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监狱法学答案4

发布时间:2020-03-02 17:29:3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监狱法学》自检自测题

(四) 一.填空:(20分,每空1分)

1、监狱改造权,即监狱人民警察通过依法监管罪犯,对罪犯进行改造的( )。

2.监狱法律关系的消灭,是指监狱法律关系主体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 )。

3.法律行为分为( )和( )行为,合法行为是其( )和( )符合法律规定的行为。

4.( ),是指被判处无期徒刑、有期徒刑在监内服刑的罪犯,符合法定的原因,变更刑罚执行场所的行刑制度。

5.罪犯群体在构成上具有( )和( )。

6.行刑规范性,是指刑罚执行机关在具体实现( )的过程中,必须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的内容和程序进行。

7.求刑权是国家赋予检察机关指控犯罪的特别权力,即( )代表国家行使的公诉权。

8.我国的行刑目的就是将罪犯改造成为( )。

9.( ),是指所选择的行刑手段是能够达到最好效果的方法。

10.强迫罪犯从事( )是最基本的行刑手段,是中国自由刑行刑的( )。

11、( )是指刑罚执行机关接收罪犯入监时,按规定检查其体格健康状况并进行登记的制度和活动。

二、选择题:(20分,每空2分)

1、对罪犯非正常死亡的,( )应当立即检验,对死亡原因作出鉴定。

A 人民法院 B 人民检察院 C 监狱 D 行刑机关

2、国家法制是由( )三项基本内容构成的。

A 立法 B 司法 C 执法 D 刑法

3、教育改造的特性有( )。

A 法定的强制性 B 改造的目的性 C 明确的方向性 D 系统的影响性

4、罪犯的犯罪情况,即与其犯罪有关的如犯罪的( )以及犯罪的主观心理状态等。

A 性质 B 情节 C 刑期 D 犯罪原因

5、对罪犯进行道德教育包括( )。

A集体主义教育 B 文明礼貌教育 C社会公德教育 D 人生观教育

6、识别功能是教育改造的一项( )功能。

A基础性 B 基本 C 全面 D 启迪

7、劳动改造的特性有( )。

A 法定性 B 改造性 C 惩罚性 D 制约性

8、武装警戒是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为了维护监狱的正常( )而实施的警戒活动。

A 秩序 B 安全 C 管理 D 工作

9、罪犯的行为恶习不同于罪犯的( )。

A 犯罪习癖 B 犯罪习惯 C习惯性违法行为 D 行为

10、改造罪犯权具体包括的权利有( )。

A 教育改造权 B 劳动改造权 C 监管改造权 D 处罚罪犯权

三、名词解释:(20分,每个4分)

1、行刑制度

2、监狱行刑运行机制

3、验证法律文书

4、监外执行

5、减刑

四、简述题:(20分,每个5分)

1.监狱行刑运行机制的特点有哪些?

2.减刑的适用对象

3.行刑的原则

4.假释符合的条件

五.论述题:(20分,每个10分)

1.教育改造的内容

2.教育改造的形式

《监狱法学》自检自测题

(四)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权利 2、终止 3、合法行为 违法 内容 形式 4、健康检查 制度 活动 5、非亲合性 复杂性 6、行刑目的 7、检察机关 8、守法公民 9、最佳的行刑手段 10、劳动改造

11、健康检查

二.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含单选题和多选题)

1B 2ABC 3ABCD 4ABCD 5ABCD 6A 7ABC 8AB 9AB 10AB

三、名词解释:(20分,每个4分) 1、行刑制度是刑罚执行制度的简称,是指国家刑罚执行机关执行已经生效刑事裁判所确定刑罚必须遵循的一定程序和办事规程。

2、监狱行刑运行机制是指在刑罚实际执行过程中,行刑环境、行刑手段和行刑的主体与客体等刑罚执行诸要素的功能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

3、行刑的原则

(1)行刑的人道性原则 (2)行刑教育化原则 (3)行刑个别化原则 (4)行刑社会化原则

4、监外执行,是指被判处无期徒刑、有期徒刑在监内服刑的罪犯,符合法定原因,变更刑罚执行场所的行刑制度。

5、减刑是指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罪犯,依法减轻其原判刑罚的一项行刑制度。

四.简述题:(20分,每个5分) 1、监狱行刑运行机制有哪些特点?

(1)复杂性。

(2)动态性。监狱行刑运行机制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和结构。 (3)系统性。

2、简述减刑适用的对象

根据刑法第71条的规定,减刑适用于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刑法第46条规定的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罪犯的减刑,是我国减刑的一种特殊表现形态。

3、行刑权的特定性有哪些? (1)是行刑权只能根据审判机关所作的有罪刑内容的判决或者裁定实施,没有判决或者判决尚未发生法律效力均不发生行刑问题;

(2)是行刑权只能由刑罚执行机关或者国家指定的专门机关行使,其他任何机关、团体、组织和个人,均不发生行使行刑权的问题。

(3)在刑罚权的四个组成部分中,制刑权是求刑权、量刑权和行刑权的基础和前提,是最根本的权力。

4、简述假释的适用条件

(1)假释只适用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的罪犯; (2)假释只适用于已经执行一定刑期的罪犯。

(3)假释只适用于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的罪犯。

五.论述题:(20分,每个10分) 1.试述教育改造的内容

(1)思想教育

A、法制教育

(A)要对罪犯进行法律意识的教育。

(B)进行法的基本知识教育

(C)进行现行主要法律的教育

(D)认罪服法教育

B、道德教育

(A)集体主义教育

(B)文明礼貌和社会公德教育

(C)人生观教育。

C、形势、政策和前途教育

(A)形势教育

(B)政策教育

(C)前途教育。

(2)文化教育

A、扫盲教育

B、初级教育

C、初级中等教育

D、专业教育

(3)职业技术教育

A、职业技术教育的意义

(A)职业技术教育有利于调动罪犯的改造积极性。

(B)职业技术教育有利于促使罪犯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C)职业技术教育有利于监狱生产的发展。

B、职业技术教育的内容

(A)工业技术教育

(B)农业技术教育

(C)综合性技术教育

2.简述教育改造的形式

(1)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2)狱内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 (3)正规化教育与辅助性教育相结合 (4)其他教育形式

《监狱法学》自检自测题

(五)

一.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1.监狱种类是指基于一定的( ),依据某种相似性,对于具体的监狱形态进行分析、抽象而归纳的行刑处所的( )。

2.所谓罪犯精神活动产品,是指受刑人在狱服刑期间( )、( )活动的物

化形态或结果。

3.监狱烙印,是指( )或( )将监狱生涯内在化、积淀入自己的心理、精神、( )乃至生理方面,而显现、暴露出来的较具稳定性的( )标记或特征,是( )的最具消极性的后果。

4.罪犯的特殊权利是指具有在监狱中( )的罪犯这种特殊身份的人依法享有的( )。

5.从严管理是对罪犯中的(

)、(

)、(

)以及其他主观恶性较深、有抗拒改造表现的罪犯所采用的严格管理方式。

6、分类管理既包括对( )所进行的管理工作,也包括在罪犯服刑过程中因改造表现的不同而发生的( )以及( )的变化。

7、( )和( )是监狱法赋予监内服刑罪犯的权利,也是我国行刑的人道主义原则的具体体现。

8、出狱人社会保护的内容是指对出狱人重返社会后,重新适应( )所不可或缺的精神条件和物质条件。

二.选择题(20分,每空2分)

1.( ),是指受刑人经过一定时期的监狱生活而了解、习得和掌握的监狱生活习惯、

知识、技能等。

A 监狱经验 B 监狱人格 C监狱烙印 D 监狱适应

2.监狱法律关系客体包括( )。

A 刑罚 B 改造对象 C 监狱适应不良现象 D 物及行为

3.罪犯非正式群体的形成过程表现为:( )促使旧有的交往关系分化瓦解。

A 服刑初期 B 严格的管理 C 入监教育 D 直接管理

4.劳动与教育是中国监狱行刑的( )。

A 基本手段 B 行刑手段 C 行政手段 D 行刑环境

5.收监是刑罚执行的开始,是保证刑罚执行机关能够准确有效地执行刑罚的( )。

A 前提条件 B 执行手段 C 基本手段 D 重要条件

6、( )的检查,是指监狱在接收罪犯入监时,对罪犯的人身及其所携带物品进行安全检查的行刑制度。

A 人身 B 物品 C健康 D搜身

7、申诉是我国法律规定的罪犯在服刑期间享有的一项( )。

A 基本权利 B法定权利 C意思表示 D刑罚

8、行刑的法律监督有利于国家法制建设的( )。

A 齐全 B完备 C发展 D提高

9、坚持以理服人原则应做到( )。

A立足讲理 B坚持以正面疏导为主 C坚持耐心说服 D以理服人

10、集体教育的主要途径是( )。

A课堂教育 B作报告 C专门培训 D规劝

三.名词解释(20分,每个4分)

1. 假释 2.狱政管理

3.又犯罪处理

4.因人施教

5.分类制度

四.简述题(20分,每个5分)

1.简述奖惩的考核内容

2.实行劳动改造的目标管理有哪些?

3.行刑法律监督的内容

4.罪犯在服刑期间的控告、检举包括哪几种情形?

五.论述题(20分,每个10分)

1.论述分类制度的意义

2.论述减刑的程序

监狱法学答案2

监狱法学练习题

监狱法学3

监狱法学论文

法学概论 4

法学概论4

《监狱法学》第四专题 监狱人民警察

电大本科法学《国际私法》试题及答案4

法学作业答案

法学概论答案

监狱法学答案4
《监狱法学答案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