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教学指导能力考核要点(初级教员)(3)

发布时间:2020-03-01 17:20:2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初级教员教学指导能力

考试程序(以蛙泳腿教学为例)

一、准备器材和场地

整理好救生、教学器材(手摸或重新放置救生杆(或圈)和打水板)和游泳池水,目视一遍教学场地并和救生员作OK手势后说:(器材准备完毕,场地可以教学)。面对考评员说: XXX;教学对象:儿童(老人,成人),教学内容:蛙泳腿。(可省略,具体按考评员要求)

二、开始部分

1、集合:“集合,立正,向右看----齐,向前----看,报数(1,2,3,4)”(第一次点名)

2、安全告之和要求:“同学们好,我姓钱,大家可叫我钱教练。在上课前,我要强调一下课堂纪律和要求,我们上课的区域是浅水区,任何同学都不得进入深水区,同学们是(A)小学生,我要求,一切行动听指挥,不能乱跑乱动,不能打闹,上厕所要报告,互相保护,注意安全,(B)成年人,要注意不能逞能,不能跳水、潜水,要注意安全。(C)老年人,我希望各位老同志,注意自己的身体情况,有任何不舒服都要告诉我,下水要小心,当心地滑”(三选一)

3、宣布本课任务和内容:(“我们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蛙泳腿的学习”。

三、准备部分

徒手操,从头到脚,做四节一个八拍的徒手操。(头部、上肢、腰部、腿部)(要求:口令清晰响亮,有节奏感)

四、基本部分

学习蛙泳腿(学习之前一般不复习,但配合教学需要简单的复习,复习方式可以在陆上或水中简单地复习。)

1、讲解与示范:先简单地讲解一下,然后下水示范。讲解要求:收,翻,蹬夹,停。(要求简洁、准确,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但要精讲,不能有错误)。示范要求:注意这里必须要两个示范面,腿----背面和侧面,手、手和呼吸----正面+侧面,完整配合----侧面+正面或背面或45度面。

2、陆上模仿:老师先做,收,翻,蹬夹,停,然后口令可简化为一,二,三,四(坐撑或俯卧出发台或板凳上,学生跟着口令做二次(可用哨声代替喊数)。 一定要纠错:老师过去把学生的的膝盖扣一下,说,“膝盖与肩同宽,或要翻脚”(纠错要经常做,这里做最方便)。 口诀:“边收边分慢收腿,两脚外翻对准水。用力向后蹬夹水,两腿伸直漂一会”

3、半陆半水:老师先做池边俯卧示范(腿放水里),边简单讲解,收,翻,蹬夹,停。学生做池边俯卧,腿放水中练习。老师在水中帮助和纠错。(完整配合可不用做半陆半水练习)。

4、水中有固定支撑练习:老师先做扶池边蹬腿练习的示范(只需一个示范面,下同),再简单讲解,然后学生做(一手抓池槽,另一手反撑池壁俯卧水中(或双手扶池边,注意头入水中,这种方式较易掌握,用得比较方便和多)。老师在学员身边和后边,进行提醒、保护和帮助,纠错(为重点练习内容,应一个一个做并帮助)。水中有固定支撑也可以让学生

1、2报数,然后1做2保护,2做1保护,即一人做一人扶腰来保护帮助。扶池边蹬腿练习做完后,还可以加一个让学员互相抓双手(或扶腰,扶腰可控制身体位置)蹬腿练习,这个也可以算是固定支撑,比扶池边稍难,初级不加也可以。

5、水中无固定支撑练习:扶板蹬腿。老师先做示范,再简单讲解,学生做扶板蹬腿(低头)。(示范可简化为侧面示范一次。)

一个一个做,老师陪着走,并不断地提醒、帮助和纠错。(也可以分组,一二先同时游,老师陪着走并提醒、帮助和纠错,三四再游,老师同上)

点第二次名(最好是在学生练习离开池边较远时点,可以报数也可以用手直接数

1、

2、

3、4,声音响亮,必须要让考评员听到)

6、水中无支撑练习:夹臂蹬腿,老师先示范,再简单讲解,组织方法同水中无固定支撑。

7、增长距离、巩固提高:蹬腿四组,每组十五米。(语言说,一般只做一组就结束。此内容可作调整时间用,如时间富余,就多做,如时间够了,就只意思一下。)

8、正误对比:可省略,如时间还富余,则可以用一个错误的学生示范,然后再加以一个正确的老师或学生的示范来对比,并加上讲解和点评,以加深学生的印象。不做也可以,中级考生建议做。

9、教学比赛:可省略,也可只是语言说一下,时间用不掉可用,时间控制得好则省略。

五、结束部分:

1、起水:组织学员依次安全的起水。(小孩子、老年人要从梯子上爬上来,老师站在旁边保护。考试时可直接上岸,嘴巴上说清楚就可以。)

2、整队集合:检查人数、放松肢体、简单总结、布置作业。(第一时间报数,第三次点名)。

3、下课:提醒安全。

4、收集整理器材。

不同题签的教学内容安排

初级教员教学内容为:熟悉水性、蛙泳腿、蛙泳手、手和呼吸、完整配合。教学对象:儿童、成人、老人。

教学内容安排具体说明如下:(蛙泳腿上面已举例) 蛙泳手:

1、陆上模仿(上身必须前俯),

2、半陆半水(趴在池边,下身在岸上,上身在水中,一人做一人帮助,一定要在后面压腿)。

3、水中有固定支撑练习:站立前俯划手,可先原地做,再边做边行走(也可一人做,一人扶腰前行)。

4、夹板划手(分组)

5、划手(腿不动,分组)

6、巩固提高。动作要领可三拍或四拍,外划,内划,前伸、停。内划加速,前伸积极。注意不能加呼吸,否则跑题。

蛙泳手和呼吸(所有手段同上):可只在陆上做下蛙泳手和呼吸的复习,简单复习一下就可以了。外划抬头吸气,内划低头憋气,前伸吐气。(其中的夹板划手较为有难度,也可改为扶腰前行。要注意,有呼吸则应在示范和练习加呼吸,如无呼吸,加呼吸则为跑题。)

蛙泳完整配合(难题):

1、讲解示范,注意两个示范面。

2、陆上模仿,先学习手腿配合(划手腿不动,收手又收腿,先伸胳膊后蹬腿,臂腿伸直漂一会。可以用四或五拍来做,也可用哨子代替喊数),再学习完整配合(加呼吸,划手抬头吸气,收手收腿低头憋气,伸手蹬腿吐气)。

3、水中手+呼吸的复习、腿的复习,注意都是无支撑练习(带过,时间控制在30秒以内)。

4、水中手、腿不加呼吸的配合练习。可以两人一组水中扶腰配合练习,也可两人搭手另一人趴在上面练习。

5、水中二次蹬腿一次划手加呼吸练习。

6、一次腿,一次手,一次呼吸练习。

7、巩固提高。 王:基本部分:

1、介绍本课主要内容:所谓蛙泳完整配合指的是在游蛙泳时呼吸、划手、蹬腿的比例为1:1:1,页就是一次划手一次呼吸一次蹬腿,关键是三个动作配合的时机,技术要领为“双手划水时抬头吸气,内划时收腿闭气,双手前伸低头时蹬腿慢吐气”。

2、完整动作示范:教员下水,水中做完整的蛙泳侧面示范、45度面、正面示范(各1次),学员岸上注意观察教员手臂动作与呼吸及腿部动作的配合的时机及动作节奏。

3、陆上动作模仿练习:

1)手、腿配合模仿:教员上岸组织学员岸上(身体站立式)手腿配合的模仿练习。教员边示范边讲解(“划水腿不动----收手再收腿----先伸胳膊再蹬腿----并拢伸直飘一会儿”),组织学员练习时教员采用语言控制动作节奏(口令

1、

2、

3、4分别代表划水腿不动----收手再收腿----先伸胳膊再蹬腿----并拢伸直飘一会儿,练习4-5次),同时进行纠错。

2)手、腿、呼吸完整配合模仿:在前面配合动作的基础上加上呼吸,教员岸上边示范边讲解动作要领(“外划抬头吸气腿不动----内划收腿稍闭气----前伸低头蹬腿慢吐气----手腿伸直飘一会儿”)。练习时教员采用语言控制动作节奏(口令

1、

2、

3、4分别代表外划抬头吸气腿不动----内划收腿稍闭气----前伸低头蹬腿慢吐气----手腿伸直飘一会儿,练习4-5次),同时进行纠错。

4、水中练习

1)学员手持浮板的蛙泳腿练习:学员已经学过蛙泳腿技术,教员可以组织学员先进行复习手持浮板的蛙泳腿练习(3-4次蹬腿1-2组),练习时教员在水中指导同时采用口令控制练习节奏,个别纠错。

2)双腿夹浮板的蛙泳手臂与呼吸配合练习:学员已经学过蛙泳手臂与呼吸配合技术,教员可以组织学员进行复习双腿夹浮板的蛙泳手臂与呼吸配合练习(3-4次划手呼吸配合1-2组),练习时教员在水中指导并及时纠错。

3)蛙泳手臂与腿部配合练习:教员侧面示范水中划手与蹬腿的配合动作,强调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注意“手先腿后飘一会儿”的配合要求。学员练习(集体练习或分组练习1-2次),教员指导并纠错。注意清点学员人数。

4)2次蹬腿1次划手1次呼吸配合练习:教员水中侧面示范2次蹬腿1次划手与呼吸的配合动作,强调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注意“外划抬头吸气腿不动”的配合要求。学员练习(集体练习或者分组练习1-2次),教员指导并纠错。

5)蛙泳1:1:1完整配合练习:在原有2次蹬腿呼吸配合的基础上,减少一次蹬腿,在练习过程中强调要求学员“手腿伸直飘一会儿”的配合要求。学员练习(集体练习或者分组练习1-2次)并逐渐加长游距,教员指导并纠错。 熟悉水性:

一、陆上讲解示范。做陆上呼吸练习----抬头吸气(只用嘴)----低头憋气----然后吐气(口鼻并用)。2-3次

然后学员在教员的带领下沿扶手下水,教员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提出下水要求及安全提示,同时帮扶着学员依次下水。

二、水中练习(1-2次)

1、水中行走:(1)扶池边行走:(2)拉手行走:(3)独自划水行走(总的原则是由简到难),水中的跳跃行走、侧向行走、后退行走等练习,要根据学员情况而定,这三个可只做一个。

水中行走:教员手拉手或者手扶游泳池边带领学员水中行走同时进行语言的提示(1-2个来回);教员示范独自水中行走,抬腿前行时强调双臂划水维持身体平衡,学员练习(1-2个来回);水中的跳跃行走、侧向行走、后退行走等练习(1-2次,根据学员情况而定)。练习时注意教学组织与方法的运用。

2、水中呼吸练习

技术要领:

1、呼吸:抬头,吸气,低头,憋气,慢吐。连续呼吸(换气动作引起身体的上下起伏较小,小猫添盘子)。

3、水中飘浮:

(1)单手扶池边抱膝浮体(或两人一组牵单手):低头,团身,飘浮,站立。 注意:先讲解如何在水中站立:大腿伸直然后双脚下踩,同时抬上体。(可省略) (2)抱膝浮体。(可省略)

(3)双手扶池边展体漂浮。

注意:必须先强调如何从漂浮到站立(双手压池边抬上体,同时两大腿收到胸前然后双脚下踩)。

要领:全身放松,低头,身体全部没入水中。 (4)双手扶板展体漂浮。 注意:必须先强调如何从漂浮到站立(双手压板抬上体,同时两大腿收到胸前然后双脚下踩)。要领:全身放松,低头,身体全部没入水中。 (5)展体漂浮。 注意:必须先强调如何从漂浮到站立(双手压水抬上体,同时两大腿收到胸前然后双脚下踩)。 要领:全身放松,低头,身体全部没入水中。 组织:以上练习都可二人一组,一做一保护帮助。(老师之前做如何保护帮助的示范。) 注:也可从抱膝浮体过渡到展体漂浮,身体放直就是展体漂浮

4、滑行:拉手滑行----扶板滑行----蹬池底滑行----蹬壁滑行。 错误纠正:注意低头,不要用胸膛去顶水,滑行距离要远。 王:基本部分

1、介绍本课主要内容:熟悉水性的主要内容包括水中行走、水中呼吸、水中漂浮、水中滑行。同时说明熟悉水性的重要性,主要目的是克服学员的恐水心理,掌握正确的水中呼吸方法、培养学员水中的平衡能力,为今后学习游泳技术打下基础。

2、陆上呼吸模仿练习:强调游泳正确的呼吸方法,张嘴吸气----闭气----口鼻呼气。(2-3次)

3、根据技术动作的形成规律及游泳特性,教学内容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 下水练习:学员在教员的带领下沿扶手下水,教员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提出下水要求及安全提示,同时帮扶着学员下水。

1)水中行走:教员手拉手或者手扶游泳池边带领学员水中行走同时进行语言的提示(1-2个来回);教员示范独自水中行走,抬腿前行时强调双臂划水维持身体平衡,学员练习(1-2个来回);水中的跳跃行走、侧向行走、后退行走等练习(1-2次,根据学员情况而定)。练习时注意教学组织与方法的运用。

2)这是学习游泳的难点,教员首先进行池边扶边闭气示范,组织学员练习时采用语言鼓励谁闭气时间最长或者提出闭气时间不能少于10秒钟的要求(练习1-2次):呼吸练习,教员示范前要求学员观看水中呼气时产生的大量气泡及抬头张口吸气的动作,示范后组织学员练习(扶池边呼吸练习、两人一组相互牵手呼吸练习),练习的过程中不断用语言提示低头水中吐气----抬头张口吸气的动作要求(练习2-3次)。练习过程中同时进行纠错和鼓励表扬。 3)水中漂浮:手扶池边的漂浮练习,教员组织学员分别站在两侧观看浮体及站立的示范,强度漂浮时要求肩部放松,站立时要求先收腿再下压手臂抬头。组织练习时教员要语言提示和帮扶(1-2次集体扶边练习、2人一组帮扶练习):抱膝团身漂浮及展体练习,教员示范学员观看,组织练习时强调抱膝团身要放松展体要舒缓自然(1-2次集体练习、2人一组帮扶练习)。练习过程中同时要进行纠错和鼓励表扬。及时清点学员人数。

4)水中滑行:这是教学的重点,是学习所有泳姿的基础。学员分站两侧观看教员动作示范。两人一组相互牵引滑行过渡到脱手滑行(练习1个来回);手扶浮板滑行(1-2次);徒手蹬池壁滑行----徒手蹬池底滑行练习(练习1-2来回)。练习时注意教学组织与方法的运用(集体练习、个人练习或分组练习)。语言强调在滑行过程中始终保持身体的流线型,身体适度紧张,注意纠错与帮扶的运用。

熟悉水性练习时常见错误动作:假呼吸(水中没有吐气或者出水面没有吸气)、漂浮时身体僵硬不放松、滑行时身体过分紧张或过分放松、身体没有形成流线型等。

注意事项

1、语言:清楚、响亮、自信、干净、口令清晰、普通话。讲解不能有明显错误。可以用哨子的地方用哨子最好。

2、示范:不能有明显的错误,示范面必须要正确。第一次完整教学动作示范必须两个面,以后的示范只需要一个面就可以。

3、组织上要注意示范面和站位(站位要能方便观察学员动作,同时便于保护),要能控制住教学节奏,不混乱,密度适合;练习有一定的空间,勿太小。

4、应不断地进行保护和帮助和纠错,表扬为主,同时跟进。

5、陆上时间应控制在二分钟以内,水里时间应控制在六分钟左右。不得超过十分钟,以八九分钟为宜。全班准备一块能下水的电子表,换着戴,以防超时。

6、对于不同年龄的教学对象,最好在教学手段的选择上予以考虑。

7、突出保护,可让学生自己互相保护,如学生不方便保护,教师要选择站在便于保护的位置。

初级游泳社会体育指导员指导能力考核

初级游泳社会体育指导员教学指导能力考核题目

教员招聘会要点

社会工作者初级综合能力复习要点汇总

初级会计师资格考试指导之考前注意要点

初级游泳教员简答题与论述题复习材料

初级党校考试要点

初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

巴赫初级钢琴曲指导

商务英语初级写作指导

教学指导能力考核要点(初级教员)(3)
《教学指导能力考核要点(初级教员)(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