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15:55:4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①《经济生活》第四单元第九课第二框题的内容,本框题一共有两目内容:第一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介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三个基本特征,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既可以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可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第二目: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介绍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宏观调控的含义与主要目标,宏观调控的手段及其相互关系,明确发展市场经济需要政府的引导,调控和监管等,二者的内在联系是:在阐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及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和手段,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加强和改善国家的宏观调控。本框题内容是全书的核心,是重要的理论基础。本课时前一框题分析的是资源配置方式,这是有关市场经济的一般性理论与规律,为本课时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性奠定了基础。本课时在整个课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框题包含的宏观调控等经济理论,是以后《政治生活》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二:学情分析

本课知识主要是从国家制度和政策的角度学习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征与国家宏观调控的,相对来说离高中学生的生活较远,但第四课第二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第九课第一框题市场资源配置的有关知识,为学习本框内容做了铺垫,而且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取得的伟大成就,特别是最近几年中国政府在应对国内外经济形势下实施一系列宏观调控的具体措施,影响着每位公民的生活,学生是能够感受到的,所以,本课需要学生课前自学,收集资料,进行简单分析,当然在自学和分析中,学生会遇到困难和疑问,通过课上师生的共同探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框的知识内容与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并按照课程标准对于教学目标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度要求以及层层递进的原则,我将本框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知识目标:知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宏观调控的含义,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了解加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目标及其手段。

能力目标:针对市场调节的局限性,提出合理化的政府干预与宏观调控对策的应用能力。通过学习市场经济的共性与特性,准确把握事物共性与根本特性的辩证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 难点: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框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五、说教法

思想政治是一门培养人的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们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法的思维过程。考虑到高一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主要采取学生活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的参与活动,而且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 1

践行的愿望。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行动结合起来,充分引导学生全面的看待发生在身边的现象,发展思辩能力,注重学生的心理状况。

当然教师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本人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体现了课改的精神。

基于本框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由于本框题内容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关系比较密切,学生已经具有了直观的感受,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并思考,并例举社会上存在的一些有关的经济现象,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框题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

六、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自主自学法、合作学习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 1:自主自学法:阅读课本,根据设计的情景,完成问题,掌握知识目标,培养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

2、合作学习法:探究活动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能利用基本知识分析经济现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让学生在分组讨论的过程中,在观点的碰撞中把握真理。

3、自主探究法:设置探究活动并设问,让学生深入思考,通过设疑――讨论――启发――归纳总结的过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在探究中形成认识,这样能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

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七、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本课我通过多媒体展示CCTV2《直击华尔街风暴》视频片断并且教师进行以下分析来导入新课。

华尔街风暴与市场经济的内在联系(从某种意义上讲,此次金融风暴是市场调节资源配置的一种结果)。由华尔街引发的金融海啸波及世界上多个国家,美日法中等,这些国家都实行市场经济,但国家性质不同,说明市场经济可以和不同的国家制度相结合,与资本主义结合叫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结合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导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

(二)新课教学

操作1:针对本课的知识点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我只是适当的进行了点拨,因为在上一节学生已经学习过:市场经济的含义,而根据本课的导入环节可以看出,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的手段,它可以与资本主义相结合,也可以与社会主义相结合,所以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学生比较好理解,课堂不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在这个知识点上。

操作2:教师过渡: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中引导学生感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有市场经济的共性,又有自己的鲜明特征,那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到底有哪些特征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去探个究竟。

操作3:针对本课的知识点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首先我选用了一则“十五”计划期间,我国确立的“西电东送”工程的材料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其材料内容如下:“十五”计划期间,我国确立了四大工程,“西电东送”就是其中之一。“西电东送”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大工程,首先,从投资规模来看,2001年到2010年,项目总投资在5265亿元人民币以上,还不包括三线电站的投资(按1993年5月末价格水平估算,长江三峡工程静态总投资为900.9亿元人民币);其二:开工的工程之多是史无前例的;其三,单个工程的规模之大也是罕见的,其中不少工程是“世纪级”和“世界级”的,其四:作为电力工程,“西电东送”工程涉及我国东部,西部,南方,北方,一些特大工程涉及多个地区。

在展示完本材料之后我设置了以下四个探究问题,供学生探究讨论。 问题1:我国为什么能建设如此巨大的工程?

(设计意图:通过该问题的讨论使学生获得如下感知:我国之所以能建设如此巨大的工程,一是因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的经济决定了人们根本利益的一致性,使我国科研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二是因为有中国共产党这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做政治保证。以上两个条件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所不具备的,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同市场经济的长处结合起来,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运用多种手段对经济活动进行广泛的宏观调控,并比资本主义国家做得更好,更有效)

问题2:这项工程对于国家以及东西部的发展有什么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该问题的讨论使学生得出如下结论:“西电东送”工程,可以将西部丰富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为西部大开发获得急需的启动资金,从而逐步缩小东西部的差距;同时该工程为东部地区提供电力资源,促进东部地区经济的发展,最终“西电东送”促进了东西部的协调发展,共同富裕) 问题3:国家在这项工程中应发挥怎样的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该问题的讨论使学生感知:“西电东送”工程是由国家提出并推进的,且在工程的进行中,国家又进行了管理协调指导,这些实际上都是国家在实行宏观调控) 问题4:在这项工程中,只依靠国家行不行?为什么?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离开了国家的宏观调控,“西电东送”工程的建设只是一个泡影,但只依靠国家也是不行的,“西电东送”战略最大的制约因素在于市场,最终解决办法还在于市场。“西电东送”工程的顺利进行还得市场经济与国家的宏观调控相结合) 在学生讨论结束,教师进一步提问升华问题:通过以上对“西电东送”工程的分析,请同学们结合课本归纳总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哪些特征?

(设计意图:针对本知识点,更多的是用到了学生以往学习的知识,展示材料,让学生回忆旧知,探究新知。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探究的欲望,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探究的过程中总结归纳出新知识,从而完成教学目标,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操作4: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分析课本82页下面关于近几年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变化情况图表,并思考教材提出的问题:近几年,为了增加农民的收入,我国政府采取了哪些重要措施?这些措施反映出我国市场经济的什么特征?

操作5:教师在学生的归纳的基础上总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既有市场经济的共性,又有自己鲜明的特征,尤其是国家的宏观调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读图和阅读课本,指导学生归纳总结,以此来加深学生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征的理解)

知识点3:本课的第三个知识点是:加强宏观调控,针对这个知识点,我选用了大家熟悉的“三鹿奶粉”事件的有关报道,并提出问题,具体操作如下: 操作1:教师展示“三鹿奶粉”事件的有关报道,并提出问题。

1、“三鹿奶粉”事件的出现反映了什么问题?怎么办?

2、国家对此采取了哪些措施,你认为还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3、国家在对“三鹿奶粉”事件的处理中运用了哪些手段?

4、你认为在经济生活中,宏观调控应该以哪些手段为主?为什么?

操作2:在了解完材料之后,学生结合课本84页内容,分成四个小组讨论第一二个问题,讨论后每个小组推选出一名代表发言,发言后再找两名同学归纳总结:三鹿奶粉事件的出现,反映了市场调节有其自身的弊端,需要宏观调控。

操作4:在学生分析回答后,教师对第一二个问题进行点拨,三鹿奶粉事件的出现,说明市场经济要健康发展,不但要靠市场这只“无形的手”调节,还要依靠宏观调控这只 “有形的手”。

(设计意图:巩固本课第一框题的内容,并引导学生就市场调节的局限性提出解决办法,进而引出宏观调控的含义,宏观调控的必要性以及宏观调控的目标。)

操作5:教师通过课件插入:2009年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让学生结合课本84页内容和材料,更深入的了解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同时教师进一步强调: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在不同时期是不断变化的,但是无论怎么变化,促进 “促进经济增长”这一目标是不变的,其他目标都是为它服务的,这体现了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同时,十七十八大进一步提出,经济增长不仅要实现经济总量增长,还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操作6:再度回到“三鹿奶粉”事件中去,引导学生分组讨论问题3:请结合材料,分析国家在对“三鹿奶粉”事件的处理中运用了哪些手段?和问题

4、你认为在经济生活中,宏观调控应该以哪些手段为主?为什么?

操作7:经过学生的分组讨论归纳总结:三鹿奶粉事件处理中,国家运用了法律手段,行政手段,而宏观调控除了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外,经济手段也是重要的和常用的手段。 操作8: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教师出示宏观调控三种手段比较表,要求学生自主填表。 (设计意图:在这里出示图片,目的很明确,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够正确的区分宏观调控的三种手段)

操作8:在学生分析填表回答后,教师对第三四个问题进行点拨,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有: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在课前谈到的西电东送等重大工程中经济手段体现的尤为明显,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所以,宏观调控的三种手段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

(三)知识小结:由学生自主总结本课所学内容,教师进一步总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需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又需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只有这样,社会主义市场经 4

济才会健康,有序,持续地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会更加充分地体现出来。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采用活动探究和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利用社会实际问题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获得知识,力求学生能通过学习本课,切实体会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社会主义信念,从而达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

五、板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

我的说课完毕,不足之处请评委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学设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学设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学设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教学设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教学设计

姜炽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学设计

第九课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教学设计 教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学案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学反思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学反思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学设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