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琵琶行学练稿

发布时间:2020-03-02 04:10:4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渤油一中高一语文学练稿

课型:新授

主备人:郭霞

时间:2011-2-23

编号:29

《琵琶行》学练稿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欣赏作者用语言文字来表现音乐形象的艺术技巧。 过程与方法:

1、诵读法,通过熟读课文来感知课文内容

2、研读法、点拨法 师生共同探究,寻求文字背后的知识,品味白居易语言的独特魅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内涵,悲剧美。

[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作者通过文字表现音乐形象的技巧手法。

难点:理解作者对音乐的描写以及是如何将乐曲的情调和演奏者、听者的感情融为一体的。

【自主探究】

1、作者介绍:白居易(772--846),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是杜甫之后,唐朝的又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诗人中作品最多的一个。他曾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谕、闲适、感伤、杂律。他本人最得意,价值也最高的是他的讽谕诗。

他的讽谕诗主要包括了两方面的内容:

一、广泛地反映人民的苦难。这其中有同情农民的作品,如《杜陵叟》,也有哀叹妇女命运的悲歌,如《上阳白发人》、《后宫词》等。

二、深刻地揭露统治者的罪恶,如《卖炭翁》、《红绒毯》等。 2、诵读鉴赏 3、复述琵琶女的经历 4、概括各段的大意。

【合作解疑】

1、小序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琵琶行》是一首叙事诗,叙了什么事?

3、通过叙事塑造了哪几个人物形象?共同点?

4、“沦落”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引导学生用原诗文回答,齐读相关诗句,感受“沦落”之情)

1)读序与第三节相关部分,了解琵琶女的身世、遭遇与心境。

2)读P39注释③、序、第一节与第四节相关部分,了解诗人的遭遇与心境。

5、“相逢何必曾相识”,是什么使素不相识、萍水相逢的诗人和琵琶女联系在一起?

6、音乐是沟通诗人与琵琶女情感的桥梁,全诗写音乐写了几个回合?

7、鉴赏具体描写乐声的诗句:

诗人是用什么手法来描写乐声的?

8、白居易的泪只为琵琶女而洒吗?讨论:(自由发言)

渤油一中高一语文学练稿

课型:新授

主备人:郭霞

时间:2011-2-23

编号:29 【巩固练习】

1.下面加黑字的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A.浔阳(xún) 枫叶(fēng) 瑟瑟(sâ) 迁谪(zhã)

B.慢捻(niǎn) 霓裳(ní) 六幺(yāo) 嘈嘈(cáo)

C.幽咽(yâ) 暂歇(zhàn) 乍破(zhà) 转徙(xī)

D.收拨(bō) 裂帛(bó) 钿头(diàn) 银蓖(bì) 2.选出加黑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 )

①明年秋 ②委身为贾人妇事实 ③曲罢悯然 ④今漂沦憔悴 ⑤铁骑突出刀枪鸣 ⑥整顿衣裳起敛容 ⑦恬然自安 ⑧因为长句 ⑨暮去朝来颜色故⑩曲终收拨当心画

A.①②⑤⑥ B.②③④⑦

C.①③⑧⑨

D.④⑤⑨⑩

3.诗的结尾作者自伤身世,自觉与琵琶女颇多相似,选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一个“本是京城女”,一个“去年辞帝京”,都是从长安来到偏远的江州。

B.一个善写诗,另一个能读懂;一个会弹奏,另一个能欣赏,有他乡遇知音相见恨晚之感。

C.一个是誉满京都的名艺人,一个是才华横溢的大诗人,都有出类拔萃的才能。

D.一个因年长色衰而嫁人,一个因直言进谏而遭贬,都有荣衰变迁,“幽愁暗恨”。 4.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琵琶女“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是由于她“平生不得志”,不便说,也不愿见人。

B.“大弦嘈嘈如急雨”,用“嘈嘈”这个叠字词摹声,又用“如急雨”这个比喻使乐声形象化。“小弦切切如私语”用了拟人的手法。

C.“间关”之声,轻快流利,而这种声音又好像“莺语花底”,视觉形象的优美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

D.“幽咽”之声,悲抑哽塞,而这种声音又好像“泉流冰下”,视觉形象的冷涩强化了听觉形象的冷涩。

【拓展创新】

阅读下面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完成5~6题。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酒杯长精神。 5.对诗中词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二句中“弃置”一词点明了被贬之意,流露着怨愤之情。

B.第三句的意思是,时光不会倒流,怀念旧时岁月也只能是念念《思旧赋》而已。

C.第四句借回乡情景的想像,表明自己被贬时间太久和还京途中恍如隔世的感觉。

D.末尾点明“席上”“酬赠”之题意,表达了要从痛苦中走出的决心。 6.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一、二两句将漫长凄苦的贬谪生活高度浓缩,抒情委婉细腻,极富感染力。

B.

三、四两句接连用典,言简意丰,含蓄地表达了思念、怨愤与无奈之情。

C.

五、六两句以“沉舟”、“病树” 自喻,展示了生活的哲理。

D.全诗前半部伤感低沉,后半部开朗昂扬,情思跌宕,和谐完整,沉郁中更见豪放。

夜闻歌者(白居易)

夜闻歌者,时自京城谪浔阳宿于鄂州。夜泊鹦鹉洲,秋江月澄澈。邻船有歌者,发调堪愁绝。歌罢继以泣,泣声通复咽。寻声见其人,有妇颜如雪。独倚帆樯立,娉婷十七八。夜泪似真珠,双双堕明月。借问谁家妇,歌泣何凄切?一问一沾襟,低眉终不说。 【欣赏】 尽在“不言”中

——读白居易《夜间歌者》有感

同样以写“歌女”为题材,白居易的《琵琶行》被世人广为传诵,而他的另外一首《夜闻歌者》却鲜为人知,但读过此诗后,我认为它比《琵琶行》更具一番特色。

有人说,《夜间歌者》语言没有《琵琶行》那样细腻,一些该描绘的地方却没有说,然而,我认为,这首诗美就美在这“不言”之处,首先看这第一处:“邻船有歌者,发调堪愁绝”,

渤油一中高一语文学练稿

课型:新授

主备人:郭霞

时间:2011-2-23

编号:29 是怎样的调?是《霓裳》还是《六幺》?是如何的愁?是“似诉平生不得志”,还是“别有幽愁暗恨生”?作者都没有具体描绘,只是以秋江、明月、江船作为氛围背景,给人一种孤寂的感觉,然后只是淡淡地用上一个“堪”字,却产生出一种“怎一个愁字了得”的意境,作者听到这歌泣,便“寻声”去“见其人”。看到这位歌女后,作者没有用“美丽”或“动人”来描绘她的容貌,只是用了“颜如雪”这三个字,这是第二个“不言”之处,很少有人用“雪”来形容容貌,而此诗中用这个“雪”字却恰好符合了诗间的意境。“雪”无外乎两个特征:一是白,二是冷,所以用在此处,既道出一位肌肤如雪的少妇楚楚动人的形象,又表现出其哀愁悲伤的心情,同时,又能看出诗人是站在远处观望,只隐约地看到她如雪的容颜,给人一种“雾里看花”的朦胧之美,最妙的还是这第三处“不言”:“借问谁家妇,歌泣何凄切?”她却“一问一沾襟,低眉终不说”,在深秋明月夜,一位美丽的少妇如此伤悲,是为了什么呢?是自叹身世的可怜,还是抒发闺中之怨?作者没有让她“说出”,给读者以无限想象的空间。

这处处“不言”,却又处处“在言”,言什么?就是作者当时凄凉的心情,结合当时的背景,作者是在被从京城谪至浔阳,路宿鄂州时写下的这首诗,满腔报国热情,却又宦途潦倒,被贬到这偏僻之地,自然是满心的凄凉,满眼的沧桑:秋天成为“寒秋”,明月成为“冷月”,江船成为“孤舟”,隐约传来的歌声,自然也是“堪愁绝”!但这心中的哀愁又能向谁倾诉?这无奈的心境又有谁能体会?也只能对着这凄冷的景物默默“沾襟”罢了,那浓浓愁思,尽在这“不言”中!

这“不言”的美,就是一种含蓄之美,寥寥几笔者似寻常,却能让人反复咀嚼,久久回味,那充满了含蓄之美的诗词与文章,犹如那含苞欲放的花蕾,虽比不上绽开的花朵那般妩媚,却多了一份耐人寻味的魅力。

李商隐诗两首学练稿

高二政治生活2.4.2课学练稿

导学练

琵琶行

琵琶行

琵琶行

琵琶行

琵琶行

琵琶行

琵琶行

琵琶行学练稿
《琵琶行学练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