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基于师生生命成长的课堂观察

发布时间:2020-03-03 13:48:5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基于师生生命成长的课堂观察

上海师范大学教务处

岳龙

课堂观察作为研究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方法之一.正在越来越多地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但在现实中我们也发现许多的课堂观察正在日益陷入技术化和实证化的误区,一本本的观察手册和观察指南正在使广大教师在日益精确化和技术化的要求下逐渐失去充满灵性的自我,从而不再去真正关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生命对话与精神融合的程度。结果,富有创造性的课堂教学在观察者严格的目光注视下日渐变成了目标达成度的精确测量,严重窒息了课堂教学的活力与灵魂。其实,就课堂观察的实质而言,不过是教师在生命体验与对话基础上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提高的一种有效手段,关注师生的生命成长才是课堂观察的本质所在。因此,在课堂观察中无论运用什么样的方法,都要注意三个方面的基本要求:

1、课堂观察的目的是解放教师自我,不是评判别人。

课堂观察原本是一种自我学习和自我提高的有效手段,现在却正在演变成一种听课评课的方法和手段。于是学习者变成了评判者,教师基于个体教学中的不足自觉取舍的课堂观察也因而变成了客观标准基础上的记录打分。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我们从事课堂观察的教师记录的有多么仔细,观察的指标体系有多么完整科学,我想对作为观察者的教师自己来说,未必会有多大的收益。相反,这些教师还会因为观察指标的细致繁琐与观察方法的严格要求而心生畏惧甚至反感。其实,在一堂课上,一个教师所要观察的内容及其广泛,如教师的教学取向,教学方式,教材运用,教学目标的落实,教师的导引、提问技巧,教师的观察力,调控能力,学生的主动性,学生的认知表现,学生真实地思维表现,课堂氛围,学生的学习习惯,学生的学习与非学习行为,教室内外的情境等等。作为观察者的教师应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不足,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方法和观察角度,并从授教者的言行中获得相应的启发或者教益。因此,课堂观察的根本目的是教师提高和解放自己,而不是给自己套上标准化、程序化的枷锁,更不是作为评判者去对其他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说三道四,指手画脚。

2、课堂观察的重点是学生的情感体验,而不是看教师的行为是否完满。

21世纪教育领域中最大的变革也许就是从教向学的变革。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关注的焦点不再是如何教,而是如何学。21世纪的文盲不再是没有知识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因此,如何把课堂更有效地变成学堂,如何更好地把教学变成学教,是我们课堂教学改革面临的最大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课堂观察的重点更多应该放在学生学情的关注上,而不是教师如何完成教学任务的行为和思维方式上。曾经记得在一堂公开的语文课上,听课者都在为该语文老师严谨、紧凑而又设计巧妙的教学安排而称赞不已时,我却通过自己的课堂观察发现了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大问题:教师更多关注了教学,而忽略了学生。原因就在于课堂上老师提问一个同学回答问题时,这个同学站起来迟疑了一会,才吞吞吐吐地说:“老师,我看不清!”结果这个老师说:“坐下,哪位同学的眼睛比他亮,请站起来说说。”这个老师也许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言行有什么不妥,但是我却感觉到我们的老师在这里只关注了教学的进度,却忽略了自己言行可能会对学生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在这位老师的价值观里,教学进度能不能准时完成,教学过程是不是顺利流畅可能远远要比学生的学习"安全需求"更为重要,从而造成了对学生"情感需求"方面的冷漠。我不知道那一刻这个学生的情绪生活是否受到了伤害,但我相信他求知的自尊肯定收到了贬抑和打击。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有多少次在毫无察觉的情况下伤害了学生的自尊、打击了学生的自信。这样遭遇一次,也许不可怕,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遭遇,谁能够保证这些学生能够得到健康成长、能独立地面对未来社会的各种挑战?也许我们今天教育中越来越多的问题以及师生关系之间的日渐淡漠,都与课堂教学中这些看似不起眼的言行举止有着莫大的关系。所以,我认为在课堂观察中应该把学生的情感需求作为重点而给予最大的关注,其重要性将远远超过我们对完满课堂教师行为的学习借鉴。

3、课堂观察的核心是关注课堂教学对教师和学生生命成长的后续影响,而不是当下的效果。

在当前的课堂观察中,不管是常用的弗兰德斯师生对话互动分类表(FICA)分析,还是运用各种量表法或TIMSS课堂教学录像分析方法,都毫无例外地把课堂观察的目光聚焦于课堂教学的当下情况,以课前设计好的融各学科、各学段、教育理论书籍上的要求为一体的理想化的标准量化表,让参加课堂观察的教师、科研人员、相关领导等,按其逐条对照打分,最后通过分析得出定量定性的评价结果。这样的课堂观察恐怕更多的是一种选择与甄别,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促进与提高。就不同年龄、不同学历、不同地区、不同需求的教师而言,其促进发展的意义恐怕并没有预期的那么大。更为潜在的消极影响还体现在这些指标、量表在无意之间给了这些教师这样的暗示:教学必须跟着这些指标走,否则可能就会得到不好的评价,会对自己的未来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结果学习变成了束缚,提高变成了退步。这无疑是课堂观察的悲哀。

在我看来,课堂观察的核心并不在于进入课堂后根据既定的目标和确定的观察点进行详细的观察记录,而是应该对授课教师的言行举止进行相应的价值判断:这样的言行会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和人格形成产生怎么样的影响?观察者必须站在教师和学生生命成长的角度,去分析和判断授课者的言行举止对生命发展所产生的各种不同效果,并做出相应的理性判断。在此基础上才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把自己深刻的感悟、体验、触动自己的言行、让自己反思的教学细节等记录下来,并快速简略地记载下自己的瞬间感悟,以便在课后整理、反思、提高。唯有从这个角度去进行课堂教学观察,才能够在短时间内对教师起到真正的提高作用,才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公用的记录手段和记录方式外,教师还可以自己创造必要的记录符号和记录体系,以自己的方式独立地完成课堂观察的任务。

常规的课堂观察以忠实记录和分析为核心,而我们的课堂观察以判断和反思为核心,有力地打破了教师们在课堂观察时因评价而带来的心理方面的消极影响,更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到了对自己的帮助和启发上,既缓解了授课教师的心理压力,更为课堂观察者提供了富有个性的观察切入点,从而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使课堂观察成为了一种颇受欢迎的专业发展手段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武器。

作者姓名:岳龙工作单位:上海师范大学教务处联系电话:通讯地址:上海市桂林路邮政编码:

64322356,13381989179 100号 200234

《生命生命》课堂记录观察表

开展课堂观察 引领教师成长

立足课堂观察 引领教师成长

课堂观察

课堂观察

课堂观察

课堂观察

课堂观察

《课堂观察

课堂观察

基于师生生命成长的课堂观察
《基于师生生命成长的课堂观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课堂生命成长 师生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