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编制岗位说明书指导意见

发布时间:2020-03-03 17:11:0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编制岗位说明书指导意见

为有效推行绩效管理体系,落实绩效考核方法,前期需要对各岗位工作的情况做准确定性和描述,并以此为基准,为绩效考核指标的制定做一个技术依据和参考,所以岗位说明书的编制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为保证岗位说明书编制内容不偏离目标,在此有必要对编制过程给与一些指导意见,还望各位同事认真思考,充分理解该指导意见思想,并给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该岗位说明书的编制内容分三部分板块,分别是基本信息、任职资格及工作说明。基本信息是对该岗位客观内容的具体描述,它的确定帮助公司明确岗位信息,加强对各岗位监控与管理。编写任职资格主要是为规范岗位上岗条件,此项工作的意义在于使企业和员工双方皆认识到员工应具备怎样的素质,或为了工作应该培养怎样一种能力。工作说明又包括三项具体内容,分别是工作目标,工作流程,工作职责。工作目标的确定意义在于使员工明确每日工作任务。工作流程主要将每日工作的具体内容描述出来,包括工作任务中的每项具体步骤,使用何种机械设备,添加何种材料及用量,此项工作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规范员工工作工艺流程,二是为绩效考核指标的制定做出一个详细依据。工作职责主要是明确该岗位应承担的责任,应履行的义务,此项内容的意义在于使员工明确自身岗位权限,更有利于使用岗位权力而开展工作,同时,明确岗位义务也有助于约束职工行为。 本次岗位说明书的编制重点在于描述工作流程,工作流程的确定有助于工艺流程的改进,以往的工作考核只注重结果,而不注重过程,导致虽然完成任务,但大量的人力、财力浪费在不精细、不节约的过程上,而本次绩效考核活动,在追求结果的同时,也注重过程的考核,精细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消耗,达到节能降耗目的。在过去八年的生产中,从没有过对生产工艺流程做过准确规范的正式文件,我们的生产方式还属于经验式生产,即“师傅带徒弟”的模式,很多节省时间和体力,提高质量,降低消耗的工艺就在这种不规范的生产模式中流失,为避免和补救这种弊端,我们有必要在岗位说明书中详细准确描述工作流程。对于工艺流程的规范,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是需要在常年累月的生产活动中一点点发现和改善的,改善生产工艺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这里,可以为大家介绍两种比较简单有效的生产工艺改善方法作为参考,第一种是动素研究方法,动素的定义是指将人的全部动作包括大脑的思考行动详细的划分为十八种最小动作单位要素即称之为动素。动素的研究意义在于通过缜密分析从劳动中找出有效动素、辅助动素和无效动素,刪除、精简无效动素,促进其一连贯动作的省时、省力并将此一连贯动作制定时间标准编写成正式文件以利推广和对新员工的培训。动素研究带来的最终结果有两点:

一、发现人员在劳动动作方面的无效或浪费,简化操作方法,减少员工疲劳,制订出标准的工艺操作方法 ;

二、将工作内容定额,使绩效考核可以从工作量和工艺两方面进行考核,对规范岗位有重大意义。动素内容分为三大类十八个小项,分别是有效动素9个,包括伸手、握取、移物、定位、装配、拆卸、使用、放手、检查;辅助动素5个,包括寻找、发现、选择、计划、预定位;无效动素4个,包括持住、不可避免的延迟(延迟)、休息、可以避免的耽搁(故延)。各部门各岗位可以认真观察分析本岗位工艺流程中哪些动素是必要的,哪些是可以精简合并的,哪些是无效可以删除的,从而制定出一套高效、准确、连贯的工艺流程。各动素的具体定义将在本指导意见后附上,同时给予一些技术说明,还望各位同事认真学习,为各自岗位的工艺流程的改进提供帮助。

第二种工艺流程改善方法是标杆分析法,顾名思义,标杆就是在某一方面做的优秀的,值得别人学习的榜样,这种优秀可能是工作技巧方面,可能是降低消耗方面,也可能是人员管理甚至生产工具的使用与摆放、车间布置方面等等,只要是先进的,能提高效益的,对生产工作有帮助的,都可以作为标杆,让其他人向其学习。标杆的出现是通过对比而发现的,在企业内部可以互相学习他人的先进之处,所以个人之间有标杆,班组之间有标杆,车间之间有标杆。在企业外部,可以将竞争对手的长处作为标杆进行学习,同时,不同行业的企业在管理方法上或者硬件使用等方面的成功之处也可以作为标杆学习,所以同行业的企业之间有标杆,不同行业企业也可以有标杆。标杆分析法的优点在于操作简单,易于发现优缺点,改善效果迅速,唯一需要注意的是避免盲目学习而生搬硬套,忽视了他人特点是否适应自己的环境,需要辩证的选择和舍取。

以上内容为两种简单易行的工艺流程优化方法,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给与大家一种思路和意见,还望各位员工认真研究学习,掌握其方法,真正将优化工艺流程的工作贯彻落实到各自岗位中。 下附:

一、《岗位说明书填写指导说明》

二、《十八动素定义及技术说明》

《岗位说明书填写指导说明》

为保证岗位说明书填写准确规范,特编写本指导说明。各项皆对应有具体解释和填写说明,请仔细阅读后按要求填写。 所属部门:

该岗位所归属部门,例如填写“电解车间”、“化合车间”、“硫酸厂”等等。 岗位名称: 该岗位叫何岗位,例如“剥离工”、“出炉工”、“压滤工”等等。 工作地点:

该岗位工作进行地点的描述,从以下5项选项中挑选最符合实际情况的选项填写:1.办公室,2.车间,3.办公室为主,少部分在外 4.在外为主,小部分在办公室 5.户外。 定编人数:

该岗位定编人数,指经各岗位上报申请,公司审核批准后的该岗位班组定编人数,以班组为单位。例如看槽工班组定编人数为11/班 上班模式:

该岗位的上班模式如何,从以下四个选项中选择最符合岗位情况的选项进行填写,如果是其它上班时间请在“其它”选项后注明具体时间段。1.常白班,2.三班倒,3.常夜班,4.其它。例如焙烧车间供气工的上班时间模式为“其它,07:00-19:00,19:00-07:00”。 岗位性质:

该岗位归属何种类型工作,从以下四个选项中选择最符合岗位情况的选项进行填写:1.技术类,2.管理类,3.普工类,4.技工类 。例如电解车间剥离工岗位性质为普工类。 日常协调岗位或部门: 该岗位因业务关系或工作需求需要与其他部门或岗位经常发生联系时,则那些岗位或部门就为日常协调岗位或部门。例如机电车间统计员的日常协调部门为人力资源部。 直接上级:

该岗位的直接上级,以行政层级为主,主要指在业务工作安排上、工作任务的协调上有紧密联系的岗位。例如剥离工班长是剥离工的直接上级,化合车间主任是压滤工班长的直接上级等等。 直接下级:

该岗位的直接下级,以行政层级为主,主要指领导可直接对其安排工作任务,并能对其工作任务进行协调的这样一些岗位。例如洗板工班长的直接下级是洗板工,电解车间主任的直接下级是电解车间各工种的班长。 学历要求:

该岗位上岗或招聘新工需要何种学历,按要求填写,如无特殊要求则填写初中。例如电解车间洗板工的学历要求就应填写“初中”。 专业要求:

该岗位上岗或招聘新工需要何种专业,按要求填写,如无特殊要求则填写“无”。 技能要求: 该岗位上岗或招聘新工是否需要某种技能,如需要则填写技能名称,不需要则填“无”。例如电工需要“电工技能”,三轮车司机需要“驾驶三轮车技能”,叉车司机需要“驾驶叉车技能”。 资格证:

因工作需求情况,该岗位是否需要某种资格证方能上岗,如需要则填写该资格证的名称。不需要则填“无”。例如电工需要“电工资格证”,三轮车司机需要“三轮车驾驶证”,叉车司机需要“叉车驾驶资格证”。 年龄要求:

该岗位对新招员工是否有年龄要求,如果有要求则注明要求的年龄条件,无要求则填写“年满十八周岁”。 性别要求:

该岗位是否对性别有要求,填写内容为:1.男,2.女,3无。

身体素质要求:

分为“优秀”,“良好”两个等级,对于劳动强度大的岗位则填写优秀,对于劳动强度需求不大的岗位则填写良好。例如看槽工身体素质填“优秀”,化验员的身体素质就应填“良好”。 工作经验:

该岗位上岗是否需要工作经验,如果需要则注明需要几年工作经验,如果不需要则注明“岗前培训”。

个人素质能力要求:

从事该岗位工作需要何种个人素质或能力,根据对全厂工作岗位的调研分析,共得出以下八种常见综合能力,请根据岗位需要,填写上岗人员应具备的以下最基本的能力:1.积极态度,2.动手操作能力,3.安全意识,4.纪律性,5.语言表达能力,6.独立判定能力,7.写作能力,8.理解能力。例如生产服务部扎袋工应具备基本能力为动手操作能力。安全部安全员应具备个人素质为安全意识。办公室人员应具备的个人素质能力为积极态度,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理解能力,班长应具备的能力为独立判定能力。 工作目标:

该岗位工作的计划目标,即在一个工作周期内要完成什么样的任务,请用简洁精炼的语言进行准确描述。例如镍铁厂成品精整工的工作目标就可以写成“完成每日上级下达的铬铁成品精整任务量,并保证质量。” 工作流程:

此栏具体描述该岗位所从事的具体的工作,应全面、详尽地写出完成工作目标所要做的每一项工作,包括工作的每项具体步骤,同时描述在不同步骤所使用的不同的材料和设备。例如电解洗板工的工作流程如下:

(1)准备: 1) 倒去废旧洗液,在洗板槽中注满水,每槽加入20kg~25kg硝酸,加入2kg~2.5kg洗洁精,再根据板面的光亮度加入洗洁精。倒硝酸时特别注意,满桶时用橡胶管抽取,1/3桶时三人倒取。 2)提前活化处理前一天处理好的抛光板,根据阳极液酸度和前一天的抛光板情况决定酸泡时间。

3)检查天车运行是否正常。 4)打扫卫生。

(2)洗板: 1)把剥离工推来的水洗板用天车吊入泡板槽中酸泡2至3分钟,吊起并沾上已配好的洗液,吊入洗板架;洗板架左右各站一人,开始擦洗;三个极板架同时进行。

2)剥离工无法剥离的锰板,将其推至洗板区后,下入泡板槽中用阳极液腐蚀去,之后沾洗液擦洗干净,注意锰片较少的、光亮度较好的挑拣出来洗干净当水洗板用。 3)推出晾干待抛光。 工作职责:

工作内容范围内岗位担当者所承担的义务、权力的边界条件。简单的说,就是最低必须履行的义务和最高承担的责任,请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进行叙述。例如电解看槽工班长的岗位权限就可以写成:“组织监督看槽工完成每日工作,保证生产安全,保证阴极板达到要求上锰量。”

编制:

填写岗位说明书人员姓名。 复核:

部门领导审核签字。

批准:

公司人力资源部批准签字。

《十八动素定义及技术说明》

1、伸手

定义:空手移动,伸向目标,又称运空。 起点:当手开始伸出的瞬间开始。 终点:当手刚触及目的物的瞬间终了。 分析:

(1)伸手系指空手。

(2)此动素前常接“放手”,后跟“握取”。 (3)此动素不能取消,但可缩短距离。

(4)移动距离是指动素的实际路径,而非两点间直线距离。 (5)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手移动长距离较短距离需要的时间较多。

(6)熟练的操作者在重复性工作的连续周期内,其手的移动几乎经过完全相同的路线。

(7)伸手通常包括下列三种过程:

· 由静止开始,加速达最大。

· 以后即以此速度等速前进。

· 最后减速到完全停止。

(8)手移动时,必须以眼引导手,故眼的移动次数及距离长短,常对操作有影响。

改善:

(1)有否缩短其距离。

(2)能否减少其方向的多变,尤其是突变。

(3)能否使工具物件移向手边。

(4)手移动的种类,按其需时的多少,顺序如下(应选择需时较少的移动):

· 伸手至一个固定位置的物件或地点。

· 伸手至每次位置均略有变动的物件(此时需用眼寻找)。

· 伸手至一堆混杂物中选取,或伸手至甚小的物件。

2、移物

定义:手持物从一处移至另一处的动作称移物,又称运实。 起点:手有所负荷并开始朝向目的地移动的瞬间开始。 终点:有所负荷的手抵达目的地的瞬间结束。 分析:

(1)运送的物件可能为手或手指携带,亦可能由一地点滑送、拖送、推送等。

(2)此动素所需时间,依其距离、重量及移动种类而定,故可缩短距离、减轻重量及改良移动种类,以达到改善。

(3)运实途中常发生“预对”。

(4)此动素前常接“握取”,后跟“对准”及“放手”。 改善:

(1)能否减少其重量。

(2)是否可应用合适的器具,如输送带、容器、盛具、镊子、钳子及夹具等。 (3)是否使用身体的合适部位,如手指、手腕、前臂、肩等。 (4)能否用重力来滑运或坠送。 (5)搬运设备能否用脚来操纵。

(6)是否因物料的搬运或程序的往返,而增加搬动时间。 (7)是否可因增加一小具或放搬运物靠近使用点而取消搬运。 (8)搬运方向的突变是否可以取消,各种阻碍物能否搬去。 (9)常用物料是否己放置于使用点。

(10)是否己用合适的手具、小盒子等,且其操作是否按装配顺序排列。

(11)是否视搬运物的重量,使用身体最合适的部位,而达到最快的搬运速度。

(12)是否有些身体的动作可以取消。

(13)双手的动作能否同时、对称而又反方向。 (14)能否由提送改为滑送。

(15)眼的动作能否与手的动作相协调。

3、握取

定义:利用手指充分控制物体。

起点:当手指或手掌环绕某一物体,欲控制该物体的瞬间开始。 终点:当物体己被充分控制的瞬间结束。

注意:当物体己被充分控制后的握取称为持住(己不是握取)。 分析:

(1)此动素不能取消,只可改善。 (2)此动素的定义着重点在以手指围绕物,如用任何工具夹物,则不能称为握取。

(3)握取常发生在“运空”与“运实”之间,其后常跟“持住”。

改善:

(1)是否可一次握取多件或减少握取次数。

(2)是否可在容器端开一个缺口,以便握取。尤其是较小零件,是否可以改善容器的边缘,以利握取。

(3)工具、物件能否预先放好,以利握取。

(4)前一工位的操作者放下工件的位置以及工具等放置的位置,能否使下一位操作者简化握取。

(5)是否能用其他工具代替手的握取。

(6)工具、物件能否预先放于回转盘内,以利握取。

4、装配

定义:为了两个以上的物件的组合而做的动作。 起点:两个物件开始接触的瞬间。 终点:两个物件完全配合的瞬间。 分析:

(1)此动作的改善多于取消。

(2)此动素之前常有“对准”或“预对”,后常跟“放手”。

改善: (1)能否用夹具或固定器。 (2)能否使用自动设备。 (3)能否同时装配数件。

(4)工具是否己达最有效的速度及送进。 (5)是否可用动力工具,以减少装配时间。

5、使用

定义:利用器具或装置所做的动作,称使用或应用。 起点:开始控制工具进行工作的瞬间。 终点:工具使用完毕的瞬间。 分析:

(1)此动素常可获得改善,不但可节省时间,更可节省物料。 (2)在某种操作内,常可连续发生多次的“使用”。

(3)以手代替工具工作时,亦属此动素,如用手裁纸,即属手在“应用”。

改善:

(1)能否用夹具或固定器。 (2)能否使用自动设备。 (3)能否同时装配数件。

(4)工具是否己达最有效的速度及送进。 (5)是否可用动力工具,以减少装配时间。

6、拆卸

定义:对两个以上组合的物体,作分解动作。 起点:两个物体开始分离的瞬间。 终点:两个物体完全分离的瞬间。 注意:尽量使用工具,以减少时间。 分析:

(1)此动素常为改善。

(2)此动素前常为“握取”,后常跟“运实”或“放手”。 (3)此动素所需时间,常与两物体的连接情况及松紧程度有关。 改善:

(1)能否用夹具或固定器。 (2)能否使用自动设备。 (3)能否同时装配数件。

(4)工具是否己达最有效的速度及送进。 (5)是否可用动力工具,以减少装配时间。

7、放手

定义:从手中放掉东西,称放手或放开。 起点:手指开始脱离物体的瞬间。 终点:手指完全脱离物体的瞬间。

注意:考虑放手的终点是否为下一动素开始的最佳位置。

分析:

(1)此动素为所有动素需时最少者。 (2)实测时,常与前一动素合并计时。 改善:

(1)能否取消此动素?

(2)能否就在工作完成处放手,用坠送法收集物件? (3)能否在运送途中放手?

(4)是否必须要极小心的放手?能否避免?

(5)容器或盛具是否经过特殊设计,以便能接纳放手后的物件?

(6)放手后,手或运送的位置是否对下一动作或次一移动最为有利?

(7)能否一次放手多个物件?

8、检查

定义:将产品和所制定的标准作比较的动作,叫检查或检验。 起点:开始检验物体的瞬间。

终点:产品质量的优劣被决定的瞬间。 分析:

(1)此动素为眼注视一物,而脑正在判断是否合格。 (2)此动索的重点是心理上的反应。

(3)检验时,按操作情况需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器官。

(4)此动素所需时间常因下列因素而定:

· 个人的反应快慢;

· 标准的精确度;

· 物料的误差;

· 视力等感官的好坏。

(5)如其它条件相同,则人对声的反应比对光的反应快,而对触觉的反应比对声与光的反应更快。人对声的反应时间为0.185s:人对光的反应时间为0.225s;人对触觉的反应时间为0.175s。

改善:

(1)能否取消或与其他操作合并?

(2)能否同时使用多种量具或多用途的量具?

(3)增加亮度或改善灯光的布置是否可减少检验的时间? (4)检验物与检验者眼睛的距离是否合适? (5)检验物的数量是否足够采用电动自动检验?

9、寻找

定义:确定目的物的位置的动作。 起点:眼睛开始致力于寻找的瞬间。 终点:眼睛找到目的物的瞬间。 分析:

(1)新手及不熟练者此动素较多,训练有素及工作熟练者,则费时极少。

(2)如工具、零件、物料各有定所,工作现场布置合适,则此动素费时极少。且此亦为取消此动素的最有效的方法。

(3)如能取消此动素为好。

(4)操作愈复杂,愈需记忆,愈不稳定,或物件愈精细时,此动素费时愈多。

改善:

(1)物件给予特别标示(用标签或涂颜色)。 (2)良好的工作场所布置。 (3)是否需要特殊的灯光。

(4)物件、工具有固定位置,并放置于正常工作范围内。 (5)操作人员应培训,使之成为习惯性的动作,而取消此动素。

10、选择

定义:在同类物件中,选取其中一个。 起点:寻找的终点即为选择的起点。 终点:物件被选出。 分析:

(1)实用上常将“寻找”与“选择”合并来计时。 (2)物件愈精细,规格愈严格,此动素的时间愈长。

(3)物件分类放置,避免混杂在一起,以及有效的现场布置,常可取消此动素。

改善:

(1)是否可取消此动素?

(2)工具物件能否标准化和互换使用?

(3)能否改善安排,而使选择较容易或可以取消?

(4)能否当前一个操作完毕时,即将零件(物料)放于下一操作的预放位置。 (5)能否涂上颜色,以利选择?

11、计划

定义:在操作进行中,为决定下一个步骤所做的考虑。 起点:开始考虑的瞬间。 终点:决定行动的瞬间。 分析:

(1)此动素完全为心理的思考时间,而非手的动作时间。 (2)操作中由于操作者的犹疑,即发生此动素。 (3)操作愈熟练,此动素时间愈短。 改善:

(1)是否可以改善工作方法,简化动作? (2)是否可改善工具、设备,使操作简单容易?

(3)操作人员是否己培训,使其熟练而减少或消除此动素?

12、定位

定义:将物体放置于所需的正确位置为目的而进行的动作,又称对准。

起点:开始放置物体至一定方位的瞬间。 终点:物体己被安置于正确方位的瞬间。 分析:

(1)此动素前常为移动、后常跟“放手”。 (2)很多情况此动素常可能发生在“运实”途中。 (3)此动素所需时间常按下列情形而定:

· 对称的物件,或任何方向均可放置的物件,需时最少。

· 半对称的物件,即能有数个位置可以放置,需时较对称物件多,较不对称物件少。

· 不对称物件,仅有一个位置可以放置,需时最多。 改善:

(1)是否必须对准?

(2)能否用量具以利对准?

(3)松紧度能否放宽?

(4)手臂能否有依靠,使手能放稳而减少对准的时间?

(5)物件的握取是否容易对准?

(6)能否利用脚操作的夹具?

13、预定位

定义:物体定位前,先将物体安置到预定位置。 起点:与定位的起点、终点相同。 分析:

(1)此动素常与其他动素混合在一起,最常见的情况是与“运实”一起发生。

(2)所谓预对,必须能将物件放置于合适的位置上,方便以后的再行取用。如将用完的笔,放置于倾斜竖起的笔架上,此处宜用“预对”,因为下次从笔架上拿笔时,就能握取使用时的位置。

(3)可以利用夹持工具或特设容器,使物件保持应用时的姿势,以利握取时即己成为使用时的姿势。 改善:

(1)物件能否在运送途中预先对正?

(2)工具的设计是否能使放下后的手柄保持向上,以利下次使用?

(3)工具能否悬挂起来,以便一伸手即可拿到? (4)物体的设计能否使每一面(边)均相同?

14、持住

定义:手握物并保持静止状态,又称拿住。 起点:用手开始将物体定置于某一方位的瞬间。 终点:当物体不必再定置于某一方位上为止的瞬间。 分析:

(1)此动素常发生在装配工作及手动机器的操作中,前为“握取”,后为“放手”。

(2)手绝对不是有效的持物工具,而是成本最贵的夹持工具。 (3)应设法利用各种夹具来代替手持物。 (4)能否于操作中取消此动素? 改善:

(1)能否用夹具来持物? (2)能否运用摩擦或粘着力? (3)能否应用磁铁?

(4)如持住不能取消,则是否己设“手靠”、“手垫”以减轻手的疲劳?

15、休息

定义:因疲劳而停止工作。 起点:停止工作的瞬间。 终点:恢复工作的瞬间。 分析:

(1)此动素所需时间的长短,视工作性质及操作者的体力而定。 (2)此动素通常都在工作周期中发生。

(3)改善工作环境及动作等级可减少或消除此动素。 改善:

(1)肌肉的运用及人体动作的等级是否合适?

(2)温度、湿度、通风、噪声、光线、颜色以及其他工作环境是否合适?

(3)工作台的高度是否合适? (4)操作者是否坐立均可?

(5)操作者是否有高度合适的座椅? (6)重物是否用机械装卸? (7)工作时间长短是否合适?

16、迟延

定义:不可避免的停顿。 起点:开始等候的瞬间。 终点:连续开始工作的瞬间。 分析: (1)当程序发生故障或中断时,即为迟延。

(2)由于程序的需要,而等待机器或他人的工作,或等待检验、待热、待冷等。

改善:此动素的发生非操作者所能控制,必须在管理及工作方法上作某些改善。

17、故延

定义:可以避免的停顿。

起点:开始停顿的瞬间。

终点:开始工作的瞬间。

分析:

(1)这是由于操作者的疏忽而产生的,可以避免。

(2)如能建立一个有工作意愿、有纪律、有效率的工作团体,此动素即可避免。

改善:

(1)改善管理方法、规章、制度、政策,使操作者毫无抱怨。 (2)改善工作环境,提供一个合适、健康、愉快而有效的生产现场。

(3)改善工作方法,降低劳动强度等。

18、发现

定义:东西己找到的瞬间动作。 起点:眼睛开始寻找到物体的瞬间。 终点:眼睛己找到物体的瞬间。 以上为各动素的定义、分析和改善办法,明确以上内容就可以对日常生产中的工作动作进行改善,以达到省时、省力、效益最高原则。同时,欲对工作动作进行改善还应坚持以下原则:

一、动作改善,必须从排除下列工作开始: (1)需要用力气的工作,亦即必须用手,脚或全身用力方能完成的工作,或向膝盖下方伸手及蹲下拿起物品的动作,因为这些工作会引起肌肉的疲劳。

(2)不自然的姿势,例如蹲在地上做事,或弯着腰工作等,这些不自然的姿势亦会引起肌肉的疲劳。

(3)需要注意力的工作,例如必须仔细对淮的工作或必须谨慎挑选的工作等,因为这些工作会引起精神上的疲劳。

(4)厌恶的工作,例如噪音很大,空气污染,机器容易故障的工作。

以上四者均是改善的重点,只要稍加留意,就可发现许多工作可以大大改善。

二、工作改善的技巧不外乎剔除,合并,重排,简化四者,以下分别列出其改善重点: 1.剔除

(1)剔除所有可能的作业,步骤或动作(包括身体,足,手臂或眼)。 (2)剔除工作中的不规律性,使动作成为自发性,并使各种物品置放于固定地点。

(3)剔除以手作为持物工具的工作。 (4)剔除不方便或不正常的动作。 (5)剔除必须使用肌力才维持的姿势。

(6)剔除必须使用肌力的工作,而以动力工具取代之。 (7)剔除必须克服动量的工作。 (8)剔除危险的工作。

(9)剔除所有不必要的闲置时间。 2.合并

(1)把必须突然改变方向的各个小动作结合成一个连续的曲线动作。

(2)合并各种工具,使成为多用途工具。 (3)合并可能的作业。 (4)合并可能同时进行的动作。 3.重排

(1)使工作平均分配于两手,两手同时劳动时最好呈对称性。 (2)工作小组作业时,应把工作平均分配于各成员。 (3)把工作安排成清晰的直线顺序。 4.简化

(1)使用最易发力的肌肉发力。

(2)减少视觉动作并降低必须注视的次数。 (3)保持在正常动作范围内工作。 (4)缩短动作距离。

(5)使手柄,操作杆,足踏板,按钮均在手足可及之处。 (6)在需要运用肌力时,应尽量利用工具或工作物的动量。 (7)使用最简单的动素组合来完成工作, (8)减少每一动作的复杂性。

以上技术方法是对各类生产劳动动作的综合概述,各岗位应根据自己岗位工作特点灵活运用。

岗位说明书编制要求

如何编制岗位说明书[全文]

岗位说明书

岗位说明书

岗位说明书

岗位说明书

岗位说明书

岗位说明书

岗位说明书

岗位说明书

编制岗位说明书指导意见
《编制岗位说明书指导意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