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在全国电影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20-03-01 17:49:2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 开创中国电影繁荣发展的新局面——在全国电影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和全国广电工作会议刚刚闭幕不久,国家广电总局即在浙江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召开全国电影工作会议,旨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全国宣传部长会议和全国广电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总结交流2004年的电影工作情况,研究部署2005年的电影工作任务。从而紧紧把握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的重要机遇,继承和发扬中国电影的优良传统,充分调动广大电影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深化改革,开拓创新,繁荣创作,加快发展,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的贡献。这次会议在横店召开具有重要的意义。浙江是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的综合性试点地区,在中央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推动下,在努力探索影视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方面,在大力培育新型的影视产业实验区和电影市场经营主体,大力促进影视产业繁荣发展方面取得了成功的经验。横店目前已成为国内最大的影视产业拍摄基地,是第一个由国家广电总局和浙江省委、省政府共同命名的“国家影视产业实验区”,总结横店现象和横店经验,对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推动电影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在此,我代表总局党组和全体会议代表,向浙江省委省政府对电影工作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向浙江广电局、东阳市委市政府、横店实验区管委会、横店集团等各个方面为电影工作所作出的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

总局党组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王太华部长专程从北京赶来出席会议,明天下午还要作重要讲话,作为会议的主旨精神,希望大家认真贯彻落实。刚才,童刚同志总结回顾了2004年的电影工作,报告很充实,令人鼓舞和振奋。下面,我结合贯彻全国宣传部长会议精神和全国广电工作会议精神,对2005年的电影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电影产业化改革与发展的主要经验与启示 党的十六大以来,全国电影系统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积极推进电影体制改革和电影产业化的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形势喜人、成果喜人。一批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精品力作在市场上、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一批国有企业和股份制企业、民营企业等新型的市场主体在市场竞争的风浪中搏击,不断壮大,进一步增强了电影产业的实力和竞争力,使得中国电影经过艰苦的拼搏,终于走出了最低谷,并创造了新的业绩,在推进先进文化建设、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和提高国际影响力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此,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对电影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和热情鼓励,同时要求我们认真总结好改革的实践与经验,进一步加快电影产业化进程,实现建设电影强国的宏伟志向。在这次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经验交流会及全国广电工作会上,都把电影产业的改革经验作为文化体制改革和广电体制改革的成功经验加以推广,这充分表明了中央对电影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表明中央的决策是正确的,电影产业化发展的道路是正确的。我们要在电影界很好地总结新经验,探索新规律,研究新问题,提出新措施,不断提高驾驭改革的能力,不断提高驾驭产业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坚定信心,加快电影改革与发展的步伐。

总结电影产业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启示,我思考主要有五点:

1、电影产业发展理论、发展观念、发展思路、发展政策的创新是推动电影产业化进程的重要前提。我国的电影改革在党的十四大精神指引下,从1993年开始起步,初步打破统购统销的计划体制,开始进入了体制改革的艰苦探索阶段;党的十五大之后,在电影精品创作“9550工程”的推动下,1999年总局开始提出探索电影产业的理论和实践,促进形成了一批规模化的电影集团公司;2002年全面推进电影院线制改革,重构了以资产为纽带的发行放映流通新体制;党的十六大,中央作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决策,进一步指明了电影改革的方向,电影企业的股份制改革步伐加快,一大批民营企业新型市场主体迅速诞生;2003年以来,中央领导同志李长春、刘云山、陈至立等对电影工作高度重视,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批示和指示,总局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电影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推进电影改革开放的新政策,使得电影界进一步明确了产业化改革与发展的方向,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实践证明,电影改革艰苦探索的每一步实践历程,都是一个伴随着不断推进思想解放、理论创新的探索过程。党中央的正确决策,为进一步推动电影发展理论和发展观念的创新发挥了强大的理论指导作用,促使我们树立了新的文化发展观和新的电影发展思路,促使我们学会尊重客观规律,尊重时代发展的要求去思考问题,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确立电影走产业化的发展方向和道路,这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电影文化需求,提高我国文化实力和电影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这就从理论上解决了电影发展如何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问题,解决了电影产品与电影市场相脱节、电影文化与电影经济两层皮、电影娱乐功能与教育功能相对立的问题,促使我们遵循文化经济一体化、科技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世界趋势,遵循文化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时代要求,强有力地推进了电影创新和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因此,理论创新、观念创新、思路创新、政策创新对于电影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先导作用。

2、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遵循市场规律和电影规律,加快体制机制改革,转变政府管理职能,重塑市场主体,是推进电影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近年来,电影界充分认识到,产业发展的实质是依托市场发展企业,壮大企业,我国电影体制改革的方向是从事业主导型结构向产业主导型结构转轨,从政府主导模式向市场主导、政府宏观引导与调控、企业自主经营的运行模式转轨,从而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主导作用,发挥市场的力量来配置资源,检验产品,扩大服务。政府通过推进改革和制订政策的杠杆来引导企业自主经营、自我发展,从直接管理变为间接管理。

改革是发展的不竭的动力,而体制机制改革又是解决制约电影发展各方面问题的根本动力,推进电影产业的发展必须按照市场的规律和电影自身的规律,从突破体制性障碍入手,努力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流通体制改革,调整产业结构,规范市场准入规则,建立完善的现代电影市场体系。同时推进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和电影的投融资机制改革、影片审查制度改革、评奖机制改革、企业内部经营机制、劳动分配制度改革等等。这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使广大电影工作者焕发了空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显示出了电影产业在整个文化产业最具活力,最有生机,充分显示出了市场机制对于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对于调动广大电影工作者和社会力量,对于有效地配置电影资源和市场资源,对于刺激生产与消费、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所发挥的巨大作用。改革的实践证明,电影产业要加快发展,就必须深化改革,不改革就没有出路。也就是说,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了改革的力度,改革的力度决定了发展的速度。

3、电影的科技创新和数字化发展是引领电影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电影科技的创新和革命,引领电影产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创造了产业的发展空间和服务领域,带动了电影的体制革命、管理革命和产业革命。数字制作与数字放映不仅大大提高了电影品质,创造了视觉奇观,而且大大改善了观影条件,降低了发行成本,改变了技术体系、运营模式,拓展了电影的发展空间,也给电影管理提供了新的形式与手段。数字特技的运用,数字声音的普及,数字放映设备的改造,数字节目的转换等,的确给电影产业插上了跨越式发展的翅膀。科技创新对优化产业升级、促进产业发展、壮大产业实力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引领电影产业发展的强大的拉动力,是电影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和新的增长点。为此,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的步伐要大大加快。

4、充分运用跨国资本、促进跨国生产和跨国经营,是我国电影产业在开放竞争中走出去的有效途径。以《英雄》、《十面埋伏》、《天地英雄》、《首席执行官》和《可可西里》等在亚洲周边国家和北美产业大国主流市场的成功上映为标志,中国电影终于以中华文化的魅力和中国电影的实力,从国际电影节展的评奖台进入到世界电影产业大国的主流观众市场,并创造了票房奇迹,在世界各国受到了普遍欢迎和认可,大大提升了我国电影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这充分表明,美国电影并不是神话,中国电影的艺术家和企业家,只要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和电影艺术规律,把电影的内容形式创新和艺术技术创新相结合,在开放中,在竞争中,充分利用中外资本和企业的优势,联手制作与发行,就会赢得市场效益和市场份额,产生更广泛的国际影响。我们必须学会运用中外两种资源、两种力量,扩大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从而创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5、政府扶持与市场运作相结合是促进事业产业协调发展,满足老少边贫地区电影文化需求的重要措施。我国电影发展和覆盖存在巨大的城乡差距和区域性差距,少数大都市已经实现了电影放映的数字化和现代化,大多数中小城市尚处于传统的35毫米模拟放映阶段,而广大农村绝大部分地区仍处于低水平的16毫米流动放映阶段,所以国情决定了我国的电影工作必须面向农村、面向基层、面向群众,推进东中西部和城乡的协调发展、统筹发展,特别要大力发展农村电影事业。从1998年开始实施的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在政府扶持、市场运作的联动,胶片电影和数字电影并举,流动放映和固定放映的结合方面探索了新经验,使农村电影走出了困境,出现了可喜的发展局面。

过去的5年,国家和地方政府共向全国老少边贫地区资助了放映机7026台,流动放映车432辆,发电机2888台,放映大篷102个,资助拷贝24081个(其中科教片13355个,故事片10726个),培育和更新了一大批农村电影放映队,在创新机制、扩大投入、规模放映、丰富片源、提高质量、促进农村科技致富、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有效的社会反响。发展农村电影事业,让广大农村群众看到看好电影,是电影工作的重要职责,是电影事业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完全依靠政府扶持很难做到,完全市场化也不可能,所以必须坚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靠两条腿走路。

以上几点经验和启示,供同志们在讨论时参考并加以补充完善。当前,电影产业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态势,这些成就的取得,得益于中央领导同志的悉心关怀和指导,凝聚着广电、文化和全体电影工作者辛勤工作的心血和汗水,借此机会,向各级电影管理部门,各类电影企业单位,各个专业协会,并通过你们向电影艺术家、企业家、电影界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向中宣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等中央国家部委也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电影产业化改革与发展已经取得了良好的开端和成效,但我们仍然需要清醒地看到电影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新挑战:

1、当前电影产业仍然处于初级阶段,电影产业化、市场化的程度不高,产业基础、产业规模、产业实力都很薄弱,尤其是系统内国有企业的实力相当脆弱,产业结构急待进一步优化,市场环境、市场体系还不健全,急待完善,改革任重道远。

2、电影的质量和电影放映服务还远远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市场的需求。许多电影作品质量平平、制作粗糙,难以进入主流院线市场,特别是有艺术感染力,有票房号召力,有思想张力的作品还太少,反映出电影界的优秀人才匮乏。

3、电影市场及后产品市场管理薄弱,经营环境与市场秩序尚不规范,盗版光盘遍地都是。严重的盗版问题,对电影构成了极大的危害,最新的HDVD等压缩光盘,已经能在一张光盘上容纳8—10部电影,对电影产业链条的良性循环和版权贸易侵害极大。打击走私盗版问题已经成为政府部门管理的重中之重。

这些矛盾和问题需要我们通过改革与发展求得彻底解决。

二、2005年电影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2005年是我国完成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是全党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提高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一年,是抗战胜利60周年、长征胜利70周年和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的纪念年,也是国家广电总局确立的“农村服务年”和“电影发展年”。在全国宣传部长会上,中央领导同志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强文化建设和电影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总局党组和王太华部长对电影产业发展又作出了新的部署,要求“进一步加快电影产业化的进程,尽快做大做强,实现产业化、市场化、规模化,使电影在丰富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也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产品和品牌”,这就为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创造了极为重要、极为有利、极为难得的战略机遇。我们要倍加珍惜电影产业发展的良好势头,倍加珍惜电影领域创造的新成果和新经验,倍加珍惜当前电影界已经形成的空前团结的大好局面,加倍努力做好明年的电影工作。

2005年对于全国广电系统、全国电影工作者确实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年,2005年12月28日是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纪念日。110年前,1895年12月27日,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的世界第一批电影《工厂大门》等在法国的一个咖啡馆公映,从此,作为新的大众文化艺术样式的电影诞生了。十年后的1905年,中国北京丰泰照相馆的老板任景丰用纪录片的形式拍摄了第一部中国电影《定军山》,记录了京剧艺术家谭鑫培主演的同名京剧的四个片断,中国电影由此诞生了。中国电影诞生在北京,发祥于上海,新中国电影的摇篮在长春。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是1913年郑正秋导演的《难夫难妻》,第一部有声片是1931年张石川导演的《歌女红牡丹》,第一部彩色片是费穆导演、梅兰芳主演的《生死恨》。1932年,党的骨干力量进入电影界,发起了进步的“左翼电影运动”,1933年3月,党中央文委批准成立了夏衍同志任组长的党的电影小组,标志着党领导下的电影事业开始走上进步的道路。

中国电影的100年,历经了中国近现代史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新中国建设时期,*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时期等各个历史阶段。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电影的100年,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模拟到数字、从传统到现代的技术变革;中国电影的100年,是以艺术的形式见证并记录了中国的历史与现实、发展与进步、苦难与辉煌的100年;是汇聚了中国电影工作者的民族精神、文化责任、思想力量、艺术创造和智慧才华的100年;是贯穿着党的领导、人民群众关爱支持的100年;是与时代、与社会、与人民、与祖国同行的100年;更是具有光荣传统和辉煌成就的100年。

在中国电影100年的发展历程中,据可记载资料的不完全统计,从1905年到2004年底,中国电影共拍摄了故事片约6961部(其中中国电影资料馆馆藏4751部),舞台艺术片约468部(468部),美术片约642部(642部),新闻纪录片约12448部(6487部),科教片约4745部(4745部),电视电影约630部(630部),总计约25008部(16728部)。(统计数字中,1949年后不包括香港、台湾地区单独拍摄的影片)

100年是一个历史的总结,100年又是一个新纪元的开端,紧紧抓住纪念电影100周年的重要历史机遇,搞好100周年的纪念活动,具有极其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为此,总局党组把2005年确定为“电影发展年”,是有其战略意义的。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来搞好100周年电影纪念。通过纪念活动,更好地继承发扬我国电影的优良传统,总结电影业的发展经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展示100年来特别是建国以来和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电影的辉煌成就,缅怀老一辈电影工作者的光辉业绩,激发广大电影工作者团结奋进的精神,推动电影业在新时期的全面发展与繁荣,努力实现把中国建成世界电影强国大国的宏伟志向。

2005年电影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纪念中国电影诞辰100周年为契机,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全国宣传部长会议和全国广电工作会议精神,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统一思想、统领电影工作,继承发扬中国电影的优良传统,努力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全面深化电影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电影理论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产品内容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大力提高电影质量,大力普及电影放映,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高中国电影的国际影响力与竞争力,使电影成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的产品与品牌,为建设电影强国作出新贡献。

2005年电影产业发展的具体目标是:

1、稳定产量,保持胶片及数字电影200部,电视电影110部。不断提高电影质量,在几个重要纪念日推出一批“三性统一”的扛鼎之作、传世佳作、精品力作;

2、提高电影产业的经济效益,电影总收入增长不低于20%,即从现在的36亿增长到43亿;

3、新增影厅、银幕数量要超过100个(含胶片和数字放映);

4、扩大电影放映规模,使观众人次大幅度增长,为城乡广大人民群众带来电影实惠。 2005年主要抓好十项任务:

1、拍摄并展映一批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多样化、多类型、三性统一的优秀影片,为中国电影100周年献上一份厚礼。

2、培育壮大一批新型的现代化、规模化、具有竞争实力和创新能力的现代电影企业、集团公司、院线公司、大型影院等市场经营主体。

3、改造、新建一批现代化、数字化的多厅影院,支持协会评选“百强影院”,创造一批新的品牌;深化院线制改革,扩大院线规模。

4、建设一批农村电影流动放映与固定放映相结合的放映网点,创新电影“2131工程”放映机制,建立农村电影公共服务体系。

5、打造一批适应国际市场的名牌产品,规模化推介推销到国际电影节展及电影市场,扩大市场份额和国际影响,扩大出口创汇,树立中国电影的良好形象。

6、起草一部《电影促进法》,完成初稿、论证、上报,力争2006年颁布实施。

7、完成一个重大建设工程:中国电影博物馆工程。北京市政府负责建设总投资5.8亿(还有11个亿的配套设施),总局负责布展任务,财政部和总局拨款9000万;12月正式开馆并举办“中国电影100周年成就展”及“亚洲电影博览会”开幕式。

8、启动一项百年电影资料影片数字化修护工程,这是保护电影遗产的任务,也是为了扩大数字电影放映节目源。计划从2005年起,每年转换、修复、存储1000部影片,第一年投资8000万元,以后每年投资5000万元。

9、举办一系列100周年电影纪念活动:12月底召开纪念大会,还有展映百部影片,发行纪念邮票,出版理论文集,举办音乐晚会和电影高峰论坛等活动。

10、推选表彰一批杰出电影艺术家,大力培养造就一批德艺双馨、德才兼备的优秀电影专业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

三、当前要着力把握的重点措施

1、牢牢把握电影产业化发展的主题,用科学发展观统一思想,统领电影工作,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首先要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要求我们把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抓紧抓好。按照科学的发展观的要求,统一思想,总结经验,把握规律,提高驾驭发展的能力,这是全党的重要任务,也是电影界的首要任务。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长期发展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是指导我们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应对更加复杂的国际国内局面环境和各种新挑战的强大思想武器,我们电影系统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树立全局观念和大局意识,立足于紧紧抓住和切实用好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实现电影产业快速协调全面健康发展。

结合电影实际树立科学发展观,就要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和新的电影发展观,按照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来推动电影产业化的改革与发展,就要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就要研究电影业如何面向群众、面向市场,更好更快地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体制和发展道路。要把握好八个辩证统一,即:把电影发展、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统一起来;把发展先进文化的时代要求与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市场需求统一起来;把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与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引导作用统一起来;把尊重市场经济规律与尊重电影艺术规律统一起来;把创造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起来;把占领市场与占领阵地统一起来;把发展文化生产力与提高文化感染力、影响力和竞争力统一起来;把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与东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统一起来。

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新的文化发展观,最重要的是各级电影主管部门和各个电影企事业单位都要紧紧抓住电影发展的主题,切实把加快发展、协调发展的责任承担起来,把驾驭发展的能力提高起来,把发展的机遇与方向把握住,把是否满足当地广大群众的看电影需求、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的电影质量与电影服务作为检验科学发展观是否落实的标准。

各地各级电影部门要抓紧制订本地区的电影发展规划,纳入到当地党委政府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和现代化建设的整体布局中;要配套好发展的政策,培育好市场主体和市场环境,大力扶持电影企业自主经营,增强活力,壮大实力,为电影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体制环境、市场环境、舆论环境。

2、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面向群众,面向市场,大力繁荣电影创作,大力推进艺术创新

为广大人民群众奉献更多更好的健康的、丰富多彩的、喜闻乐见的电影新作,奉献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力作,是我们对于中国电影100周年最好的纪念,也是电影产业化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具体体现。

要充分认识到电影系统和电影工作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负有重要职责,要充分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先进文化就是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相适应,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所谓“三个面向”,就是指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放眼世界,着眼长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紧跟时代潮流,体现时代特征,反映时代要求。所谓民族的文化,就是继承民族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所谓科学的文化,就是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弘扬科学精神,提倡科学思想,用先进科学技术改造和发展的文化。所谓大众的文化,就是来自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文化。我们要按照先进文化的要求来指导好电影创作。

当前,抓好电影创作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是坚持“三贴近”原则,坚持“三性统一”,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努力塑造崭新的艺术形象。我们的电影创作要面向群众、面向市场,始终把握正确的导向,始终关注人的命运,不断深入挖掘现实生活的生动素材,深入挖掘中华文化的精神资源,努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努力塑造崭新的艺术形象。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永恒主题,也是中国电影一百年来形成的优良传统。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从《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开始,中国电影人就把中华民族的命运与时代的进步作为电影创作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结合抗战胜利60周年、长征胜利70周年和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大力讴歌中华民族为争取独立和自由曾进行的不屈不挠的艰苦斗争,大力讴歌为祖国为人民而英勇献身的民族英雄,大力讴歌改革开放新时代人民群众的创造力量和真情实感,大力讴歌情系人民、关爱人民、奉献人民、推动现代化建设的时代新人,大力讴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的时代道德风尚。

要抓好创作选题、抓好剧本创作,为剧作家艺术家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多创造条件,在塑造新的银幕形象上下功夫。2004年的国产新片《张思德》、《郑培民》、《邓小平·1928》、《我的法兰西岁月》、《可可西里》等影片在这方面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二是瞄准市场、遵循规律,努力提高电影的思想质量和艺术质量,大力倡导艺术创新和品牌创新。电影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在于质量,在于多样化。在电影产业化进程中,艺术创新必须遵循市场规律和艺术规律,创新必须从选题和剧本筹划开始,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去捕捉创作灵感与素材。我们只有真诚地对待艺术,感动自己,才能感动群众。弘扬主旋律精神的影片要在形象化、人性化、个性化、多样化上多下功夫,特别要注重增强电影叙事技巧的创新和艺术手段的创新,增强电影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各种类型化商业化的影片,都要注意提高审美情趣、思想张力和文化品味,在满足群众的同时,注意引导群众、提高群众,至少要做到健康、有益、无害,立足于在促进人的理想追求、道德建设、思想情感、价值判断、行为选择和审美能力上的提高与发展。引导人们认知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在给人以娱乐的同时,给人以希望,给人以力量。就是历史题材的影片也必须用新的视角、新的形象、新的语言、新的情节和新的表现手法去吸引人、感动人。尤其是面对绝大多数青年观众,要满足他们对电影的求知、求新、求变、求高的观影欲望,是需要贴近生活下一番苦功的,是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生活功底、深厚的艺术功力的。所以“三贴近”是从创作上解决电影产品进市场的最根本的原则和方法。

最近,《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对于低俗之风在新闻界的蔓延进行了有力的揭露与鞭挞,对于影视文艺创作也是引以为鉴的警示。要防止热衷于描写不正当的性爱、乱伦,防止假借改编经典名著之名,行“自我实现”之实,脱离原著的立意,另起炉灶,在“坏人身上找好,在好人身上找坏”;防止以怪诞、荒谬情节和肮脏的语言、行为污染银幕;防止武打片和警匪片过于血腥暴力,过多过细地展示犯罪过程;历史片要坚持唯物史观,尊重历史结论,尤其防止借反思“反右”、“*”等历史,攻击党的领导,贬损老一代革命家。

各个电影制作单位都要自觉地担当起繁荣发展先进文化的责任,担当起反映时代命题的责任,担当起艺术创新的责任,担当起占领市场的责任,引导电影创作在任何时候都要对人民负责,对青少年负责,对艺术负责;要讲娱乐,讲好看,更要讲导向,讲格调。

三是坚持精心创作、精益求精。当前新兴媒体迅猛发展,一方面开辟了电影后产品的市场空间,一方面也构成了与电影的激烈竞争。在与网上电影、手机电视、楼宇电视、移动电视、分众电视的激烈竞争中,如果没有高品质的制作和产品,没有高水平的服务,就难以把观众吸引到电影院,就不可能有竞争实力,大制作、小制作都要讲究,只有对观众负责,观众才能对票房负责。

今年的电影题材规划中,既要组织好纪念电影百年和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长征胜利70周年的扛鼎之作,也要组织好面向农村、面向青少年的优秀作品,面向国内国际市场的多样化类型化的作品;既要拍摄好故事片,也要拍摄好纪录片、科教片、动画片、戏曲片;既要拍摄好胶片电影,也要拍摄好数字电影、电视电影。

总局在创作方面要做好选题规划,加强创作指导和服务。一是将进一步加大对重点国有制片集团和重点影片的扶持力度,以政府采购的形式选购一批重点剧本和重点影片;二是积极推进属地审查的试点,凡地方省级广电部门提出申报,组建审查机构,即可以委托,按标准与程序审批;三是进一步改进评奖制度,按照中宣部的要求,将广电总局的广播电影电视所有奖项进行整合,在电影华表奖中,融汇华表奖各奖项和夏衍文学奖、童牛奖。

3、广泛普及国产影片发行放映,扩大促销力度,扩大市场服务,让中国电影走近校园,走近社区,走近农村,走近更多的观众

一是分档期推出100部中国优秀影片展映活动,可由发行放映协会和资料馆共同选定片目,总局给予鼓励政策,不仅在城市影院放映,还要充分利用大篷车,利用电影频道搞好展映活动,扩大宣传,鼓励影企联姻。

二是配合纪念活动和电影节展,搞好重点国产新片的展映。在1月9日长春电影节,5月份北京大学生电影节,6月份的上海国际电影节,8月份抗战胜利60周年,10月份国庆节,12月纪念电影100周年等几个热点档期,各级电影主管部门和发行放映单位要组织好片源,设计好档期,组织新闻媒体扩大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要千方百计降低票价,优惠群众,搞好城乡电影放映,使展映活动取得实效。

三是扩大数字放映规模,春节前完成166个数字影厅的建设,2005年力争新增100个数字影厅,大力扩展片源,更新传播手段,放开供片主体、放开设备生产主体、放开影厅建设主体。总局给予重点片数字转化的适当补贴政策。经电影局争取,国家税务总局流转税司已批准民营电影制片和发行企业可免征拷贝销售的营业税和拷贝发行的营业税。

四是扩大大篷车流动院线的试点,推动国企改革,支持国有制片厂30辆车;同时启动农村电影数字放映试点,扶持校园院线、青少年院线的数字电影放映,扩大覆盖面。 五是继续大力实施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按照总局“农村服务年”的要求和部署,从工程建设转化到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搞好丰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的服务和科技生活服务,为国家重点解决“三农”问题服务,为落实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发展的目标服务。

各级电影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县级电影公司的主渠道作用,推动其加快改革,面向农村搞活经营机制;同时绝不可以垄断市场,要大力培育农村个体放映队,鼓励各种所有制主体从事电影放映活动,允许跨地区经营。凡是政府资助与采购的2131工程建设项目,特别是老少边贫地区必须要使用好管理好维护好放映设备,落实好放映计划和责任,组建好放映队伍,加强对放映人员的培训,译制好少数民族语拷贝,为广大农村群众服好务。建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各级主管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坚持政府扶持与市场开发两个轮子一起转,加大投入,整合资源,放开市场,实实在在地解决农村电影放映中的主要问题,为基层排忧解难。

4、全面深化电影体制机制改革,完善现代电影市场体系,壮大电影实力,提升电影产业的综合竞争力

2005年,电影体制机制改革有两项重点任务:

(1) 深化国有电影企业改革,大力培育新型的电影经营主体

中央领导反复强调,文化体制改革的关键,是推动经营性国有文化事业单位尽快转制为企业,培育一批国有或国有控股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使之成为文化市场的主导力量和文化产业的战略投资者,推动我国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电影集团化的改革已经取得初步成效,但是整体上国有企业的实力和竞争力还相当薄弱,一些事业体制的电影制作发行单位尚未彻底转制,所以加快国企的转制与改制是当前电影改革的重中之重。今年12月召开的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经验交流会上,刘云山同志要求所有影视制作单位、电影厂、影剧院和电影发行放映单位(西藏、新疆特殊地区实行特殊政策外),都要转制为企业,并进一步推进股份制改造、集团化发展,从单一的国有所有制结构向混合所有制结构转变,成为真正现代化、规模化、国际化的市场经营主体。

转企改制工作涉及现有的管理体制的改革,涉及利益格局的调整,涉及部分人员的安置分流,非常复杂,难度很大,因此既要坚决积极推进,加快步伐,又要慎重对待,加强指导,稳妥实施。要按照现代产权制度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真正切实地转换体制机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王太华部长已经明确要求,“决不搞‘翻牌’集团”。要科学界定投资主体(股东会),决策主体(董事会),经营主体(总经理班子),监督主体(监事会),并配套实施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要高度重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高度重视职工群众的社会保障政策的落实,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为支持国有制片企业的集团化改革,在中央领导的关心下,总局协调发改委,已经落实今明两年扶持国债贷款及资金6个亿,希望四大集团公司要充分利用好政策,加快改革发展步伐。这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之一。

重点之二是要加快推进国有企业集团或公司上市,进入资本市场运营。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推动文化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重要意义,充分认识到电影企业上市是增强微观主体活力的重要措施。中央要求我们作为大事抓紧抓好,抓出成效。长春同志明确指出,国有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上市的重要意义在于:一是有利于促进电影企业体制机制创新,这是促使企业转制最彻底最有压力的办法;二是有利于筹集资金,促使电影企业做强做大;三是有利于培植一批战略投资者,尤其是国有战略投资者,增强国有文化资本的控制力;四是有利于增强实力,抵御境外文化产品的侵入,保障国家文化安全;五是有利于增强文化的对外交流,通过境外资本和境外营销渠道,推进文化产品走出去。为此,我们要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国有制片企业上市必须坚持国有控股,中影集团、西影集团要争取在全系统率先上市。

重点之三是大力培育民营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总局和商务部共同出台的第43号总局令,进一步放开了外资准入的门槛,制片领域可从合拍片向合资制作公司推进,外资不超过49%;中影华纳横店、中影索尼、横店东方洗印等合资企业已经开始运营,但发行领域暂不进入外资,放映领域外资可进一步控股,经审批可以不超过75%;外资虽然不可以经营院线,但可以经营影院或者成立影院投资管理公司。

(2) 深化电影院线制改革,加快影院建设步伐,扩大院线经营规模

加快影院改造、新建,扩大外资改造影院的试点;扩大院线制规模,加快结构调整;完善电脑售票,强化票务管理,合理定价,降低经营成本;提高影院服务水平,开展星级影院评定和“百强”影院评选活动。

5、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为电影产业化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电影产业的发展必须坚持市场主导的方向,而事业发展必须坚持政府主导的方向。坚持市场主导的方向,并不是不要政府管理了,而是政府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和引导作用,要转变职能,从单一的行政手段,转到依靠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的综合手段来实施管理,理直气壮地加强管理,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事业单位,政府与行业组织的关系。为此,各级电影主管部门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找准新的定位,就是要坚持依法行政,提高依法管理的水平。当前,重点有四项措施:

第一,坚持三个分开,三个转变,强化五项职能,建立宏观管理体系。各地政府部门要坚持政企、政事、管办分开,彻底转变管理观念、管理职能、管理作风,更好地全面履行“导向把握、政策调节、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市场监管”五项职能。从办向管,从管企事业向管社会,从管“脚下”到管“天下”,从重事前审批向重事后管理、全程管理转变,更好地发挥“引导市场、培育市场、管理市场”的重要作用,使政府真正发挥“引导、调控、培育、服务、管理”的职责。

第二,加快电影立法,坚持把好四个准入关,制订和完善市场规则,健全电影法规政策体系。今年以来,总局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规政策和管理制度,一方面体现了促进电影产业的改革与发展,为改革保驾护航;另一方面体现了规范市场竞争的规则和审批制度,为管理市场提供了法规依据。会上发的《依法行政读本》,希望大家一定要认真学习,全面掌握,很好地贯彻落实,防止出现违法行政的问题。同时要对地方性的法规作好清理、配套、修改的工作。具体来说,电影市场的“四个准入”指:第一是规范市场经营主体的准入;第二是规范电影产品的准入;第三是规范民营、外资等各类资本的准入;第四是规范技术标准的准入。2005年,总局要全面组织《电影促进法》的起草工作,力争在年底前形成定稿,2006年颁布实施。

三、加强宏观调控的力度,组织实施重点工程,制订产业发展规划,完善产业配套政策,建立科学的统计、考核、评估体系。

一是要着手总结十五期间的工作,着手制订十一五(2006—2010年)期间的电影产业发展规划和农村电影发展规划,一定要争取纳入本地党委和政府文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规划中,做到有目标、有计划、有措施;

二是制定并完善产业政策和改革的配套政策,对农村电影、青少年电影、老少边贫电影的发展,争取在财税方面加大扶持力度;要扩大电影公共服务的领域,让基层群众享有看电影的权益。还要加快投融资体制,金融风险机制改革,改变政府扶持方式,特别要加大力度支持企业转制和落实安置人员给予的优惠政策。

三是建立完善的产业统计、考核、评估体系。统计数据是我们分析形势、解决问题、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统计工作是政府宏观调控市场体系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促进电影产业发展的重要措施。国家统计局发布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的规范标准,电影局起草了电影指标的统计制度,对电影产业的规模效益,对国有资产的评估、授权管理,对国有企业的经营尤其是国产电影发行放映的考核,电影专项资金的使用,将会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要通过信息化管理手段,使统计准确、真实、有效,不断地提高管理水平。 今年,总局建立了广播影视统计信息数据库,还将建立全国广播影视统计信息网,使统计工作在全行业中率先实现全国联网,实现网上直接报送数据。电影局和各地文化广电部门要根据总局的部署,尽快适应和完善电影产业的统计工作,按照统一要求做好工作,以适应电影产业化的发展要求。

第四,要坚决打击走私盗版违法行为,市场偷漏瞒报行为,充分发挥市场执法队伍的作用,强化市场监管,整顿市场秩序。今年7月到8月,李长春同志两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加大打击影视盗版的力度,为发展文化产业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重锤打击盗版”,反盗版问题必须引起我们各级政府管理部门、各行业协会、各经营单位的高度重视。要充分认识到电影产业是“版权经济、版权贸易”,维护知识产权,整顿市场秩序,合理开发产业链条的营销层次,是确保产业链条不被分割和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保障。

反盗版、保护知识产权,确实是一场尖锐的斗争,也是对行业自律的一场考验,要充分估计其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现在不是无法可依,而是各级政府部门重视还不够,执法不严,打击不力,在根本上也有执法体制问题。中央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已经着手推动综合执法机构的改革试点工作,为进一步加强执法力度,总局支持三大协会正在组建“中国电影版权保护协会”。我们首先要防止盗版从行业内部出去,从源头上堵住漏洞;其次要运用法律手段,联系文化、公安部门严查严惩。今年12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正式实施。根据新司法解释,卖盗版碟超过5000张可判3至7年。而且,明确规定: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他人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产品的行为,应当视为刑法第217条规定的“复制发行”。根据这一规定,对在线盗版行为,就可以依照刑法第217条侵犯著作权定罪处罚。我们要团结起来,运用法律武器打击违法行为,维护电影的正当权益和正常秩序。

6、加快电影数字化进程,构建数字电影放映的新体系

电影数字化发展是推进电影产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适应当今文化产业多媒体、跨媒体数字技术迅猛发展的战略措施。2004年是总局确定的数字发展年,在大力推进数字电视整体转换的同时,电影数字化进程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探索中积累了初步经验。数字节目管理中心搭建了一个数字转换的平台,《电影数字化发展纲要》已经出台,也确立了一个数字电影发展的标准。

下一步要在以下四方面加快数字化步伐:加快规模化的数字制作基地建设;构建多层次的数字电影放映技术新体系,探索多主体的数字电影运营传输新模式;开辟数字电影节目制作整合的新节目源;逐步建立数字电影运营管理的新规则。

7、开创电影走出去工程的新局面,大力促进国际合作和交流,制订鼓励产品出口的新政策,建立电影海外推广的新渠道、新机制

我国电影业的国际贸易逆差很大,电影产品的国际影响力与我国的经济、政治地位极不相称。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态势,我们必须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快制定实施电影产品走出去发展规划,以财政、税收、融资等经济政策为杠杆,发挥电影海外推广中心的作用,运用多种措施鼓励电影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要学会运用两种资源两种市场发展自己,大力吸收人类文明的先进成果,引进国外先进科学技术、先进管理经验,使外向型、国际化的电影产业快速发展,让中国电影成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产品和品牌。

要努力提升电影走出去的水准,巩固确立电影展所取得的良好成绩,更主动地寻求文化外交的新突破;扩大国际营销,充分利用中外电影机构间的交流与合作,为继续扩大中国电影的国际市场份额创造稳定的良性机制。

8、精心筹备、注重实效,搞好纪念电影诞生100周年的各项活动,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充分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举办中国电影100周年纪念活动,大家积极性和热情都很高,方案很多,是件好事。但是我们要按照中央的要求统筹协调好,按照王刚同志提出的“要精心筹备,要注重实效,要搞好配合”的指示精神,特别要把握好方向,把握好基调,把握好节奏,本着“隆重热烈、规模适度、注意节俭、讲求实效”的原则,本着“大型纪念活动与群众性参与活动相结合,党委政府部门举办与社会团体举办相结合”的方针,切实做到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要精心筹备,注重实效,搞好配合,形式多样,使各项活动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

总局已经初步成立纪念活动的筹备委员会,由王太华部长总负责。时间设计上是纪念活动贯穿全年,为观众服务贯穿全年。从1月9日的长春电影节开始,利用5月份的北京大学生电影节、6月份的上海国际电影节、8月份的广播影视博览会、电影华表奖颁奖等几个热点,在下半年逐步升温,12月份进入全面宣传。12月28日前后召开纪念大会和中国电影博物馆开馆仪式,达到纪念活动的高潮。

纪念100周年的根本目的是总结过去,开创未来。而电影作为大众文化,在纪念电影100周年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让广大电影观众受益,为电影发展服务。各级电影部门,每一个电影工作者都要思考,我们为电影观众做了什么,我们为电影发展做了什么,要担当起建设电影强国大国的历史责任和政治责任,要脚踏实地地做好每一件事。

电影100周年纪念活动,除了国家和政府主管部门的积极引导、组织协调之外,各行业协会的和宣传媒体的积极参与也非常重要。各专业协会要在100周年纪念活动中,充分发挥作用,积极参加各项活动,以纪念活动为契机,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在业务范围内不断创新行业管理机制,提高业务能力;各专业电影媒体《中国电影报》、电影频道《中国电影报道》和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网络媒体,要及时准确地配合电影100周年纪念活动,宣传成果,营造气氛,凝聚力量,弘扬正气,持续推动电影产业和事业的健康发展。

当前,电影战略研究、政策研究、学术研究很重要,要积极开展健康的电影评论和电影研究。要进一步加强电影人才的培养、队伍建设,积极发展电影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中青年在职人员岗位培训;积极开展“三项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大力培养优秀创作人员、经营管理人才等复合型人才,尤其要努力为青年人才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同志们!团结奋进、硕果累累的2004年即将过去,凝聚力量、再创辉煌的2005年就要到来。回顾电影百年历史,展望电影美好未来,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任重道远。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对电影在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中国电影新纪元开端的2005年,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团结动员电影界的所有力量,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改革创新的精神面貌和姿态,以加倍的努力和奉献,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开创中国电影繁荣发展的新局面。

在全国商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讲话

在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国保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国保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国依法行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国电影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国电影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