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国当代文学

发布时间:2020-03-02 18:34:5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2013.05.18)古代诗歌散文专题重点疑难解析(文本)

隋慧娟: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教学活动!

在今天的教学活动时间里,我们将为大家介绍教材《第三章古诗》至《第七章唐宋慢词》的主要内容,希望大家积极发言,多多灌水!

隋慧娟:第三章 古诗(1)

关于《第四章古诗》,大家需要掌握以下内容:

一、古诗的概念

二、古诗的体制特点

三、五言古诗的代表作家作品

四、七言古诗的代表作家作品

一、古诗的概念

古诗,即古体诗,是相对唐代兴起的近体诗,也就是律诗来说的。律诗从初唐定型的,在当时被叫做近体,也叫今体。唐以前的、不遵循律诗格律规范的诗因此被称作古诗,也称古体诗或古风。古诗的范围并不限于唐以前,唐代律诗产生之后,仍然有很多作家创作不遵循律诗格律规范的诗,这些作品虽然是唐代或者唐代以后创作的,但是同样称为古诗。同时,唐以前的作品有些也不包括在古诗的范围内,比如《诗经》、楚辞体诗以及汉代的乐府。

二、古诗的体制特征

与近体诗有严密的格律限制不同,古诗在格律和句式上都无严格要求。五古的体制特点是从与律诗的对比中总结归纳出来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句数无限制。律诗句数有限制,只有排律特殊,一般律诗基本都是八句。古诗句数无限制,长度完全由作者个人意愿决定。有的古诗六句或者八句,也有的长达一百句,比如杜甫的《望岳》像律诗一样写了八句,但是他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则长达一百句,共五百字。

2.对仗没有严格要求。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而古诗不要求对仗。虽然也有作家写对仗的古诗,比如杜甫的《望岳》中间两联就是对仗的,但这是作者个人的习惯,不是格律的要求。

3.不限平仄。律诗讲究平仄,而古诗对平仄完全没有要求。

4.用韵自由。古诗可以押平声韵,也可以押仄声韵,可以平仄同押,还可以换韵,在用韵上比律诗自由得多。

袁娅君:五言古诗的代表作家作品

五言古诗,即每句为五字的古诗,是汉、魏时期形成的一种新诗体。它是中国古典诗歌长期发展的产物。虽然五言句式在《诗经》中就已出现,但五言古诗作为一种诗体则是产生于汉代。西汉武帝时期的乐工李延年曾经写过一首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又如《汉书》中记载的《戚夫人怨歌》(《吕后传》)、《邪径》(《五行志》)、长安之歌(《尹赏传》)等民间歌谣,在形式上已粗具五言体式。东汉时期,乐府民歌中出现了不少优秀的五言之作,如《孔雀东南飞》、《陌上桑》、《上山采蘼芜》、《十五从军征》、《江南》、《艳歌行》、《长歌行》、《陇西行》等。

由于五言诗在句式容量、节奏和表现力等方面比四言诗更为优越,在西汉末东汉初开始引起文人的注意。关于文人创作五言诗的起始,曾有过苏武、李陵、班婕妤等多种不同说法,但六朝时人刘勰就已指出:“至成帝品录,三百余篇,朝章国采,亦云周备。而辞人遗翰,莫见五言。所以李陵、班婕妤见疑于后代也。”(《文心雕龙●明诗》)目前比较可靠的说法,现存最早的文人五言诗是东汉史学家班固的《咏史》。诗叙汉文帝时孝女缇萦上书救父故事:三王德弥薄,惟后用肉刑。太苍令有罪,就逮长安城。自恨身无子,困极独茕茕。小女痛父言,死者不可生。上书诣阙下,思古歌鸡鸣。忧心摧折裂,晨风扬激声。圣汉孝文帝,恻然感至情。百男何愦愦,不如一缇萦。全诗平铺实叙,不假雕饰,因而在艺术上被认为“质木无文”(钟嵘《诗品序》);然而从体式上看,全诗十六句,从头至尾已完整运用上二下三的五言诗典型句式,是一首典型的五言诗。 班固之后,五言诗渐兴,张衡、秦嘉、郦炎、赵壹、蔡邕、孔融等人都有五言诗传世。按照钟嵘的说法,在汉末魏晋时期,五言诗已“据文词之要”(《诗品序》),成了当时文坛的流行诗体。

隋慧娟:有人插队?欢迎欢迎 袁娅君:七言古诗的代表作家作品

七言古诗又被称作歌行,是相对七言律诗而言的。七古在句式上较五古多出两字,为二二三句式,也有三五七言兼用的情况,在句数上没有固定限制,不讲平仄、对仗,用韵自由。

七言句虽然在《诗经》、《楚辞》中就已存在,但作为一种诗体的七言句式,则是较早出现在汉代的民间歌谣当中。《汉书●冯野王传》记载有西汉成帝时期的《上郡歌》:“大冯君,小冯君,兄弟继踵相因循。聪明贤知惠吏民,政如鲁卫德化钧。周公康叔犹二君。”已属完整的七言体。东汉以后,纯熟的七言歌谣已较为普遍,如桓帝初年的《小麦童谣》:“小麦青青大麦枯,谁当获者妇与姑。丈夫何在西击胡。吏买马,君具车,请为诸君鼓咙胡。”桓、灵时期的童谣:“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黾。” 汉武帝时期君臣联句而成的《柏梁台诗》,曾被当作最早的文人七言诗,但因为所注的人名、官名与武帝时代不符,被清初顾炎武判定为伪作。从今存文献记载来看,第一首完整的文人七言诗是东汉张衡的《四愁诗》(《文选》卷二十九)。诗凡四首,称作“四思”。第一章云: 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从之梁父艰。侧身东望涕沾翰。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路远莫致倚逍遥,何为怀忧心烦劳。 四章反复咏叹,意思相近。从其句式和措意来看,明显受到《楚辞》和民歌的双重影响。 目前保存的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诗,是魏文帝曹丕的《燕歌行》。诗云: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何为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虽然仍带有民歌气息,主题也是汉乐府思妇念夫的传统题材,但从诗歌技巧和句式特点来说,已经十分成熟。

七言古诗的出现虽与五言古诗差不多同时,但兴盛较晚,鲍照是第一个大力写作七古的诗人。唐代以后,七言歌行名家辈出,而以李白成就最高,是盛唐气象的典型代表。唐代的杜甫、韩愈、白居易,宋代的苏轼、陆游,金代的元好问,在七言古诗方面均有特出成就。

袁娅君:近代诗有哪些特点?

隋慧娟:你想问的是近体诗还是近代诗呢?你要问的是近代诗吗?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呀。也就是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的诗歌吗?

袁娅君:是的老师 隋慧娟:近代诗因为处在从古典诗到现代诗的转型时期,因此在内容和艺术上都表现出变革的特点。内容上,一些以前没有在诗歌中出现的新意象、新事物、新思想在近代诗中出现,比如黄遵宪写火车轮船,这都是以往的诗歌中没有出现过的。在艺术上,近代诗一方面要利用传统,要有旧风格,另一方面又力求要有新意境、新语句,因此形成与古典诗(指清晚期之前的诗)不同的艺术特色。近代诗的代表是龚自珍、黄遵宪和梁启超等,其中龚自珍相对比较传统,而黄、梁则在变革诗歌上贡献非凡。

王芳:汉代乐府对后世诗歌创作有哪些影响?

隋慧娟:这个我们以前介绍过,汉乐府对后世诗歌创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汉代乐府诗绍继《风》、《雅》,直面现实,开创了中国古典诗歌史上“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乐府传统。

2、汉乐府民歌的影响还表现在创造了新的诗歌形式,即杂言体和五言诗。

3、在艺术手法上,特别是汉乐府民歌叙事诗的写作技巧,如白描手法、细节描写和人物对话独白等,影响也非常大。

袁巧娟:《孔雀东南飞》一诗的民间文学特征体现在哪些方面 隋慧娟:这个问题可以从人物塑造、语言风格、结局安排几个方面分析 《孔雀东南飞》的民间文学特征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分析:

1.人物塑造。刘兰芝是个近乎完美的人物,才华出众、勤劳能干、善良美貌、忠贞不渝,这种人物在民间故事的巧媳妇类型中频繁出现。诗中描写兰芝梳妆的地方尤其具有民间特色,一个小吏家的媳妇打扮得如此华贵艳丽,在文人作品中比较少见,但却是普通民众经常用来形容人物的方式。

2.语言风格。诗歌的语言具有民间诗歌的特色,比如对人物对话的描写、诗歌起首比兴的运用,以及词汇运用等都有民歌的风味。

3.结局安排。结尾二人殉情,死后化作鸳鸯永远相伴的情节是民间故事中经常出现的结局。 王芳:从《诗经》到《离骚》比兴有哪些发展变化?

隋慧娟:《离骚》的比兴手法是对《诗经》比兴手法的继承和发展。这表现在:

1.《诗经》的比兴手法一般是触景生情,里面的花草虫鱼等都是实写;《离骚》的比兴,大多是虚构、想象,是积极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的有机组成部分。

2.《诗经》的往往只是一首诗的片断,是一种比较单衣的比喻、联想;《离骚》却把物我、情景交融起来,构成一种象征体,如用香花美草象征一切美好,包括高洁的品德、优秀的人才等;用男女之情象征君臣关系。《离骚》或者说楚辞对比兴后发的这一发展对后世中国诗歌的创作影响应当说远远超过了《诗经》的影响。

王芳:谢谢老师!我知道了。

隋慧娟:不谢,我很高兴同学们有疑问,有疑问说明有学习,作为老师我对此感到非常欣慰!希望多来论坛发言提问。

隋慧娟:第三章 古诗(2)

三、五古的代表作家作品 关于五古的代表作家作品,我们介绍以下内容:

(一)《古诗十九首》

(二)曹植与建安风骨

(三)陶渊明

(四)王维与孟浩然

(五)杜甫

(一)《古诗十九首》的内容

《古诗十九首》是比较早的一组文人五言诗,但是作者都是地位名望比较低的文人,因而姓名不可考。关于这组诗,我们主要掌握它所表达的情感内容,也就是中国诗歌传统中互相交互的两个主题:游与思,具体说就是游子之悲与思妇之哀。

1.游子之悲。游子之悲包括功名无望的失意、知音难觅的感慨、怀乡思亲的惆怅,如《今日良宴会》感慨自己功业未成,《西北有高楼》写无人相知、《明月何皎皎》写思念家乡。

2.思妇之哀。主要包括对远游的丈夫的牵念、深闺生活的孤寂,如《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等。

(二)曹植与建安风骨

1、曹植的五言诗

曹植是第一个大力创作五言诗的诗人,他的诗歌需要我们注意的内容有:

(1)前后期诗歌风格差异较大。曹植前期生活优裕,满怀壮志,诗歌也豪迈奔放、慷慨激昂,如以游侠为题材的《白马篇》;后期政治上备受迫害打压,诗歌风格转向哀婉深沉、悲愤苦闷,如《赠白马王彪》《七哀》。

(2)有明显的文人化倾向,语言上注重文辞雕琢。如《七哀诗》题材虽是乐府旧题,语言上却非常注意修饰,正如后人所说辞采华茂。

2、建安风骨

建安风骨是对建安时期诗歌风格的经典概括。建安风骨的特点是:内容上反映社会动荡民生疾苦,表现人生苦短的悲哀和建功立业的信念;风格上表现为慷慨悲壮,梗概多气。代表“三曹”、“七子“。

与建安风骨相联系的诗歌风格是”正始之音”。正始之音是正始时期的诗歌风格,特点是内容上以抒发个人忧愤为主,艺术上多用比兴手法,因而词旨渊永、寄意遥深,表现为风格上慷慨之气渐少,感嗟之词日多。代表作家是阮籍、嵇康。

(三)陶渊明

关于田园诗的鼻祖陶渊明,我们希望大家掌握陶渊明田园诗的三重境界:

(1)第一重境界是田园村居生活的描绘。陶渊明诗里有田间劳作的闲适,如“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归园田居》其三);有邻里相处的惬意,“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移居》其一),

(2)第二重境界是官生活的厌恶。最著名的“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其一)表达的就是这样一种情感。 (3)第三重境界是在田园生活、自然风光之中发现一种具有普遍性的人生哲理。如他的《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情、景、事、理浑融天成,既富生活情趣,又蕴含了深厚的人生哲理。

教学活动的介绍只是一个简单的纲要,希望大家依照这个纲要的提示认真研读教材、阅读作品,能够把理论阐述和作品分析结合起来,这样才能真正学好古代诗歌散文主题课程。

袁娅君:请问老师陶渊明的田园诗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隋慧娟: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分析,(1)朴素的语言(2)白描的手法(3)平淡而醇厚的意境,具体内容没有时间展开了,有机会再来补答。

(四)王维与孟浩然

1、王维五古

王维号称“五言宗匠”,对王维的五言诗,我们需要掌握两方面内容:一是王维五言诗的题材内容,二是王维五言诗的艺术特色。

(1)题材内容上比较丰富,比如山水田园、送别寄赠、政治书怀等。其中以描写山水田园为主,也成就最高。如《渭川田家》就着力描写写农村黄昏时分的风景人物。

(2)艺术特色上表现为“诗中有画”。这一点是王维诗共有的特点,并非仅限于五言古诗。诗中有画是指用作画的方法来作诗。王维是一位著名的山水画家,他把绘画的技法,如色彩、构图、光线等运用到山水诗的创作中,造成一种“诗中有画”的艺术效果。诗中有画在王维描写山水田园的作品中体现最为明显。

2、孟浩然五古

孟浩然比王维更专注于五古,王维擅长的诗体比较多,他的七古、五律甚至七律都非常优秀,而孟浩然则一心一意创作五古,他的作品中律诗和七言诗数量都非常之少。孟浩然的五言古诗具有以下特点:

(1)内容上多描写山水景物,如《夏日南亭怀辛大》虽然是怀人之作,但内容却多在描写山水景物,其他如《秋登万山寄张五》等就全是描写山水自然的作品。

(2)艺术上表现为气象清远,平淡自然。孟浩然作品不专注锤字炼句,作品风格清淡闲远,很少警句,这与陶渊明的五古比较相近,也非常符合五古的创作传统。

(五)杜甫

杜甫是一个集大成的诗人,他各种体式的诗,包括五古、七古、五律、七律、绝句都非常优秀。杜甫五古的特点表现为:

(1)内容上多表现当时的社会现实,反映社会*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如《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及“三吏”、“三别”等。

(2)风格上都体现出“沉郁顿挫”的特色。“沉郁”主要指感情的深沉悲壮,“顿挫”主要指叙事的低徊曲折。

隋慧娟:第三章 古诗(4)

四、七言古诗的代表作家

关于七古代表作家,希望大家注意以下内容:

(一)李白

(二)杜甫

(三)韩愈

(四)李贺

(五)苏轼

(一)李白七古 李白七古的特点表现为:

(1)多用乐府古题抒写自己情怀,继承并发扬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传统,发掘古题中所没有的意味。如《行路难》其

一、《将进酒》;

(2)艺术上,多运用神话、想象、联想、夸张等表现手法,情感奔放,格调壮阔,如《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等。

(二)杜甫七古 杜甫七古的特点表现为:

(1)内容上,常从自己的切身体会和个人遭遇出发叙写时代现实;如《丽人行》、《兵车行》、《洗兵马》等。

(2)不用乐府古题而“即事名篇”,富有浓郁的现实气息;以上三篇都是杜甫自拟题目的新题乐府,但是表现的都是唐朝当时的社会现实。

(3)艺术上着意炼句,有散文化倾向。

(三)韩愈

韩愈七古表现出中唐诗风变革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1)奇崛生新,独具一格。如《山石》《陆浑山火》等诗,意象奇特、句法拗俏,令人耳目一新。 (2)以文为诗,具有明显的散文化倾向,如用游记顺序叙事、使用散文句法以及散文结构等。

(四)李贺

李贺七古的风格非常独特,素有诗鬼之称,主要表现在:

(1)讲究遣词锻句,辞必己出,充满了奇异甚至荒诞的想象,色彩光怪陆离。 (2)擅写神鬼题材,组成一系列寒峭、幽凄、诡谲、怪诞的意象。

(五)苏轼 苏轼七古的的特点:

(1)带有“以文为诗”的习气,以语气词、助词入诗,这在宋诗中是一种普遍现象。 (2)风格清远雄丽。

袁巧娟:五言诗与七言诗不同之处 袁娅君:什么是七言诗、五言诗? 律诗每首有四联(即八句),每句五个字的是五言律诗,简称「五律」;每句七个字的是七言律诗,简称「七律」。律诗的第

一、二句称为「首联」,

三、四句称为「颔联」,

五、六句为「颈联」,

七、八句为「尾聨」。「颔联」和「颈联」必须对偶;第

二、

四、

六、八句最后的一个字必须同韵。近体诗又名今体诗,为唐代新兴的诗体,因与古体有别而得名。近体诗分为绝句、律诗二种,四句为绝句,八句为律诗。绝句及律诗又有五言、七言之分。五言绝句自汉魏五言古诗来。七言绝句由南北朝乐(歌行)小诗演变而来 五言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全篇由五字句构成。 汉代以前,偶有五言的诗句,但没有完整的五言诗。五言诗是在两汉民谣和乐府民歌中首先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据《汉书.五行志》和《尹赏传》索引西汉成帝时歌谣,已为完整的五言形式;东汉时五言歌谣继续产生,并被采入乐府,其中如《陌上桑》、《江南可采莲》等,已是比较成熟的五言作品。

隋慧娟:七言诗和五言诗的差别就在于每一诗行多了两个音节,这样的话诗句以及整首诗的容量都增大了,诗人的创作空间也就增大了。中国诗歌的分别更多在于格律与非格律,比如骚体和古诗、古诗和律诗。同一体式的五七言虽然诗句长短不同,但格律规范上大致还是相同的。

第四章律诗(1)

一、五律的体制特点

(1)每首八句四十字,每两句为一联,分别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每联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

(2)每首诗在平仄上有固定格式,主要有四种基本句式: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3)讲究“黏”、“对”。即上联的对句与下联的出句平仄必须是同一类句式;每联出句与对句必须是相对的句式。

(4)避免犯孤平和三平调,讲究拗救。

(5)偶数句须押韵,一般只押平声韵,一韵到底。 (6)颔联、颈联须讲究对仗,对仗也有一定的讲究。

二、五律代表作家

(一)王维

(二)杜甫

(一)王维 王维五律的特点

(1)内容上以写山水田园诗见长,还有以边塞为题材的作品。

(2)艺术上深得中国画的境界,善于营造画意。山水田园五律,兴象玲珑,意境优美。边塞五律气象阔大,格调雄浑,。

(二)杜甫 杜甫五律的特点:

(1)内容上以爱国忧民为重要主题,如《春望》、《月夜》。 (2)格律谨严,极少不合律之处。

(3)风格多样,既有含蓄蕴藉、沉郁而兼清远的一类,也有轻松明快、意境萧散自然的一类。 袁娅君:五律的类型?

隋慧娟:你想问的是什么类型呢?我没看明白,能不能说得更清楚些? 袁娅君:就是五律的格式?

隋慧娟:一般而言,格式应该就是体制,上面我们介绍的就是五律的体制特点,看本页第一帖。 第四章律诗(2)

三、七律代表作家

(一)王维

(二)杜甫

(三)李商隐

(四)苏轼

(五)黄庭坚

(六)陆游

(一)王维

王维七律风格比较多样,表现为:

(1)部分作品风格清新淡远,如如《积雨辋川庄作》;

(2)部分作品气象阔大、音律雄浑、风格矫健,是盛唐气象的鲜明体现。如《出塞作》。

(二)杜甫

杜甫七律成就在盛唐诗人中为最高,而且对七律发展贡献极大,表现在:

(1)大规模地扩充了七律的表现内容,以之写应酬、咏怀、羁旅、登临、咏史、时事等不同的题材。 (2)以组诗的形式,拓宽了七律的表现力和思想艺术内涵。他的七律组诗有《咏怀古迹五首》、《诸将五首》《秋兴八首》等。

(3)对七言律诗的声律、格调、意境等所做的创造性发展,改变了此前七律束缚于格律的平板句法,大量创作拗体诗、注意炼字炼句、讲究对偶,实现了技巧与意境的完美结合。

(4)风格多样,除了有沉郁顿挫的一面外,还有清新畅快的一面。

(三)李商隐 李商隐七律特点:

(1)题材广泛,有对唐朝弊病的尖锐批判、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也有个人情感的抒发。 (2)情感表现得十分婉曲、细腻,其《无题》诗情感大多难以确指,有一种迷离幽远之美。

(四)苏轼 苏轼七律特点:

(1)往往以理妙意新见长,善于揭示平常事物背后蕴藏的人生哲理。 (2)才情过人,往往能写出精辟的警句。 (3)有说理化、议论化、散文化的倾向。

(五)黄庭坚

黄庭坚七律特点:(1)讲究法度,提倡以“夺胎换骨”、“点铁成金”之法作诗。 (2)好用典故,力避圆熟,且多撰拗体。

(六)陆游

陆游七律风格比较多样:(1)表达爱国情怀的作品,风格沉郁豪宕。 (2)表现日常生活中的闲情逸致的作品,亲切清新。 第四章律诗(3)

四、绝句

(一)绝句的体制特点

1、一首四句。

2、每联平仄相对,两联平仄相黏,

3、多押平声韵。

4、可以不讲究对仗;容许同一个字在一首诗中重复出现。

一、王维的绝句

(1)风格多样。七言绝句多雄浑壮阔、超逸豪迈,如《少年行四首》、《送元二使安西》。五言绝句多诗境清幽秀美,如《辋川集二十首》组诗。

(2)常以组诗的形式丰富其表达的内容,如《辋川集二十首》、《云溪杂题五首》。 (3)往往随兴而咏,语虽平淡,却耐人寻绎。

二、王昌龄七绝

(1) 早年以表现女性命运的宫词和描写从军生活的边塞诗见长。宫词深怨哀婉,如《长信秋词》;边塞诗豪爽俊逸,如《从军行七首》和《出塞二首》。

(2)后期题材上有所变化,风格也由豪爽转为清丽。如如《芙蓉楼送辛渐》。

三、李白的七绝

(1)风神飘逸,以古入律、一气贯穿。 (2)辞气清新自然,绝无雕饰之感。

(四)刘禹锡的七绝

(1)以联章形式写成的怀古诗《金陵五题》,风格雄浑沉着。

(2)部分有民歌情调,如《踏歌词》、《杨柳枝词》等题均源于民间,且采用了谐音双关的修辞手法。

四、王安石苏轼绝句

王安石的“王荆公体”绝句:(1)以写景抒情为主。(2)雅丽绝俗,浑然天成。

苏轼绝句:(1)好发议论、善写思理,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掘深刻的哲理。(2)神韵天成。 第五章 词的起源与体制 词的体制特征

1、词调。词调指词的腔调。词人创作一首词必须首先创制或选用一个词调,然后按照它对字句声韵的要求填以词句。词调最初创制的时候与词的内容有密切的关系。词调有比较明显的情感倾向,如如《六州歌头》、《满江红》、《念奴娇》、《贺新郎》、等调适宜于抒写豪放悲壮的感情,而《浣溪沙》、《诉衷情》、《点绛唇》等则适合表达婉约缠绵的感情。

2、词体的类别:(1)令,又称小令。令词一般调短字少。 (2)引,唐宋时则指长于令曲而短于慢曲的词调。

(3)近,又称近拍,指节奏腔调相近,后演变为配合“近拍”曲填写的、在篇幅上一般都长于小令而短于慢词的一种词体。

(4)慢。是慢曲子的简称,又称慢曲、慢调、慢词,是相对急曲子而言的,意谓曲调的声调延长,节奏变得缓慢,词的篇幅也因此而较长。

3、词的篇章结构。(1)词调或词牌。

(2)词题,后来演变为词序,用以说明创作的缘起和旨意。

(3)分片。“片”即“遍”,乐曲中可以暂时休止的段落叫“片”, 词的分片也就是分段的意思。根据段落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和叠韵五种。

4、句式。以长短句为主,字数不固定。但“字有定数”,即每一句词有几个字是固定的;

5、声韵。用韵灵活自由,押平声韵、仄声韵皆可,还可平仄互押;可以句句押韵,也可以隔一句或几句押韵;可以换韵。但“韵有定声”,每首词的韵部是固定的,每个字的平仄甚至四声都是固定的。

第六章 唐宋小令

一、花间词和南唐词的差别

(1)作者。南唐词人都是帝王宰相,政治地位和文化水平都很高。花间词人多为宫廷豪门的清客,文化修养较差。

(2)来源。花间词多从民间来,范围限于风月脂粉,作用限于饮宴助兴,不脱“伶工之词”的身份。南唐词多从唐代抒情七绝来,多少表现一些士大夫的思想感情,成为士大夫词的先驱。

(3)南唐词人全力作词,在词的专门化方面前进了一步,不像温、韦是“余事作词人

二、温庭筠在词史上最大的贡献

(1)完成了词体的定型。其词调有定句,字有定数,韵有定声,从而在艺术形式上为词体确立了统一的规范。 (2)建立了花间范式。即以女性情感为题材,以柔情感伤为基调,以语言的香艳绮丽和意境的精致小巧为审美追求。

三、李煜词的特点

(1)前期词多写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体现出风流蕴藉、堂皇富艳的特点。后期词多抒写亡国的深悲巨痛,以个人的不幸写出了人类普遍的悲苦,“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2)不假雕饰,以纵情任性、自然真率见长。

四、冯延巳词特点

(1)以女性为抒情主人公,但能在“花间”题材中灌注进新的思想意蕴——忧患感和生命意识。 (2)表现出一种偏于幽冷哀惋的感伤情调,呈现出一种较为雍容雅丽的艺术品味。

五、晏殊、欧阳修小令

晏殊词:(1)善于用敏锐善感的心灵,体会人类共有的无常的悲哀。 (2)风格上委婉含蓄、凝重平稳而又雍容华贵。

欧阳修词:(1) 内容主要是写相思恋情、离愁别恨,情感深刻真挚。(2)风格多种多样。有继承南唐词风情感深刻真挚的恋情词;也有与五代华丽词风迥异的疏朗明快之作。

六、晏几道

(1)以小令的形式抒写恋情,主要内容是追忆往日恋情、感伤聚散离合。 (2)将牢骚不平之气溶解在悲欢离合的题材中,具有浓重的感伤情调。

(3)继承令词传统的表达技巧外,又注意吸取慢词的精神气度,用做诗的方法来填词,从而形成清新豪壮、顿挫跌宕的独特美感。

七、苏轼小令

苏轼小令开拓了令词的题材内容上,使词从“小道末技”上升为一种与诗等量齐观的抒情文体。 (1)用小令抒写豪情壮志。

(2)用小令描写山水风光和田园生活。 (3)三是在词中诉说亲情友情。

(4)用词来写咏史怀古、咏物节序、贺寿游仙、登临游赏等。

八、辛弃疾小令

(1)表现爱国主义思想、描写个人遭际的令词,在表现手法上继承了比兴寄托传统,委婉曲折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和身世之感。

(2)描写农村景物风情的令词,多用白描的手法,风格清新疏朗。 袁娅君:温庭筠对词史的贡献表现在哪些方面? 隋慧娟:温庭筠在词史上最大的贡献: (1)完成了词体的定型。其词调有定句,字有定数,韵有定声,从而在艺术形式上为词体确立了统一的规范。

(2)建立了花间范式。即以女性情感为题材,以柔情感伤为基调,以语言的香艳绮丽和意境的精致小巧为审美追求。

隋慧娟:今天的教学活动就到这里了,大家有问题可以留着论坛里,我会尽快回复大家。祝学习顺利,晚安!

中国当代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流派

中国当代文学复习资料

中国当代文学试题

中国当代文学名词解释

中国当代文学复习提纲

中国当代文学教学大纲

中国当代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