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培养评改能力 提高写作水平12

发布时间:2020-03-02 09:55:0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培养评改能力 提高写作水平

当今的语文教学中,写作无疑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写作水平的高低,一般的能代表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高低,但长期以来,很多学生都怕写作文,一听到写作文就喊头痛,有的说没东西可写,有的说不懂怎样写,有的说达不到要求的字数,总之提不起写作的兴趣。因此,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就引起了语文老师的高度重视。

近年来,语文老师针对这一难题做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有些成果仍然受着旧模式、老框框的束缚,没有摆脱那种:教师命题学生写,教师批改学生看,教师讲评学生听的老路。这种作文课,摆错了教与学的位置,是三中心在作怪,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根据大纲和学生的要求,一学期应该做几次作文一般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基本上是隔周一次作文,每次作文时间是两节课。作文课上,一般是老师命题后稍作提示,就让学生开始写。这样,大部分学生没有什么明确的目的和动机,认为只要下课能交上就万事大吉了。这篇作文交上后,一直到下次作文才能反馈到学生手中,并且相当一部分同学对老师的评语不太关心,只是大致浏览一下,就匆匆的转入下一篇文章。这样,就形成了作文课上学生只是被动的完成任务,而不去静心的思考:我们为什么写这一篇文章,要达到什么目的,通过这次作文我有什么收获等问题,以致造成写了不少,但是提高不大的现象。

其次,从教师的角度看,一般一个语文老师教两个班,学生数要近百人,老师除了备课、上课、完成学校的各项任务外,其余时间基本上都用在批改作文上了,但仍感觉应接不暇,力不从心。这样,老师就一头扎进学生的作文堆中忙的不亦乐乎,再也没有时间去研究培养写作能力的规律。

鉴于上述问题,我认为关键要在批改和讲评上下功夫,以改促写,尽量体现“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原则,逐步变教师评改为指导学生自己动手互评互改,事实上,学生自己可以批。改,本来就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应当由学生自己去做。这样老师就可以从批改学生作文的堡垒中解脱出来,过一把导演瘾,真正成为学生写作各环节的指导者。《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初中生“要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可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因此,让学生自己评改作文,好处多多。近几年我在教学中作了一些让学生参与评改的尝试,收到很好的效果.大致做法如下:

一、了解情况制定标准

评改前,教师先略看学生的作文,不做批改,只是了解学生习作的大致情况,对作文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较好的作文做到心中有数,便于课堂上引导,同时也能在拟定标准时有的放矢。接下来便是拟定评改标准和计分办法,一是制定常规标准,即从遣词造句、语言表达、修辞手法、错别字、标点符号、卷面等常规方面制定出

1详细的评改标准,这一标准针对任何一篇文章都适用,因此,可以印发给学生。二是制定出具体的标准,即根据每次作文不同的写作要求,从文章的审题、立意选材、谋篇布局等方面制定出本文的具体标准供学生使用。制定的标准如下:

常规标准(共计30分)

1、字迹要规范,书写要准确无误,无错别字。凡错字,都要用圆圈标出,再在文后批语中,写清错字几个。每错一字扣一分,重复的字不计算在内(共7分)。

2、语言要通顺、简洁、准确、无病句。凡病句,都要在下面划上横线,写出病在何处,再在文后批语中,写清病句几处。每处病句减2分,减至8分,不再多减(8分)。

3、主要标点运用要规范,强调句号、引号、叹号、问号的使用。发现明显错误的地方,都要用圆圈标出,再在文后批语中,写清错几处。每错一处扣1分,有五处扣五分,超过五处,不再多扣(共5分)。

4、卷面共10分,分三类:

第一类:(10—8分)字迹清楚、字体工整、卷面整洁、格式规范。

第二类:(7—5分)字迹基本清楚、字体基本工整、卷面基本整洁、格式基本规范。

第三类:(4—0分)字迹潦草模糊、难以辨认、格式不规范。

5、①必须用红笔批改。②优美的句子用连珠线标出。

具体标准(共计20分)

1.审题是否充分、合理。

2、看文章的中心是否鲜明、集中

3.看文章的选材:①是否围绕中心。②是否符合生活实际。③是否具有典型性。这三点中最要紧的是第一点。

4.看文章的结构:①层次段落是否清晰。②过渡是否自然。③开头和结尾是否照应。④形式新颖、富有创意。例如:片段式、题记式等。

5.看表达方式:主要看其是否符合文章体裁的要求,记叙文以记叙为主,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议论文当然以议论为主。

具体标准每条4分,不做太具体的减分规定,由批改人酌情处理,得出一个综合得分。

二、提出要求传授方法

同学之间互评作文,要端正态度,明确这样做的意义,积极参与、严肃认真、高度负责、虚心学习、取长补短。

具体批改做法

小组成员先快速浏览本小组分到的六篇文章,粗略勾画评点,大致掌握这次作文的情况,为下面精批一篇文章做准备,时间不要太长。

2、结合小组轮流批阅所做出的点评,每位同学精批一篇文章,依据标准采用

规定的符号分别标出错字、病句、标点符号不当之处、卷面、以及文章内容等逐一打分。

3、第一评改人再依据评改的标准并综合小组的意见,最后给自己所负责的习作写出评语并得出综合分数,评语要中肯,兼顾到优点、缺点两个方面。

4、组长负责选出优秀作文一篇,各族轮流在班内读,并谈评改意见。

5、批改人注明批改日期和姓名。

三、分组互评巡回指导

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6人小组,每组设一个组长,组员相对固定。各小组内首先拿到作文者为第一评改人,第一评改人对自己拿到的作文负全责,批改期间,对自己拿不准的问题可以讨论、可以查工具书,批改完毕,组长负责推出本组的优秀作文1——2篇。学生的互改过程中,教师在各组间巡视,及时解决学生评改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随时发现并纠正学生评改中的错误,并指导拟定评语、选优秀作文。例如:对卷面书写打分往往不客观,我就引导学生把十几本不同类型的作文放在一起,通过比较就有了大致标准,提高了打分的可信度。对本小组推出的优秀作文,要求有感情的朗读给大家,然后谈谈推荐理由或评后感受,其他同学边听边评,教师可适当点评。

四、反馈交流总结提高

作文评改完之后返还给本人,作者先认真阅读评语及各项得分,然后,书面总结这篇作文的得失,也可真对评语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与评改者讨论,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最后,把作文收齐交给老师,老师仔细审阅、总结经验、肯定成绩,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办法,供以后作文借鉴。

以上做法好处是能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怀着极大的兴趣投入批改活动,有充分的活动余地,人人有事做。在一个作文周期中,学生除了写作文外,还阅读了六篇,精批了一篇,小组讨论,给别人写评语,看别人给自己写的评语并总结,这样大大增加了训练密度,让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

经过几年批改实践,学生不仅准确地记住了写作文的基本要求,而且对这些要求理解得越来越深刻, 同时,每个人在批改时都有机会看到多名同学的作文,这样容易发现、学习别人的长处。对别人的缺点短处引以为戒,学生的思想多了一个相互交流,开放的机会。久而久之,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自己的写作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

培养学生互评互改作文,绝不是为了减轻老师负担的被动的权宜之计,而是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尝试。这种做法还有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不当之处,望专家、同仁提出宝贵意见。

培养阅读能力,提高写作水平(论文)

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写作水平

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如何提高写作水平

如何提高写作水平

如何提高写作水平

提高四年级写作水平

提高英语写作水平

提高写作水平论文

小学生作文自我评改能力的培养

培养评改能力 提高写作水平12
《培养评改能力 提高写作水平1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