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名著读后感酒臭国殇

发布时间:2020-03-02 00:59:5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酒臭国殇

——读莫言之《酒国》有感

每一次读一本小说,都好像随作者去了另外一个国度。

没有深刻的见解,没有到位的赏析,可读完这本书,的确想说点什么。 《酒国》为寻根文学作家莫言的一本讽刺小说,其借助酒这种饮料,揭露了当时官场的腐败和混乱。主人公丁钩儿作为一个特级侦查员被派往酒国市调查食婴案件,在酒国发生了一系列荒诞的故事。调查未果,反而因酒而惹上官司,最后醉死在茅厕里。

当我读完这本书时,我的一个感觉就是百思不得其解,导致我当晚都没睡好觉。我不知道所食男婴真的是男婴还只是做成的像婴儿形状的东西,我不知道丁钩儿是正义的化身还是邪恶的载体,我不知道为什么每个章节后面都会穿插李一斗与作者莫言的书信往来,我甚至对莫言最后出现在酒国市感到非常吃惊。似乎它的一切都是真实的,只有丁钩儿是虚构的人物。又好像酒国市什么都没发生,这一切只是在丁钩儿的梦里。总之,我带着满腹疑惑又重新读了一遍,当然,我也上网查找了这本小说的赏析,使它能更好地帮我理解作者的目的。

读完第二遍后,我渐渐有所领悟,之所以我这般模糊,恰恰是作者巧妙的安排。我不禁为作者缜密的构思、娴熟的技巧、以及洞察官场腐朽的睿智所折服。

《酒国》由三重文本组成,检查员丁钩儿调查“红烧婴儿”的全过程;酒国市酿造大学的写作爱好者李一斗与作家莫言的一组信件;李一斗寄给莫言的一系列小说。三重文本相互穿插,相辅相成,构造了一个光怪陆离的文学世界。在这样一个世界里,你摸不清,道不明,感觉得到现实的映射,却又惊叹于不可能的荒诞。例如“食婴”案件,听完令人作呕,却又不得不怀疑它的真实性。在那样混乱腐败的年代里,人吃人就没有发生的可能?

当我越是想要了解事情的真相时,作者愈是横加阻拦,他偏要把事情的原委搁置一边,转而叙述其它的东西。例如丁钩儿与女司机的艳遇,与买馄炖老头的纠葛以及与老革命家的偶遇,一系列发生在丁钩儿身上的事让他内心充满了矛盾和痛苦,一方面是觉醒一方面是沉沦,一方面是义愤一方面是堕落。直到最后他也还是没有调查清楚案件的真相,连主人公都置身事外,我们这些读者更无从得知事实。这同样让我不忍心读完这本书。按照我的性格特点,到了文章的末尾,作者总该给我一个交代吧。

我始终在强调读这本书时内心的困惑,面对它,仿佛置身于一场大雾中,或者是一个梦境,无法自明。找不到方向,寻不到出口。这样一个飘渺、海市蜃楼一样的被酒淹醉了的国度里,发生的一切情节,都充满了梦幻色彩。每一个人物、细节、场景,都让我觉得那么真实可靠,可是所构成的叙述、整体效果却含糊不清、似真似假,让我摸不清头脑。

小说对于细节的描写甚是关注。众所周知,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如文章在第一章对于丁钩儿的形象描写就非常细致,充分展示了这样一个人物身上的矛盾性,也暗示了人物最后的结局。在第二章中,党委书记和矿长对丁钩儿的款待甚是奢华,讽刺了当代官场的奢靡生活。而对于宴会上仙人掌的独特安置巧妙地引出了肉婴这个荒诞的菜肴,其间的场面描写令人作呕的同时也不断让我猜想是真是假。在第二章中金刚钻的出场让丁钩儿的地位有所下滑,而金刚钻的狡猾又让这个可怜的丁钩儿一步步走向沦陷的深渊。对于喝酒、劝酒的场面描写

无不反映了当今社会喝酒应酬的无奈之风,字里行间充满了讽刺、对比、虚实结合,处处埋下伏笔,让人觉得危机四伏,莫言虽是一位现实主义作家,可在这篇小说中却又不是单纯地叙述真实的客观世界。

“酒”是中国文化的特点之一,酒能使人癫狂、亢奋,也使人萎靡。在觥筹交错之间,有多少人抵制不住诱惑而酿成大错。如今的官场、职场、各种应酬,又何曾少得了酒这一奇妙东西?酒国,以酒名市,故所有生活都与酒有关,酒国市拳头产品是酒,为研究名酒设置大学、研究所,招收博士、研究生,为佐酒开发新食品、创全驴宴,饲养并烹制肉孩,喝名酒、吃驴肉,是酒国市的日常生活;而品佳肴、食肉孩,则是市领导引来送往的正常工作。莫言之笔触,令人惊骇。

若不是文章最后莫言出现在酒国,我会难将书信的内容与小说本身放在一起连着看。直到最后,我才意识到那些文字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力量,因此在第二遍的阅读中,我将它们结合在了一起。作者莫言与小说人物的见面,让我觉得增加了故事叙述的真实性,同样也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在混乱和腐败的年代里,弟兄们,不要审视自己的亲兄弟。”喝酒误事,酒醉人醉国,酒使人逃避现实,酒若是弥漫整个国度,然酒臭国殇。

国殇读后感

国殇读后感

国殇读后感

国殇

国殇

国殇

《国殇》

国殇

国殇

《国殇》有感

名著读后感酒臭国殇
《名著读后感酒臭国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