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毛概论文台湾问题的长期化

发布时间:2020-03-02 13:50:3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论文

(2011-2012学年秋季学期 ) 论文成绩:

台湾问题的长期化

学生姓名:李健梅

所在院系: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年级专业:2009级物理基地

学 号:00908080

指导教师:傅锁根

完成日期:2011年12月11日 星期日

台湾问题的长期化

摘要:在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背景下,武力统一台湾并非不可避免,和平统一并非不可能。关键的问题是要坚决抛弃那种靠温情攻势和政治协议约束来实现和平统一的幻想,应当坚持发展优先的原则,在积极推进两岸交流的过程中,促成两岸经济发展水平对比的新格局,逐步削弱对方分离拒统的实力,形成人心归附的经济高差,防止台湾问题国际化和两岸分裂合法化,从而逐步消除台湾分离的内外条件。

关键字:长期化 一体化 分治分离 国际化

引言 台湾问题的长期化是一种现实趋势,台湾问题不能无限期地拖延下去

。根据这种现实,坚持发展优先的原则,积极推进两岸交流,正确运用经济手段,提高警惕,防范各种风险,消除台湾独立的内外条件,实现两岸早日和平统一。

一、台湾问题长期化

从大陆方面来说,在发展和统一两个目标之间,有一个何者优先的问题。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大陆曾倾向于武力解放的方针,但在国外势力及大陆当时积贫积弱的背景下,台湾问题一度受到巨大障碍。当代面对是为统一而即刻牺牲发展,还是为发展暂时推迟统一?选择应该是明晰的。试想如果大陆倾其全力,不惜以武力来实现“国家统一大业”,台湾问题应该是可以解决的,但是其以牺牲百年难遇的发展机遇甚至付出惨重的代价,这是不理智的。而缓统未必就不能统,只要能使台湾不急独,暂忍一时,等到大陆发展到一定程度,力量更强,将来再谈统一不迟。两相利弊权衡,合理的选择当然是发展优先。而发展优先就意味着推迟统一,即意味着台湾问题的长期化②。

目前大陆在总体上是倾向于发展优先的,但常常表现出在统一问题上的急躁症。当年对台湾的武力恫吓和后来密集而急切的温情攻势,都属于一种急躁症③, ①② 张新峰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0/年6月第3版,第310页.周农建,关于两岸和平协议的认识盲点.www.daodoc.com/forum/pages2/forum_tw100420a.shtml.2010年4月20日.③周农建.两岸关系的政经分离与北京的政治饥渴症.www.daodoc.com/forum/pages2/forum_tw100506b.shtml.2010年5月6日.比如2008年,马英九当选,大陆内部一片欢呼。有部分专家甚至断言,两岸统一,或至少是两岸之间的某种政治协商指日可待。然而这次政党轮替,台湾当局却从以往的急独转向三不主义(不独不统不武)。耗费大量利益资源的密集的温情攻势并没有导致任何政治进展。软硬两手均不奏效,意味着大陆将由浮躁而回归到发展优先的基本路线,接受台湾问题长期化的现实。

从台湾方面来说,台湾的急独路线是行不通的。台湾有识之士都明白,两岸力量对比的悬殊,使得台湾不宜一意孤行,硬碰硬。台湾只得采用以拖待变的策略,静观其变,徐图长远,以此来实现“台湾利益的最大化”。所以台湾问题长期化就成了台湾的必须选择。

对美国等外部势力而言,维持台海现状是它过去和今后一段时间里在亚洲的战略选择①。克林顿曾谈到:“台湾是一艘永不下沉的航空母舰!”因此“占住”台湾,美国就能看住日本,牵住中国。所以,美国宁愿台湾“独立”,也不愿台湾回归,中国统一。只是台湾独立的代价太大,可能会爆发中美之间的战争。而且,战争一旦爆发,到不能人为控制,甚至会波及亚太、太平洋乃至更多世界区域。对于美国 “杀敌一万,自损八千”,进而导致美国失去全球霸主地位,因此,美国也只能接受台湾问题的长期化。

二、两岸经济一体化

随着两岸经贸交流的持续和深入,两岸的经济将会逐渐变得日益紧密,形成两岸共同市场。两岸逐渐形成经济一体化。但是,经济一体化并不意味着政治统一,即生意伙伴并不等同于家庭成员。据台湾《远见》杂志2009年的一份报告《两岸民众互看价值观关键调查》分析发现,部分台湾人一直坚持“政经分离”,只要经济好处,不要政治统一。因此那种认为经济一体化便必然会导致两岸人民形成自愿统一的意愿,是不现实的。

但是可以看到两岸经济一体化是有利于两岸和平的。作为强势一方的大陆在“发展经济”这一目标之外,还有“国家统一”的目标。目前大陆将发展摆在优先地位,当大陆选择发展优先时,就能促进和平。但一旦其发展到一定程度,觉得应当统一优先时,便可以不惜代价,不在乎战与和了。

三、台湾独立意识的强化

①刘丽华,张仕荣.美国台海政策的演变分析 1945-2007.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7,第316页.

目前台湾主流民意的变化趋势,自认为是“中国人”的比例逐年下降,“拒统”的比例逐年上升①,“一中”和“统一”逐渐变成贬义词。再看一看台湾国民党人的中国意识的变化趋势。从作为两蒋坚定追随者的第一代“外省人”的“反攻大陆”,到那些出生在大陆而作为未成年子弟随父兄入台的连战、宋楚愉等人的大大淡化了的“中国”情结,到马英九残存的“中华”情结,这是一条逐渐退化的曲线。马英九之后的国民党,要么是台湾本土人,要么是本土化了的在台湾出生的第二代和第三代“外省籍”人,其中国情结和统一意识只会比马英九更弱更淡。如果说马英九谈到“中华民族”和“统一选项”时,按大陆人的美好想象,还有几分真情实意,则马英九之后的本土化国民党人,即便再谈同样的话题,至多也只会将之当成一种策略语言。在一种长期分离分治的状况下,台湾人的独立意识随时间推移和世代更替而日益强化将是一个自然的趋势②。

从国家理论的角度来看,两个地区分裂的时间愈久,就越是会形成和强化那种自我的主体和主权意识,形成和强化那种事实上的国家独立意识。台湾问题的长期化意味着,时间越长,分治越久,岛内民众的主权意识和自决意识也会日益强化。等到有上百年的分治分离的历史,“外省人”这一族群完全消失,岛内民众意识全盘绿化,台湾人一致要求独立时,中国的统一问题将会面临对岸巨大的民心障碍③。

四、台湾问题国际化

台湾问题长期化隐含台湾问题国际化的风险。长期的分离分治,加上台湾人的“不懈努力”和大陆人的缺乏警惕,台湾问题有逐渐国际化的趋势:

1、台湾人一方面利用大陆急于在政治上取得进展的急躁心理,策略地向大陆提出:要谈“统一”和“一中”问题,先给我“国际空间”;另一方面则采用迂回策略,一是不再在高度政治敏感的联合国本身做无谓冲撞,而是锁定联合国专门机构和各种国际组织,如国际民航组织、联合国气候变化纲要公约等,作为扩大台湾国际空间的目标。二是在经济上打擦边球,像台湾所希望的在与大陆签了ECFA之后,再与东盟等国签自由贸易协议FTA,这看上去也是签订经济协议,却实际上涉及到国家关系和外交空间。无外交之名,却有外交之实。

①②胡晓丽.浅析解决台湾问题的困境与对策.载于:世纪桥,2009年,第21期.时殷弘,蔡佳禾.战后世界历史长编 第11册1956-1958.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第314页.③徐博东.大国格局变动中的两岸关系.九州出版社,2009年5月.第270页.

2、大陆人试图通过外交空间的让步来换取台湾人回到“一中”框架。大陆人竟然不明白这一逻辑矛盾:如果台湾人真的愿意回到“一中”,又怎么会要求那些自立门户的国际空间呢?一步一步地自立门户,当然就是要排斥“一中”。 大陆人也竟然忽视了这其中的巨大风险:那种不可逆转的、无法收回的外交空间的扩展,只会增添两岸未来统一的困难。一旦台湾问题国际化台湾的对外国际关系将成为台湾诉诸国际干预的平台。未来大陆统一台湾的任何行动,将不再只是两岸事务,而是会涉及第三国利益、国际秩序和国际法等问题。因而国际干预将成为影响两岸统一的最大障碍。

3、国际上支持台湾参与国际组织的声音逐渐增多。如近年来,欧洲议会多次通过决议,支持台湾参与相关国际组织。2010年3月10日,欧洲议会又通过决议,“强烈支持”台湾参与“国际民航组织(ICAO)”和“联合国气候变化纲要公约(UNFCCC)”等国际组织。

从国际法的角度来看,两个地区分裂的时间愈久,就越是会造成一种在国际法上能获得愈多加分的既成事实的独立;等到有上百年的分治分离的历史,岛内民众一致要求独立时,一方面是百年事实独立的历史将使台湾在国际法上获得加分,另一方面是诉诸“住民自决”和“全民公投”的现代理念将使台湾在国际社会获得同情和支持。一旦台湾问题被国际化,国际因素介入其中,中国的统一问题将会面临一个巨大的外来障碍①。

结论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到,台湾问题的长期化是两岸理性选择的结果。这种长期化对于大陆实现统一目标是机遇与风险并存:从机遇上看,一方面,长期化使大陆能够不错过发展的历史机遇,壮大自身实力,为将来解决台湾问题积累更大的能量;另一方面,长期化导致两岸经济一体化,使大陆握有影响台湾的经济手段。从风险上看,一方面,长期化会导致台湾独立意识日渐强化;另一方面,长期化有导致台湾问题国际化的风险。大陆应当根据这些利弊因素制定出符合自己远程统一目标的战略。

首先、应当肯定发展两岸经贸交流的正面意义,积极推进两岸经济一体化。经济一体化虽未必会导致台湾人自愿统一,但至少可以造成台湾对大陆的依赖。 ①周农建.大陆应当警惕台湾问题国际化的风险.www.daodoc.com/forum/pages2/forum_tw100203c.shtml.2010年2月3日.台湾民进党人的担心并非没有道理。他们认为一旦台湾在经济上离不开大陆,则大陆便可以借此来迫使台湾在政治上就范。应当承认,一旦两岸经济一体化了,大陆确实会握有影响台湾的经济手段。虽然当大陆祭出这一手段时,台湾在政治上未必会就范,但至少这可以成为影响台湾的一个重要因素。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两岸长期的缓和局势和两岸经济一体化可以降低双方民众的敌对意识和心防,因而在最终摊牌时,激烈对抗的程度会较低。

其次、在两岸交流过程中,应当正确运用经济手段,造成两岸经济发展水平对比的新格局。一方面,应当逐渐弱化而不是强化对手的对抗和分离的实力。因为一个简单的常识是:无论通过战争或和平方式统一,一个较弱的对手总是比一个较强的对手较易被兼并和较易妥协。另一方面,应当逐渐形成有利于统一的、影响人心导向的经济高差。大陆正确的做法,不是以自身宝贵的经济资源,去维持和扩大对岸在经济发展水平上对大陆的优势,而应当是相反,逐渐减小这种差距,乃至使之发生反转。一个相对高于大陆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平均收入水准,只会使台湾人的自我优越感膨胀,而拒绝与大陆统一,而一个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准相对高于台湾的大陆,将成为台湾人向往之地。当两岸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互换易位之日,那才是扭转台湾人拒统意识日渐强化的自然趋势,转而“心向祖国”之时。

第三、应当防止台湾问题国际化。台湾能否分离出去,取决于两点:台湾自身有无分离拒统的实力和台湾能否获得国际支持。一方面强烈抗议外国在台湾问题上干涉中国内政,担心台湾挟洋自重,另一方面却为其外交松绑,扩展其国际空间,使台湾问题逐渐国际化。这种紧守门户,却又自拆城垣,岂不是顾此失彼、两相抵消?

第四、应当防止台湾问题的长期化导致两岸分裂的合法化,警惕台湾分离主义势力利用长期化实行以和拒统、以拖待变的策略,脚踩两只船,得以进退自如:进可见机独立,退可维持分裂现状。任何两岸间的政治谈判和协议,都不应当使现实的分裂固定化和合法化。

当代大陆和台湾的青年需以统一民族的大义为己任,认清国内国际复杂局势,认清台湾问题的长期性和复杂性。防止被一些心怀叵测的团体或个体利用,始终相信祖国会早日繁荣,统一。

参考文献:

[1] 徐博东.大国格局变动中的两岸关系.九州出版社,2009年5月.[2] 时殷弘,蔡佳禾.战后世界历史长编 第11册1956-1958.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3] 胡晓丽.浅析解决台湾问题的困境与对策.载于:世纪桥,2009年,第21期.[4] 王金亮.阻碍中国和平崛起进程的台湾问题及其对策分析.载于:哈尔滨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5] 虎业友,陈毓.台湾问题与美国对华战略.载于:中国国情国力,2000年,第1期. [6] 刘丽华,张仕荣.美国台海政策的演变分析1945-2007.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7.[7] 周农建.大陆应当警惕台湾问题国际化的风险.载于:联合早报.2010年2月3日.

毛概论文台湾问题

毛概论文——论台湾问题

毛概台湾问题调查

毛概—论台湾问题

毛概论文

毛概论文

毛概论文

毛概论文

毛概论文

毛概论文

毛概论文台湾问题的长期化
《毛概论文台湾问题的长期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