家长积极参与学校主办的活动或以其他方式来帮助子女学习。”[6]从字面意思上看,“家长参与教育”似乎是一种单向的家长参与学校活动,但实际上家长/家庭对学校教育的参与不可能不引起学校及教师的回应,因此其实质上是一种家校双向的交流活动。

马忠虎教授在其《家校合作》一书中指出:“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实质上就是联合对学生最具影响力的两个社会机构一家庭和学校的力量,对学生进行教育。”[1]珍美国富勒教授也指出:“现在真正的家长参与被看作是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合作。”[2]

二、家校协同教育的价值和意义[3]

一是学校教育何以需要家长参与?在西方发达国家教育界基本形成个共识:即能否吸引家长的参与和支持已经成为学校是否成功的关键。因此,人们不仅充分肯定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重要意义,并通过政府报告和立法予以确保。如在美国,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教育部报告,不仅肯定了家长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并号召家长“要做学校工作的积极参与者”,强调校长应该“尽最大努力并善于争取家长的支持”;20世纪90年代,美国许多州把建立学校、家庭、社会有机整合的学校结构作为教育改革的项重要内容,极大推动了学校与家庭关系的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联邦政府和许多州通过制定系列有关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政策和法规,为美国中小学家校合作顺利运行提供制度保障,而且许多中小学也纷纷采取措施建立和健全学校家庭联系制度,吸引家长参与和支持学校工作。

二是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有何作用和意义?美国学者哈德森)等的调查研究表明,家长参与到学校教育中,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而且对整个学校的教育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具体表现为:学生可以获得更高的学校等级和更好的学业成绩、学生出勤率高、参加补习的学生逐渐减少、学生在校态度更加积极、学校拥有更高的毕业率和升学率等。对英国家校合作的研究认为,通过建立家长——学校组织,可以使家长更好地了解儿童的学习以及学会如何帮助儿童成长;可以使家长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可以向家长解释教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实践;便于了解家长对学校口前存在的问题、学校改革的看法和意见,使家长组织对学校事务的咨询功能和决策功能日益凸显等。

三、家校协同教育的基础理论

(一)系统一—生态理论(System-Ecological Theory)

[6][1] 转引自:曹丽.二战后美国家校合作发展研究[D] 河北大学 2004.6 马忠虎.家校合作[M]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58-159 [2] 转引自:曹丽.二战后美国家校合作发展研究[D] 河北大学 2004.6 [3] 邹强.国外家校合作问题研究及其启示[J] 教学与管理2011:86-88

2 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为霍布斯(Hobbs)和尤里·布朗芬布伦纳(Urie Bronfenbrenner)。布朗芬布伦纳把社会影响分为围绕青少年扩展开来的系统对青少年产生最直接影响的是“微系统\"(microsystem).家庭是主要的微系统,接下来是朋友和学校。“中系统\"(mesosystem)主要指微系统背景中的交互关系。“外系统\"(exosystem)是指对青少年产生影响的社会背景。“宏系统\" (macrosystem)包括特定文化中的意识形态、态度、适德观念、习俗及法律。Hobbs则认为,儿童的问题不能与其亲友、学校和社区割裂开来,他认为青少年生活和学习与其家庭密切相关,而学校和社区则是为其家庭提供各种服务的机构。Hobbs通过实验验证了把家庭、社区、学校因素都加入考虑的必要性。[1]Lewis认为通过生态理论来系统的分析解决青少年和家庭、学校的问题是很有效的。生态理论认为学校、社区、家庭都是互相关联依存的:这利观点从整个社会环境分析学生的问题并且为问题寻找解决的途径。

(二)责任分散理论(Separate Responsibility)[3]

该理论主要由LightLfoot提出,他认为母亲和教师被赋予了最多的教育孩子的责任。母亲养育孩子的责任是全面但在一个私人空间中进行。教师的责任较为单一,多围绕知识传授,但她们把儿童领入一个更广阔的世界。虽然母亲和老师都负有教育孩子的责任,但他们并不是天然的合作者,学校往往认为家长参与学校活动是对于学校的干涉,因此,双方缺乏真正意义的合作和交流,所以推进家庭和学校的合作是很有必要的。

(三)重叠领域理论(Overlapping Spheres)[4]

Ira Cordon认为家长、教师和其他成人在青少年发展中充当着不同的角色。家长可以作为志愿者、雇员、家庭教师、听众、决策者、成人学习者等,与这些角色相匹配的家校合作模式主要有:

1、家长影响模式(教师教给家长一些关于儿童发展和学习的信息或技能;

2、综合服务模式(教育者帮助儿童获得健康和社会心理需要的满足;

3、学校影响模式(家长成为学校决策者和志愿者;(4)社区影响模式(强调家庭、社区和学校之间的联系)。

[2]

四、家校协同教育的内容

美国著名的家校合作研究机构—“家庭、学校及社区合作伙伴中心”主持人、霍普金斯大学教授乔伊斯·爱波斯汀(Epstein)认为家校协同教育主要有六大领域:

1、家长教育;

2、家校交流;

3、在家学习,即帮助家长在家学习;

4、家长 [1] [4] Linda M.Raffaele & Howard M.Knoff.Improving Home-School Collaboration with Disadvantaged Families: Organizational Principles, Perspectives and Approaches.School Psychology Review, 1999(3)448-466 [2] Lewis, A.Buliding bridges: Eight case studies of schools and communities working together.Chicago: Cro City Campaign for Urban School Reform, 1997 [3] Lightfoot, S.Worlds apart: Relationships between families and schools.New York: Basic Book, 1978

3 志愿者,即家长无偿参与学校义务工作;

5、参与决策;

6、吸纳社区。

家长教育培训是家校协同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如美国通过“工作坊(workshop”和“seminar) \'}等培训形式来对家长进行教育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如何与孩子进行交流,以及与辅导孩子学习有关的知识和技能等。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是家校协同教育的又一重要内容。在美国,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内容十分广泛,具体包括:参与学校活动,如家长会;参与学校教学,利用和发挥家长的教育资源为学校教学服务;参与学校管理,主要表现为参与学校的一般事务管理和参与学校的决策过程。在家校协同教育中,参与学校管理是家校协同教育比较高的层次。如在美、英、澳大利亚等国,中小学家长依据各自国家的教育法规几乎参与到了学校管理的各个领域,如人事、财务、课程设置及内容、工作评价、改革计划认可、政策制定等;但以色列、日本等国在学校管理方面并没有实质性参与。[1]

五、家校协同教育的类型

(一)按家校协同活动中家长担任的角色分类

美国学者人卫·威廉姆斯( David Williams)研究发现家长渴望在学校扮演不同的角色,从指导孩子、课堂辅助以及参加校委会制定学校规章等。[2]学者兰根布伦纳(M.R.Langen-brunner)和索恩伯格(K.R.Thornburg)则把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角色分为三类:

1、支持者和学习者;

2、学校活动的自愿参与者;

3、学校决策参与者。[3]

(二)按家校协同活动中家长参与层次分类

杭州人学刘力教授将家长参与的活动形式分为三个层次:

1、形式上的参与。这是最表面化的参与层次,家长在得到邀请时访问学校,参加家长——教师会议、开放日、作业展览等活动。

2、人际的参与,是一种双向交流式参与,家长与教师在较亲切的气氛相互交流信息和建议,像家访、家长参与课堂教学等均可列入此类

3、管理式的参与。[4]北爱尔兰大学教授摩根等人把家长参与的活动形式分为低层次参与和高层次参与。低层次参与仅仅享有知情权,而高层次参与则享有决策权,可以协助学校运作,参与学校决策。

(三)按家校协同活动的目的分类

关国学者戴维斯(D.Davies)从家校协同的目的来划分:

1、解决日前教育中 [1][2]

[5] 邹强.国外家校合作问题研究及其启示[J] 教学与管理2011:86-88 马忠虎.家校合作[M]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55 [3] 刘衍玲,臧原,张大均.家校合作研究述评[J] 心理科学2007:400-402 [4] 刘力.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功能及方式[J] 教育研究与实验1992(1):62-66 [5] Morgan,V.,Fraser,G.,et al.Parental Involvement in Education: How do Parents want to become involved? Education Studies,1992(18)

4 存在的问题(如约见家长、成立家教咨询委员会等);

2、促使家长参与其子女的教育(如家庭教育指学等);

3、利川社区教育资源来丰富学校教育(如参观博物馆、开辟校外教育基地等);

4、吸收家长参与教育决策(如家长委员会、家长——教帅协会等)。[6]

六、家校协同教育模式和内容

(一)国内家校协同教育模式

1、以校为本的家校协同模式[1]

“以校为本”的家校协同教育模式要求在家校合作,各种活动都围绕学校展开。此模式包括建立家庭中心、学校家庭教育辅导、招募家长志愿者、家长参与学校事务管理、家庭学校研讨会等。此模式适应于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家庭和孩子,其中孩子年龄越小家庭参与程度越高。

2、以家为本的家校协同模式[2]

“以家为本”的家校合作模式要求在家校合作中,各种活动是围绕家庭展开。此模式主要包括家庭和社区家长教育、建立社区家长与儿童发展中心、开展家庭学习活动、家访等。此模式适合年龄较小的孩子,帮助家长对孩子进行深入的教育和辅导,但需要较大的资源投入。

3、开展“家校互动和谐”活动[3]

成都锦江区开展了中小学“家校互动和谐”的教育实验。此活动也通过三个方而进行:调查全区14所学校的家校合作现状;在各学校开展各种活动。传统的家校合作方式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比如,家访的形式包括研究式家访, 互助式家访、谈心式家访;家长会则家长、学生、专家一起参加;尝试较新的家校合作方式比如,家长沙龙、亲子运动会,小区文化节,创建学习型家庭,开展家庭教育专题讲座,成立家长委员会等。

(二)国外家校协同教育模式[4]

在美国,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基本模式有两大类:一类是家本参与

1、对家校之间信息传递活动的参与。方式包括家访、家长会、开放日、学生作业展览、家庭学校手册、成绩报告卡、学校信息卡、学校家长公约等。

2、对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的参与。方式有家长志愿者帮助学校活动、为维护学生学习和合法人身权益而进行的参与活动。

3、对学校管理活动的参与。方式包括家长通过地方学校理事会(或地方学区教育委员会)、家长教师联合会(PAT)等来参与学校管理。

在澳大利亚,学校方面为家长提供多种正式和非止式的机会来了解学生在校的进步,主要方式包括学生表现报告、学校年度报告、时事通讯、信函、私人会而、家长——教师之夜、学校——家长杂志、教育补充资料订阅等:另一方面学校通过系列组织和活动,促使家长积极参与到学校教育之中,方式包括学校活动(如运动、音乐等课外业余活动)、学校理事会、家长和市民协会、校内商店(由家长志愿者充当商店职员)等。

在英国,根据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层次分别采取不同方式:

1、低层次参与,家校合作方式有家长访问学校、参加家长会、开放日、学生作业展览、家长联系薄、家长小报、家庭通讯等;

2、高层次参与,合作方式有经常性的家访、家长参与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帮助制作教具、为学校募集资金等;

3、正式组织上的参与,如家长咨询委员会等。

七、我国家校协同教育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我国家校协同教育研究远未适应教育发展的要求,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尚需进一步探讨。在介绍了国内外家校协同教育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家校协同教育研究存在不少问题:基础理论研究薄弱国内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项目都缺乏系统规划,没有形成有我国特色的家校协同教育的理论,开展的研究项目经费和研究水平都不高,实践操作形式多但实证研究不多。国内开展了形式丰富的家校协同教育实践研究,但大多是描述性的,很少做相关研究和实验研究,这样很多结果都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我国家校协同教育中的实操性问题突出,如:随意性强、计划性差,由此家校协同活动缺乏整体计划,难以形成时间上的连续和效果上的强化;阶段性强,连续性差,许多学校的家校合作活动只是学期初、末或节假日进行,缺乏连续的、适合青少年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的家校协同教育;单向灌输多,双向交流少,在合作活动中,交流多是教师对家长的说教,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强。[1]

从相关法律制度、组织机构的建立、学校以及学生家庭情况三个方面对以上问题进行原因分析。

1、相关法律制度、组织机构的建立方面:家校协同相关的 [1] 刘衍玲,臧原,张大均.家校合作研究述评[J] 心理科学2007:400-402

6 法律制度不健全;家校协同组织机构的设立不完备。

2、学校方面:学校对家校协同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学校办学条件不允许;学生评价机制的重智倾向。

3、家庭方面:家长的受教育水平的影响;家长的经济收人水平的影响;家庭的教养方式的影响。[2]

八、家校协同教育的发展策略及研究趋势

基于以上对目前我国中小学家校协同教育研究中所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为完善我国中小学家校协同教育,首先,需要加强完善家校合作相关法律制度和组织机构:立法保障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权利;设方一贯的家校合作组织机构。另外,促进学校、家庭的有效互动,形成教育合力:形成民主开放的学校管理模式;加大家长教育培训。再次,改革现行的选拔评价机制,选拔机制是学校教育的指挥棒,现行的以考试为主、重智力发展的评价体制如果不改变,家校合作就会从根本上受到阻碍。[1]

在未来的研究中,首先要着重构建有我国特色的学校——家庭——社区的家校合作模式及其理论,并开展有关家校合作影响因素的研究当然由于我国地域文化的差异,将使家校协同的模式呈现多样性和区域性。其次,在家校协同的内容上将改变现有研究关注学业和规范的局限,改以培养制约学生学业发展和规范掌握的核心素质——心理素质为目标的研究,对学生健全心理素质的培养来说,家校合作教育既是其有效培育方式又是其重要的教育资源。第三,开展多形式的家校合作项比全而探讨家校协同教育对学生学业成绩、个性心理、人际关系、社会适应性等因素的影响。最后,通过多形式的家校协同项目提高家庭在家校协同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2]

[2][1] 岳瑛.我国家校合作的现状及影响因素[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2(6) 胡芳.我国中小学家校合作的问题及对策[J] 现代教育论丛 2011(2):23-36 [2] 刘衍玲,臧原,张大均.家校合作研究述评[J] 心理科学2007:400-402

教育需要家校协同

基于网络空间的家校协同教育的研究

浅谈家校协同开展心理教育

家校协同,共庆元旦

家校协同教育、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家校协同教育育子经验案例

加强家校社协同育人

家校合作之亲师协同

家校协同教学的活动

家庭教育论文家校协同育人

家校协同教育研究综述
《家校协同教育研究综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