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社会保障问题

发布时间:2020-03-02 07:22:5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社会保障问题调研报告

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商业保险与慈善事业等制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企业还是个人都无力单独承担社会保障所涉及的各项内容。因此动员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力量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对于缓解社会矛盾,保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2013年两会前夕,在人民日报政治文化部与人民网第十二次联合推出的两会“十大热点问题调查”的结果中显示,“社会保障”以18%、142501张选票位居于选项热度排行榜第一位。从2010年“养老保险”首次成为关注热词排行第一,到今年为止,已经连续四年被人们广泛关注,成为社会公众对两会议题中最为关注的内容。社会保障分项调查显示,在“对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的上调是否满意”的调查中,97%的网民对上调的幅度非常不满意;98%网民认为废除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金双轨制的条件已经成熟;在是否支持弹性退休年龄的调查中,83%网民表示支持,15%不支持;在对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调查中,50%网民认为骗保者多,制度执行不完善,19%认为国家对低保的投入少;在对我国社会救助存在问题调查中,52%认为社会救助机制不完善,21%认为我国社会救助面不宽,标准偏低,11%认为社会救助渠道单一。

社会保障思想为构建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保障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不仅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保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重要性, 也明确了保障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是根本目的。毛泽东带领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中,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他的社会保障思想随着他对革命战争的目的和意义的认识的深入不断深化改善, 并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的深入发展而发展。该思想不仅对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具有深刻的指导作用, 而且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而社会保障问题切实关系到人民的生活质量与水平,是人民的切身利益,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解决人民的生活问题,保障了人民的利益,发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社会保障保正了人民的基本生活,使得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真正做到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社会保障问题一直是关系民生的重要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不断加大扶贫开发和社会救助的工作力度,贫困人口数量大幅度减少。从上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探索建立农村低保制度,从试点开始,逐步向面上推进;1996年底,民政部正式下发了《关于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意见》;近几年农民种地不但免租免税还给一定的补贴,所以政府对农民的惠民政策是有目共睹的。1997年国务院发出《关于在全国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部署全面开展城市低保工作;1999年国务院颁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为城市低保制度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法规保障;2001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通知》,针对城市低保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社会保障问题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也具有重要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党的十六大深刻分析了党和国家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提出了大体用20年时间,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提高,生态环境的改善等方面,全面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围绕实现这个目标制定了推进各方面工作的方针政策。在这个过程中,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十分重要。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一定程度上缩小收入差距,缓解社会矛盾,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中央确定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顶层设计是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要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合理地确定保障方式和标准,量力而行,循序渐进。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已初步,形成了社会保障体系的总框架。现有社会保障制度有: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高物质基础还比较薄弱,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需要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想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我国目前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着覆盖范围窄、制度不健全、管理基础薄弱等问题,不适应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和就业方式多样化的要求。要从统筹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统筹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统筹城镇社会保障和农村社会保障、统筹公平和效率、统筹政府作用与市场效率的高度,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组织群众、带领群众进行革命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可避免的产生物质利益的多样化和不同的利益要求,作为执政党,要始终做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社会保障问题,是关系到人民生活的重要问题,因此对于社会保障问题的把握十分重要。

社会保障问题

中国农民社会保障问题

农村社会保障问题浅析

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思考

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

关于社会保障问题调查报告

广东省城镇社会保障问题调查报告

毕业论文社会保障问题及对策

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调查报告

低收入人群社会保障问题探究

社会保障问题
《社会保障问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