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末日皇帝”观后感

发布时间:2020-03-01 21:02:1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教学录像观后感正文:

电影“末代皇帝”对比现代观后感

今天和小组的小伙伴们一起观看了电影《末代皇帝》,这部电影,用高妙的叙事手法,将末代皇帝的一生,以历史作为背景,铺展在了一张巨大的政治帷幕上。整部电影,张力十足,发人省醒。

爱新觉罗·溥仪:中国的最后一个皇帝,从小自我尊大,没人管教。三岁登基当了宣统皇帝。辛亥革命被废。也曾经是被日本军国主义扶持上台的“傀儡”,1945年,溥仪成了苏联红军的俘虏。最后又被改造成为一个普通的中国公民。

1950年,在解放军战士的监视下,中国的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同犯人一起走下开进站台的一列闷罐火车。溥仪走进洗手间,用刀片割开血管。战犯管理所所长的推门喊叫声把溥仪带回到42年前。当时不足三岁的他,按照慈禧太后的懿旨,进宫登基,当了宣统皇帝。溥仪从小在唯我独尊的环境中长大,孤独而缺少管教。辛亥革命后,他被废除。1922年,溥仪结婚,皇后婉容,淑妃文秀。1924年,做着复辟梦的溥仪被冯玉祥赶出紫禁城,到天津做了寓公。1934年,日本吞并中国东北,扶植溥仪当了伪满州国的皇帝,虽然他只是从属于日本关东军的“儿皇帝”。1945年,苏联红军出兵东北,溥仪成了苏联红军的囚犯。溥仪押送回国路上的自杀未成,进了战犯管理所。他学会了生活,还学会了解剖自己的思想,改变了唯我独尊的思维方式。59年,溥仪获特赦回到北京,成为一个公民,过着与普通人一样的生活。1967年,*中,他冒着生命危险,站出来为当年的管理所所长辩护。同年,溥仪因病谢世。

或许世人都将一个王朝的没落归根结底怪罪在他的身上,但是事实上甲午战争的战败和百日维新的失败早已奠定了清王朝的腐败。他只不过在不合适的年纪不合适的时期不合适的环境迫不得已担此大任。或许没有人会记得当建立伪满洲国之后他因为要求自己的国民受到与日本人一样的待遇而遭受冷眼和无视,或许世人都觉得他是公认的叛徒,而我们觉得他有点像三国时期汉献帝被曹操玩弄于掌心挟天子以令诸侯。

人真的有自由么?高处不胜寒,溥仪,作为一个皇帝。从他登上皇帝宝座的那一天开始,他就失去了自由。他的一生,几乎都是在被人利用,被政治利用,被权力利用。他也曾经想做自己的主人,和一个普通人那样拥有天真浪漫的性情,拥有自在无忧的童年。但是他只是一个傀儡,一个被操控的象征物。他后来,彻底变了,为了权力,为了满洲国,他不择手段, 不惜卖国,他差点毁掉了自己。最后,我觉得不是政治饶恕了他,而是他自己救赎了自己。 “要是我对溥仪没有同情,我就不会拍这部影片了。我甚至喜欢那些可憎的人物,我需要爱摄影机前的所有人物。即使他们是恶劣的,我也设法使他们具有某种悲剧性,从而产生一点高贵感。„„这些人物虽是可憎的,但他们也是世界的一部分。我并不谅解他,可他们也是命运之神的玩物。所以,任何人都不过是历史的牺牲品。”贝纳尔多·贝托鲁奇在接受采访时如此说道。

《末代皇帝》以一个西方人视角和手法,讲述了一个中国人既熟悉又陌生的故事。爱新觉罗·溥仪的一生也许称不上传奇,但从称帝伊始的清朝从衰败步入灭亡,群雄割据军阀混战的民国,以及最终被疯狂的文化大革命审判的他,是中国五千年历史中罕见的经历了三起三落的人物,更重要的,他曾经是一位被四万万中国人信仰和膜拜的皇帝。 而这个无权选择的特殊身份使得溥仪自从见到慈禧太后那一刻起便成为了中国历史的见证者和牺牲品。一生功过,自有公益,但以一个最普通不过的人的角度来看,溥仪给世人留下了太多的唏嘘。因为,他首先是一个人。 贝托鲁奇将溥仪人生中最重要的几个阶段拆解,组成了彼此交替错综的篇章。从蹒跚学步时被迫登基,到风烛残年时步履蹒跚地最后一次坐上皇座,爱新觉罗·溥仪的一生,是大清王朝大势已去的黄昏,同时也是中华民国充满希冀的黎明,他以一个特殊的身份参与了一个国家在剧变中改朝换代的重要过程。人们对于溥仪有着种种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他是背叛国家的卖国贼,有人则同情他作为一个被剥夺权力的君主颠沛流离的命运。但在“历史”与“故事”之间,贝托鲁奇选择了后者。

为了展现紫禁城的宏大和壮阔,贝托鲁奇使用了大量的广角镜头:“在紫禁城,溥仪从未获得过阳光的直照,他总是处在阴影中。在这段生活中,他在思想上始终同外界隔绝的,稍后,当他从老师庄斯敦那儿学到的东西愈多,我们就愈来愈多地感到阳光照着他了。光与影的博斗也就逐渐展开了,就像意识和无意识在你身上展开了搏斗一样。” 而最终,随着溥仪带着恐惧被迫离开自己穷尽一生想要逃离的紫禁城之后,光线如同命运之神的无常一般又逐渐变得吝惜起来:“在满洲国那部分故事中,当他被日本人充当傀儡皇帝,而他自己也梦想着重返自己的帝国时,阴影几乎又笼罩了整个画面,就像又回到了他童年时代一样,后来,在监狱中,他回想自己的一生。愈是他懂得许多事情时,光和影也愈来愈趋向平衡,他应该在光和影完美无缺的平衡中,在平稳的色调中了结你的一生。”

权力究竟是好是坏?没错,权力可以让人呼风唤雨,无所不能。可以让人被所有人顶礼膜拜,但是对于溥仪来说,权力更像是一把沉重的枷锁,压得他这辈子几乎都喘不过气来。他始终不愿意放弃权力,最终可以说是他无可奈何地放弃了权力,却让他拥有了轻松自在的生活。他成为了园丁,不再被政治裹挟,不再成为一个无辜的牺牲品。他自由了,他终于可以喘一口气了。究竟是权力不再需要他,还是他不再需要权力?大家觉得呢?

国家究竟是什么?我觉得溥仪之所以会犯下大错,是因为他被封建君主专治的思想荼毒太深,他始终放不下家天下的旧梦。始终忘不掉自己的满洲国,始终放不下自己皇帝的身份。他错误地,狭隘地理解了国家的概念。国家真的不仅仅是土地,更是一种信仰,一种属于公众的价值。爱国,不仅仅是要守住国土啊。 每个人都是活在许许多多的无可奈何之中的。这部电影,很有深度,有哲学深思的。什么哲学深思?就是,其实,溥仪的悲剧不仅仅是个人的悲剧,也是许多人都会面临的悲剧。就是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发现,自己根本没有选择的权利和机会,我们除了妥协和服从,几乎没有别的道路。面临这种无可奈何的人生状态,溥仪一开始的选择是愤怒,是压抑,是几乎偏执的局限自己的人生。后来,他彻悟了,他之所以活得这么无可奈何,是因为他不懂得放弃。最后,他选择了放弃。却收获了心灵的自由,人格的独立。

最后的战犯生活,可以说是溥仪的觉悟期。从一个高高在上的皇帝变成了受人棒喝的囚犯,不仅对生理对心理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囚犯生活也算是彻底改造了他。最后他成为一名花匠,过着平静的生活。褪去君王的虚幻浮华,重获精神之自由,扯断木偶线,做回真自我。真是人生的美好收关。

回顾新时代,新中国已成立许久,十九大的也顺利召开完毕,习近平主席也做出了强调:过去几年来改革已经大有作为,新征程上改革仍大有可为。各地区各部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要注意把握蕴含其中的改革精神、改革部署、改革要求,接力探索,接续奋斗,坚定不移将改革推向前进。会议指出,各地区各部门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强化落实责任,结合自身实际,把党中央提出的战略部署转化为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已经推出改革方案的要狠抓落实,还没有完成的改革任务要紧抓快干,已经落实方案的还要巩固改革成果。

相比而言我们是幸运的时代!所有的一切都已步入正轨,人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再没有了战乱,再没有了侵略。祖国也成为了当代强国,列强再不敢进犯。而我们也在党的关怀下,在祖国的怀抱中滋润成长讨论起历史时刻准备为祖国出力!

溥仪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溥仪的不幸,是因为他很少活出自我。溥仪的幸运,是因为他最终走出了那个权力的阴影,得到了解脱。

庞贝末日1000字观后感

纵有末日

末日情书(一)

《末日哲学家》影评

“末日宣言”演讲比赛

地心末日影评

末日狂欢活动总结

“末日行动”心理活动策划书

“末日狂欢”假面舞会主持词

末日幻想(1000字)作文

“末日皇帝”观后感
《“末日皇帝”观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