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读《教师人文读本》想到的

发布时间:2020-03-02 23:09:2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读《教师人文读本》想到的

明晓燕

匆匆然,一个暑假又结束了,似乎还有很多未尽的事宜没有完成,也有很多想读的书有待深入赏析。闲暇间,我时不时地捧起《教师人文读本》,书中精选的文章篇篇都是精神的食粮,或为我们洗俗,或为我们开阔眼见,或为我们自省,无不裨益。每篇文章、每个段落都值得我们细细去品味、去感悟。

但厚厚的两本书,可以引发我们思考的内容太多了:生与死、宇宙与人生、历史与现实、传统与变革、科学与人文、物质与精神、个人与集体、道德与审美„„今天,我想把自己在读书时即兴而作的部分读书笔记与大家分享一下,虽说有些凌乱,却是有感而发。

一.前言

翻开书的“前言”,作者的第一句话就拉近了编者与读者的距离,让你带着一种亲切感进入后面的叙述。“„„我们付出了多少爱,得到的是更多的爱;我们对学生有多少理解,他们会给我们更多的理解。这就是我们最大的成就和幸福。但是,我们也经常困惑、烦恼,甚至痛苦。我们也经常遇到阻力、误解,甚至非难。正常的知识传承,往往变成机械的操练;坦诚的心灵交流,往往变成枯燥乏味的训诫,加上人事的纠纷、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袭,这些使我们的心灵失衡而不知所措……”这几段包含真情实感的文字让我深切的感觉到,编者是懂得教育规律、熟悉教师这一行业、理解教师的快乐和苦恼,也了解教师需求的专业人士。这种同感让我对这部书有了进一步读下去的愿望,也让我期待能从书中找到解决困惑的秘笈。

二.《我的教师梦》(代序)

钱理群在《我的教师梦》一文中提到他为了成为一名教师,历尽艰难才如愿。还有另一位女同学,也是做了一辈子的教师梦——从1956年一直到*结束,为了做一名中学教师,竟然奋斗了几十年。读到他们的经历,不禁让我感慨万端:在他们那个年代的中国,当个教师竟有这么难!比起他们,我们又是何等的幸运! 用钱老的话说,“教师工作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教师是影响青少年的,而青少年决定着国家民族的未来。”“教育的本质就是将学生内心深处的善良、智慧等 1

等这些最美好的人性因子激发出来,加以培育和升华,以此来压抑人的内在的恶的因子。而善的激发,是需要一种爱心的。这种爱是发自内心的,是自然的,而不是一种着意的表演。”

我们很幸运地掌握了这种影响下一代的权利,既然掌握了权利,就要尽力用好它,所以我们没有理由不去爱学生,没有理由不去尽职尽责地教好学生,没有理由不去研究什么是真正的教育艺术。但同时我也反问自己:你对学生的爱是发自内心的吗?你有没有认真倾听每个学生的心声呢?你能做到尊重、理解每一颗幼小的心灵呢?学生内心深处最美好的东西你又激发了多少呢?在读书的那一刻,我给自己的回答是躲闪的,是犹豫的,是不自信的。因为我知道,我做已经做到的,还是远远不够的。有一位读者也曾发出这样的感慨:每看到书上的某一个片段,我总在不停地在反思自己,觉得自己太平凡了,平凡得没有一双慧眼,去发现学生的长处与潜力;平凡得没有一双巧手,把学生引领到更加广阔的天地中去。是啊,回想自己这些年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能够得到学校领导和家长的认可,心里自然很高兴。但又觉得自己做得实在是太少了,有点愧对家长的信任,领导的表扬。

三.《我为什么而活着》

本单元编者选的这8篇文章,似乎都在揭示生命的意义,想引起我们对生命的探索和思考,对生命个体的理解和尊重。读高尔基的《人》,“人”字,一个简单的符号,一个抽象的概念。然而,到了作者的笔下,它就复活为升级勃然、热血涌流、创造力无穷的生命原体。生命是自由的,是不肯受压制的。这就是生命的活力。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个小脑袋里,也都有着自己的想法,也都有自己想做的事,也有很多“特立独行的猪”(引用了王小波《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没有辱骂学生的意思)。我在思考:我该如何与这些生命对话?从沉河的文字里,我看到了生命的可爱,体会了为生命而感动。假如我能带着这份感动走进教室,我想我将不再为教室里不听话的学生而恼怒,也不再为那些不用功的学生而感到失望和沮丧。我将会用最动听的语言给他们讲课,用无限的耐心给他们解疑,再带着这份感动回到办公室。但愿我能进入这样一种境界。

四.《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以前听到启功、许渊冲、陈垣、蔡元培、胡适、季羡林、傅斯年等这些教育

大家的名字,不免会仰视他们,也难以想象出他们教书育人的样子。这一单元的7篇文章的作者,都以亲身的经历,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个精彩的“名师”画廊,一组组上世纪文化巨匠们的雕像。尽管都是这些名师大家或者他们的老师们严谨治学中的小故事,事例虽小,却发人深思。

比如启功在《怀念陈垣先生》一文中,回忆了他接受陈垣老师教诲的点点滴滴,详细叙述了陈老师对他教学上的指导(P82-92)和对他人生的影响。读完文章,一个博学、敬业、仁爱的教师形象鲜明生动地矗立在我们眼前。这也是一片走上讲台前的新教师应该好好学习的“上课须知”。它可以告诉我们如何做一名称职的教师:怎样备课、怎样上课、怎样批改作业、怎样鼓励学生、怎样写教课日记、恩怨疏通课堂气氛等这些我们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的很多具体细节在文中都有详细的描述和展示。这些让我仰视的大师、名师们,原来他们的教学方法也是这么朴实和务实。他们的许多教诲与我们今天所倡导的“以学生文本”、“因材施教”、“师德师风”都是非常契合的。读完关于陈垣老师“竭泽而渔地搜集材料”部分,更是引发了我许多的感慨:这些大师都是在实干、苦干的基础上逐年累计经验而成就的。当我们为自编练习、考卷和课题素材发愁时,不妨想想他们,也就没什么好抱怨的了。

五.《什么是教育》

做了十年教师,冷不丁看到这个单元的标题,我也试着自问:什么是教育?结果是我发现自己好像很难立刻用最精简的语言来给教育下定义。网上百度了一下,发现柏拉图、夸美纽斯、杜威、梁启超等这些名家名著在对教育下定义的时候,所选择的角度也并不相同。有的将教育看作是一个机构,比如说学校教育;有的将教育看作是一种行动(活动);有的将教育看作是一项内容;有的将教育当成一件产品。

什么是教育?教育该是什么样子的?教育的目的又是什么?这是教育的基本问题,或者说是教育的本质问题,也是教育科学研究中尚未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据统计,自英国思想家培根开始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重要文献《学会生存》,在能搜集到的文献范围内,关于教育这一概念的表述就有65种之多。我不是圣人,没有那么深邃的思想和内涵去研究什么是教育,但我赞同苏格拉底那种“无

苦恼的教育”理念。越是有沉重的考试压力,越是有现实功利思想作祟,就越要学苏格拉底。学会与学生对话,思考怎样通过诱导使学生获得顿悟,这些应该是我不断追求的目标吧。“教育即生成,人的生成靠日月积累,并没有一条直接通向真理的光明大道铺在你面前。鉴于探索真理的途径过于漫长而痛苦,尽可能使人减少一点苦恼,有什么不可以呢?我们不是苏格拉底,所以我们更要努力学苏格拉底。”

以上是我在读《教师人文读本》过程中的部分读书笔记和体会。

通过读书,可以改变人、提升人。《教师人文读本》告诉我们,一个优秀的教师,要博爱、尊重生命、遵循教育规律、懂艺术、有情趣、会审美、会欣赏、能思辨,还要有科学精神、有梦想追求……等等等等。苏霍姆林斯基也告诉我们:“请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

这部《教师人文读本》里有太多我们需要了解的知识和道理,非常值得细细品读。我们还有那么多不曾了解和理解的东西要去探究,所以我们要活到老,学到老。但同时,我也特别认同台湾著名作家龙应台的一个观点:有人文知识的人不一定具备人文素养。我们每个人都会读书,都会从书中吸取知识,总结道理,但读完后还必须让知识进入我们的认知本体,渗透进我们的生活和行为,才能称之为素养。那么,就让我们大家在这部书的引领下,继续站着读书,站着做人,向成为具有人文素养的教师去努力吧。

读《教师人文读本》心得体会

读《教师人文读本》心得体会

读《教师人文读本》心得体会

读《教师人文读本》有感06.6doc(整理)

教师读书笔记《教师人文读本》

教师人文读本读书笔记

《教师人文读本》读后感

《教师人文读本》读后感

教师人文读本读后感

《教师人文读本》读后感

读《教师人文读本》想到的
《读《教师人文读本》想到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