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张家港市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及对策

发布时间:2020-03-01 20:43:1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张家港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紧紧围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这个中心任务,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现代农业,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本文依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拟对全市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成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简析:

一、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成果

1.现代农业建设加快,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升

2007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3.33亿元,同比增长6.8%。2006年以来,全市规划落实现代农业规模化示范区20万亩,到2007年底已建成标准化农田1.57万亩,新增土地规模经营面积3.43万亩。今年夏熟粮、油生产喜获丰收,亩产水平接近上年,小麦收购价格又有新的提高,预计每亩收入可增加30元左右。为农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全市新建为农服务社9家,农资农家连锁店31家。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全市新建内外资农业项目6只,其中外资项目2只,到帐外资1744.5万美元,实现农产品出口创汇2409万美元,同比增长159%。有10家龙头企业进入全国大中型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行列。农业科技转化进程加快,2007年引进、示范、推广新品种156只,建立测土配方施肥示范点9个,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20万亩。

2.农民收入保持稳定增长,收入结构不断优化

2007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0476元,比上年增加1197元,增长12.9%,连续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工资性收入仍占主导地位。人均8025元,比上年增长13.8%,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达76.6%,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达到81%,起到了突出的拉动作用。家庭经营收入保持平稳增长。人均1506元,比上年增长9.7%,家庭经营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为14.4%。与此同时,随着农村“三大合作”改革的深入推进和“房东经济”的蓬勃发展,加上老年农民养老补贴收入增加,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征地补偿、土地流转返还等政策性收入的落实到位,农民财产性、转移性收入明显增多。2007年,张家港农民人均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达945元,比上年增长11.0%。其中,财产性收入为631元,比上年增长28.2%。

3.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改善

全市农村保留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工作已经完成,16个农村保留村庄整治试点村有13个通过验收。疏浚市、镇、村、组四级河道699条,长度357公里,总土方383万方。新增各类林地绿地1.6万亩,村庄绿化4000余亩,有28个村庄成为苏州市绿化村庄。全市村组道路“灰黑化”工程加快推进,在全省率先完成“公路村村通、公交村村通”工程,每个行政村2公里范围内均设有公交站点,农民出行更加方便。农村卫生、体育、文化设施配套不断完善,一批档次高、配套全、环境美的现代化典型村和农村新型社区相继建成。

4.农村改革取得实效,农村经济发展长效机制逐步形成

农业政策性保险已覆盖水稻、生猪、肉禽、林木等农副产品。财政对“三农”投入力度不断加大,2007年全市发放水稻、油菜种粮补贴992万元,农资综合补贴1480万元,农机补贴316万元。农村“三大合作”改革进展顺利,2007年底,全市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数量达到128家。其中专业合作社80家,专业协会31家,富民合作社17家。经济薄弱村帮扶工作成效明显。第六轮全市47个经济薄弱村全部完成了4000

平方米标准型厂房的建造任务,共计31万平方米,实现村级可支配收入3762 万元,村均80万元,全面完成了第六轮经济薄弱村帮扶任务,村级经济发展呈现新的活力。今年开始又对全市35个经济薄弱村实行第七轮帮扶任务。

5.农村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城乡统筹发展的特色更加鲜明

通过调整社会保险相关政策,集中扩面征缴,城乡社会保障覆盖率继续提高。全市农民养老保险参保率和老年农民养老补贴覆盖率分别达到99%和99.7%。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惠及面继续扩大,参保率达99.5%。全市建成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191家,农村基层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日益健全,今年第二季度共为城乡7690户、14659人落实了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含低保边缘对象)。低保标准逐年提高,从今年3月1日开始,城市低保标准从每月320元提高到360元,农村低保标准从每月220元提高到260元。第二季度共计市镇两级补助金额达803.93万元。实现了应保尽保,足额兑现,动态管理。

二、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1.新农村建设需要较大投入与现有农村财力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在“建设”,而建设则需大量的资金投入。如在张家港新农村建设“十大工程”中的“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工程”,包括各镇要建有“八个一”的文化服务中心,各村(社区)要建有“十个一”的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等,都需要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的投入。由于受资金及土地等因素的制约,目前全市仅有4个镇达到了“八个一”的要求,四分之一左右的村达到了“十个一”的要求。又如全市524个农村保留村庄的整治也需要大量的投入,从试点村的情况看,一个保留村庄的改造整治,特别是污水管网建设,往往需要几十万、上百万的投入,有的高达

四、五百万元。不仅各镇财政不堪长此以往地投入,大多数村的财力也没有这样的承受能力;而生活在保留村庄上的农民,也有一部分因其收入有限而不能适应,因为他们也要为村庄整治而进行相应的家园整治(如装潢、改造等),并由此而增加了他们的生活成本,如自来水、煤气、蔬菜、家禽等日常消费支出,以致在经整治后的保留村庄内出现了有些农民毁绿种菜、违规养禽、家前屋后堆柴垒灶、用井水或河水代替自来水等各种“降本节支”怪招,让人啼笑皆非。

2.全面完成新农村建设任务和农村经济发展相对不平衡之间的矛盾

根据市委、市政府有关文件精神,全市新农村建设的很多目标任务应在2010年完成,这对那些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从镇级经济看,强弱之差比较明显;从村级经济发展情况看,不平衡性就更大了:永联等党委村的经济实力普遍较强,完成新农村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已具备了良好的经济基础和财力保障;而尚处于第七轮帮扶之中的全市35个集体经济薄弱村,其村级可用财力大多十分有限,仅够维持村里的日常运转之需,没有多少财力可用于开展新农村建设,要想完成这一光荣任务就显得力不从心了。从农民的收入情况看,虽然全市农民的人均纯收入较高,年均增幅也较大,但平均数不等于大多数,全市尚有相当一部分农民的生活水平是比较低的,有的仅够维持温饱,即使他们享受到了农民养老保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老年农(居)民养老补贴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等有关农村社保待遇,其保障水平也是比较低的。因而,如何不断加快经济相对薄弱镇(管理区)的发展,特别是进一步加大对集体经济薄弱村和低收入农民的帮扶力度,就成为进一步推进全市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3.新农村建设对农民素质的新要求和部分农民老“传统”之间的矛盾

新农村建设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提高全体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

加快农民向现代文明市民的转变,不断提升农民和农村的文明程度,进一步推进全市城乡一体文明建设。但从实际情况看,目前仍有部分农民的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他们传统的思想观念、意识形态、生活习惯等根深蒂固,对于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部分农民只愿坐享其成而不愿积极参与,有的还不予理解、支持、配合,甚至持对立态度;还有部分农民在村庄整治或入住新建的集中居住区后仍然保持原来的生活习惯、思想意识及迷信观念,有的人家“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尚未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和卫生习惯;有的将农具、日用品等堆放在楼梯、过道、阳台等处,既不美观又占用了公共面积;有的在拆迁安置后不履行赡养老人的义务,或让老人住在车库了事;有的将生活污水、垃圾等随意从楼上倒向楼下,导致底楼居民抗议;有的为了堆放杂物或多出租房屋而在保留村庄内乱搭乱建,引发了邻里纠纷和干群矛盾;有的虽然实行了改水改厕,但仍沿用原来的用水如厕方式;有的在新建集居区内随地化“纸钱”、室外挂镜子或在墙上砌“石敢当”等以避邪;有的交通法制观念淡薄,闯红灯等不遵守交通法规的现象频频发生;有的农民不甘吃苦,宁愿在家受穷也不出去工作;有的对社保扩面等工作理解接受慢,参与积极性低;有的农民心胸狭隘,不愿与同行为伍,导致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难于建立,等等,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和干扰了张家港的新农村建设。

4.新农村建设对新市民的素质要求和新张家港人现状之间的矛盾

近几年来,张家港市的外来暂住人员呈逐年增长态势,2007年底达62.42万人,比上年增加5.07万人,其中,小学文化的占9.6%,初中文化的占81.8%,高中及其以上文化的仅占6.2%,另有2.4%的人的文化程度在小学(不含小学)以下。由于他们的文化程度较低,给他们在张家港工作和生活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也给张家港开展新农村建设带来了一系列新的矛盾和问题。据统计,他们的就业率为82.7%,且大多在工厂、建筑工地及服务场所等从事第一线的艰苦劳动,收入也不算高。他们的住宿条件也不够好,45%的人住在工作单位内,45%的人住在私人住宅出租户,2.6%的人住在工地,3.4%的人住在门店内,4%的人住在社会闲散居民点上。民工子弟的就学情况也不容乐观,在47781名十六周岁以下的新市民中,在张家港各类学校(园)上学的仅占78.56%。由于新市民中很多人没有参加医疗保险,导致他们一旦需要住院治疗,就往往出现付不起治疗费的窘境。此外,许多新市民业余文化生活贫乏、文明卫生习惯较差、劳资纠纷和工伤事故多发、计生工作难做、老乡观念和乡土意识较重,他们往往自己不善理财却有仇富心态,法律知识、法制观念、法治意识淡薄,偷盗等违纪违法现象时有发生,违法犯罪占全部案件的85%左右,在有的派出所辖区高达95%,成为刑事治安案件多发的主要因素。所有这些现象,都严重制约了张家港的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5.新农村建设要求维护社会稳定和目前张家港农村存在影响稳定的诸多因素之间的矛盾

新农村建设要达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要求,实现农村社会的持久稳定,但目前张家港农村中还存在着许多影响稳定的因素,比较突出的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村庄归并引发的矛盾。如居住在非保留村庄的农民因儿子结婚等原因要求建新房,但按新农村建设规划却不允许他们在原地自建,而要到新的集居点建房或购房却又没有足够的资金,因而引发了这部分农民的不满甚至上访等;二是二次分配引发的矛盾。如一些嫁出去的农村女青年、考出去的大学生等特殊人群该如何参与农村二次分配,各村分配方案不一,引发部分农民不满及上访等;三是环境污染引发的矛盾。如有些大中型化工企业、高能耗企业等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噪音、粉尘、废气、废水等污染物排放,给周边农(居)民带来了程度不同的影响和损害,引发了这部分农(居)民的强烈抗议甚至集体上访;四是征地拆迁引发的矛盾。如建厂修路、村庄归并、城镇建设等需要征地拆迁,使很多农民变成了“三无”(无房、无田、无业)人员,在补偿不足的情况下,他们的物质利益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引起了他们的不满;五是村民自治不够引发的矛盾。特别是村民的民主决策还不够到位,影响了村民自治工作的深入开展。此外,在劳动保障、困难救济、事故纠纷等方面也存在着一些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因素。上述这些因素不但

影响了张家港新农村建设的继续推进,也影响了张家港社会的和谐稳定,必须加以妥善处理和解决。

三、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若干对策建议

1.新农村建设既要积极又要稳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张家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全会精神的必然之举,已在张家港全面开展并取得了初步成效,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典型。但这仅仅是开了一个好头,要全面完成张家港新农村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还面临不少矛盾和问题,特别是建设资金制约的问题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有效解决。为此,市、镇两级财政和各村可支配收入每年都要安排足够的资金用于新农村建设。目前,可用财力不足一百万元的村,尤其是那些集体经济薄弱村,其首要任务是发展村级经济、壮大村级财力,同时在市、镇及企业等的帮助下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从当前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既积极又稳妥地建设和谐新农村。对建设资金实行“四个一点”(即“向上争取一点、企业赞助一点、政府扶持一点、各村自筹一点”)的筹措办法,值得倡导和推广。

2.千方百计发展村级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主要组织者是行政村,政府的工作主要是引导和推动。在新农村建设起步阶段,政府对有关试点村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和奖励是必要的,但从长远来看,要全面完成新农村建设任务必须建立在村级财力的增长和农民收入增加的基础之上。在“十一五”期间,张家港村级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都要达到年均增长10%以上,到2010年全市各村的可支配收入要达到100万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要达到15000元以上。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要完成这两个目标和任务都存在一定的难度,如建设标准型厂房受到土地的制约,农民收入中来自上班工资和传统农业部分的增长十分缓慢。为此,必须千方百计发展村级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要进一步加大对集体经济薄弱村的帮扶力度,在全市第六轮帮扶结束后立即实施第七轮帮扶,确保2010年全市所有村的可支配收入都达到100万元以上。对农村中的贫困户,也要在最低生活保障的基础上实施结对帮扶,明确帮扶目标,制订帮扶计划,落实帮扶措施。

3.深化农村文明创建不断提升农民素质

在张家港市的人口中农民占了大多数,他们的素质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全体市民的素质。经过近三十年改革开放的洗礼,张家港农民正在从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文明市民转变,但由于意识形态变革的相对滞后性所致,部分农民的传统观念陋习及封建迷信思想等还根深蒂固,不同程度地影响和阻碍了张家港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和文明城市建设的深化。为进一步提升张家港农民的素质,就要继续实施现代农民教育工程,借助市民学校、宣传画廊、广播电视、报刊图书、典型示范、文体活动等多种载体,帮助农民确立建设新农村的主人翁意识,提升他们的科学素养、卫生习惯、交通意识、法制观念和文明程度,增强他们发展经济增加收入的本领。同时,要加强管理,特别要加强对居住在城镇和集中居住点上的农(居)民的管理,促使他们尽快实现由传统农民向现代文明市民的转变。如以居委会为主,会同公安、城管等部门不定期地对入住该社区的农(居)民日常生活中的突出陋习进行清理、纠正的做法,值得类似社区借鉴。为保证教育取得实效,各镇、村应舍得花钱,适当增加这方面的投入,确保开展教育工作的资金需要。

4.关爱新市民加快实现新老张家港人一体化

针对目前张家港农村中的新市民普遍存在文化程度低、违法犯罪率高、就业难、住宿难、就医难、就学难等问题,张家港要继续对他们实行“市民化管理、亲情化服务”,尤其是要对他们给予更多的关爱,靠

前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四大难”问题。一要加强对新市民进行宣传教育,帮助他们提高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增加法律知识和法治观念,培养卫生习惯和文明意识;二要帮助新市民解决“就业难”问题,各镇劳动和社会保障所、暂管中心等部门要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在新市民与有关企业间牵线搭桥,帮助新市民尽可能实现充分就业,保证他们有稳定的经济来源;三要帮助新市民解决“住宿难”问题,在新市民相对集中的企业、村(社区)和镇(管理区)继续建造一部分集宿点,以缓解他们的住宿困难;四要帮助新市民解决“就医难”问题,将新市民一并纳入张家港社会保险范围,由用工单位负责解决新市民的医疗保险问题;五要帮助新市民解决“就学难”问题,对符合条件的民工子弟在张家港公办学校上学享受与本地学生同等待遇,并采取有关措施保证民工子弟学校的办学质量,解除外来民工的后顾之忧。总之,全市上下要提高对新市民作用的认识,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积极为新市民排忧解难,让新市民在张家港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积极发挥作用,加快新老张家港人的一体化进程。

5.标本兼治化解矛盾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对于目前张家港还有不少因素影响着农村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这一问题,全市各级领导应予高度重视,并对症下药采取相应措施化解矛盾,维护张家港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如针对村庄归并引发的有关矛盾,建议市有关部门在“以人为本”理念指导下,从当前实际情况出发,研究制订规划、用地、建房、动迁等相关政策,妥善解决少数农民在由分散居住到集中居住的过渡阶段的住房问题;针对二次分配引发的有关矛盾,建议各镇村认真执行市有关部门拟订的分配政策,不断化解部分村操作失当带来的矛盾和问题;解决环境污染引发的有关矛盾,就必须坚定不移地执行张家港的大气污染防治、各镇生活污水管网建设和化工企业专项整治等三个“三年行动计划”,既要在源头上减少污染排放,又要对产生的污染加强治理,并建议市有关部门加强对现有河道的管理,加快水系循环努力改善水质;针对因征地拆迁导致产生许多“三无”人员而带来的有关问题,各镇(管理区)、村(社区)应认真落实有关安置补偿政策,积极开辟就业渠道,采取鼓励农(居)民自主创业、组织进厂就业、开发公益性岗位、加强劳动技能培训等多种办法,尽可能让“三无”人员都能找到一份有较为稳定收入的工作;要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自治条例》等法律法规,继续深化村务公开、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工作,切实保障村民的民主权利。

综上所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前所未有的系统工程,工作中必然会遇到许多矛盾和问题。只要我们紧紧依靠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张家港精神,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就一定能克服遇到的各种困难,不断推进张家港的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及对策

新农村建设现状及对策社会调查(推荐)

东兰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及对策修改稿

社会实践报告(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及对策)

新农村文化现状及建议对策

宜宾市南溪区新农村建设现状及对策分析

张家港市小城镇建设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衡阳市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新农村建设的人才现状及分析

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张家港市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及对策
《张家港市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及对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