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国当代文学简答题

发布时间:2020-03-02 12:39:1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59、在人物塑造上,金庸、梁羽生和古龙小说主要有什么异同?

在人物塑造上金、梁小说多“侠客”形象,金庸小说人物性格复杂,具有一种反传统精神,小说人物亦正亦邪,危步于道德的悬索之上而不能失其坠,矛盾性格。古龙笔下多“浪子”形象,传统道德观念薄弱,注重个性的张扬,没有正邪的生硬划分,也没有“名门正派”与“旁门左道”的对峙,有的只是人物情感和性格的内在冲突,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人性。

22、同样集中于一个场景的剧作,《天下第一楼》与《茶馆》相比有什么不同?

《茶馆》通过对在“茶馆”这一具有社会性的开放场景中形形色色人物命运的描写,反映了旧中国从戊戌变法失败后清政府的腐朽黑暗、袁世凯死后的军阀混战到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三个时期的社会风云变幻,诅咒了给人民带来灾难的黑暗年代,为吃人的旧社会敲响了丧钟,具有深刻的思想主题。

《天》并不试图通过小场景来折射不同大时代的社会风云,它的“面”不宽,其独到之处在于“深”,即笔锋探向人的性格与内心,试图揭示一定社会历史文化条件下,人物深层的心理结构,传递出剧作家对人生内涵的悲凉感悟。

40、以《山上的小屋》为例,简要说明残雪小说的基本特征。

残雪运用了高度变形的艺术手法,制造了一个超验的、梦魇班的意象世界,这个世界完全是一个“世纪末”的生存困境。

显现出残雪小说一些基本特征,如突围生存困境的主题话语、梦魇班的结构模式、梦魇般的意象、呓语般的叙述、神经质的人格、令人作呕的生存环境、噩梦般的人际关系以及怪诞的寓言美学等。

20、简要说明《智取威虎山》双线并行的复线结构的特点。 《智取威虎山》是一种双线并行的复线结构,一条是小分队乘胜追击,发动群众,准备决战;一条是杨子荣打进匪窟与敌周旋,最后双线合一,与小分队及群众里应外合端掉匪窟。特点:故事脉络分明,结构紧凑完整,剧情发展波澜不断,矛盾冲突此起彼伏,具有很强的戏剧性和观赏性。

57、简要说明梁羽生武侠小说的主要特点。 梁羽生的武侠小说多写正邪两派之间的斗争,常将故事背景放在社会动荡、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的时期,并将正邪之争与当时社会生活中的政治斗争、阶级斗争、民族斗争和军事斗争联系在一起,这样,他的某些作品甚至更像是历史小说,“有着历史的真实性,讲现实主义”的写实风格,场面宏大,动人心魄,表现出强烈的政治热情和民族情绪。

13、简要说明《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的多重思想意义。

A.在刻画林震的工作热情时,作家勾勒出三个各有特点的官僚主义者形象——专横跋扈的王清泉、回避矛盾、忙忙碌碌的韩常新和对工作缺乏热情的刘世吾,具有“政治小说”的意义。B.在官僚主义者的形象中,刘世吾的口头禅是“就那么回事”,但他并未彻底麻木,其意义超出了一般性的批判官僚主义,具有哲理意义。C.小说并不是就欣赏林震的理想主义热情,而是通过林震的经历说明生活斗争比书本更复杂,具有“成长小说”的意义。

8、李月辉与刘雨生都是《山乡巨变》中先进人物的代表,他们有什么不同?

李月辉头脑清醒,注重实效,遇事善于思考,沉着稳重,不急躁冒进,注意联系群众,为人随和宽厚,又讲究工作方法,被人们戏称为“婆婆子”。但对于农业合作化这样大是大非的问题,是清醒的,也是赞同的,却性格绵软,老是担心“性急出岔子”,“贪多嚼不烂”,主张“从容干好事”。刘雨生则是一个公而忘私的典型,为了办社,即使是家庭离异也矢志不逾,在合作化初期,“他自己心里对互助合作,也有点犹豫。也曾一度灰心丧气。

9、“亭面糊”与陈先晋都是《山乡巨变》里“中间人物”或“落后人物”的代表,他们有什么不同? 小说中的“亭面糊”(盛佑亭)出身贫农,勤劳善良,坦率天真,也乐于为公家做事;但又随遇而安,爱打小算盘,无主见,随风倒,好吹牛,爱骂人,还贪嘴,总想发威风却毫无威信。特别突出的是好虚荣。 贫农陈先晋与“亭面糊”的情况十分相似,然而,他不再是一个“喜剧性”的人物,而是更多地代表了当时农民的真实思想与心态。祖上几代人都曾发狠做活,却越做越穷,直到解放后分到土地,发家梦都才有了实现的可能。他自己在犁耙功夫方面是一把好手,儿子大春和孟春、女儿雪春都是青年壮劳力,如果自家单干,肯定可以先富起来。但是,现在却号召入社,要上交土地,几代人的梦想又将成泡影。对于这位老农在精神上的痛苦给予了极大的理解和同情,充分表现了老一代恋土的农民在走向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时艰难的心路历程。

10、《创业史》在梁生宝和梁三老汉的形象塑造上,有什么经验或教训?

梁生宝是“社会主义新人”形象。在他的身上,集中了一个农村基层干部所应有的优秀品质,克己奉公又朴实憨厚。作者把他描写成过于理想化。当作者的理想与现实生活的实际状况发生矛盾时,人物性格的发展就产生了困难,同样,当作者将农村中错综复杂的各种矛盾都简单归入两条道路斗争之中,并以此作为惟一的主题时,作品所希望反映出历史宏大画卷的理想,也必然成为空想。因此,《创业史》最终没能完成,除了作家自身原因外,作品本身也存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以及生活认识局限性的矛盾。

11、《创业史》中的“三大能人”郭世富、姚士杰、郭振山是三个什么样的人?

郭世富:是一个富裕中农,曾靠给人家打工为生,后来因意外机遇发家,“是梁三老汉顶羡慕的人”,他也是一个“不识字的经济专家”,工于心计,处世圆滑,善于见风使舵,精于在买卖中做手脚,是最令人难琢磨的一个人。他有心与互助组较量,却时时提醒自己“不张狂”,集中表现了农民的狡猾。姚士杰:是一个富农,他继承了父亲“铁爪子”的为人之道,更仇恨共产党断送了他做地主的梦想,却主张“好汉厉害,不在脸上,在心里头”。他能干却心狠手辣。是小说中最肮脏、阴险的人物。

郭振山:曾经是一个从土改积极分子,因为斗争积极、工作认真而当上了村长,有发家资本后,便对互助组运动产生了抵触情绪,不但觉得党员难当,更是嫉妒梁生宝的成绩,最后蜕变为了“革命的局外人”。

14、简要说明王蒙小说从《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布礼》、《蝴蝶》到《杂色》的风格变化。

小说集中表达了他在反思革命中的丰富思考,从坚定中不乏伤感的《布》到追问中不乏悲怜的《蝴蝶》,再到因为豁达而开朗的《杂色》又回到交织了伤感与迷惘的《相见时难》,表达了作家既无怨无悔又若有所思,既渴望多方面揭示革命“异化”为悲剧根源,又不忍挖的太深的复杂情感。

15、王蒙描写过哪些青年革命者形象和干部形象(各说出两个以上)?他们各自都有些什么特点?

《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通过一个刚到组织部工作的青年干部林震的见闻,展现了满腔的理想主义热忱遭遇了官僚主义无情现实,进而提出“究竟是林震太幼稚还是组织部的官僚主义力量太强大”这样发人深省的问题, 《蝴蝶》作品通过一个红产党员高级干部张思远在政治运动中的浮沉和家庭生活的变故,揭示了他的微妙心态。他怕失去他的领导职务,决不仅仅因为生活上的优厚条件,他怕失去党,失去战斗岗位,失去伟大队伍中重要位置。

16、为什么说80年代以来的革命叙事呈现出了众声喧哗的特色?

A.《芙蓉镇》、《古船》对居心叵测的人们利用革命以营私的无情揭露,《白鹿原》、《长恨歌》对革命其实改变不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的深长思考,

B.更有《父亲是个兵》、《我是太阳》以及《英雄无语》这样缅怀革命、讴歌英雄又有所感伤、有所困惑的浪漫主义新浪潮。

C.不同的主题表明当代作家对于革命的思考已成功超越前辈作家对革命颂歌,表达出对历史与人性复杂性的深刻探讨,对于革命与日常生活、革命与农民性的独到思考。

18、《红灯记》中的“痛说革命家史”一段,讲述的是怎样的“革命家史”?

A.先以李奶奶炸雷般地对李铁梅说“爹不是你的亲爹!奶奶也不是你的亲奶奶!”开头,接着,是“十七年风雨狂怕谈以往”的思绪难平的大段唱腔进行厚重煽情的铺垫蓄势。

B.然后,长达80多句的掷地有声的大段念白,把情绪绷到了最大张力,再接一段“闹工潮”的唱段,把诉说家史之“痛”导向希望后继有人的绵绵不绝的情感渠 道。

C.最后,李铁梅顺势而进,接过红灯唱出“打不尽豺狼绝不下战场”的誓言,把观众情感推向高潮。

19、举例说明《沙家浜》中的阿庆嫂是一位什么样的女地下工作者形象?

阿庆嫂是一个圆熟机敏、口齿伶俐、智勇双全、处变不惊的女地下工作者形象。她在智斗中巧妙利用敌人明争暗斗的矛盾和自身优势占据,主动在敌人眼皮底下巧妙地送出情报,组织乡亲掩护支援受困的新四军战士,在敌人以沙奶奶的生命来要挟时,主动配合新四军一举歼灭取得胜利。

23、《暗恋桃花源》讲的是两个什么样的完全不搭调的故事?作者是怎么安排的?

“暗恋”讲的是生命垂危的江滨柳躺在病中回忆早已失散却40年不渝的恋情,优美而感伤; “桃花源”则是改编的古典名篇,活色生香的春花与无能丈夫及偷情汉子亦古亦今纠缠不清的闹剧,世俗又戏谑。既是“戏中戏”,又是互扰、互接,正是这一种看似完全不和谐的艺术构思,却将两组迥然相异的人物,两个完全无关的故事混乱搭接起来,看似无序,实则暗合了当下世人的生活体验和潜意识,达到奇妙的统一,获得一种新奇、复合、多义的审美效果。

28、路遥的《人生》和《平凡的世界》有什么共同特点?《平凡的世界》与《人生》相比,又有什么明显的变化?

两部都是描述主人公在人生奋斗的道路上经历苦难和挣扎的作品,表现出了一种震撼人心的悲剧意识和巨大的悲剧力量。《平凡的世界》全景式地表现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具有更为宏大的史诗性的格局。作者在近十年间广阔背景上,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画出社会各阶层普通人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的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30、《古船》对现实生活复杂性的描述和对历史文化的反思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古船》是一部具有史诗品格的作品。作家以全知全能的视角纵观洼狸镇的曲折与艰难,同时又随时变化视角,以隋抱朴的眼睛默默观察这一切,让隋抱朴成为洼狸镇苦难的见证者和心灵的承受着。洼狸镇可以说是整个中国大地的缩影,几十年中国大地的风云变幻都在这个小镇汇聚。

《古船》对我国传统文化中复仇意识落后性的揭示,结合了有关民族历史进程和国民性的思考。不论是同态复仇,扩大化残忍化的复仇,都是人类复仇意识发展历程中惨剧的重演。女性自杀的“有局限性”复仇,对恶势力是一种独特的有力控诉。以理智来约束复仇冲动的人物形象,填补了《原野》中所没有的一类正面人物的空白。

33、为什么说王琦瑶似乎是上海弄堂阶层灵魂和精神的代言 王琦瑶是典型的上海弄堂的女儿,上海与女性有着天然的联系,上海为女性提供了施展的空间,女性是上海这座城市中一道最耀眼的风景,鲜活时尚,丰富多彩。王琦瑶带领读者走进了上海的民间形态,“上海的弄堂总有着一股小女儿情态,这情态的名字就叫王琦瑶。

34、简要说明作家是如何通过王琦瑶的命运展现上海近半个世纪的历史变迁的。

《长恨歌》用一种温婉舒缓的笔调,一种都市民间的视野,通过王琦瑶的命运起伏展现了上海的历史变迁。近半个世纪的上海历史就在她的一举一动、一衣一食间缓缓划过。通过王琦瑶早年选美和住进爱丽丝公寓的辉煌、中年生活窘境的落寞、晚年与年轻的老克腊的二度青春,都与上海的兴衰历程形成了不期而遇的同步。王安忆以女性的眼光考量20世纪中国最具魅力的城市—上海,用一个追求繁华而不得的女人沉浮悲欢的一生,表现了女人与城市的关系,演绎了一段远离主流社会话语的上海平民史。

37、《玫瑰门》是怎样表现司猗纹的心理扭曲的?

A.司猗纹18岁的初恋昙花一现,被囚禁在父母之命的无爱婚姻里,受尽浪荡丈夫的肆意践踏和公婆的鄙视。解放后追求妇女解放,没料到刚离了婚,新的结婚对象就暴死了。 B.*中她主动交出财产,力图重新做人,不遗余力地改变自己,最终仍是受挫,终于导致了她心理的畸变和疯狂的报复,不惜用自己的“恶”去争得生存的权利。

C.她对庄老太爷实施性侵犯,改写了不对等的家庭关系;以偷窥儿媳竹西与大旗的偷情,获得某种心理优势,控制了家庭大权;以陷害妹妹改变在政治斗争中的劣势。

39、以《冈底斯的诱惑》为例,简要说明马原小说形式创新的意义。

《冈底斯》讲述了探寻“野人”、观看“天葬”、顿珠婚姻等三个故事。三个故事彼此独立,既不完整,也没有明确的线索,往往是突如其来,又忽而去,相互之间没有任何逻辑关系。通篇的叙述主要由“自报家门”和自言自语式的独白构成,显得随意自然,完全没有传统小说的叙事秩序。这种还原的叙事方式,隐含着他对现实主义文学真实观念的颠覆意图。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冈底斯》其实是一部作家依据自我的精神真实展开的叙事实验,对当代文学中普遍存在的客观真实观和历史决定论构成了颠覆与挑战。对中国当代文学来说,明马原小说形式创新的意义就在于此。

52、简要说明金庸在新派武侠小说创作上的文学成就。

在新派武侠小说的创作上,金庸独辟蹊径,力求突破传统武侠小说那种陈旧的创作模式。他一方面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融入新武侠小说中,摒弃旧武侠小说中存在的糟粕;一方面又借鉴“五四”新文艺和西方近代文学的写作技巧和表现手法,还灵活借鉴西方(现代电影)文化和戏剧表现手法,使小说在质量上更上一层楼,达到了雅俗共赏的理想境界。

46、为什么说方方在新写实小说的阵营中显得相当特别?

方方发表于1987奶奶的新写实小说代表作《风景》,虽然也有关于底层阴暗人生的冷峻刻画,但作家本人是更倾向于强调“生存环境的恶劣,生活地位的底下”才是导致那些底层人的心 理阴暗的社会根源。当她在关于《风景》的创作谈中指出“该责难和痛恨的是生长七哥们的土壤。”时,她其实已经站在了批判现实主义的立场上,因为批判现实主义从来就是将人的堕落认定是社会的不公所导致的。此后不久,她于1990年有发表了具有深刻反思意味的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祖父在父亲心中》,对造成两代知识分子不同命运的时代与环境因素进行了追问。她于2000年出版了长篇小说《乌泥湖年谱》也仍然是反思知识分子悲剧命运的成果。因此,方方在新写实小说的阵营中显得相当特别。

48、简要说明杨朔、秦牧与刘白羽散文的不同特点。

A.杨朔散文以诗为“神”,在当时众多散文媚上媚俗盛行的情况下,以精湛的构思、典雅的格调而“一枝独秀”,并表现出“通讯化”、“小说化”的特点。

B.秦牧散文知识信息丰富,题材广泛,平中见奇,夹叙夹议,以富有个性的语言直抒胸臆或发挥议论。也注重语言的推敲,善于运用精彩的比喻。但是他这个时期的作品由于受到意识形态的制约和影响,有些内容有粉饰之嫌。

C.浪漫主义气质和革命战争生活经历是刘白羽散文审美品格中的两大重要因素。多引用古人诗句,借诗的意象表达作者追求时代精神的强烈情感,情感也常常是汹涌奔腾、一泻千里式的浓烈,常常表现出骈散结合和抑扬顿挫的特点。但有失之抽象与直露、带有说教味道的毛病。

49、简要说明余秋雨散文中“仪式感”的审美特征。

余秋雨曾经阐释过仪式所具有的“象征性、拟态性、观赏性”等审美特征。

象征性:是指仪式中的活动,不是现实生活和精神活动中某些规定情绪的原生性再现,而是一种替代,以此物替代彼物。

拟态性:是指在于现实生活拉开距离的同时,它又在制造一种模拟和重新现实的假象,以假定性的存在作为仪式前提。

观赏性:是指仪式所进行的程序和活动中,融入某些形式感很强的城市,从而获得了形式的审美意味,让观看者和参加者在感性参与中领悟到审美活动的魅力。

50、简要说明金克木与张中行的散文风格的异同。

A他们的作品蕴涵着作家的细腻型和评论家的思辨性等元素,极大丰富和扩张了散文的题材和表现力。

B金克木的散文,思路开阔,富于 ,无论怀人记事抑或评事理论,都谐趣横生,洒脱自如,严肃中总是浸润着诙谐。

C张中行的散文,总体格调是古风古韵。在行文上更具文言的韵味,简洁而蕴藉,颇有文言的精粹特征。

51、简要说明余秋雨与韩少功的散文风格的异同。

A.余秋雨的散文擅长以游记的方式,发掘作家所面对的自然景物和文化遗址的人文内涵,彰显其穿越历史沧桑所积淀下来的精神启迪,具有鲜明的文化色彩,被学界誉为“文化散文”的开创者。

B.韩少功的散文风格清新自然,题材古今中外,语言恬淡优雅,无论是大自然,还是各色人等,无一例外地以本色和盘托出,没有丝毫的雕琢与修饰。

53、简要说明《笑傲江湖》的主要特点和成就。

《笑傲江湖》气势雄伟,笔力豪放,思想内容深厚,艺术表现精湛。对人性的深刻洞察是一般武侠小说难以企及的,小说的主人公令狐冲是一位具有高尚道德和博爱情怀的侠义之士。《笑傲江湖》仿佛给读者展示了一座人性的炼狱,里面既有人性的堕落,也有人性的美好,从而使我们在这个恶的世界里既感受到善的伟大也看到爱的希望。其中,令狐冲和任盈盈的美好恋情更是九曲回肠、春光无限,令世人心生羡慕。

54、为什么说《神雕侠侣》是一部爱情圣典?试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简要说明。 《神雕侠侣》描述的是杨过、小龙女之间生死相许的爱情故事。还通过描写李莫愁、武三通、公孙止、裘千尺、郭芙等人的恋情,塑造了许多“情痴”形象,把各式各样的恋爱心态呈现在读者眼前,把爱情的悲苦和甜美写到了极致。《神雕侠侣》人物情爱的光彩在一定程度上盖过了小说中的“侠”和“武”,所以,它是金庸武侠小说中写情的代表作。

62、简要说明余光中诗集《白玉苦瓜》的成就和特点。

《白玉苦瓜》对中西文学的改铸、融合,首先来自西方现代哲人的启迪。随着对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尤其是对艾略特创作的接受和理解,余光中对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反叛传统”又“并不忽视传统”的双重性特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同时,《白玉苦瓜》之所以能对现代与传统、中国与西方文学采取一种整体的观照视角,也得益于这一时期余光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深入理解和把握。回溯历史,余光中发现,我们祖先创造出的文学中呈现出的某些特征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有着一种内在的同构关系。他指出“在象征主义诸多特质之中,最令我们主义的两项”中的一项,便是“官能经验的交融”,而在中国古代诗人“李贺的诗中也充分表现了”这种“特质”。这证明,不仅“传统”与“现代”之间是有着汇通之处的,而且在中西文学之间也是有着明显的平等的对话的可能性的

58、为什么说《浣花洗剑录》在古龙的武侠小说创作历程具有重要的地位?

《浣花洗剑录》内容奇特,思想精妙,溶入了古龙对生活真谛的理解,表现了古龙对上乘武学的参悟。

《浣花洗剑录》思想底蕴深厚,小说语言充满诗意,故事情节曲折新奇,境界高深莫测,它显示了古龙小说创作的特色与风格,是古龙小说创作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60、简要说明白先勇的《台北人》和《纽约客》的主要特点。

《台北人》反映了台湾上层社会的现实生活,表现了历史遗弃者的精神悲剧,也展示了个性生命的抗争,展现了“台湾各级同胞的“乡愁”以及流浪中国人的漂泊之苦和失根之痛。 《纽约客》自始至终将自己的想象、记忆、梦幻和文学与“家”紧密地纠缠在一起,将人在多种身份冲突中的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理还乱的艰难抉择演绎得格外悲壮和复杂。双重放逐的家园意识构成了当代台湾小说双重放逐的家园意识新传统。 6

1、《台北人》是如何表现白先勇的故园离愁的?

《台北人》中,城市空间的对立不仅作为一种叙述策略,而且作为一种深层结构模式凝结着白先勇的故园离愁。首先,是城市形态空间的扩大与狭小的对立。其次,是城市经济的富裕与贫穷的对立。三是居住方面的对比。

24、“归来诗人”主要指哪些诗人?创作上有哪些共同特点?

“归来”的诗人主要指由于政治等原因自50年代以来陆续离开诗坛、又重新回来的诗人。特点:他们大多以个人的坎坷经历来印证历史的“曲折”。20余年的痛苦历程,使诗人对底层人民的生活有了更为真切的观察、体验和思考,因而其创作也变得深沉和真挚,更富于理性色彩。离乱和践踏并不能摧毁诗人对于人们和土地的热爱,这一主题在许多归来诗人的创作中,又常常表现为伤感情绪。

26、北岛为什么会被诗意地比喻为“北方的孤岛”? 北岛的诗歌常常表现一个清醒的、孤独的觉醒者的自我描绘与内心表达。北岛的孤独感以一种整体情绪意识充满、浸透在诗里。这种孤独彷徨的总体情绪自始至终萦绕在北岛心头,只是在不同的季节发出不同的变奏而已。

27、如何理解海子诗中经常出现的麦地、村庄、月亮、天空等带有原型意味的意象? 海子的创作以抒情诗为起点,他将自己童年与少年时代的乡村生活经验,凝结成一个个质朴、单纯的世界,对大自然怀有不可置疑的感恩之情。麦地、村庄、月亮、天空等,是海子诗中经常出现的、带有原型意味的意象,也是他的感恩之情的集结。

当代文学简答题

中国当代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综合练习题三简答题、分析题

中国当代文学流派

中国当代文学复习资料

中国当代文学试题

中国当代文学简答题
《中国当代文学简答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