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二

发布时间:2020-03-03 02:57:3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福师《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共 40 道试题,共 80 分。)V 1. 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的课程论专家是_________。 A.泰勒 B.博比特 C.查特斯 D.坦纳

满分:2 分

2. 目前,在我国学科课程的组织中依然占主流的课程组织形式是__________。 A.圆周式课程 B.螺旋式课程 C..逐步深入课程 D.直线式课程

满分:2 分

3. 浪漫自然主义经验课程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____。 A.杜威 B.卢梭 C.斯宾塞 D.夸美纽斯

满分:2 分

4. “只谈论某一知识领域的结论,而不是集中于知识的探究本身”,这是布鲁纳所说的_________。 A.学习准备 B.学科结构 C.中间语言 D.发现学习

满分:2 分

5. “非指导性教学”的教育目的是使学生__________。 A.一般发展 B.自我实现 C.全面发展 D.情感发展

满分:2 分

6. 继《理想国》之后西方最系统最完整的教育论著是__________。 A.《爱弥尔》 B.《大教学论》 C.《普通教育学》 D.《我们怎样思维》

满分:2 分 7. 把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阶段的教育家是____________。 A.杜威 B.洛克 C.凯洛夫 D.赫尔巴特

满分:2 分

8. 要恰当处理学科知识与课程内容的关系就意味着要实现__________。

A.学科逻辑与儿童心理逻辑的统一 B.当代生活与未来生活的统一 C.学科发展与儿童需求的统一 D.社会生活与儿童需求的统一

满分:2 分

9. 范例教学的三个基本特性是___________。 A.基本性、基础性、范例性 B.基本性、全面性、范例性 C.个体性、基础性、范例性 D.全员性、基本性、范例性

满分:2 分

10. 施瓦布主张,课程开发的基本方法应是___________。 A.工作分析 B.课程审议 C.活动分析 D.职业分析

满分:2 分

11. 通过对知识和教育活动的内在价值的确认,鼓励学生探索具有教育价值的知识领域,进行自主自由的活动。这种课程开发的模式为__________。 A.目标模式 B.过程模式 C.情境模式 D.批判模式

满分:2 分

12. 赫尔巴特提出的教学的“形式阶段”包括明了、联合、系统和__________。 A.复习B.实践 C.方法 D.拓展

满分:2 分 13. “副学习”概念的提出者是___________。 A.克伯屈 B.杰克逊 C.巴罗 D.杜威

满分:2 分

14. 在教师的直接领导下整个班级的学生一起进行的学习,称为________。 A.合作学习B.分组学习C.个别学习D.同步学习

满分:2 分

15. 下列关于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的主要联系的表述中哪个是不正确的___________。

A.教学目标是教学目的的具体化

B.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在方向、性质上是一致的

C.教学目标可以进一步划分为某一学科、某一阶段、某一节课的更为具体的目标

D.教学目标具有终极性意义

满分:2 分

16. ()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根本动力。 A.专业精神 B.奉献精神 C.舍己精神 D.具有爱心

满分:2 分

17. 教学目标所具有的性质是: A.终极性 B.时代性 C.学科性 D.活动性

满分:2 分

18. 确定学习者需要的过程本质上是___________。 A.教师提供选择的过程 B.家长提供选择的过程 C.学习者自由选择的过程 D.学校提供选择的过程

满分:2 分

19. 教学目标的功能是_________。 A.支配、调解、评价 B.支配、调解、控制 C.调解、控制、评价 D.支配、评价、控制

满分:2 分

20. 被看作是课程开发的经典模式、传统模式的是_____。 A.情境模式 B.目标模式 C.批判模式 D.过程模式

满分:2 分

21. 有意识地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的知识观和方法论去考察和探究一个中心主题或问题。具有这种课程取向的课程类型称为_________。 A.分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经验课程 D.学科课程

满分:2 分

22. 在泰勒看来,评价在本质上是确定课程与教学计划________。 A.实现教育目标的程度问题 B.结构的完整性问题 C.结构的合理性问题 D.内容的可行性问题

满分:2 分

23. 把课程分为理想的、正式的、理解的、运作的、经验的五个不同层次的课程论专家是________。 A.古德莱德 B.帕里斯 C.斯金纳 D.兰德

满分:2 分

24. 学习方式转变意味着: A.用自主学习代替指导学习B.用合作学习代替个体学习C.用探究学习代替接受学习D.强调由单一形转向多样性

满分:2 分

25. 从课程研究的一般趋势来看,研究内容正在超越课程开发的研究,走向课程开发研究与课程__________。 A.决策研究的整合 B.理解研究的整合 C.实施研究的整合 D.评价研究的整合

满分:2 分

26. “泰勒原理”的实践基础是_________。 A.活动分析 B.解放兴趣 C.八年研究 D.泰罗主义

满分:2 分

27. 20 世纪50 年代末至60 年代末,西方世界发生了一场指向于教育内容现代化的“学科结构运动”,在这场运动中诞生了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即__________。 A.进步主义课程 B.学术中心课程 C.永恒主义课程 D.要素主义课程

满分:2 分

28. 教学论的研究对象不是________。 A.学校教学 B.教学规律 C.教学现象 D.教学问题

满分:2 分

29. ()是骨干教师的第一素养。 A.教育手段 B.教育观念 C.教育思想 D.教育技巧 E.

满分:2 分 30. 布卢姆认为,“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包括认知领域、动作技能领域和_________。 A.情感领域 B.思维领域 C.意志领域 D.思想领域

满分:2 分

31. 奥苏贝尔讲解式教学的设计原则是________。 A.小步子原则 B.高速度原则 C.高难度原则 D.逐渐分化原则

满分:2 分

32. 生成性目标取向追求的是__________。 A.普遍主义 B.唯科学主义 C.实践理性 D.解放理性

满分:2 分

33. “道尔顿制”的确立者是__________。 A.巴班斯基 B.布卢姆

C.帕克赫斯特 D.瓦根舍因

满分:2 分

34. 从研究方法上来看,行动研究属于_________。 A.量的研究 B.质的研究 C.课堂研究 D.试验研究

满分:2 分

35. _________的本质含义在于鼓励教师对课程实践的反思批判和发挥创造作用。 A.目标原则 B.量力性原则 C.过程原则 D.思想性原则

满分:2 分

36. 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的著作是《___________ 》。 A.课程 B.课程编制

C.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D.怎样编制课程

满分:2 分

37. “泰勒原理”的实践基础是___________。 A.活动分析 B.解放兴趣 C.八年研究 D.泰罗主义

满分:2 分

38. “精神助产术”的确立者是____________。 A.苏格拉底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黑格尔

满分:2 分

39. “文纳特卡制”的创立者是__________。 A.巴班斯基 B.布卢姆 C.华虚朋 D.瓦根舍因

满分:2 分

40. 主动适应论的基本观点认为学校课程________。 A.是使学习者适应当代社会生活的工具 B.不断改造着社会生活

C.不断建构出新的社会生活经验

D.是使学习者脱离当代社会生活的工具

满分:2 分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V 1. 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构成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要素有情境、________。 A.脚手架 B.协作 C.会话 D.资源

满分:2 分

2. 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特征是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作者对教育的解释和理解。“叙事”型的两类文章: A.学习叙事 B.教学叙事 C.生活叙事 D.成长叙事

满分:2 分

3. 选择案例的要求有: A.趣味性 B.代表性 C.典型性 D.针对性

满分:2 分

4. 施瓦布认为课程是由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要素构成的。 A.环境 B.学生 C.教学目标 D.教材

满分:2 分 5. 教育思想包括: A.教育信仰 B.教育认识 C.教育观念 D.教育理念

满分:2 分

6. 选择教学媒体的基本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发展性原则 B.综合性原则 C.经济原则

D.教学最优化原则

满分:2 分

7. 教育目的的特性是: A.终极性 B.本体性 C.超越性 D.时代性

满分:2 分

8. 合作学习的要素有: A.积极互赖 B.个体责任

C.面对面的积极互动 D.社交技能

满分:2 分 9. 关于师生关系理论,“儿童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__。 A.杜威 B.洛克 C.布鲁姆 D.卢梭

满分:2 分

10. 课程与教学的关系的种类有: A.二者没有太多关联 B.大课程小教学 C.小课程大教学

D.课程教学:两者的整合(融合)

《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一、二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一

秋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二答案(优秀)

16秋福建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二

课程与教学论作业一、二

课程与教学论作业

课程与教学论作业

课程与教学论作业

华师在线《课程与教学论》满分作业

15春福师《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二专题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二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