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1 20:37:4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北贡中心小学 马霄驰

教学目标

通过深入阅读课文内容,进一步让学生感受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体会父与子的了不起。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开辟、破烂不堪”等词语。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3、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4、感受父子亲情,学会爱别人,增强做人的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父亲不顾一切救儿子的经过,感受父爱的伟大。 难点:

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子” 突破方法

创设情境,研读重点句。找出描写父亲和儿子的动作、神态、语言的句子,抓住父亲的信念,儿子的信任,父爱的执着来理解。

教学方法

说教发,想象体会法,引导学生阅读文本,体会情感。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上节课,同学们在预习的基础上对课文进行了反复的朗读,并且展示了收集的地震资料,老师这里也有一段地震视频,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当时的情景。

播放地震视频。生谈感受。

2、残酷的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命和生活带来极大的威胁,人类的生命在大自然的怒吼中显得如此的脆弱。然而,人们总是能在绝望中站起。人类伟大的情感,和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让人们战胜困难。我们继续看课文,去寻找那种最美好的东西。

3、回忆课文内容,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文中的父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了不起”

二、品读感悟,体会亲情,体会父亲的了不起

在地震中,人类如同蚂蚁般渺小,生命在弹指间灰飞烟灭。

1.请同学们细细默读课文1-12段,思考:你从课文哪些地方看出父亲的了不起呢?画出重点词句,并在旁边写上你的体会。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汇报:

(1)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7岁的儿子的学校。

(2)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3)理解重点句子: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1)说说你从这一句读懂了什么?(挖的时间长)

同样表示挖掘的时间,作者在这里为什么不直接写他挖了36小时? 比较:读读这两句,哪一句表达的效果更好。

A:他挖了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B: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2)这里有一个字突出父亲挖的艰难,找到了吗?抓住这个“挖”字想开去,你还能读懂什么?(任务的艰巨)

师引读:是呀,多么艰巨的任务啊——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3)这里的“挖”还可以写成什么词?(掰、抱、拣)一个“挖”字包含了这么多的动作,你体会到了什么?(挖掘的辛苦)

师引读 4)“没人再来阻挡他”,联系前文,哪些人曾阻拦过他?他们阻挡他,是因为——?(没希望、太危险了)

师:到底会发生什么危险呢?让我们快来看看吧! 播放视频 5)师生分角色读。

6)这么危险,为什么父亲还是不顾一切的挖呢? 引导说出 “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过渡:正是这一语千金的承诺,支撑着父亲走向废墟,不顾劝阻,不畏艰险,挖了两天一夜,38小时,这是常人难以做到的,以至于父亲成了这个样子。

7)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

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8)引读:是的,一位历经艰辛、衣衫褴褛、疲惫不堪的父亲已浮现在我们的脑海里——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都成这个样子了,他还在苦苦挖掘。这哪里是疲惫不堪、伤痕累累的父亲呀,这分明是一架不知疲倦的机器,这分明是一尊高大的塑像——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9)指名读:多么伟大的父爱,多么惊人的力量!就让父亲的高大形象定格在我们的心里吧。

二、品读感悟,体会亲情,体会儿子的了不起

过渡:正是这身后伟大的父爱穿越了生死,创造了奇迹,到了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从瓦砾堆底下传来儿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这样伟大的父亲,同样有个了不起的儿子。你又从哪儿看出了儿子了不起?

1.分角色朗读。 2.学生汇报;

1)“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出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从中你可以体会到什么?你抓住了儿子语言读出了儿子的自信。)

2)“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从中你可以体会到什么?你也抓住了儿子语言读出了儿子的勇敢。)

三、总结全文,延伸“爱”

过渡:终于令人感动的时刻到了,谁来读读文章的结尾?

小结:这就是发生在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的一个感人的故事,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同学们,创造这个奇迹的力量就是爱。观看视频,体验父母之爱,学会感恩。

板书:

地震中的父与子

执着 不放弃 信任 勇敢

了不起

(父子情深)

一、教学反思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描写具体,情感真挚,但篇幅较长。在教学时我紧紧围绕“情景的感染、形象的感悟、自主的学习”来教学,在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情景的感染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让学生初步受到感染。这篇课文发生的背景是一次大地震,由于文本距离学生的现实生活、知识面较远,因而我在教学时注意媒体的运用。上课伊始,播放有关大地震的视频,教师谈话激情:“地震带给人类的无疑是巨大的灾难,然而在1994年的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有一对父与子却为我们上演了感人的一幕,那么这究竟是怎样的一对父与子呢?”这样一下子就缩短了学生与课文的距离。 2.通过分角色朗读父亲和其他人的话,并创造性地加上自己的话“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让学生在读中得到一种情景的感染,感受到父亲的坚定不移。

(二)形象的感悟

父亲和儿子的形象都是如此的了不起,教学时,我紧紧抓住父亲的了不起。从课文的具体描述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受到父子情深的感染。我是这样落实的:以多种形式的读为主线,抓住文中一个文眼——“了不起”,以此为立足点,对全文进行解读,在解读父子“了不起”的过程中,又以丰富的情感体验为载体,避免了那样纯理性、毫不动容的对文本的解剖。课堂中,我以自己的激情驱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励学生积极主动领悟,不断增强感悟能力。我下子抓住了触动他们心灵的语段,动之以情地读,动之以情地想,晓之以理地说,发自内心的写,无不让学生从父子的“了不起”中感悟到了父亲的坚定不移,儿子的坚信不疑,感受到爱的伟大力量,受到父子情深的感染。

(三)自主的学习

为了体现以学生自主学习、个体感悟的新的理念,我还在备课时精心挖掘了课文中能够突破主线的关键词语或句子。例如:抓住“坚定”体会父亲能够在极度悲痛甚至绝望的心情下还能坚定“找儿子”的信念,从而体会父亲的“了不起”;抓住“埋头接着挖”感受父亲即使面临各种危险,也不会放弃儿子的精神,从而体会父亲的“了不起”;抓住“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这两句动作、外貌描写感受父亲挖掘时间长,挖掘艰难,从而体会父亲的“了不起”。在教学过程中,我只需抓住这些突破点引导学生放开交流即可,而教师在课堂上主要起着引导和点评的作用,学生的交流、感悟自主且集中。 遗憾的是,对于如何围绕“主线”,找准突破点,挖掘出文中真正值得学生深入探讨、交流的关键词句,找出激起学生思维火花的契合点,我还把握得不是很准确;对于学生个性化的理解、有创意的理解,我还不能做到恰到好处的延伸、引导,这将成为我今后努力的方向,使我在教学的成长道路上不断进取。

地震中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地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