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问卷调查研究方法论文研究计划

发布时间:2020-03-03 17:17:0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我校大学生上课出勤率及其影响因素

——以教育信息技术与传媒学院为例

一、研究课题:

《我校大学生上课出勤率及其影响因素》

二、研究目的:

在校大学生上课出勤率低是高等教育中的一个普遍存在且容易被人们忽视的问题,因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应有重视,导致影响了在校大学生的学习状态和高等教育的质量,所以关于在校大学生上课出勤率的问题是一个应该给予充分重视的大问题。

三、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

四、研究问题:1.传媒学院学生的出勤意向是什么?

2.影响学生出勤率的因素有哪些?

五、研究背景:

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的发展,教育观念和教育原则由应试教育、专才教育向素质教育,通才教育的转变,教育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学者乃至社会所重视。在如何保证并提高教育质量的诸多问题中,在校大学生上课出勤率低的问题越来越被广大高校师生尤其是高校管理部门重视。课堂教学是高校教学的重要部分, 也是大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然而, 高校学生缺勤现象却非常普遍, 这一问题不仅影响了高校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与大学生专业知识与素质综合能力的提高,甚至涉及到对社会、学校、教师、家庭、学生等多个方面的影响。因此,关于在校大学生的上课出勤率问题已成为高校教学与

管理不能忽视的重要问题,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具有实际的意义,有必要对其进行全面的研究。

六、国内外研究现状:

从目前的国内外研究状况来看,有关在校大学生的上课出勤率问题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有关此问题的文献,研究成果都很有限。

国际上关于学生出勤率低的问题研究是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而且最开始是着眼于初等教育阶段,在1992年由教育科学出版社翻译出版的《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教育管理》一书中仅用三页纸的篇幅提到了初等教育中学生出勤率低的问题,阐述了关于缺勤和出勤率的概念,并未涉及到高等教育。

国内关于在校大学生的上课出勤率问题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应该说还没有一个关于此问题的成熟的或是大家公认的概念界定和解决办法,但是可喜的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此问题。在以前的研究中,有胡启先、易发建等人对当前大学生对学习的厌学行为的详细调查,并且从不同年级、不同性别都做了对比,发现了他们之间的差异。黄萍对在校大学生的上课出勤率低这一现象的剖析,认为学生出勤率低的原因包括组织纪律观念淡薄、学习态度不端正、对所学知识不感兴趣、想要增长多方面的知识和才干,以及学校方面包括教师因素、考试方法及规章制度不完善等,并提出了一些解决的对策。1993年,何平对在校大学生违纪行为分析及其对策的研究。此外,还有王益民对大学生出勤率低这一现象的成因与对策的研究,他把学生分为理想型、无奈型、从众型和功利型,认为不同种类的学生都有不同的原因,同时造成学生出勤率低的原因还包括老师和教育管理方面的原因。在北京国家图书馆的论文库中也有几篇论文在探讨其他高校问题时曾经涉及到在校大学生的上课出勤

率低的问题。

相关研究成果:

胡启先,易发建.大学生缺勤现象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6,76~80

何平.在校大学生违纪行为分析及其对策的研究[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152~153

王益民.大学生缺勤现象的成因与对策[J ]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1,56~57

黄萍.在校大学生缺勤现象剖析及解决对策[J ]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2000,59~60

洪建设、郑楚如.大学生缺勤在现行教育体制层面上的几点思考[J].青年探索.2001,46~47

程芳玲、杨百勒.大学生缺勤现象的分析及思考.中国轻工教育.2004.4

李介、王雄雄.大学生缺勤现象研究.中国青年研究.2006.77~78 《解放日报》2001 年 12 月《大学生缺勤现象的成因》

七、研究特色:

以往的研究大多数都是知道在校大学生出勤率低的问题普遍存在,根据这一事实来分析解决的办法,这样往往忽视了影响在校大学生出勤率高低的因素,以及学生上课的动机是什么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就前人研究的不足特研究此问题。

八、关于出勤率问题的界定:

上课出勤率是指实际按照既定的时间和地点去上课的学生与制度规定应该到课的学生的比率,表示学生上课出勤的程度。用公式表示为:

上课出勤率X(%)= 实际出勤人数÷制度出勤人数×100%

以制度出勤人数为100人算,当X≥90%时出勤率较高,90%>X≥70%时出勤率正常,X<70%时则表示出勤率较低,(此数值域的划分是根据关于在校大学生的上课出勤率的实践调查结果自行划定的,仅适用于本文的研究,后文关于出勤率低的概念均指X值低于70%的情况)。缺勤就是指学生在未请假的情况下,没有按照既定的时间和地点去上课的一种旷课行为。

*注:此解释出自《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教育管理》,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386~387

九、研究对象:

以安阳师范学院教育信息技术与传媒学院大

一、大

二、大三(除专升本外)共计448人,同时拟定设计问卷448份。

十、研究报告:

在“十一”前制定调查问卷,在“十一”后一周内制定研究计划,初步拟定问卷发放与回收时间为十一月初,在十一月中期前整理和统计问卷调查结果,在十一月后期书写研究报告。

十一、参考文献:

熊丙奇,《大学有问题》,四川出版集团天地出版社,2004陈道俊,《教育管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8

李伯黍,燕国材.教育心理学.(第二版) [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陈重艺,黄成惠.大学心理学[M ].鹭江出版社, 1987.38

常挽波.大学生成长心理[M ].北京:青年出版社, 1988.124

陈家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理与操作[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

2周琦.目标与手段的背离——大学生“隐性缺勤”的社会学分析[J ] .当代青年研究,2001

黄萍.在校大学生缺勤现象剖析及解决对策[J ]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2000.

程芳玲、杨百勒,大学生缺勤现象的分析及思考,中国轻工教育,2004.4

王益民.大学生缺勤现象的成因与对策[J ]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1

杨崇园.关于在校大学生上课出勤率问题的研究[J ] .中国地质大学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论文

关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论文

论文研究方法

论文研究方法

论文研究方法

调查研究计划

调查研究的方法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调查研究方法资料

问卷调查研究方法论文研究计划
《问卷调查研究方法论文研究计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