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采莲词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09:14:0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采莲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莲、罗、裁”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结合看图、读诗,了解诗文大意,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恬静之美。 教学重难点:

1、正确认识生字,并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是教学重点。

2、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恬静之美是难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生背诗《绝句》、《山行》。

2、孩子们,大自然真是神奇美妙,它唱着“两个黄鹂鸣翠柳”的春歌,它画着“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秋景,它藏在我们课本的一首首古诗中,等着我们去欣赏,去感受呢。

3、教师导入古诗,板书诗题,指导学生理解诗题。

3、齐读诗题。现在就让咱们随着诗人王昌龄一起去感受一下荷塘的美景吧!

二、初读古诗

1、请大家把书翻到120页,自由地把古诗朗读两遍,注意把字音读准,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2、同桌互读生字。

3、谁能把整首诗读给大家听?其他的同学认真听,听听他的字音读准了吗?句子读通顺了吗?(指名读,生评价)

4、其实,读古诗不仅要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还要把古诗的节奏读出来。(师范读)谁能像老师这样读一读?(指名读,评价) 全班齐读古诗。

三、品读古诗

真是一曲动听的采莲曲呀!读着这美妙的采莲曲,你仿佛可到了怎样的一幅采莲图呢?

(一)品读“荷叶罗裙一色裁”

(二) 品读“芙蓉向脸两边开”

(三)品读“乱入池中看不见。

(四)品读“闻歌始觉有人来。

创设情景,指导朗读。

小结,引读全诗。

四、诵读古诗

五、拓展延伸,丰富积累

1、欣赏《江南》,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江南》,合着音乐唱《江南》。

六、作业

回家后把今天学的古诗背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景美 乱入池中看不见, 人美

闻歌始觉有人来。篇2:采莲曲教案

《采莲曲》教案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1、猜谜:“一个小姑娘,住在水池塘,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

2、揭示谜底荷花,问:荷花还叫什么?

3、莲花的叶子叫做什么?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词来形容荷叶呢?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

1、请大家自由地把古诗朗读两遍,注意把字音读准。

2、同桌互读生字。

3、认读生字

4、认识多音字

5、指名读

6、师范读,指名读

三、品读古诗

1、自己把

一、二行诗好好地读一读,边读边想你的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

2、指名读第一行诗

3、同学们边听边想:你的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

4、指名读

5、齐读第一行诗。

6、读

三、四行诗,自由读

四、背诵古诗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试着背一背古诗。

五、拓展古诗。 欣赏《江南》

六、作业:

板书设计: 采 莲 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篇3:第三课《采莲船》教学设计

第三课:《采莲船》

教材分析:让孩子们在亲切的家乡旋律中感受乡音。《采莲船》是湖北人喜爱的民间歌舞节目,每逢春节或元宵节,就扎起采莲船,向大家拜年祝贺。划船表演者通常是3个人(包括划船的老公公、船中坐的姑娘、船尾拿着扇子的老婆婆,做滑稽动作逗趣),表演时边唱边舞,一人领来众人和,加上喜庆锣鼓,非常热闹(多为划船领唱者的即兴创作)。拜年调的曲子很有风趣,形式非常活泼,属湖北民间歌舞曲。节奏生动活泼,加上衬词“哟哟”、“划着”等,增强了趣味性,表现了人们拜年祝福的欢乐情绪。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民间歌舞《采莲船》,让学生感受多姿多彩的中原文化。

2、了解《采莲船》的演唱形式和表演风格。

3、指导学生演唱新歌词和划船表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

学唱采莲船曲调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三人一组进行采莲船表演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舞扇,船桨等道具

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 师生问好!

二、激趣感受

2、在元宵节里人们穿着喜庆、漂亮的衣服都做了些什么 呢?心情怎么样?(学生交流)板书课题:采莲船

3、那你知道为什么元宵节里人们会玩采莲船呢?说起来还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师讲采莲船的由来)

4、我们就一起回到元宵节去感受节日的祥和与喜庆,播放

课件1,你们想唱采莲船吗?

三、学唱体验

1、其实有专门给采莲船写的歌呢!翻开书35面,我们一

起听一听,感受它亲切的旋律。(初听范唱)

2、听了以后有什么感觉?学生交流。

3、请拿出铅笔,你听到有打击乐器伴奏的地方划上记号。

4、是哪些地方呢?指名回答。

5、生用打击乐器和一和,唱一唱衬词。采莲船一般都采用

这样一人领唱,众人和的演唱形式。(一领众和)

6、完整听唱歌曲,跟琴学唱,重难点教唱。

7、演唱歌曲:师领生和。

8、演唱新歌词,学生和衬词。

四、创编表演

1、我们会唱采莲船了,你们想玩采莲船吗?一起来看看别

人是怎么玩的?播放采莲船表演视频。

喜欢谁的表演,为什么?

3、你能试着做几个动作吗?学生创编,全班练习。

4、分角色表演,学生评价

五、课堂小结

今天的音乐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小结。

师生再见!

采莲船的由来:

相传洛阳城外有一条长河,人们出城进城很不方便,洛阳城的蔡状元见此情景便带领人们修建洛阳桥,修着修着钱不够了,菜状元非常着急。这时观音菩萨路过这里,想助他一臂之力。于是暗中变化为一个民间女子,貌若天仙,向蔡状元说想在洛阳招亲。这名女子招亲的方式很特别,她坐在河中的船上,人们要用金银珠宝向她打彩。洛阳城的富家子弟云集河岸,纷纷向游船打彩,谁知三日内竟没有一人打中漂亮的仙女,却集攒了很多的金银,此时船中的女子不见踪影,随风而去,众人惊恐万分,观音菩萨在半空中现出原身,人们才知道是观音菩萨下凡资助修桥,后来人们为了感谢观音菩萨给人们降幅,便在春节、元宵节以玩采莲船的方式来感谢她。篇4:经典诵读教案

采莲词

教学内容;

1、熟读会背《采莲词》;

2、对照译文初步理解诗文的大概意思;

一、教学王昌龄的《采莲曲》;

1、师示范读;

2、指名读、齐读;

3、简介作者;

4、再读诗文;

5、指名说诗的意思,全班齐读译文;

6、同桌练背;

7、同桌检查,小组检查;

二、教学《采莲词》;

1、师范读;

2、出示《采莲词》指名读;

3、了解诗人简介;

4、再读诗文;

5、指名说诗的意思,全班齐读译文

采莲词

教学内容

1、熟读会背《采莲词》

2、对照译文初步理解诗文的大概意思。

一、教学王昌龄的《采莲曲》

1、师示范读

2、指名读、齐读

3、简介作者。

4、再读诗文。

5、指名说诗的意思,全班齐读译文。

6、同桌练背。

7、同桌检查,小组检查。

二、教学《采莲词》

1、师范读。

2、出示《采莲词》指名读。

3、了解诗人简介。

4、再读诗文。

5、指名说诗的意思,全班齐读译文。

6、同桌练背。

7、同桌检查,小组检查。

8、,看图全班齐诵读。

采 莲 词 -----清〃王淑

莲华莲叶满池塘,不但花香水亦香。姊妹折时休折尽,留花几朵护鸳鸯。

【译文】 莲叶开着莲花布满了池塘,不仅仅是花有香气,就连水也有了香气。姐妹们在采折的时候,不要全折光了,留下几朵花庇护着水池里的鸳鸯。

三、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古诗,让我们再次诵读这两首古诗,感受古典诗词给我们带来的享受。篇5:《江南可采莲》教学设计(攻略版) 《江南》

一、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观察图画和朗读,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江南水乡的美景。

3、以读为主线,层层推进,理解诗句意思,感悟诗句的美,让学生走进鲜活的语境中。

二、教学内容分析:

《江南》是我校自主阳光晨读《读过》中的篇目,也是学生第一次正式的学习古诗。本课是一首汉乐府歌辞,是一首极为优秀的小诗。全诗七行两句,描写了江南的盛夏时节,荷塘莲叶如盘,莲花绽放,景色秀美,鱼儿自由观快地在莲叶、荷花掩映的碧水中追逐嬉戏。表达出诗人快乐的心境和对江南水乡的热爱之情。通过本诗的学习,要让学生能借助汉语拼音学习古诗,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三、设计理念:

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而一年级学生学习更在于兴趣。因而在教学中我安排了多媒体课件以及图片辅助教学,意在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呈现形象直观的教学。其中也安排了游戏学习及各种形式的朗读训练来贯穿于整堂课的学习。使课堂形式丰富有趣,也尽力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情景,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四、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播放江南美景图片

2、赞美江南,齐读课题。

(二) 趣味识字

1、游戏——摘荷叶

通过游戏的方式学习生字,增强了趣味性,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培养学生自主学生的能力。

2、巩固生字

(三) 朗读训练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体现学生主体性)。 (2)同桌读(通过两人互读,帮助纠正字音)

(3)指名读(让学生试读,教师加以指导,纠正,体现教师的主导性)

(4)齐读(在集体的朗读下,进一步帮助个别学生纠正字音)

2、再读课文,读出节奏

3、师生对读、赛读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学生,提高朗读水平)

(1)a、教师与学生对读;b、男、女生对读(通过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读的兴趣。在读的过程中,进一步熟悉古诗)

(2)快慢赛读

(教师与学生赛读,通过快慢的形式,让学生感悟读古诗时的快慢)

(3)轻重赛读

(通过轻重赛读,让学生感受读古诗的轻缓)

(4)快乐读

让学生感受鱼儿嬉戏的快乐,融入到情景中,快乐的朗读。

4、背读课文,演背古诗

(1) 试背古诗

让学生边背边想像池塘里的美景,感悟鱼儿嬉戏的快乐。

(2) 贴背

让学生边背边贴图片,完成一幅美丽的江南图。

(3) 读背

让男同学充当荷叶,女同学充当荷花,指名同学来当鱼儿,扮演不同的角色来边演边背古诗,让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得到升华。

五、拓展、巩固

1、播放更多的江南美景图片

带学生观赏,游览江南,与开课时的观赏相呼应。让学生在从开始欣赏美景进入学习,则再次欣赏美景完成学习,让整堂课都被江南的诗情画意所包围。

2、学生学着鱼儿游出教室

再次让学生感受鱼儿嬉戏的快乐,充当鱼儿游出教室,让课堂知识融入生活。 板书: 江南

鱼戏 莲叶 东 西 南 北

教学内容: 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采莲曲》教学设计

采莲曲教学设计

《江南可采莲》教学设计(攻略版)

《采莲曲》

采莲曲教案

江南 江南可采莲练习

词五首教学设计

词五首教学设计

《秋词》教学设计

凉州词教学设计

采莲词教学设计
《采莲词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