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普京的政治理念与俄罗斯的未来发展

发布时间:2020-03-02 15:33:1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普京的政治理念与俄罗斯的未来发展

邱芝

 2011-03-15 07:10:44

来源:《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9年第1期

[内容提要] 经过八年探索而形成的政治理念是普京治国思想的精髓,它不仅深刻地影响着俄罗斯的政治现实,也将长期贯穿于俄罗斯的未来发展进程之中。本文通过对普京四大政治理念的具体分析,明确普京政治理念形成的历史逻辑与基本内涵,理解普京政治理念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揭示普京政治理念对俄罗斯未来发展所具有的深远意义。

[关键词] 俄罗斯 普京 政治理念 政治发展

中图分类号: D7512·0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1369(2009)6-0095-06

作者简介:邱芝,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江苏省委党校世界经济与政治教研部讲师,210004。

当前“梅普组合”的权力运行机制已经确立并发挥其核心作用,这标志着俄罗斯政治进入一个新时期。新时期的俄罗斯政治出现了一些新特点,但并没有发生实质性、根本性的变化。梅德韦杰夫时期,俄罗斯政治发展的最主要特征是延续性,而延续性最重要的内涵就是延续普京的政治理念。普京的政治理念是普京治国思想的精髓,是俄罗斯社会的宝贵财富,也是俄罗斯未来发展的内在要求与强大支撑。它将因俄罗斯的历史惯性和现实形势的需求,而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强调国家的重要作用

在俄罗斯转轨初期,由于长期集权主义的禁锢加上对自由民主的强烈渴望,使俄罗斯民众排

斥和拒绝国家作用,国家被看作是民主化道路上的主要障碍。正是在此认识下, 1991年启动的俄罗斯政治变革是以国家的削弱作为民主化的前提的。叶利钦时期,由于国家政权机关和管理机关软弱无力,即便是最可靠的经济和社会政策在实践中也难以得到有效贯彻,最终导致俄罗斯经济的大幅下降、政治的动荡不安、社会的全面危机。俄罗斯政治学家阿·基瓦指出,自由主义者低估了国家在我们生活中的特殊作用,忽略了俄罗斯社会组织类型和个人的概念与西方不同的事实„„在俄罗斯的现实条件下,国家从社会生活 中退出,对许多公民来说就如同失去一位父母亲一样,是一个真正的悲剧。俄罗斯社会无力自治,这要求国家的引导之手来保护社会秩序,并引入市场经济结构。[1]

普京上台后,强调国家复兴和发展的关键在于国家政治领域,俄罗斯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政权体系。他指出,“国家及其体制和机构在人民生活中一向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有着强大权力的国家对于俄罗斯人来说不是什么不正常的事,不是一件要去反对的事;恰恰相反,它是秩序的源头和保障,是任何变革的倡导者和主要推动力”[2]9。基于强大的国家对俄罗斯发展的重大意义,普京上台后,在俄罗斯宪法所规定的“超级总统制”的框架下,普京加强了国家在整顿社会秩序中的作用。首先,加强中央对地方权力的控制。普京通过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深刻调整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权力的控制,彻底解决叶利钦时期中央权力软弱、地方政府自行其是、联邦中央政令不畅的严重后果,真正建立了垂直权力体系。其次,结束寡头政治,加强国家对新闻媒体、战略性资源的控制。寡头经济与寡头干政是叶利钦时期形成的一个特殊产物,具有相当大的危害性。改变寡头参政、垄断国家80%经济命脉的局面是普京巩固其权 力的重要步骤。普京采取了打击寡头的有效行动,不仅终结了俄罗斯畸形的寡头统治,而且从寡头手中重新夺回了对新闻媒体和国家经济命脉的控制权。再次,加强对“政权党”的扶持与培育。普京上台后,加大了对“政权党”的大力扶持与培育,打造出强劲的“统一俄罗斯党”。在2003年与2007年俄国家杜马选举中,“统一俄罗斯党”在议会中都赢得了多数席位。“统一俄罗斯”党控制议会,结束了叶利钦时期持续不断的“府院之争”,使总统在国家杜马中有了坚实的政治基础,保证了总统的各项政策在国家杜马能够顺利通过并在政治实践中得到贯彻。

普京强调国家主导作用的政治理念是俄罗斯历史传统与现实需要作用下的选择。俄罗斯历来都是以国家而不是以社会为主要发展取向。在俄罗斯历史上,国家政权一直是变革的主要推动力和国家发展方向的主导者。俄罗斯社会的历次改革都是以国家为主体,都是由国家来发动的,都是从上而下的。“与西方不一样,传统的俄罗斯国家成为形成各种社会设施的基本动因,对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生活打上深深的烙印”[3]164。而在20世纪90年代的俄罗斯,由于长期遭受专制的统治,民众对极权的恐惧本能地化作对强大国家的鞭挞与排斥,致使国家政治系统 缺乏权威性、秩序性,没有发挥对社会有效的调控功能,导致俄罗斯处于动荡与混乱之中。面对着严峻的民族生存危机,突出秩序和国家观念,强化国家权威,是普京任总统后的中心任务。这样,在俄罗斯的历史惯性和严峻现实面前,俄罗斯又再次凸现了国家的作用。事实表明,在普京充分发挥了国家的重要作用后,俄罗斯的政治生活被纳入宪政秩序的轨道,社会秩序得到了恢复,动荡的局面得到了扼制,在此基础上,经济得到了发展。

可以说,普京政治理念最主要的就是强调国家的权威与有效,而对一个权威而有效国家的重 视在俄罗斯未来政治发展中必须得以继承与发展,这既是俄罗斯历史文化传统与现实转型的需要,也是俄罗斯政治发展的逻辑要求。就俄罗斯未来的政治发展而言,现代政治科学的诸多理论和各国政治民主化的实践都反复印证了一个道理:只有存在着有效的国家,民主才是可能的。现代国家是民主的前提条件;缺少带有现代国家属性的组织,就不可能对于国家的领土施行民主管理:“没有国家,任何现代民主都是不可能的„„民主要求国家地位。没有现代国家,就不可能有稳固的民主”。[4]普京指出,“国家不是民主的障碍。恰恰相反,国家是捍卫这种民主的工具。”[5]482政治民主化的工具和前提是一个有效的国家。所以,普京的国家中心主义理念将长期贯穿于俄罗斯的未来发展进程之中。

强化总统的地位与权威

在俄罗斯历史上,政权及其活动是其主导力量,权力始终掌握在最高领导人(沙皇、总书记)的手中。俄罗斯历史学家克柳切夫斯基说:“还有什么比俄罗斯社会结构更简单的呢?高居于社会之上的是集权力于一身的最高政权。”[6]恰达耶夫指出,“俄国人民从来都只将政权视为严厉程度不等的家庭权威„„任何一个君主,无论他是怎样的,对于人民来说都是一位父亲”[7]。新俄罗斯独立后国家权力的核心集中在最高领导人——总统手里。1993年12月,在武装镇压反对派之后,俄罗斯全民公决通过了俄罗斯联邦宪法。“尽管宪法的制定运用了法国和美国的许多经验,甚至较全面地确认了人权和自由,但从宪法构建的角度说,新的政治体制却完全是另外一种模式。政治体制的基础不是被正式赋予国际公认的所有基本权利和自由、享有主权的人民和公民,而是总统制。”[8]

根据俄罗斯现行的宪法体系,在仿效西方式样确立的总统制中,俄罗斯总统拥有的权力几乎是世界所有宪政体制国家当中最大的。总统的权力凌驾于议会、司法、行政、党派之上,集内政、外交、行政和立法大权于一身,基本上不受任何权力的制约,被称为“超级总统制”。比较宪法的研究表明,“无论就与议会关系,还是就与政府关系,俄罗斯总统都拥有比美国和法国总统大得多的权力”[3]49。参与现代宪法起草的著名社会活动家马萨尔斯基也慨叹,“俄罗斯总统是掌握着巨大的权力,他是沙皇、总书记和总统的混合物”[9]。“超级总统制”的形成既是受到俄罗斯传统政治文化中崇尚强人治国思想影响的结果,也是急剧转型中客观社会现实的必然要求,它反映了俄罗斯社会迅速变迁过程中对秩序与权威的需求,反映了国家转型及复兴大国地位的需要,反映了俄罗斯人在困难时期对“铁腕人物”来拯救俄罗斯国家命运的希冀。

尽管俄罗斯宪法赋予总统至高无上的地位与权威,叶利钦在位时并没有真正建构起总统的最高权威。1998年3月叶利钦走马灯式地频繁更换政府,并且似乎已经完全乱了章法。1998年8月金融危机沉重打击了俄罗斯的经济及其转轨过程。这时,国有资产也被寡头们瓜分得差不多了,政治动荡不安,社会矛盾积累很深,叶利钦的声望掉到谷底。实际上,叶利钦已不再是个“新权威”了。普京时期通过加大反恐力度、加大对政权党的培育与支持、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整肃寡头势力、加强对本国经济命脉的控制等措施,为俄罗斯带来了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际地位的提升,赢得了民众的普遍拥护与爱戴。在这种情况下,普京权威式的政治改革不仅确立了普京个人的无上权威,也确立了总统在俄罗斯的真正地位与权威。

普京本人多次公开表示强势总统制对于俄罗斯发展的意义。2007年9月14日,他在索契会见“瓦尔代”论坛代表时强调,“在一个弱势总统政权中不可能出现强大的俄罗斯”[5]536,“从未来中期发展来看,俄罗斯需要的是强有力的总统 政权。其他的形式我无法想象”[5]536-537。“俄罗斯的情况是如此复杂,因此目前,尤其在没有稳定的成熟的多党制条件下,我要强调,没有比强权总统更好的民主形式”[5]537。在不同的场合,普京多次明确表示俄罗斯必须实行强势总统制。梅德韦杰夫也坚持认为,俄罗斯必须坚持强总统制。2008年1月24日,梅德韦杰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们的国家是拥有强大权力执行机构的总统制国家,为了俄联邦的长期存在,这种政体应该延续下去。”[10]2008年7月2日,梅德韦杰夫接受来自八国集团各国记者的采访时也谈到,俄罗斯是一个需要一名强力领导人的国家。引入议会制民主目前在俄罗斯并不合适,“可能意味着俄罗斯无法再作为一个国家存在下去。”“为了保持统一,在未来数十年,甚至数百年,俄罗斯必须保持总统制”[11]。2008年11月21日,俄罗斯国家杜马批准了梅德韦杰夫将俄总统任期从4年延长至6年的提议。延长总统任期,实际上就是更加强化总统制在俄罗斯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核心作用。

总之,对总统地位与权威的强化是普京的重要政治理念,这一理念并将随着俄罗斯发展而具有长期生命力。罗伊·麦德维杰夫指出,“较之大多数其他世界大国,俄罗斯的命运在大得多的程度上取决于被赋予了极大权力的国家元首的个人品质以及全国大多数民众对他的信任”[12]332。俄罗斯强大的总统制是加强俄罗斯联邦中央的权威、维护俄罗斯统一权力体系、实行统一的法律体系和统一经济空间的制度保证。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俄罗斯政治发展都会遵循这一思路:一方面维持自身的领导权威,另一方面国家政治和经济状况继续改善;一方面保持高度的总统集权,另一方面致力于获得社会的稳定支持;一方面是三权分离,另一方面是保持高层权力机构对于总统治理的信赖。

强调俄罗斯民主的特色

在自由主义引导下,叶利钦照搬西式民主,推行激进的政治改革,结果导致社会动荡不安、地方分离主义猖獗、经济大幅下降、民众信仰缺失、国家发展方向迷失。应当说,执政的亲西方民主派强烈的“西化”情结及其对苏联制度的极端否定是导致俄罗斯陷入困境的重要因素。普京出任总统之前就已看到问题的严重性,其在《千年之交的俄罗斯》一文中指出,“我们国家迫切需要进行富有成效的建设性的工作,然而,在一个四分五裂、一盘散沙似的社会是不可能进行的。在一个基本阶层和主要政治力量信奉不同的价值观和不同的思想倾向的社会里也是不可能进 行的”[2]7。随后,普京提出重建“俄罗斯思想”的重大课题。经过“可控民主”的探索,普京创立了“主权民主”政治模式,强调俄罗斯的民主不同于西方,确立了俄罗斯民主的特色。

在2005年《国情咨文》中,普京以大量篇幅论述了俄罗斯的民主问题,提出“俄罗斯是按照本国人民的意愿,选择了自己的民主制度的国家。它遵守所有通行的民主规则,走上了民主之路。它将就如何贯彻自由和民主原则作出自己的独立决定,这必须从本国的历史、地缘政治及其他国情出发。作为一个主权国家,俄罗斯能够也将自主地决定民主道路上的一切时间期限,以及 推进民主的条件”[5]187。这是普京关于俄罗斯民主道路选择的公开宣言。2007年9月14日,普京在公开场合对“主权民主”作了较为全面和权威的一次阐释。普京认为,“主权讲的是我国与外部世界相互关系的性质,而民主则是内部的状态,我们社会的内容”[5]532。在普京“主权民主”的思想体系中,主权和民主都重要,但是若把二者相比起来,主权比民主更重要。“主权是当今最宝贵的东西,可以说是无可替代的。没有主权,俄罗斯无法生存。它要么成为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要么就什么都不是”[5]533。俄罗斯首先要维护自己的主权。主权要求既来自俄罗斯政治转轨的需要,也来自于俄罗斯所处的复杂国际地缘政治环境。民主的俄罗斯政治体制应当服从于维护和加强主权的要求,服从于加强大国主义和国家体制的标准。

“主权民主”的核心就是强调俄式特色的民主样式。事实表明,“主权民主”不仅符合俄罗斯的传统文化,而且适应转轨时期俄罗斯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一模式的可行性已为俄罗斯的社会实践所证明。“主权民主”引领国家恢复了政治稳定,振奋了民族精神,唤起了崛起的热情,得到了民众的普遍认同。2006年12月,“统一俄罗斯”党第七次代表大会正式将“主权民主”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2007年“统一俄罗斯”在国家杜马选举中大获全胜。这充分表明:俄罗斯民众对“主权民主”主流价值观的认可。在经历过叶利钦时期民主的泛化、滥用后的俄罗斯民众也深刻意识到,民主的俄罗斯的政治体制应当服从于维护和加强国家权威与国际地位的要求。因此,民众认可并坚定支持“主权民主”的政治发展道路。

“主权民主”虽然使俄在制度和价值观方面拉大了与西方的距离,并为此承受来自西方的强大压力,但对转轨国家在世界民主化浪潮中应对美国的“民主化”攻势、保持政治稳定、保证国家的统

一、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模式。所以,俄罗斯社会发展要求必须继续坚持“主权民主”。另外,“主权民主”思想是普京政治理念的集中体现,它反映了普京政府对内对外政策的基本点。普京认为他已经找到适合俄罗斯发展的政治模式,在后普京时代俄罗斯的最高政权继任者只需要坚持已有的发展模式,继续保持俄罗斯政治的稳定。有充分理由认为,“主权民主”政治模式比较符合俄罗斯的国情,因而具有较强的延续性。有的评论家提到,梅德韦杰夫曾经说过,“主权民主”远不是最理想的术语。民主就是民主,只有完全的民主或不完全的民主。问题不在于使用什么术语,而在于只有拥有主权的国家,才会有真正的民主。在“梅普组合”权力架构下现行政治模式极小可能发生实质性改变。俄罗斯面临的国际与国内现实决定着“主权民主”这种具有权威主义、强国主义色彩的政治结构在俄罗斯需要持续相当一段时间。

致力于强国的追求

独立后的俄罗斯实行了激进的西式化民主改革,奉行了“一边倒”的亲西方外交政策,试图使自己真正成为西方俱乐部成员。然而,亲西方政策并没有给俄罗斯带来理想效果。西方对俄罗斯不仅口惠而实不至,而且加紧对俄战略遏制,俄罗斯在一味乞求和退让中沦为“超级乞丐大国”、“国际社会二等公民”和“西方大国的小伙伴”。“加入民主和迅速发展的国家俱乐部曾被宣布为各项改革任务的总任务,实际上都很快地降低了俄罗斯的国际威望与威信,使它在国际社会事务中的作用降到了与之很不相称的地步”[13]。在叶利钦后期,俄罗斯陷入严重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民族危机,综合国力大幅下降,导致俄罗斯的国际地位及影响力急剧下降,俄罗斯陷入“其数百年来最困难的一个历史时期。大概这是俄罗斯近200~300年来首次真正面临沦为世界二流国家、甚至三流国家的危险”[2]16。

俄罗斯国际地位的衰落使俄罗斯的民族尊严受到极大伤害,并激发了俄罗斯人历史上形成的大国情结、强国追求。事实上,俄罗斯的文化传统——救世主义、帝国思维和扩张传统、崇尚权威等,是以强大的国家为依托的,归为对强国的追求,他们对国家在世界上地位的追求强于对个人幸福生活的追求。所以,在俄罗斯民族发展的历史上,虽屡经磨难,但是俄罗斯人民从来就没有停止对强国的追逐。几百年来俄罗斯已经习惯于被当做一个世界强国来对待,其强国情结在俄罗斯人的心中仍然根深蒂固,“俄罗斯人认为,俄并不像其他国家那样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大陆。因此,俄罗斯理应成为超级大国,并在全球事务中拥有决定性的话语权。在俄语中,‘velikii’一词既表示‘巨大’,又表示‘伟大’”[14]。在这种情结的激发下,追求世界强国的地位和作用依然是当前俄罗斯始终不渝的战略目标。它的帝国时期强盛的历史、冷战时期美苏争霸的纪录,使得当今俄罗斯朝野对叶利钦时期强权威胁的增大、势力范围的无限缩小、国际地位急剧下降,极为不满。广大民众迫切要求加强国家权威,使国家摆脱经济和社会的窘境,进而维护俄罗斯在国际事务中的强国地位。

美国学者艾伦·林奇指出,“在叶利钦时代, 俄罗斯与西方共同努力推进俄罗斯的转型,使之与西方的经济、政治接轨,当时俄罗斯经历了内部的衰退以及外部的窘境。这一切使得俄罗斯与西方分道扬镳,也使得俄罗斯接受了普京这样的领导人,后者承诺将推动俄罗斯的国内繁荣并赢得国际社会的尊重”[15]。普京的出现满足了俄罗斯人对由一位铁腕人物来领导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的期盼。普京执政后明确将恢复俄罗斯大国地位作为其努力方向。在2000年国情咨文中,普京指出,“俄罗斯唯一的现实选择是选择做强国,做强大而自信的国家,做一个不反对国际社会,不反对别的强国,而是与其共存的强国”[2]78。2003年国情咨文中,普京指出,“在可预见的未来,俄罗斯应当在世界上真正强大的、经济先进的和有影响力的国家中占有一席之地,我们的所有决定、所有行动都只能服从于这一点”[5]18。在2005年国情咨文中,普京指出,“俄罗斯在当代世界上的地位只取决于它是否强大和是否发展顺利”[5]182。

普京执政以来,尊重俄罗斯的政治文化传统,突出强调爱国主义和强国理念,把对强国的追求作为首要价值观。在普京任期,建立了一个将俄罗斯发展为超级大国的政治体制,使所有政治力量都朝着“强国富民”的方向前进,实现了俄罗 斯从乱到治,由弱到强,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和政局的稳定。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俄罗斯一改上世纪90年代的软弱面貌,发展全方位外交,以迅速崛起的姿态、以大国的形象重返国际舞台,回归世界强国之列。对强国的追求是普京重要的一个政治理念,也是俄罗斯政治文化的核心,它将因俄罗斯的历史惯性和现实形势的需求,而具有持久的生命力。正如普京所指出的,“我们国家还将巩固自己作为世界领导者之一的地位,我们的公民必将过上体面的生活”[5]689。罗伊·麦德维杰夫也认为,“俄罗斯继续是也应当是世界上一个 独立的力量和影响力中心,而它的幅员、资源,它的军事实力以及它的历史和民族意识,都使得俄罗斯足以当之无愧地扮演这一角色。”[12]250

普京的上述政治理念集中反映了俄罗斯领导人对俄罗斯政治发展道路的探索与反思。应当说,经过苏联式的东方道路和叶利钦式的西方道路之后,普京寻找到了一条独特的具有本国特色的民主政治道路。在政治建设方面,普京强调国家的作用,强化总统的地位与权威,推行“主权民主”,把强国的追求作为首要的价值观。这一切,使俄罗斯闯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政治民主化之路。可以说,普京时代是俄罗斯政治发展模式重大调整的时代,是以建立符合俄罗斯民族特性和实际情况的政治发展模式实现强国目标的时代。普京的意义在于留下了值得继续延续下去的政治理念,为俄罗斯国家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就目前而言,“梅普组合”的权力机制是俄罗斯延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占议会多数的“政权党”是延续发展的政治保障,民众的广泛拥护与支持是延续发展的社会保障,所有这些保障机制规定着俄罗斯未来将继续按照“普京路线”走下去,继任者将遵循普京的政治理念向前发展。俄罗斯的未来发展进程中仍将带有深深的普京传统的色彩。

(收稿日期:2008·12·28)

(基金项目:本课题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资助(项目名称:“三十年来中俄政治改革与政治发展比较研究”,项目编号:08BZZ011)。)

注释:

[1]张树华,刘显忠·当代俄罗斯政治思潮·新华出版社,2003:291

[2][俄]普京·普京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9

[3]冯绍雷·制度变迁与对外关系——1992年以来的俄罗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4]Linz J., Stepan A.Problems of Democratic Transition and Consolidation: Southern Europe, South America, and Post-Communist Europe·Baltimore-London, 1996

[5][俄]普京·普京文集(2002—2008)·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6][俄]B·O·克柳切夫斯基·俄国社会各阶层史·商务印书馆,1990:26

[7][俄]恰达耶夫·篇言集·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186

[8][俄]威廉·斯米尔诺夫·俄罗斯的政治改革:从浪漫到现实·国外理论动态,2006(2)

[9]冯玉军·俄罗斯外交决策机制·时事出版社,2002:87

[10]梅德韦杰夫表态:总统制不会变·http://news.sina.com.cn/o/2008-01-26/085713330547s.shtml

[11]梅德韦杰夫否决俄罗斯搞议会民主保持总统制·http://news.sohu.com/20080704/n257934659.shtml

[12][俄]罗伊·麦德维杰夫·普京总统的第二任期·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13][俄]雅科夫列夫·俄罗斯、中国与世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72

[14]美反俄情绪开始抬头·环球时报,2006-03-31

[15][美]艾伦·林奇·普京与普京主义·俄罗斯研究,2008(1)

略写普京与俄罗斯改革

俄罗斯普京式政治体制改革

普京描绘俄罗斯蓝图

普京时期俄罗斯政党的发展 论文

普京时期俄罗斯的政治与经济政策

千年之交的俄罗斯——普京

普京计划和俄罗斯发展战略

普京时期俄罗斯军事战略调整历程

普京时代俄罗斯的实力评估

普京时期的俄罗斯巨变及其发展趋势

普京的政治理念与俄罗斯的未来发展
《普京的政治理念与俄罗斯的未来发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