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工作汇报

调研 社会保障 工作汇报(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05 05:47:51 来源:工作汇报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社会保障调研报告

一、调研课题简介

社会保障制度是现代国家最重要的社会经济制度之一。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地区、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完善社保体的任务非常艰巨和繁重。从1949年建国至今,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随着经济的发展也日臻完善。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救济和住房保障金。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部分,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二、调研设计与组织实施

本次调研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当前主要类型企业员工的社会保障是否落实到位,例如企业是否按国家相关规定为员工建立社会保险、员工是否享受到企业提供的福利待遇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设计了这份问卷,希望能通过我们的实地调查得到有效的数据和准确的结论。从XXXX年XX月起,我在XX市XX区、XX区、XX区发放调查问卷、访谈的形式向社会各行业人员采集相关信息。

三、调研对象情况简介

本次调研主要在XX市XX区、XX区、XX区开展,我们的调研对象主要集中在30—50岁左右的城市工作者,通过对百余名不同行业及单位的员工的调查,我们顺利得到了调研报告所需相关数据。

四、调研数据统计简析

我国政府经过多年努力,目前,以社会保险为核心的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框架基本形成,但是,中国毕竟还是一个尚处在发展中的国家,社会保障体系仍需进一步完善,在这次调研中,我们初步了解到社会保障体系制度在XX市的实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特点及原因。

1.城镇企业多注重养老保险,参保险种不全

在我们的调查中,我们发现被调查者大多对养老保险较为满意。从险种看,养老保险覆盖面远高于其险种,紧随其后的是医疗保险。分别占有76%和59%的比率。绝大部分公司尤其是民营企业只为员工缴纳部分养老保险费和医疗保险费,同时其他几项社会保障的险种则无人问津。

2.民营企业员工参保比例较低

调查发现,民营企业的员工参保比例低且参保险种不齐。特别是酒店,娱乐等服务行业中(我们在开平区的调研活动中曾走访XX餐饮,XXX,XXX,由于人员流动性大,除中高层管理者大多由公司为其上“五险一金”其他员工均来参加保险。

3.住房公积金最低生活保障等存在制度不健全、分配不均等问题。

这次调研我们不仅将木管投向了以养老保险为主的社会保险,还涉及到了就业培训,还有住房公积金,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助制度等社会热点问题。在调研中我们看到

(1)67%的人对住房公积金感到不满,集中48%的人认为住房公积金受益方范围较窄存在不公平,32%的人认为住房公积金风险防范能力不足。

(2)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也存在严重问题。在与被访者的交谈中我们了解到,目前最低生活保障并未真正落实到城镇生活贫困人群当中,65%的认为实际领取低保人数与省级转移支付核定的领取“低保”数量有很大偏差,并且低保对象的界定标准尚未规范。

(3)对于下岗职工、待业大学生这样的收入不固定的灵活性就业群体,做好就业培训显得格外重要,而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很多人只是在找到工作后进行过短暂的入职培训,绝大部分人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就业培训。而零收入和收入不稳定的就业群体又是最需要社会救助的,因此(2)中提到的问题格外严峻。

调研结束后,我们将得到的数据加以汇总和整理,并选取了其中富有代表性的30余份问卷进行研究,针对以上问题分析出了我们对成因的看法。

首先,认识不到位。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一些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中,雇主与雇员中存在着模糊认识,从员工自身的角度来说,员工只顾多挣钱,对养老保险缺乏切身体会,认为“退休早着呢,参加养老保险不必着急”,再加上本身工资就不高,情愿自己开销,也不愿自己缴费参保。从企业发展的角度看,企业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不愿参保。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刚刚起步,非公有制民营企业正处于原始资本积累阶段,利润意味着私有财产。因此,多数企业主普遍存在只顾眼前利益的短期行为,认识不到为员工参保可以解除员工后顾之忧,稳定人心,增加企业效益。

其次,从08年开始的经济危机使大部分企业的有限财力在承担职工社会保障支出时力不从心。国有企业由于成立时间早,离退休职工及在岗员工的社会保障负担更加沉重。而绝大部分的民营企业其所需资金绝大部分是通过自我积累的方式来解决的,外部融资渠道不畅,原始资本投入不够充足。因此,有限的财力致使许多企业在承担职工社会保障支出时确实有些勉为其难。

另外,还有一个民营企业特有的用人特点是从业人员流动性大,队伍不稳定,这也加大了企业的参保登记工作的难度,同时,约束雇主的劳动法律制度也不健全,导致被调查者中89%的民营企业员工目前尚未由所在单位为其参加社会保险。

五、改善企业员工社会保障的对策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来改善城镇职工社会保障状况。

首先,从社会的层面来讲,要加强社会保险的宣传。进一步加强宣传和培训,使经营者清楚意识到,参加社会保险是企业对职工乃至社会的重要责任和义务。同时,让广大职工都了解社会保险相关政策、规定,使大家都能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

其次,从司法的层面讲,要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强制推行。社会保险的基本特征及其与商业保险的本质区别之一,就在于社会保险的强制性,这一强制性必须通过国家立法,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才能得到有效的保证。目前社会上多数就业人员没有得到相应的社会保障,究其原因,关键在于社会保险的立法相对滞后或执法力度不够,主要依靠社会保险主管部门和经办机构通过行政手段和宣传动员的作法,只能得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因此,一方面应加快立法,特别是加快地方立法;另一方面,应充分依靠现有法律、法规,严格执法,依法推进社会保险的改革。

另外,规范用工制度是改善员工社会保障情况的重要前提。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在试用期结束后需要及时与员工签订正式用工合同并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用。

六、结束语

在这次调研中我们与许多被访者进行交流,其中有一个在税务局工作的公务员说的话让我们感触很深。他说,新中国刚刚建立XX年,从建国初期的百废待兴到现今社会的欣欣向荣,我们已经在军事、经济、科技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作为一个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过于注重经济发展导致社会结构失衡也是存在的严重问题。但总而言之一个刚刚起步的泱泱大国敢于承担起13亿人口的社会保障并在XX年中日趋完善,本身就已经树立了世界社会保障进程中的里程碑。

在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我们相信我们的国家一定会尽快出台相关政策予以解决,希望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在总结借鉴前XX年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更广地普及,更快地完善,更好地造福中国13亿人民。

推荐第2篇:社会保障调研报告

关于企业员工社会保障调查报告调研报告

一、调研课题简介

社会保障制度是现代国家最重要的社会经济制度之一。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地区、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完善社保体的任务非常艰巨和繁重。从1949年建国至今,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随着经济的发展也日臻完善。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救济和住房保障金。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部分,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二、调研设计与组织实施

本次调研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当前主要类型企业员工的社会保障是否落实到位,例如企业是否按国家相关规定为员工建立社会保险、员工是否享受到企业提供的福利待遇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设计了这份问卷,希望能通过我们的实地调查得到有效的数据和准确的结论。从2012年8月起,我在沂水县沂城街道办事处发放调查问卷、访谈的形式向社会各行业人员采集相关信息。

三、调研对象情况简介

本次调研主要在宜城街道办事处开展,我们的调研对象主要集中在30—50岁左右的城市工作者,通过对百余名不同行业及单位的员工的调查,我们顺利得到了调研报告所需相关数据。

四、调研数据统计简析

我国政府经过多年努力,目前,以社会保险为核心的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框架基本形成,但是,中国毕竟还是一个尚处在发展中的国家,社会保障体系仍需进一步完善,在这次调研中,我们初步了解到社会保障体系制度在我县的实行 1

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特点及原因。

1.城镇企业多注重养老保险,参保险种不全

在我们的调查中,我们发现被调查者大多对养老保险较为满意。从险种看,养老保险覆盖面远高于其险种,紧随其后的是医疗保险。分别占有76%和59%的比率。绝大部分公司尤其是民营企业只为员工缴纳部分养老保险费和医疗保险费,同时其他几项社会保障的险种则无人问津。

2.民营企业员工参保比例较低

调查发现,民营企业的员工参保比例低且参保险种不齐。特别是酒店,娱乐等服务行业中。

3.住房公积金最低生活保障等存在制度不健全、分配不均等问题。

这次调研我们不仅将木管投向了以养老保险为主的社会保险,还涉及到了就业培训,还有住房公积金,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助制度等社会热点问题。在调研中我们看到

(1)67%的人对住房公积金感到不满,集中48%的人认为住房公积金受益方范围较窄存在不公平,32%的人认为住房公积金风险防范能力不足。

(2)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也存在严重问题。在与被访者的交谈中我们了解到,目前最低生活保障并未真正落实到城镇生活贫困人群当中,65%的认为实际领取低保人数与省级转移支付核定的领取“低保”数量有很大偏差,并且低保对象的界定标准尚未规范。

(3)对于下岗职工、待业大学生这样的收入不固定的灵活性就业群体,做好就业培训显得格外重要,而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很多人只是在找到工作后进行过短暂的入职培训,绝大部分人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就业培训。而零收入和收入不稳定的就业群体又是最需要社会救助的,因此(2)中提到的问题格外严峻。

调研结束后,我们将得到的数据加以汇总和整理,并选取了其中富有代表性的30余份问卷进行研究,针对以上问题分析出了我们对成因的看法。

首先,认识不到位。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一些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中,雇主与雇员中存在着模糊认识,从员工自身的角度来说,员工只顾多挣钱,对养老保险缺乏切身体会,认为“退休早着呢,参加养老保险不必着急”,再加上本身工资就不高,情愿自己开销,也不愿自己缴费参保。从企业发展的角度看,企业

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不愿参保。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刚刚起步,非公有制民营企业正处于原始资本积累阶段,利润意味着私有财产。因此,多数企业主普遍存在只顾眼前利益的短期行为,认识不到为员工参保可以解除员工后顾之忧,稳定人心,增加企业效益。

其次,从08年开始的经济危机使大部分企业的有限财力在承担职工社会保障支出时力不从心。国有企业由于成立时间早,离退休职工及在岗员工的社会保障负担更加沉重。而绝大部分的民营企业其所需资金绝大部分是通过自我积累的方式来解决的,外部融资渠道不畅,原始资本投入不够充足。因此,有限的财力致使许多企业在承担职工社会保障支出时确实有些勉为其难。

另外,还有一个民营企业特有的用人特点是从业人员流动性大,队伍不稳定,这也加大了企业的参保登记工作的难度,同时,约束雇主的劳动法律制度也不健全,导致被调查者中89%的民营企业员工目前尚未由所在单位为其参加社会保险。

五、改善企业员工社会保障的对策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来改善城镇职工社会保障状况。 首先,从社会的层面来讲,要加强社会保险的宣传。进一步加强宣传和培训,使经营者清楚意识到,参加社会保险是企业对职工乃至社会的重要责任和义务。同时,让广大职工都了解社会保险相关政策、规定,使大家都能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

其次,从司法的层面讲,要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强制推行。社会保险的基本特征及其与商业保险的本质区别之一,就在于社会保险的强制性,这一强制性必须通过国家立法,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才能得到有效的保证。目前社会上多数就业人员没有得到相应的社会保障,究其原因,关键在于社会保险的立法相对滞后或执法力度不够,主要依靠社会保险主管部门和经办机构通过行政手段和宣传动员的作法,只能得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因此,一方面应加快立法,特别是加快地方立法;另一方面,应充分依靠现有法律、法规,严格执法,依法推进社会保险的改革。

另外,规范用工制度是改善员工社会保障情况的重要前提。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在试用期结束后需要及时与员工签订正式用工合同并为其缴纳社

会保险费用。

六、结束语

在这次调研中我们与许多被访者进行交流,其中有一个在税务局工作的公务员说的话让我们感触很深。他说,新中国刚刚建立60年,从建国初期的百废待兴到现今社会的欣欣向荣,我们已经在军事、经济、科技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作为一个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过于注重经济发展导致社会结构失衡也是存在的严重问题。但总而言之一个刚刚起步的泱泱大国敢于承担起13亿人口的社会保障并在60年中日趋完善,本身就已经树立了世界社会保障进程中的里程碑。

在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我们相信我们的国家一定会尽快出台相关政策予以解决,希望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在总结借鉴前60年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更广地普及,更快地完善,更好地造福中国13亿人民。

张立军2012.9.10

推荐第3篇:社会保障调研报告

我国社会保障的现状与分析

社会保障制度是现代国家最重要的社会经济制度之一。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地区、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完善社保体的任务非常艰巨和繁重。从1949年建国至今,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随着经济的发展也日臻完善。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救济和住房保障金。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部分,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我国政府经过多年努力,目前,以社会保险为核心的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框架基本形成,但是,中国毕竟还是一个尚处在发展中的国家,社会保障体系仍需进一步完善,在这次调研中,了解到社会保障体系制度在地区的实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特点及原因。

1.城镇企业多注重养老保险,参保险种不全在我们的调查中,我们发现被调查者大多对养老保险较为满意。从险种看,养老保险覆盖面远高于其险种,紧随其后的是医疗保险。分别占有76%和59%的比率。绝大部分公司尤其是民营企业只为员工缴纳部分养老保险费和医疗保险费,同时其他几项社会保障的险种则无人问津。

2.民营企业员工参保比例较调查发现,民营企业的员工参保比例低且参保险种不齐。特别是酒店,娱乐等服务行业中由于人员流动性大,除中高层管理者大多由公司为其上“五险一金”其他员工均来参加保险。

3.住房公积金最低生活保障等存在制度不健全、分配不均等问题。

这次调研我们不仅将木管投向了以养老保险为主的社会保险,还涉及到了就业培训,还有住房公积金,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助制度等社会热点问题。在调研中我们看到

(2)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也存在严重问题。在与被访者的交谈中我们了解到,目前最低生活保障并未真正落实到城镇生活贫困人群当中,65%的认为实际领取低保人数与省级转移支付核定的领取“低保”数量有很大偏差,并且低保对象的界定标准尚未规范。

(3)对于下岗职工、待业大学生这样的收入不固定的灵活性就业群体,做好就业培训显得格外重要,而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很多人只是在找到工作后进行过短暂的入职培训,绝大部分人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就业培训。而零收入和收入不稳定的就业群体又是最需要社会救助的,因此(2)中提到的问题格外严峻。

首先,认识不到位。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一些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中,雇主与雇员中存在着模糊认识,从员工自身的角度来说,员工只顾多挣钱,对养老保险缺乏切身体会,认为“退休早着呢,参加养老保险不必着急”,再加上本身工资就不高,情愿自己开销,也不愿自己缴费参保。从企业发展的角度看,企业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不愿参保。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刚刚起步,非公有制民营企业正处于原始资本积累阶段,利润意味着私有财产。因此,多数企业主普遍存在只顾眼前利益的短期行为,认识不到为员工参保可以解除员工后顾之忧,稳定人心,增加企业效益。

其次,从08年开始的经济危机使大部分企业的有限财力在承担职工社会保障支出时力不从心。国有企业由于成立时间早,离退休职工及在岗员工的社会保障负担更加沉重。而绝大部分的民营企业其所需资金绝大部分是通过自我积累的方式来解决的,外部融资渠道不畅,原始资本投入不够充足。因此,有限的财力致使许多企业在承担职工社会保障支出时确实有些勉为其难。

另外,还有一个民营企业特有的用人特点是从业人员流动性大,队伍不稳定,这也加大了企业的参保登记工作的难度,同时,约束雇主的劳动法律制度也不健全,导致被调查者中89%的民营企业员工目前尚未由所在单位为其参加社会保险。

1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来改善城镇职工社会保障状况。

首先,从社会的层面来讲,要加强社会保险的宣传。进一步加强宣传和培训,使经营者清楚意识到,参加社会保险是企业对职工乃至社会的重要责任和义务。同时,让广大职工都了解社会保险相关政策、规定,使大家都能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

其次,从司法的层面讲,要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强制推行。社会保险的基本特征及其与商业保险的本质区别之一,就在于社会保险的强制性,这一强制性必须通过国家立法,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才能得到有效的保证。目前社会上多数就业人员没有得到相应的社会保障,究其原因,关键在于社会保险的立法相对滞后或执法力度不够,主要依靠社会保险主管部门和经办机构通过行政手段和宣传动员的作法,效果。因此,一方面应加快立法,特别是加快地方立法;另一方面,应充分依靠现有法律、法规,严格执法,依法推进社会保险的改革。另外,营企业,在试用期结束后需要及时与员工签订正式用工合同并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用。理借鉴国际经验,把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作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工作扎实推进障体系,把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搞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他社会保障遗留问题;养老保险的有效途径;失业保险制度,体系,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帮扶救助力度。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完善管理办法,做到科学定标、按标施保、应保尽保、动态管理。健全灾害救助制度,提高救助标准。做好2010征缴和监管。加大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力度,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制度基础上,还要加快建立补充性社会保障项目,它不仅包括企业(职业)年金和补充医疗保险、公务员医疗补助等,也包括商业养老、健康保险、社会慈善事业等。在加快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同步建立企业(职业)年金保险,使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解除待遇水平降低的后顾之忧。策,鼓励用人单位为劳动者建立补充保险。还要引导和规范各类社会机构和市场主体兴办补充性社会保障事业,特色社会保障体系。总体来看,需要积极推进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完善落实基本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政策。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措施,增强制度的吸引力和稳定性。政策,逐步将尚未参保的其他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纳入医疗保险。落实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选择参保政策。完善门诊统筹政策和管理办法,建立门诊统筹重点城市联系机制。

只能得到事倍功半的

完善

通过更有力的税收优惠政

进一步解决基本医疗保

2 规范用工制度是改善员工社会保障情况的重要前提。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 按照中央要求,要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研究解决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障和其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探索农民工参加社会做好社会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和保险关系跨省转移接续工作。继续搞好东部地区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试点。完善城乡社会救助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工作。继续扩大各项社会保险覆盖面,加强基金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完善现行的社会以满足人民群众更高的或特定的社会保障需求,逐步构建中国全面落实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纳入职工医保的推进医疗保险医疗服务项目目录市级统筹,险关系衔接和异地就医问题。加强生育保险医疗服务管理,落实生育医疗费与医疗机构直接结算,推进生育保障试点工作。

二是完善失业保险制度。进一步加大失业保险基金帮助困难企业稳定就业岗位工作力度。在全国建立失业动态监测制度,研究建立失业预警机制和失业调控体系。做好东部地区延续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试点政策的推进和评估工作。提高失业保险层次,继续完善省级调剂金制度。继续做好关闭破产、兼并重组和淘汰落后产能等企业职工安置工作。建立失业保险保障生活、预防失业和促进就业“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

三是稳步推进工伤保险制度建设。继续实施的扩面工作。实施并落实好《工伤保险条例》。做好理工作,抓紧解决“老工伤”问题。推进工伤保险市场市级统筹,积极稳妥推进工伤康复试点和工伤预防试点工作。

四是积极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各项工作,民社会保障、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及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等政策的配套衔接。加强新农保信息系统服务,在全国普遍推进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加强国家重大项目、重点地区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

同时,加大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稳妥开展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试点,继续推进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试点。抓好城镇企业职工,包括在城镇就业参保的农民工的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转移接续办法和异地就医管理办法的实施工作。研究解决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障和其他社会保障遗留问题。

要促进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要全面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着力解决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问题。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为城镇没有就业单位的居民,包括大中小学的在校学生建立这项制度,逐步解决他们的基本医疗保险问题加大病医疗保险;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尽快改变乡村医疗卫生民办化的格局,走官民结合的发展道路,努力实现目标,争取在“十一五”期末能够使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覆盖全体国民。要完善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进一步扩大覆盖面,建立失业保险与促进就业联动机制。要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做好残疾人等困难群体的优抚安置工作,此外,还要加强老龄工作。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加快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平安计划”二期,推进以农民工为重点“老工伤”研究扩大试点方案。研究新农保制度与被征地农

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本覆盖农村居民的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3

做好第一批积极推进农民工参

人员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

推荐第4篇:社会保障调研报告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行政管理专业本科调查报告

关于盐池县用人单位职工社会保障

调查的报告

工作单位

盐池县妇幼保健所 所在分校

盐池分校

指导教师

宁夏广播电视大学制

关于盐池县用人单位职工社会保障

调查的报告

社会保障制度是现代国家最重要的社会经济制度之一。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地区、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完善社保体的任务非常艰巨和繁重。从1949年建国至今,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随着经济的发展也日臻完善。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救济和住房保障金。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部分,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研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当前主要类型企业员工的社会保障是否落实到位,例如企业是否按国家相关规定为员工建立社会保险、员工是否享受到企业提供的福利待遇等。

(一)调查时间:2014年8月-10月;

(二)调查地点:盐池县内;

(三)调查对象:25—50岁左右、不同行业及单位的城市工作者;

(四)调查方式:以发放调查问卷、访谈的形式向社会各行业人员采集相关信息。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我国政府经过多年努力,目前,以社会保险为核心的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框架基本形成,但是,中国毕竟还是一个尚处在发展中的国家,社会保障体系仍需进一步完善,在这次调研中,我们初步了解到社会保障体系制度在盐池县的实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特点及原因。

(一)城镇企业多注重养老保险,参保险种不全

在我们的调查中,我们发现被调查者大多对养老保险较为满意。从险种看,养老保险覆盖面远高于其险种,紧随其后的是医疗保险。分别占有76%和59%的比率。绝大部分公司尤其是民营企业只为员工缴纳部分养老保险费和医疗保险费,同时其他几项社会保障的险种则无人问津。

(二)民营企业员工参保比例较低

调查发现,民营企业的员工参保比例低且参保险种不齐。特别是酒店,娱乐等服务行业中由于人员流动性大,除中高层管理者大多由公司为其上“五险一金”,其他员工均未参加保险。

(三)住房公积金最低生活保障等存在制度不健全、分配不均等问题。

这次调研我们不仅将木管投向了以养老保险为主的社会保险,还涉及到了就业培训,还有住房公积金,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助制度等社会热点问题。在调研中我们看到

1、67%的人对住房公积金感到不满,集中48%的人认为住房公积金受益方范围较窄存在不公平,32%的人认为住房公积金风险防范能力不足。

2、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也存在严重问题。在与被访者的交谈中我们了解到,目前最低生活保障并未真正落实到城镇生活贫困人群当中,65%的认为实际领取低保人数与省级转移支付核定的领取“低保”数量有很大偏差,并且低保对象的界定标准尚未规范。

3、对于下岗职工、待业大学生这样的收入不固定的灵活性就业群体,做好就业培训显得格外重要,而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很多人只是在找到工作后进行过短暂的入职培训,绝大部分人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就业培训。而零收入和收入不稳定的就业群体又是最需要社会救助的,因此(2)中提到的问题格外严峻。

调研结束后,我们将得到的数据加以汇总和整理,并选取了其中富有代表性的30余份问卷进行研究,针对以上问题分析出了我们对成因的看法。

首先,认识不到位。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一些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中,雇主与雇员中存在着模糊认识,从员工自身的角度来说,员工只顾多挣钱,对养老保险缺乏切身体会,认为“退休早着呢,参加养老保险不必着急”,再加上本身工资就不高,情愿自己开销,也不愿自己缴费参保。从企业发展的角度看,企业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不愿参保。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刚刚起步,非公有制民营企业正处于原始资本积累阶段,利润意味着私有财产。因此,多数企业主普遍存在只顾眼前利益的短期行为,认识不到为员工参保可以解除员工后顾之忧,稳定人心,增加企业效益。

其次,从08年开始的经济危机使大部分企业的有限财力在承担职工社会保障支出时力不从心。国有企业由于成立时间早,离退休职工及在岗员工的社会保障负担更加沉重。而绝大部分的民营企业其所需资金绝大部分是通过自我积累的方式来解决的,外部融资渠道不畅,原始资本投入不够充足。因此,有限的财力致使许多企业在承担职工社会保障支出时确实有些勉为其难。

另外,还有一个民营企业特有的用人特点是从业人员流动性大,队伍不稳定,这也加大了企业的参保登记工作的难度,同时,约束雇主的劳动法律制度也不健全,导致被调查者中89%的民营企业员工目前尚未由所在单位为其参加社会保险。

三、改善企业员工社会保障的对策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来改善城镇职工社会保障状况。

首先,从社会的层面来讲,要加强社会保险的宣传。进一步加强宣传和培训,使经营者清楚意识到,参加社会保险是企业对职工乃至社会的重要责任和义务。同时,让广大职工都了解社会保险相关政策、规定,使大家都能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

其次,从司法的层面讲,要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强制推行。社会保险的基本特征及其与商业保险的本质区别之一,就在于社会保险的强制性,这一强制性必须通过国家立法,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才能得到有效的保证。目前社会上多数就业人员没有得到相应的社会保障,究其原因,关键在于社会保险的立法相对滞后或执法力度不够,主要依靠社会保险主管部门和经办机构通过行政手段和宣传动员的作法,只能得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因此,一方面应加快立法,特别是加快地方立法;另一方面,应充分依靠现有法律、法规,严格执法,依法推进社会保险的改革。

另外,规范用工制度是改善员工社会保障情况的重要前提。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在试用期结束后需要及时与员工签订正式用工合同并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用。

在这次调研中我们与许多被访者进行交流,其中有一个在税务局工作的公务员说的话让我们感触很深。他说,新中国刚刚建立60年,从建国初期的百废待兴到现今社会的欣欣向荣,我们已经在军事、经济、科技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作为一个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过于注重经济发展导致社会结构失衡也是存在的严重问题。但总而言之一个刚刚起步的泱泱大国敢于承担起13亿人口的社会保障并在60年中日趋完善,本身就已经树立了世界社会保障进程中的里程碑。

在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我们相信我们的国家一定会尽快出台相关政策予以解决,希望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在总结借鉴前60年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更广地普及,更快地完善,更好地造福中国13亿人民。

3 附录:统计数据分析图表

城镇企业职工对住房公积金不满意看法受益面范围窄存在不公平, 48%50%45%40%35%30%25%20%15%10%5%0%风险防范能力不足,32%受益面范围窄存在不公平风险防范能力不足制度决策与监管机制不健全支持廉租房建设的作用有限制度决策与监管机制不健全, 10%支持廉租房建设的作用有限, 8%1

城镇职工对社会保障社会保险的满意程度生育保险, 33%基本养老保险,53%工伤保险, 51%失业保险, 25%基本医疗保险,43%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

目前对于社会救助制度不满意的看法9%20%基本救助制度尚未建立健全专项救助制度及制度之间衔接有待进一步加强救助制度的资金投入不足65%23%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有待进一步理顺

各类型企业为员工提供福利现状事业单位,97.43%国有企业,70.69%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事业单位民营企业,57.14%

推荐第5篇: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汇报

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汇报

*厅长及各位领导一行不辞辛苦,亲临我县视察指导工作,这是对我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使我们倍受关怀和鼓舞。在此,我谨代表县委、县政府及××万××人民,向各位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县位于××省西北部,全县总面积××*平方公里,是××省幅员最广的县,全县现有××个乡镇

,总人口××万。是一个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级贫困县。多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县委*书记、县政府*县长经常督促检查,并亲自参加人才劳动力招聘会,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同志多次深入劳动部门现场办公,调查研究,掌握动态,落实措施。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连年获得省、市表彰,去年我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获得全省劳动争议仲工作先进单位、全省社会保险综合先进单位、全省社会保险系统优质服务窗口、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先进单位、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先进单位、全市职业培训工作先进单位、全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为我县巩固“两个确保”、促进再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下面我从社会保险、劳务输出、再就业等三个方面工作向各们领导作如下简要汇报:

一、社会保险工作

(一)基本情况

目前,我县已开展养老、医疗、生育、工伤、失业等五类社会保险业务。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7386人,实际缴费14380人,每月应收养老保险费131万元,每月应付养老保险费253万元,每月缺口122万元,年缺口1464万元。全县参加基本医疗保险9380人,全年征收基本医疗保险费635万元,原创:http://www.daodoc.com/实际支出医疗金584万元,离休干部医疗保险费按国家政策全部落实到位。2005年6月全县正式启动工伤保险业务,参保2515人,征收工伤保险基金12万元,发生工伤3人,支付工伤保险费1万元。全县参加生育保险4057人,2005年征收生育保险基金25万元,支付生育保险费11万元,支付率100。

(二)主要工作成效

1、配合改制,维护社会稳定。近几年,我县完成国有集体企业改制93家,置换身份职工7446人,办理提前退休手续的1452人。清理陈欠养老保险费1887万元、医疗保险费93万元。在搞好我县自来水公司、汽运公司、××*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改制中,妥善安置了职工,耐心细致地做好政策解释工作,使职工吃下了“定心丸”,企业得到了平稳过渡,特别是对××*的改制,开创了全省企事业综合性单位改制先河,维护了社会稳定。

2、多方筹资,巩固“两个确保”。为确保我县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按时足额发放,我们搅动思想,全身心投入,做了大量的工作:一是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2004年、2005年分别安排我县养老补贴基金1080万元、万元,2006年县委、县政府由财政拨150万列入社会保险资金。同时,为了鼓励民办学校积极参保,县政府决定给予民办学校参保人员每户每月补贴60元,极大地支持了我县社会保障工作,也鼓舞了我们战胜困难的信心;二是推进扩面征缴。针对企业改制断保十分严重现象,由县人大牵头组织对全县企业的《劳动法》执法专项进行检查,并与县民营经济局、县委党校举办了一期企业经理(厂长)和劳资干部培训班,大力宣传《劳动法》等文件政策,培训人次100余人,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较好地促进了企业参保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同时,劳动系统干部全部参与到扩面征缴工作中,每位班子成员与两个企业挂钩,每位干部负责20名参保户,建立责任制,深入企业开展扩面征缴与清欠工作。象××局长到××*等单位开展扩面征缴工作。两年来,养老扩面2300余人。征缴失业金2004年、2005年分别为202万元、万元;三是按时足额发放。社保局实行银行按时足额代发,今年1—5月共计发放养老金万元,社会化发放率100。历年来,我们坚决执行党的政策,及时调整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深受退休人员好评。全县2230名国有企业下岗进中心人员,每月133元的基本生活费,做到按季足额发放,三年共发生活费822万元。

3、锐意创新,扩大保险范围。扩大社会保险范围,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实践党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我县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做好工作:一是争取政策,将农垦企业纳入养老保险。按照国家关于农垦企业纳入社会保险的政策,我县已将××*垦殖场符合参保条件的职工,全部纳入社会保险。××*垦殖场197名退休人员第一次正式领取养老金,生活有了保障,解决了我县一个“老大难”问题;二是积极探索,将新参加工作人员纳入养老保险。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县机关事

推荐第6篇: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汇报

*厅长及各位领导一行不辞辛苦,亲临我县视察指导工作,这是对我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使我们倍受关怀和鼓舞。在此,我谨代表县委、县政府及××万××人民,向各位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县位于××省西北部,全县总面积××*平方公里,是××省幅员最广的县,全县现有××个乡镇,总人口××万。是一个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级贫困县。多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县委*书记、县政府*县长经常督促检查,并亲自参加人才劳动力招聘会,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同志多次深入劳动部门现场办公,调查研究,掌握动态,落实措施。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连年获得省、市表彰,去年我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获得全省劳动争议仲工作先进单位、全省社会保险综合先进单位、全省社会保险系统优质服务窗口、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先进单位、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先进单位、全市职业培训工作先进单位、全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为我县巩固“两个确保”、促进再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下面我从社会保险、劳务输出、再就业等三个方面工作向各们领导作如下简要汇报:

一、社会保险工作

(一)基本情况

目前,我县已开展养老、医疗、生育、工伤、失业等五类社会保险业务。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7386人,实际缴费14380人,每月应收养老保险费131万元,每月应付养老保险费253万元,每月缺口122万元,年缺口1464万元。全县参加基本医疗保险9380人,全年征收基本医疗保险费635万元,实际支出医疗金584万元,离休干部医疗保险费按国家政策全部落实到位。2005年6月全县正式启动工伤保险业务,参保2515人,征收工伤保险基金12万元,发生工伤3人,支付工伤保险费1万元。全县参加生育保险4057人,2005年征收生育保险基金25万元,支付生育保险费11万元,支付率100%。

(二)主要工作成效

1、配合改制,维护社会稳定。近几年,我县完成国有集体企业改制93家,置换身份职工7446人,办理提前退休手续的1452人。清理陈欠养老保险费1887万元、医疗保险费93万元。在搞好我县自来水公司、汽运公司、××*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改制中,妥善安置了职工,耐心细致地做好政策解释工作,使职工吃下了“定心丸”,企业得到了平稳过渡,特别是对××*的改制,开创了全省企事业综合性单位改制先河,维护了社会稳定。

2、多方筹资,巩固“两个确保”。为确保我县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按时足额发放,我们搅动思想,全身心投入,做了大量的工作:一是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2004年、2005年分别安排我县养老补贴基金1080万元、万元,2006年县委、县政府由财政拨150万列入社会保险资金。同时,为了鼓励民办学校积极参保,县政府决定给予民办学校参保人员每户每月补贴60元,极大地支持了我县社会保障工作,也鼓舞了我们战胜困难的信心;二是推进扩面征缴。针对企业改制断保十分严重现象,由县人大牵头组织对全县企业的《劳动法》执法专项进行检查,并与县民营经济局、县委党校举办了一期企业经理(厂长)和劳资干部培训班,大力宣传《劳动法》等文件政策,培训人次100余人,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较好地促进了企业参保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同时,劳动系统干部全部参与到扩面征缴工作中,每位班子成员与两个企业挂钩,每位干部负责20名参保户,建立责任制,深入企业开展扩面征缴与清欠工作。象××局长到××*等单位开展扩面征缴工作。两年来,养老扩面2300余人。征缴失业金2004年、2005年分别为202万元、万元;三是按时足额发放。社保局实行银行按时足额代发,今年1—5月共计发放养老金万元,社会化发放率100%。历年来,我们坚决执行党的政策,及时调整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深受退休人员好评。全县2230名国有企业下岗进中心人员,每月133元的基本生活费,做到按季足额发放,三年共发生活费822万元。

3、锐意创新,扩大保险范围。扩大社会保险范围,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实践党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我县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做好工作:一是争取政策,将农垦企业纳入养老保险。按照国家关于农垦企业纳入社会保险的政策,我县已将××*垦殖场符合参保条件的职工,全部纳入社会保险。××*垦殖场197名退休人员第一次正式领取养老金,生活有了保障,解决了我县一个“老大难”问题;二是积极探索,将新参加工作人员纳入养老保险。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县机关事业单位2004年1月后参加工作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实施意见》,凡2004年1月1日后参加工作的机关工勤人员,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一律参加养老保险,此举从根本上解决了财政包揽的养老体制。同时,按县委、县政府要求,我们已将全县××*个行政村的书记、主任纳入养老保险;三是稳健试点,将农民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一件“便民、利民、健民”的大好事,我县被省确定为××××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并于××*年1月1日正式启动,全县共有××万人参保,征缴自筹资金人均*元,共计××*万元,医保局负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管理,截至6月止,已为*人办理了住院补偿手续,补偿金额××多万元全部到位,取得了农民朋友的信任;四是增加投入,将新增教师纳入医疗保险。实行“一税制”后,基层中小学经费紧张,单位缴纳的参保资金难以到位,县政府及时补充基金190万元,用于解决520多名教师的参保问题。

4、优化服务,赢得群众好评。在县委的领导下,我们本着“实践党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宗旨,不断优化窗口服务。一是开展“三有一好”(有理想、有能力、有责任、好形象)创建活动,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二是制订实施方案,落实具体要求,深入开展“社保进万家,保障你我他”活动;三是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开展医保工作。成功地与省内外20多家著名医院建立联络网和病人转诊反馈信息网,为参保病人提供诊疗信息和购药渠道;还为参保人员提供到外地医院就诊的路线,医师姓名,电话号码;去年底又急患者之所急,需患者之所需,建立“贫困患者求助联系卡”制度,至今持卡人员已达50余人;同时,坚持严肃查处违规事件,每年拒付不合理医疗费用10万余元,维护了参保人员的合理医疗消费权益;四是认真做好信访工作。为做好××*的思想稳定工作,我们会同有关部门多次到省、市部门咨询政策,与患者座谈,尽可能解决他们的生产、生活困难。为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县人劳局会同总工会、公安局、建设局等部门多次组织检查,县劳动部门认真受理和查处群众举报案件,结案率达90%以上。

二、劳务输出工作

(一)基本情况

我县有农业人口近*万,占全县总人口的*%。外出务工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是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也是进行原始资本积累的最有效方法。每年我县外出务工人员达*万余人,汇回资金近6亿元。

(二)主要工作成效

1、建立和健全劳务输出网络。一是在××、××两地建立了××*县劳务输出联络办事处,负责为务工人员提供政策咨询、代办证件、维护权益等服务,帮助解决劳动争议和法律纠纷等问题;二是各乡镇政府成立劳动服务站,并确定一名副职分管,一名干部专抓。

2、召开人才劳动力招聘大会。我县投资50多万元,添置电脑、传真、电子显示屏等必要的办公设备,建立了××*县人才劳动力市场。三年来,市场在提供就业信息、进行就业登记、联系就业厂家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该市场还连续四年召开全县春季、秋季二次人才劳动力招聘大会,累计参会人数31000余人,共计就业登记达6000余人,正式应聘3650余人。

3、培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为让务工人员掌握一定的技术,提高务工水平,增加务工收入,我们在就业局投资7万元,添置电脑32台;投资4万元,添置电力逢纫机40台,且积极与他厂联合办教,建立培训基地。如与本县××服装厂联合建立缝纫培训基地,与××电脑学校联合建立电脑培训基地。同时还与省内外有资质的单位联合培训电工、电焊工、建筑工等,三年来,共培训各类人员3230人。县政府每年投资50万元,在县技校、职高增设常年培训班,县政府主要领导亲任校长,人劳局长、教育局长任副校长。

4、掌握务工人员基本情况。为给劳务输出决策提供可靠的资料,我们经常组织人员赴县外、乡镇进行就业情况调查,分析务工形势,发布务工信息。特别是今年春节期间,有关部门人员走进千家万户,登记外出务工人员的地址、厂名、性别、年龄等基本情况,使之成为一份真实可靠的外出务工人员的统计资料。

5、抓好阳光工程建设。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一项阳光工程,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农民的关心,做好此项工作意义重大。根据上级文件精神,2004年以来,我们共组织农民工进行免费培训674人,其中计算机318人、家政108人、缝纫工30人、保安58人、电焊工54人、建筑工46人,同时进行了免费就业介绍,培训人员就业率达90%以上,获市检查验收组的好评。

6、开辟外出务工新渠道。为促进劳务输出,每年均到××、××等地召开1次以上××籍知名人士座谈会,介绍××劳动力资源,通过他们向用人单位推荐××外出务工人员。

三、再就业工作

(一)基本情况

我县原有国有集体企业××家,职工××*人。经过几年改制,置换职工身份的有××人。目前在岗职工××人(在岗发工资),下岗后实现了再就业××人,现有下岗失业人员××人(包括再就业服务中心现有××人)。

(二)主要工作成效

1、搭建平台,开辟再就业岗位。一是建立“一园两城一街”再就业基地,即××工业园、××私营经济城、××城、××路再就业一条街。在××城落户的下岗人员为81人,在××工业园务工的下岗失业人员长期保持在500人左右。2005年还在××丝业、××制丝、××制丝等公司建立再就业基地,安置下岗失业人员510人;二是加强人才劳动力市场建设。通过采取“找网站、发信函、通电话和外出考察,县内以村为单位,建立信息站”的办法,激活劳动力市场,该市场每年提供用工信息5000多条,免费培训800人以上,免费介绍5000人以上;三是构建街道社区再就业平台。政府投资在××镇街道、社区建立劳动和社会保障所和8个劳动就业服务站,为下岗失业人员灵活就业提供服务,目前,已有相当一部分的“4050”人员通过街道、社区找到了保姆、保洁、钟点工等形式多样的就业岗位;四是清腾机关事业单位工勤岗位。近三年清腾出工勤岗位250个,全部用于解决下岗职工和退伍军人就业;五是兴办劳动密集型企业。为切实解决我县就业和再就业难问题,我们大力鼓励和支持外出务工人员和外地老板到我县投资兴办劳动密集型企业。我县外出务工人员××*,回××创办了××*服装织造有限公司,该厂××多名就业人员中,有××多人是下岗职工;六是支持自主就业开辟岗位。对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就业的,我县予以大力支持,失业人员要求办厂办店的,工商税务部门均予以特事特办,去年我县新增城镇个体户3300多户,新增私营企业120余家,其中70%的从业人员是下岗失业人员;七是凝聚社会合力开辟岗位。动员全社会都来关心、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城建、邮政、电信等部门在县城建设便民亭,低价转让或低租给下岗失业人员使用;××集团、××集团、丝绸企业、矿业系统等36户企业,利用空闲场地、设备、技术等条件,分流安置了1700多名下岗失业人员;八是市场操作,组织职业介绍。就业局组织5名下岗职工,成立了“××家政服务中心”,常年收集用工信息、介绍就业,三年来共为我县下岗职工提供就业3000多人次。

2、不折不扣,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一是发放《再就业优惠证》,减免税费。根据省、市、县再就业工作文件精神,我们定期召开再就业工作联系会,对符合条件的下岗职工,发放《再就业优惠证》,减免税费。2003年1月1日以来,全县共发《再就业优惠证》902个,减免地税66万元,减免工商费82.5万元,兑现了政策,调动了下岗职工再就业的积极性;二是担保小额贷款。县政府成立了再就业小额贷款担保中心,安排担保资金,2006年为下岗职工担保小额贷款200万元,有效地解决了一部分下岗职工的燃眉之急,促进了再就业工作。

3、加大力度,做好失业人员培训工作。近三年来,我们加大了对下岗失业人员的培训力度,共举办电脑培训班27期1300多人,举办缝纫培训班5期136人,举办保安班3期128人,电工班1期44人,建筑装璜班1期40人,共计免费培训1648人。原创文章,尽在文秘知音www.daodoc.com网。

四、存在问题及困难

1、劳动用工不够规范,扩面征缴难度大,有些用工单位社会保障法律意识不强,不签订劳动合同,不参加养老、医疗、工伤保险,拖欠务工人员工资,严重损害了职工的合法权益。

2、保障资金缺口大。随着我县企业改革力度加大,参保人数减少,退休人员增加,再加上扩面征缴工作难度大,致使养老金今年收支缺口1770万元,2230名再就业中心人员共欠养老金606万元;

3、再就业工作压力大。尽管县里出台了不少扶持政策,加大再就业工作力度,但由于我县改制力度大,下岗人数多,特别是“4050”人员多,目前,仍有3200多名下岗人员没有实现再就业。

五、下步工作思路

今年市里下达我县养老保险扩面任务××人,确保××人,基金征缴新增××万元,省、市今年建立每季扩面征缴通报制度,并将扩面征缴与国家养老保险补贴挂钩。为了全面完成今年的劳动保障任务,下一步工作准备:

1、加强组织领导,搞好相关部门配合。县人民政府发文成立“××县社会保险扩面征缴领导小组”。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有关单位领导担任成员。领导小组每季召开一次联席会议,督促检查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协调解决实际问题。

2、继续加大宣传力度、营造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的强势氛围。召开全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通过各种媒介进行社会保险政策宣传,营造参加社会保险利国利民的浓厚氛围,做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切实解决用人单位和从业人员认识上的不足和观念上的误区,强化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意识。

3、坚决贯彻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加大再就业帮扶力度,特别是帮扶“4050”人员的力度。政府带头,动员社会各界来关心、帮扶下岗失业人员,为他们提供生活、就业、教育、医保等方面的帮助。

4、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做到坚持异地输出与就地转移相结合、坚持就业与创业并举、坚持培训与维权齐抓。把引导和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作为一件大事来抓。

推荐第7篇:关于社会保障工作情况调研

为了依法做好社会保障工作,促进社会安定稳定。今年4月,笔者先后深入到劳动、人事、民政、税务等部门和***县社会劳动保险公司、劳动就业管理处、医疗保险中心、机关社保公司等办事机构以及大部分乡镇,通过听取汇报、座谈、查看会计原始资料等办法,比较全面地了解***县社会保障工作开展情况。现分别综述如下:

一、关于城镇职工社会劳动保险工作情况

***县社会保险公司成立于1987年1月,先后已实施了四种保险险种,即养老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遗属保险。保险对象是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的所有人员。2001年以前上述四种保险的征缴发放均由县社会劳动保险公司办理。到2001年11月省人大常委会公布了关于修改《福建省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条例》的决定和修改《福建省企业职工失业保险条例》的决定以后,省政府决定社会养老保险费等将由税务部门依法征收,县劳动保险公司负责离退休等人员的养老金的发放,实现了收与支的分离。

2001年***县共有2385人参加社会劳动保险,全年征收养老保险费347.60万元。税务部门依法加大保险费的征收力度,审核了35个单位,补交了养老金29万元,失业保险金3.80万元,同时清理收回了历年旧欠80万元。

2001年***县社会劳动保险公司共发放养老保险金351万元,确保了全县企业离退休806人的基本生活。支付了工伤、生育保险金11万元,维护了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减轻了企业的负担。同时还对全县229个遗属人员按时足额发放了基本生活费。

社会劳动保险工作在劳动、税务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做出了成绩。税务部门做到依法征收、应收尽收,劳动部门认真审核把关,严格执行有关文件精神,在养老金发放过程中做到“一天不拖,一分不少,一人不漏”。劳动、税务紧密配合,为***县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必须看到当前社会劳动保险工作还存在二个突出的问题:一是有些企业不景气,存在欠费现象;二是养老保险覆盖面扩展难,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外资企业、私劳企业。

二、关于失业保险工作情况

***县失业保险从1986年10月开始运作,97年以后征收比例按工资总额的3%,其中个人负担1%(按个人工资总额计算),单位负担2%。目前全县参加失业保险的单位78个,2385人,全年征收失业保险金40万元。2001年县劳动部门给沙发厂、康友公司、粮食系统、果品公司、贸易公司、闽东电站等6个单位的214人,发放失业保险金24万元。今年1--3月份又为上述的214人发放失业保险金12.94万元,既减轻了企业负担,又为失业职工提供了经济保障。

当前失业保险金征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扩面难。难在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如教育系统)和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如卫生系统),他们认为单位负担的2%应该由财政拨款,并且认为自己不可能会失业,因而主动参加失业保险的积极性不高。据统计,全县应参加失业保险的单位有134个,职工为5110人,但实际参加人数仅2385人,只占应保人数的46.7%。

三、关于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工作情况

***县机关社保公司成立于1993年6月,挂靠在县人事局。其保险的对象主要是机关事业单位合同制工人;聘用制干部;自收自支、企业化管理、差额补助的事业单位人员;非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人员;人事、工资关系挂靠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人事档案寄存在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具有国家干部身份的人员;以及其他执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单位的人员。征收标准按单位在册人员工资总额的23%缴纳,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按本人工资总额的2%计算。到2001年,***县共有投保单位94个,投保人员1260人。年支付机关、事业单位的194名离退休人员工资计202.60万元。保险金滚动余额为360.75万元。

机关社保公司保险金目前虽有余额,但随着离退休人员的增多,如果征收入库率未跟上,则存在潜在的危机。征收不到位的金额主要集中在乡镇。据调查,9个乡镇都有欠缴保险金的情况,有的乡镇把职工个人应缴的部分钱扣了、挪用了,而单位负担的部分却长期未交,财务帐目较乱。据机关社保公司的统计,从1997年至2001年底,***县9个乡镇共欠108万元,主要原因,有的乡镇财政困难挪作他用,有的乡镇领导保险意识淡薄,短期行为,同时有的职工对保险的认识不到位,对个人负担的部分还存在抵触情绪。

四、关于医疗保险工作情况

***县医疗保险从2001年1月开始运作,目前参保单位共有164个,计6085人参加,年征收医疗保险金343万元。运作一年来,实现基金账户和个人账户双节余。

县医疗保险中心为了进一步保障重患病者能够看得起病,在征得县政府的同意后积极开展了商业医疗保险,给广大干部、职工又增加了一道保险的防线。

医疗保险通过一年多的运作,也反映了一些问题:一是九个乡镇除李墩和玛坑外,都存在欠缴基金情况,其中七步镇至今还是空白。各乡镇欠费合计31.02万元。二是财政负担的7%尚未及时足额到位。三是医保中心要加强与定点医院的联系,让医院备足基本医疗药品目录内的药品,减轻患病者的负担。

五、关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情况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作为“三条保障线”的最后一条保障线,虽然发放金额不多,但其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国务院于1999年10月1日出台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具体事项由县民政部门操作。保障对象从最初的17户24人,年发放保障金0.5万元,到2001年的96户273人,年发放5.86万元。今年第一季度通过个人申报,民政审查,确定的对象共125户372人,发出保障金2.625万元。在资金困难的情况下,民政部门想方设法积极向上争取专项资金总计43.30万元,及时发放到保障对象手中,为社会的安定、稳定做出了努力。

六、问题与建议

总的看,近几年***县社会保障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下,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基本建立。县直各职能部门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基金收缴审核发放制度。从本次调研活动中也看到了***县社会保障工作还存在三个突出的问题:一是宣传工作不到位。社会保障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不到位,一些单位的领导、干部、职工对社会保障的重大意义认识不足,参保意识不强;二是各种征缴资金不到位。企业不景气,欠费现象时有发生,乡镇政府挤占挪用财政预算安排的保障金还相当普遍,财政部门负担的社会保障补助资金也未按时足额到位;三是保险扩面工作不到位。主要是事业单位、个体私营企业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没有做到应保尽保。为此建议:

一要加大劳动社保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学习、宣传力度。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应采取多种形式加大社会保障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力度,做到知法、守法,依法行政,维护广大干部职工的合法权益。

二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到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支柱,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因此,必须把社会保障工作摆上突出的位置,认真研究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三要各负其责,狠抓工作落实。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要继续做好“两个确保”、“三条保障线”工作,要突出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和再就业工作。要努力扩大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的社会覆盖面,做到应保尽保。税务部门要依法提高基金征缴率,进一步加大清欠力度,确保基金足额入库。乡镇政府要多方筹措资金,补交被挪用挤占的社会保障金,切实维护广大干部、职工的合法权益。财政部门要做好社会保障金的预算支出安排,做到社会保障补助资金按时足额到位和专款专用。财政、审计等部门要加强对社会保障基金的检查、监督,确保社会保障金的安全。

四要服务到位。劳动、人事、民政、税务等部门的干部、职工要增强责任感,主动为参保对象提供优质服务,为社会的安定稳定、经济发展做贡献。

推荐第8篇:社会保障四有工程调研

以民为本建四有 统筹城乡惠民生

——对盐城市实施农村“四有”工程的调研省思

盐城市位于江苏东部沿海,市域面积1.69万平方公里,下辖两市、两区、五县,是江苏省土地面积第一,农村人口第一的大市。同时,盐城又是一座活力四射的、新兴的工商业城市。近年来,随着盐城沿海开发步伐的加快,经济的快速发展,财政实力的不断增强,逐步摘掉了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帽子。市委、市政府更加注重民生工作,通过实施全市农村十村示范、百村试点、千村推广农民“四有”工程创新实践,着力加快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步伐,在苏北率先实施了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全覆盖工程,逐步确立了盐城市社会保障统筹城乡发展工作在全省的领先地位和全国的知晓率。本文通过对盐城市创新实施农民“四有”工程的实践调研,拟对当前经济欠发达地区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社会保障体系提出启示。

盐城市开展农村“四有”工程改善基层民生的实践探索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努力使全体人民劳有所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学有所教、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盐城市2008年起以行政村为单位,从开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最急需的领域着手,在全国率先开展以实现广大农民“劳有所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学有所教”为目标的十村示范、百村试点、千村推广“四有”工程建设,注重工作理念创新、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式创新,进行城乡统筹的大胆实践与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得到了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江苏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200

9、20

10、2011年盐城市政府连续将“四有”村建设列入为民办实事工程之一,2012年市政府提出以镇为单位,全面实现农民四有建设目标。

(一)坚持用科学发展的理念引领“四有”工程建设

1、以党的长期执政、社会和谐为目标改善人民生活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广大农民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了巨大的奉献,三十多年经济持续高速发展,GDP年均增长9.8%,GDP总量已从1978年的3600多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24万多亿元,人均GDP已经 1 进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经济总量与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及所具规模,已经为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奠定了丰厚的物质基础。现在国家提倡“反哺农村、回报农民”,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根据调研可知,盐城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在2008年初提出了围绕全市广大农民“劳有所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学有所教”四有目标,突出制度安排,规划先行;突出农村重点,城乡统筹;突出共济普惠,彰显职能的工作指导思想,巩固发展城市工作,探索实践农村工作,并在全市开展“四有”示范村建设。“四有”示范村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民生,通过促进农民就业、完善农村保障体系、提高农民社会保障水平,改善农民生活水平,缩小农村与城镇的差距,为党和政府分忧,为农民服务,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2、以广大农民“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得了”为要求保证农民利益 “四有”村建设的目的是让农民真正享有“四有”,因此盐城市将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农民身上,不仅让农民听得到“四有”工作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让农民亲身感受到“四有”村建设给他们带来的好处和利益。开展“劳有所得”工作,该市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让“两后生”、“零转移就业家庭”、被征地农民、退伍军人等农村富余劳动力能够便捷地与本地用工企业对接,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开展“老有所养”工作,宣传养老保险政策,动员企业为进厂务工的农民缴纳养老保险,动员农民参加新型农保,让农民生活得到保障;开展“病有所医”工作,在有条件的地方把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向农民敞开,让农民看得起病;开展“学有所教”工作,为“两后生”、“零转移就业家庭”、被征地农民、退伍军人等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减免费的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迅速实现转移就业。“四有”示范村建设带给农民的利益,每一个都让农民“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得了”,从而赢得农民的支持和信赖。

3、以“一年一个目标、三年一个周期”为步骤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四有”示范村建设要实现农民“四有”目标,不可能一年建设到位。为此,盐城市结合农村实际,制定了《全市“四有”示范村建设三年工作规划》,每个村用三年的时间初步实现农民“四有”目标。 “四有”建设年均目标分别为:村内富余劳动力80%、90%、95%以上实现转移就业;符合参加企业养老保险或 2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条件的村民参保率分别达60%、80%、95%以上;符合参加城镇职工或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率达到60%、80%、95%以上,其他村民参加新农合;有技能培训需求的村民90%、95%、100%以上参加实用技能培训。第一年还要建立村民“四有”基础台帐,实行信息化管理;第二年、第三年要对基础台帐资料进行更新和动态维护。全市以三年建设为一个周期,滚动实施“十村示范、百村试点、千村推广”工程,即2008年实施十村示范,2009年实施百村试点,2010年实施千村推广,2011年全面铺开,以点带面,通过六年时间的努力,在2012年基本实现全市以村为单位“四有”建设目标全覆盖。

(二)坚持用切实有效的举措推进“四有”工程建设 调研可知,盐城市在改善基层民生探索实践中的主要做法是:

1、以政府推动为主体,强化组织领导

盐城市委、市政府从2009年起在全市开展“四有”村工程建设,市政府专题召开全市“四有”示范试点村建设现场推进会,对“四有”工作进行统一部署,将“四有”建设工程的责任落实给县(市、区)、乡镇两级党委、政府。县(市、区)、乡镇两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分别成立工作班子,出台文件,明确相关职能部门的责任,加大工作推进力度,为“四有”建设的全面试点提供组织保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作为“四有”建设的职能部门,始终竭尽全力推进“四有”工程建设。“四有”示范村建设之初,盐城市、县(市、区)两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迅速搭建工作班子,分别成立了“四有”示范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对“四有”工作进行组织推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领导班子成员建立了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专门挂钩“四有”村,每两月就带领相关职能处室人员到村调研1次,帮助协调解决问题。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领导班子成员不仅到村调研指导,还抽调就业、养老、培训等条线的业务骨干驻村指导,蹲点帮建。各“四有”建设村也高度重视,专门成立工作班子,由村支书担任组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站站长为副组长,村组干部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协理员,全面开展“四有”建设。

2、以村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站建设为载体,统一规范基层平台建设 “四有”示范村、试点村、推广村的村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站,是开展“四 3 有”工作的重要载体,该市将建立“四有”示范村、试点村、推广村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站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统一规范平台建设。一是统一规范村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站建设的标准。村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站建设必须配备一名以上的专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员,有一间房、一台电脑、一部传真机、一部电话,承担就业培训、社会保障、权益维护三项工作,行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的主要职能,实现“人到位、物达标、事办成”。二是统一规范村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站的管理制度。市人社局制订下发了全市统一的《村(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站管理制度》,明确了村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站的组织体系、工作目标、工作职责、工作程序、工作考核,要求所有村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站按照这一制度要求悬挂统一格式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站标识,将管理制度张贴上墙。三是统一规范村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站台帐资料的建立和管理。所有村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站都使用全市统一格式的村民家庭“四有”情况调查了解表,对村民家庭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建立详细的村民家庭“四有”情况基础台帐资料。全市统一开发“四有”示范试点推广村村民家庭“四有”情况统计软件,将调查信息录入微机,在全市建立统一规范的村民家庭“四有”情况电子信息库。

3、以执行“八环节”工作法为关键,规范工作流程

开展“四有”工程建设,要求按照“八环节”工作法有序组织实施。一是建立平台。按照全市统一要求和标准,所有“四有”建设村都建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站,使村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站成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体系当中的第六级架构,实现体系全覆盖,工作全覆盖,达到“人到位、物达标、事办成”。村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站至少要配备1名专职工作人员,并优先选聘大学生村官担任专、兼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站协理员,要达到有一间房、一台电脑、一部传真机、一部电话的标准。二是摸清情况。摸清“四有”示范村、试点村、推广村每家每户的情况,做到所有村民的家庭情况清、就业要求清、培训愿望清、个人技能清、社保情况清。由镇(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所指导,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站负责。三是宣传发动。向示范村、试点村、推广村的村民宣传“四有”示范村、试点村、推广村建设的标准、推进的方法、目的、意义;宣传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工作由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牵头,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站负责具体实施。四是自愿申报。由村民根据自身 4 的情况,自愿申报项目,由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所指导,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站负责组织实施。五是对应衔接。将村民申报的项目与有关单位、企业衔接,由市、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六是筛选初审。将村民自愿申报的项目进行筛选、初审核,由镇、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站负责。七是公示确定。村民自愿申报的项目,经过初步筛选审核后,在村组进行公示,确定具体项目,由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站负责。八是跟踪落实。就是对村民申请的项目,经过筛选、公示确定后,进行跟踪服务、跟踪落实,衔接到位,由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

4、以沟通协调增加投入为重点,确保人员经费得到保障

由于盐城市经济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四有”工程建设所需的人、财、物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地方政府的投入。为切实解决“四有”工程建设面临的人、财、物的投入问题,市、县(市、区)两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创新工作思路,积极协调县(市、区)、乡(镇)政府部门,想方设法筹措经费,为“四有”平台建设提供人力、财力保障。近几年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通过挖掘自身潜力、协调政府部门加大投入,激发“四有”村增加支出,多方筹集资金用于“四有”工程建设。在资金投入上,射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积极协调县财政、乡镇政府,由县财政安排18.8万专项资金,各乡镇安排7.2万元经费,合计26万元用于19个村的平台基础建设。建湖县财政共投入20万元,平均每个村投入1万元。大丰市政府财政专门安排了14万用于14个试点村“四有”平台建设。阜宁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通过自身投入部分资金,激励镇、村自筹资金,实现了村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站的建设目标。在人员配备上,市、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协调组织人事部门,争取大学生村官到村担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员,提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员的整体素质,同时解决人员经费问题。我市东台、大丰、盐都、建湖、滨海等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通过与县(市、区)委组织部门沟通衔接,已安排139名大学生村官担任村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员。截止今年5月底,全市市、县(市、区)、镇(街道)财政部门已经投入资金1860万元用于镇村村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基层平台建设。

5、以强化宣传督查考核为手段,推进“四有”工作到位

一是强化专题宣传。通过盐城电视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专栏节目、《盐阜 5 大众报》、《盐城工作》等媒体详细宣传报道“四有”村的具体做法和先进典型,引导各地争先创优,提升“四有”创建的整体水平。各县(市、区)、乡(镇)、村(居)也都分别通过报纸、广播、电台、板报等多种途径开展“四有”工程建设宣传活动,宣传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政策,营造浓厚的氛围。二是组织召开“四有”建设现场推进会。已先后在大丰市西团镇大龙村、建湖县颜单镇任杨村和近湖镇镇北村以及响水县小尖镇郭庄村、张集乡佑东村召开了五次现场推进会,进行现场观摩和工作部署,促进各地推进工作进程。三是开展“四有”目标推进突击月活动。先后组织开展了新农保城居保扩面征缴突击月、学有所教工作突击月、劳有所得工作突击月等活动,促进了面上“四有”目标的推进。四是开展专项督查活动。多次组织督查组到各县(市、区)检查“四有”工作进度及目标完成情况,督促各地加大工作力度。五是加大考核力度。市委、市政府将“四有”村建设纳入到目标任务绩效考核工作,对县(市、区)政府进行专项考核,出台了具体的考核办法。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专门出台了“四有”村建设单项工作奖考核办法,并将该工作考核作为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综合先进奖考核的重要部分。县(市、区)政府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也分别制订了具体的“四有”村建设工作考核办法。部分县(市、区)还采取了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与乡镇领导签订责任状的形式,明确乡镇领导在“四有”建设中的责任。

(三)坚持用工作实践的成果检验“四有”工程建设

1、“四有”工程建设取得的成果

开展“四有”村建设,盐城市坚持改善民生,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农民社会保障水平。通过五年来的“十村示范、百村试点、千村推广”“四有”村建设,农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进展很快,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得到了极大地提升。

具体表现在:劳有所得方面,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大幅增加。以2008年在10个行政村开展“四有”示范村建设为例,10个示范村总人口近3.1万人,共有劳动力近2万人。到2008年底,1.3万人从事

二、三产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率达68%。到2009年10月,在10个示范村总人口和劳动力无较大变化的情况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率上升到76%,

二、三产业从业人数比2008年底增加了近1000人。148个试点村,总人口36.5万人,劳动力22.5万人, 6 到去年10月底,二产、三产新增加就业人数达到了11.2万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率由年初的不足50%上升到近80%。很多农村劳动力通过与企业对接,就近实现转移就业。建湖县颜单镇任杨村的一名妇女高兴地说:“现在我们村与我年龄差不多的家庭妇女,离土不离乡,都在村里的私营企业上班,一个月下来能拿到千把块钱,这在过去我们连想都不敢想。而且为我们办理了养老保险!”老有所养方面,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和新型农保参保人数大幅增加。10个示范村2008年初企业职工和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还不到1万人,2008年底参保人数达到1.39万人,当年底参保率在60%以上,其中参加老农保3300多人,参加新农保6635人,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3997人。到2009年10月,参加企业职工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人数比08年底净增加1700多人,达到1.6万人,参保率达76.6%。148个试点村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人数由年初的不足10万人上升到13.6万人,其中企业职工养老保险3.2万人,新农保10.4万人,参保率达到了61%。全市2108个推广村参保率已达99.9%。病有所医方面,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大幅增加。10个示范村08年初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不足30%,到08年底,参保率达到60%,参加职工医疗保险2051人,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4624人。到2009年10月,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比上年底净增加4600多人,达1.13万人,参保率80%以上。148个试点村参加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人数由年初的4万多人上升到6.1万人,其中参加职工医保3.1万人,居民医保3万人,参保率达60%。学有所教方面,技能培训转移就业人数大幅增加。10个示范村2008年共对3500名有技能培训需求的村民进行了实用技能培训,培训率达到了90%以上。2009年又有2709名村民提出技能培训需求,目前已培训2590人,培训率为95.6%,培训后转移人数2311人,转移率为89.2%。148个试点村今年共有2.4万名村民提出技能培训需求,目前已培训2.1万人,培训率为88.1%,培训后转移就业1.9万人,转移率为90.4%。

2、“四有”工程建设带来的变化

根据调研可知,经过几年多时间的实践,“四有”工程建设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突出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推进的主体发生了变化。“四有”村已经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抓的一项创新性工作上升为盐城市委、市政府和各县(市、7 区)政府重抓的全局性工作,盐城市委五届五次全会、盐城市委关于农村社会发展改革的1号文件都将十村示范、百村试点“四有”工程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进行推进。二是规模范围和影响力发生了变化。从2008年的十村示范扩展到百村试点、千村推广,今年已经进一步扩大规模,实施镇镇四有工程。 “四有”示范村建设这项民生工程,其影响力不再局限于盐城,已得到了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和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及省委、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三是农民参与度发生了变化。广大农民从“四有”示范村建设启动之初对这项工作不清楚、不了解、不理解,现在是“四有”村建设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热烈拥护和积极参与。广大农民称赞“这是为我们农民办的一件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得了”的大好事、大实事。四是城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政策发生了变化。原先只针对城镇居民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政策,通过开展“四有”建设,一步步向农村延伸,覆盖农民。城乡统筹已经在“四有”示范村、试点村、推广村生根开花。养老保险方面,城乡养老保险政策体系日趋完善,取消城乡界限,将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向农民敞开,农民可以自由选择参加新农保或者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就业方面,对农村村民实行与城镇同样的就业登记制度,只要符合条件,农村劳动力均可享受相应的就业优惠政策,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延伸到农村,农民可申请办理小额担保贷款;高龄补贴方面,农村80岁以上的农民,可领取老龄人补贴。

3、“四有”工程建设成果的检验

“四有”示范、试点、推广村建设是一项经过实践检验、并已得到广大农民支持信赖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实事工程,是探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城乡统筹发展刚刚获得丰收的试验田。盐城市将进一步加大农村基层社会保障工作建设力度,继续滚动实施十村示范、百村试点、千村推广“四有”建设工程,给广大农民一个高质量的社会保障,为改善民生,统筹城乡发展,综合推进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

盐城市四有工程实践的启示—建设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内容”。 统筹城乡发展已经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头等大事,成为各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8 部门责无旁贷的一项重要工作。加强农村基层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贵在探索实践、重在创新落实。盐城市在农村基层社会保障工作建设过程中,打破条件限制,创新思维理念,拓展服务范围,积极付诸实践,通过五年来建设农村“四有”工程的探索和实践充分证明,建设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意义重大,上符合党委、政府执政为民的要求,下符合广大农民的期盼。可以说,全面推进社会保障城乡统筹工作,时机更加成熟,条件更加具备。各级政府和社会保障部门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只有带着使命、带着责任,尽心尽力实施好社会保障城乡统筹工作,才能切实加快推进农村全面小康建设进程。

(一)工作理念创新,明确建设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方向 按照“巩固发展城镇社会保障,探索实践农村基层社会保障”的思路,统筹兼顾做好社会保障工作。工作范围上,已从城镇向农村拓展。当前,就全国而言,统筹城乡总体上已基本进入以工带农、以城带乡、以点带面的发展阶段。推进的突破性工作主要在农村,解决的突出性问题主要在农民,要将城镇各项社会保障政策和公共服务逐步向农村延伸,惠及农民。工作目标上,要从“保民生”向“惠民生”转变。“保”是低水平的,是一种法定的被动的社会保障体系;“惠”是扩大范围,普惠于民,是较高水平的保障,是一种积极的主动的保障方式。要尽力而为地加快推进转变进程。工作要求上,要从“重城轻乡”向城乡并重转变。城镇社会保障起步较早,制度较为完善,保障水平较高,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才刚刚起步,各级政府要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过程中,坚持城乡并重,城乡联动,协调发展,相得益彰。

(二)工作机制创新,把握建设城乡一体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原则 坚持建设社会保障体系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的原则。社会保障城乡统筹发展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群众承受能力相适应,把握好,在保障上既坚持普惠均等又体现重点帮扶,在待遇水平上既坚持权责对等又做到充分保障。坚持“城乡有别、梯次发展、渐进统一”的原则。城乡一体化不是全民统一,更不是一蹴而就;统筹重在协调发展,是个渐进的过程。必须做到城乡有别、区域有别、不同群体有别,实施城乡大同小不同的社会保障项目,逐步缩小保障水平的差距。坚持农民自愿参保、自主选择、自由转移的原则。进行深入广泛宣传,让农民知晓统筹城乡的各种社会保障政策措施和要求,由农民根据自己意愿决定是否参 9 保;建立健全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相互衔接、相互转换的政策接口,由农民根据自身能力和需求自主选择参保险种;落实并制定各种社会保险关系转移续接办法,由农民根据地域的变化转移社保关系。

(三)工作方式创新,拓展建设城乡一体社会保障体系的工作内容 注重在加快改革上动脑筋,在土地合理利用上做文章,积极探索并研究制定将农民变市民、土地换保障等一整套社会保障改革政策,推动城镇化建设,减少农民,增加收入,搞好保障,着力拓展并构建三大体系。一是构建城乡统筹的就业培训体系。增加农民收入是农村一切工作的核心,农民工资性收入是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重在农民就业创业,把农民变成农民工、把农民变成新农民重在培训。逐步建立“政策统

一、标准一致、服务均等”的城乡一体统筹就业培训体系。二是加快建立像城镇居民一样的就业培训扶持政策体系,将国家和省出台的适用于城镇劳动者的就业(创业)培训补贴、免费职业介绍、小额贷款担保、社保补贴、岗位补贴等各项优惠政策最大限度的向农村延伸。推动实施劳动预备制培训制度,做好新生代农民工免费培训工作,增强农民就业创业能力,鼓励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引导农民有序外出务工,将更多的农民变成农民工。三是构建城乡统筹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做好城乡统筹工作的基础是乡镇、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平台。逐步建立“架构完备、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功能齐备”的城乡统筹公共服务体系。

在统一的管理服务体系框架内,将资金、网络、平台、人员、政策等各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资源优先向农村配置,从而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城乡统筹提供基本保障。构建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建立“广覆盖、多层次、城乡贯通、可转换衔接”的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险政策,将有条件的农民、农民工、城镇居民,以及各类灵活就业人员纳入企业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全面实施新农保城居保全覆盖工程,并以此为突破口,带动老有所养、劳有所得、病有所医、学有所教“四有”目标的实现,从而使基层广大农民真正得到”看得到、摸得着、享受得了的实惠,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享受到科学发展的成果,以切实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10

推荐第9篇:人大调研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汇报(人社局)

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汇报(人大调研)

淮阴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近年来,特别是2010年6月淮阴区人社局组建以来,我们紧紧围绕小康建设目标,积极响应区委、区政府建设富民、便民、利民、助民、惠民、安民幸福新淮阴号召。以“创先进、争优秀,保就业、惠民生,促和谐,强基础、上台阶”为工作主题,全力服务企业用工,抓好惠民实事,坚持本职工作与我区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同步推进,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两年来工作开展情况

(一)2011年就业和社会保障指标完成情况

2011年,全区城镇新增就业7482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12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41%以内。全区城乡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达97.38%,五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和基金收入继续保持双增长,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五项险种参保人数分别达到5.44万人、4.5万人、5.77万人、3.52万人和3.02万人,五项基金征缴总额3.07亿元,其中,养老保险基金征缴2.224亿元。失业保险基金征缴1401万元,完成全年征缴任务500万元的280%。

(二)2012年以来就业和社会保障指标完成情况

1、就业方面

今年以来,全区实现新增就业5609人,再就业3343人,

帮扶就业困难群体就业254人,辖区内登记失业的被征地农民就业率93.9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91%以内。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3478人,开展创业培训2510人,其中农民创业培训2200人;省级充分转移就业乡镇创建率达62%,超过全年目标7个百分点,已初步通过的省级验收;聘用专职人员的村级公共服务平台覆盖率100%。

2、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方面

1-9月参保人数为61900人,扩面净增7587人;养老保险基金征缴1.92亿元,清欠600万元;参保缴费率98%,免费康检5574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39%。

3、医疗、工伤、生育保险方面

截止9月底,全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57934人、108194 人,覆盖率均分别达95%。征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6783万元,共支出医疗保险基金6727万元;共征缴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基金2343万元,支出2483万元;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3.14万人和3.54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农民工参保分别达到9749人、12735人。

4、失业保险方面

征缴失业保险基金1124.9万元,失业保险参保人数49275人,其中农民工参保3387人,失业保险覆盖面达94.5%。

5、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方面

1—9月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按月足额发放,月平均近10万人领取养老金,发放率100%,并从7月份起,月基础养老金由60元提高至70元。目前已实现参保人数252435人,完成率97.81%,预计今年可实现参保人数为256510人,完成率99.38%。努力巩固“两个全覆盖”。坚持养老金发放和促进参保缴费两手抓,一方面确保适龄居民按期领取养老金;另一方面,积极做好各项基础工作,强化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征缴和管理工作。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就业方面

1、确保企业用工。着力创新工作机制,构建“三有三无”的服务体系。在服务企业用工方面,做到“服务有政策、服务有目标、服务有措施、市场招聘无间断、贴心服务无距离、跟踪指导无顾虑”;在宣传方面做到“三听三看”,即“会议上要听到声音、广播里要听到宣传、茶余饭后要听到群众议论、报纸上要看到信息、电视上要看到图像、大街上要看到标语”。我区的服务企业用工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并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及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2011年举办招聘活动90场次,其中乡镇农民工专场招聘会春节举办14场,“清风送岗活动”6场,双汇集团专场招聘会4场,国庆专场招聘会3场。进场单位1710场次,提供岗位

14896个,现场达成用工意向10283人。今年已举办各类招聘活动76场,其中乡镇集市招聘18场。参加企业1500余户次,发放宣传资料30000余份,开发各类就业岗位16912个,现场达成就业协议7359人。

另外,在服务我市大型企业富士康的用工方面,我局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发布信息,将企业情况和招工信息送到千家万户。依托乡镇、村(社区)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工作平台、培训学校和中介机构校企对接平台、以及区人力资源市场招聘平台加大招聘力度,并通过举办大型现场招聘会、组织“顶岗实习”、乡村送工等活动,以区人力资源市场为主阵地,发挥多方力量,合理配臵人力资源,鼓励、引导、推动各类劳动力到区内企业及富士康等缺工单位就业。目前,我区已为富士康组织送工2064人,按时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第一阶段送工任务。

2、深入开发岗位,不断优化服务。一是建立空岗监测制度,将万邦香料、双汇集团、正雄制衣等30余家重点单位建纳入监测范围,采取勤上门、常联系、多沟通的方式,及时了解岗位信息。二是为辖区内的高校毕业生、城镇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农村转移劳动力提供免费的求职登记、职业介绍、职业指导、政策咨询等“一条龙”服务。三是进一步加强人力资源库建设,规范就业与失业人员的动态化管理,实现职业介绍一体化、信息使用一网通。对辖区劳动力资源

做到“八清”,动态管理就业和失业人员的基本情况,完善劳动力资源数据库,同时摸清本辖区企业的空岗情况,并逐一建立台帐,录入“金保工程”。四是坚持组织每周二现场招聘会,为求职者与企业搭建交流工作平台。

3、“15分钟就业圈”打造新就业环境。根据省市要求,积极开展省级充分转移就业乡镇创建工作,全区21个乡镇劳动服务平台已全面实现了“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工作、制度”等“六到位”标准,建立了规范统一的服务标准及服务流程,基本具备了以公共就业、农民创业、社会保险服务、劳动关系及维权为主要内容的服务功能。与此同时,我区村级服务平台建设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目前村级就业服务平台基本建成率达100%。今年,原已通过省级充分转移就业乡镇验收的5个乡镇和新增申报的7个乡镇,已于9月份分别通过了省厅的复查和初步验收。今年3月份,还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抽调骨干力量组成7个工作小组,全面完成对辖区内21个乡镇,14个社区, 243个行政村(含开发区4个村),145个企业(其中有缺工信息的企业33个)有效信息的采集和标注工作,圆满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就业E图”建设目标任务,为省市“15分钟就业圈”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4、拓展创业孵化工程,以创业带就业。积极组织有劳动能力、就业愿望的农村劳动力参加技能培训,培养一批创

办就业实体的带头人,真正做到以培训促进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营造全民创业的氛围,通过乡镇、社区基层劳动保障所、站,利用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小额担保贷款、社保补贴等创业优惠政策,深入调查了解,挖掘有创业意向和潜力的人员,开展创业培训、推荐创业项目,为农民创业特别是妇女创业提供自主创业扶持。2011年至今,已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222万元,扶持创业成功312人。另外,我们还通过发挥社会力量,组织推动我区的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并对进入基地创业的人员给予优惠政策扶持,以创业带动就业。2011年建成了全区第一个大学生创业园和两个乡镇创业孵化基地,实现带动就业1200人,至9月底,全区已有6个创业孵化基地被市授予“优秀创业孵化基地”荣誉称号。2011年,我区还对优秀创业孵化基地和优秀创业点进行了表彰,为“大学生创业园”发放基地建设补贴10000元,为大学生自主创业和吸纳大学生创业就业的6家优秀创业示范单位分别发放创业补贴2000元,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大学生的创业兴业热情,为我区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5、落实优惠政策、援助困难群体再就业

对就业困难群体进行摸底调查,制定帮扶方案,强化帮扶措施,建立帮扶工作长效机制;对缺少技能难以实现再就业的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提供免费的再就业培训。及时开展 “送岗位、送政策、送信息、送培训”等帮扶工

作, 对符合条件的就业困难人员实现灵活就业的,给予社会保险补贴。2011年以来,共结队帮扶“4050”等就业困难人员601人。发放社保补贴341万元,惠及各类就业困难人员1842人。

6、管好失业保险,促就业保稳定

按省、市文件精神及时提高失业保险发放标准的要求, 2011年将城镇失业保险金由原来的260元/月提高到442元/月,医疗补助金由原来的26元/月提高到44元/月;农民合同制工人失业保险金提高到295元/月,失业后的待遇仍实行分段计算,充分发挥失业保险保生活、促就业、防失业的保障功能作用。建立了失业保险救济金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为积极应对物价上涨给城乡失业人员基本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最大限度的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按月起动失业人员基本生活消费价格上涨动态补贴,如果我区当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超过3%(含3%)时(CPI涨幅以统计局公布的信息为准),即实行失业人员基本生活消费价格上涨动态补贴。根据淮安市物价局公布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对我区正常领取失业保险金的失业人员临时发放一次性物价补贴。2011年以来,共发放物价补贴75.2万元,惠及失业人员上1.01万人次。按照省市要求,启动失业人员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工作,出台了《淮阴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实施办法》,为在

正常领取失业保险金的失业人员统一缴纳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并按规定享受相应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住院和门诊医疗保险待遇。2011年,共受理失业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材料1634份,代缴医疗保险费146.04万元;今年1至9月份,为正在领取失业金的失业人员缴纳职工医保9241人次,代缴医疗保险费160.89万元,受到广大失业人员欢迎。

(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方面

1、确保养老保险金及时足额发放

我区一直把养老保险按时足额支付放在首位,积极做好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工作,未发生拖欠现象。一是积极协调财政部门,确保养老金及时足额拨付到位;二是定期召开银行、邮政等部门负责人座谈会,研究解决发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使养老金发放渠道畅通。三是加强与省、市沟通,争取省补资金。自2001年至2011年,共争取省财政补贴1.9亿元,省级调剂金7396万元。今年年1-9月,省拨付我区困难市县补助1954万元。我区已建立按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机制,月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由2008年的人均960元调整到现在的人均1306元,每年递增10.7%,今年共为全区12256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1.58亿元,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100%。

2、狠抓扩面征缴工作

面对金融危机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冲击,我们积极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加大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力度,努力提高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覆盖率,全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基金征缴数呈逐年上升态势。一是狠抓社保政策宣传。

定期组织人员深入用人单位、社区宣传社会保险政策;利用休息日走上街头、市民广场等公共服务场所发放宣传材料。两年现场释疑解惑5000多人次,散发宣传材料18000余份,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二是深入园区开展调研活动。抽调精干力量,走访园区企业,听取企业的意见和建议,促进社保扩面征缴工作有效推进。三是抓住重点,统筹兼顾,扩面征缴工作取得新突破。围绕小康目标,制定扩面计划,区政府将扩面指标细化分解到各部门、乡镇,明确责任,严格奖惩。以经济开发区、乡镇工业集中区企业参保为重点,以私营企业、个体劳动者和灵活就业人员为依托开展扩面工作;同时,协同区文化局、卫生局、教育局等部门,将农村电影放映员、农村“赤脚医生”、乡村聘用教师等人员纳入参保范围,全方位开展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根据苏人社„2011‟282号文件办理了1104名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的参保手续,解决了困扰区委、区政府多年的历史遗留问题。

3、实施助保工程,续接特困群体养老保险关系 我区大力推进特困群体助保工作,千方百计解决特殊困难群体社会养老保险缴费难的问题,保障助保对象退休后的基本生活,实现老有所养的目标。两年来,共为近330名特殊困难群体办理了助保手续,受到了职工群众的一致好评。

4、加强基金监管,确保基金安全

近年来,我区不断强化养老保险基金监管工作,健全和完善基金安全长效机制,促进养老保险事业健康发展。一是加大养老保险稽核力度,努力做到“应保尽保、应收尽收”,从源头上防止基金流失。今年实地稽核用人单位322户,参保职工21430人。二是严把离退休人员资格认证关,建立养老金防冒领机制。今年组织8920名企业离退休人员进行资

格认证。三是加强基础管理,努力提高基金数据的准确率。

(三)医疗保险方面

1、着力提高参保人员待遇。近年来,我们几次提高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分段及最高支付限额,并将各统筹分段支付比例分别提高了5-10个百分点;降低了乙类药品和诊疗项目的个人支付比例,提高了部分医用材料限价和支付标准;妥善解决了城镇职工传染病患者和肿瘤患者的医疗费用。对城镇职工传染病住院患者起付标准减半计算,对肿瘤病人住院或放化疗的,年度内起付标准均按一次计算;在全市率先探索城镇居民门诊费用补偿机制,得到了上级的肯定并在全市推广;对参保居民在区内定点医疗机构实施恶性肿瘤手术、化疗的患者,住院床位费、治疗费由医疗机构减半收费。通过努力,2012年度职工医保统筹基金支付比例由2009年的72 %提高到81 %,居民医保统筹基金支付比例由2009年的41%提高到53%,居民医保门诊费用综合补偿比例达28%。职工医保范围内费用报销比例由2008年的80%提高到89%;居民医保范围内费用报销比例由2008年的39.7%提高到53.5%,基层医疗机构门诊补偿比例由26%提高到38%。到2014年住院最高补偿限额提高到20万元,实现职工医疗保险与市本级医疗保险政策完全接轨。

2、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经办管理。一是建立“医疗保险社会化监督管理人才库”。在全市各定点医疗机构推荐的

基础上,选拔了一批临床医学和药学专业人员,建立“淮阴医保社会化监督管理专业人才库”,与我局医保处共同对全区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分析和评价定点医疗机构三项保险基金的使用效率,帮助医保处提高医保社会化监督管理水平;二是规范门诊特定项目管理。在门诊特定病种管理上突破以往只重审批,对患者医疗全过程缺乏有效监管的瓶颈,进一步创新监督管理办法。采用专用信息本,全面记录申请人员的病情信息,事先核定用药范围、规格、用量,做到了适时监控,使慢性病门诊管理更加科学化、人性化和制度化;三是推行在院网络结报制度。为推进医保职能转变,提高监管能力,我们多方筹措资金,对原有的医保计算机软、硬件系统进行了升级和完善,重点对医疗保险费用结算方式进行了改进,在全区各定点医疗机构和市一院、市二院、市四院、市中医院等市级医疗机构推行在院网络结报。此举大大方便了参保人员就医,减轻了大、重病人员负担,提高了医疗保险网络化监管水平;四是与民政部门协作增强医保结算平台力量。2010年10月,我们与区民政部门加强协作,共同做好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与医疗救助制度的衔接和结算平台建设。该平台对参加医疗保险的低保对象到医疗机构就医时,享有“一单清”的快捷服务。即:“低保人员出院结算时只需缴纳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和医疗救助支付部分以外个人应承担的医

疗费用”。低保人员发生的医疗救助费用,由民政部门与区医保处直接结算。截止目前,该平台共为276名低保对象结算医疗费用134万元,其中: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65万元,医疗救助支付33万元,个人实付36万元;五是积极启动机关事业单位女职工生育保险工作。参保单位女职工计划内生育可享受生育津贴、生育医疗费、一次性营养补助费等生育待遇。目前,全区机关事业单位参加生育保险人数突破2万人;六是扩大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个人账户使用和支付范围。将个人账户资金的使用范围从参保人员扩大至本人及其家庭成员,同时将个人账户资金的支付范围扩大到除保健品、化妆品、生活用品等以外的所有药品费用。

3、强化医保服务规范建设和协议管理。一是加强《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规范》建设。针对医疗保险政策文件多,制度易脱节的特点,我们根据相关规定,结合我区工作实际,制定了《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规范》,该规范对各定点医疗机构门诊管理、药品管理、诊疗项目管理等方面作了明确规定:“医保药品备药率和使用率应分别达到西药80%以上、中成药50%以上 ,大型检查阳性率要大于65%,乙类自费和丙类费用不得占总医疗费用的15%以上,所有住院费用个人负担占总费用的比例二级医院不得超过30%,三级医院不得超过35%”。二是确保定点协议签订率达100%。三是试行医疗费用约定管理。我们根据前三年的医疗总量和次均医疗费用,分别确定

各级医疗机构当年医疗费用总量和次均医疗费用。同时,还对心脏支架植入术实行了约定管理,对植入3个以上支架的(以三个为基准),每增加一个,所增加的费用分别与医疗机构约定不同的分担支付比例;四是狠抓《服务规范》和《协议》执行力度。一方面大力治理居民医保门诊“三乱”现象。认真检查门诊病人病历管理是否规范,记录是否完整,处方量是否符合要求,是否以药换药、以药换物等,使乱开大处方、乱开搭车药、乱换药物等违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另一方面严格住院费用核对制度。对定点医院存在的冒名住院、挂床住院、乱收费用等违规行为,组织专人,定期不定期调阅联网微机、走访住院病人、核对费用清单等,杜绝各项不合理的收费,达到减轻个人负担、减少医保基金支出的目标。我们对审核出的违规费用,除在基金结算中予以扣除外,还依据协议约定追究违约责任。

4、切实措施加强特殊人员医疗服务工作。为更好的服务于离休二乙人员,采取多项措施,加强特殊人员医疗服务工作。措施一:设臵专用证历规范就诊流程;措施二:强化定点管理堵住违规源头;措施三:严肃违规惩罚维护资金安全。同时,为全面、准确了解全区离休干部的健康状况,完善离休干部健康档案,我们每年和区老干局组织全区300余名离休干部在淮阴医院进行免费健康体检,并安排专门人员全程陪同,获得离休干部们的一致好评。体检结果出来以后,我们

针对离休干部健康状况举办专题知识讲座。

三、存在问题

两年来的工作中,我们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有许多有待改进的地方。主要表现在:劳动者职业能力不高,就业服务体系还不健全,就业专项经费预算不足,一些创业孵化工程开展缺少专项的创业引导资金支持,基层就业服务体系亟待完善,人力资源市场建设步伐急需加快。用人单位参保缴费意识不强,灵活就业人员缴费延缓,退管中心活动场地欠缺。弱势层面的社会保障仍然薄弱,历史遗留问题有待解决。医保的经办力量不足,违规行为还时常发生,财政欠费严重影响了医保制度的健康发展,同时按项目付费方式也有待改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费的征收难度大,被征地农民保障工作尚未开展,同时工伤保险等重点领域工作也亟待突破。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就业方面

1、加快基层服务体系建设。根据省村级公共就业服务平台推进要求,与区委组织部、财政局等部门密切协调,依托现有的基层党员远程教育网开展基层平台建设,着力打造一个集就业服务、社保扩面、基金征缴、工伤协查、政策宣传、劳动者维权等多项职能于一体的优质、高效、规范的基层服务平台。

2、加快人力资源市场建设步伐。积极争取区政府及省市资金支持,根据省、市文件精神,做好整改提升工作,促进就业服务工作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的轨道,提高就业服务工作水平,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特别是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与再就业,不断完善人力资源市场公共就业服务功能,力求以合理的布局、科学的统筹、完备的设施、优质的服务为广大劳动者提供一个规范化、标准化的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全力创建“四星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1个。

3、推进充分就业示范社区的创建工作。积极争取区政府和王营镇政府的支持,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加大帮扶力度,特别是在台帐更新、跟踪服务、政策扶持上下功夫。通过修订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等相关制度,实施平台人员企业化管理,强化考核和内部激励、培训机制,并按月进行评议考核,有效改善服务质量,提高就业体系服务水平,以确保创建“充分就业示范社区”1个。

4、进一步加大服务企业用工力度。引导返乡农民工就地就近转移就业;继续加强服务富士康等大企业招工工作力度,积极开发省外劳务和培训基地,引进外地劳动力资源,增办各类现场招聘会,帮助企业招聘用工,同时对重点企业加大组织送工力度。

5、全面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大力推进创业孵化工程,

从小额担保贷款、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技能培训等多方面入手,大力支持各类失业人员自主创业或灵活就业;积极开发创业项目,加强创业培训,充分发挥创业孵化基地、创业者协会及农民创业指导中心的作用,为全区有创业意向的人员,提供一个自主交流的平台。

(二)养老方面

1、加大宣传力度,强化扩面征缴。一是狠抓社保政策宣传。定期组织人员深入用人单位、社区宣传社会保险政策。二是深入园区开展企业用工服务业活动。抽调精干力量,走访园区企业,听取企业意见和建议,努力搭建企业劳资干部联谊会、企业走访服务月等平台,有针对性地提供政策咨询和相关服务。二是对园区企业进行社会保险专项检查,促进社会保险扩面工作有效推进。三是以区政府名义下达各乡镇部门扩面指标,加强督查,严格奖惩,努力实现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扩面工作再上新台阶。四是加强社保稽核工作,强化扩面征缴措施。规范用人单位参保行为,对用人单位少、漏报缴费人数和缴费工资的行为严格按照《社会保险法》要求责令整改,确保应保尽保,应收尽收。

2、重建人社、地税、财政部门三方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社保工作协调会,研究解决五大保险征缴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加强沟通,通力协作。

3、做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预存代扣”工作

银行代扣代缴,是强化基金管理,防范基金风险的有效手段。也是方便群众参保缴费、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手段。城乡居保的保费征收与缴存,必须严格按照省中心关于抓好缴费环节的“预存代扣”工作的要求,确保基金在形成环节安全无风险。

4、继续加强社保基金管理和监督,维护基金安全 完善基金管理制度。对基金的筹集、上解、划拨、发放进行监控,定期开展监督检查;规范经办操作流程。按照省、市、区各级规定,规范参保登记、保费收缴、基金划拨、个人账户管理、待遇支付、保险关系转移手续等环节,明晰管理职责;堵塞支付环节漏洞。定期加强与公安、残联、民政等部门沟通对接,共同做好参保人员生存信息稽核等工作,确保人员参保信息准确,杜绝多领、冒领等现象发生。

(三)医疗保险方面

1、改变机关事业单位缴费方式。建议区政府加大医疗保险费用预算,将机关及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医疗保险缴费方式由财政集中划拨改为由医保处直接向各单位征缴,保证医疗保险费用的足额到位。

2、探索总量控制下的混合型结算模式。为了赋予医疗机构更多的管理权限和责任,充分调动医院参与医保管理的积极性,改进医疗保险费用结算方式势在必行。综合了按服务项目付费、按病种付费、总额预付、定额结算等付费方式的利弊,从我区及实际出发,推行总量控制与按定额结算相结合

的方法。同时,探索临床路径管理工作。

3、围绕医改主题发挥医保经办职能。一是要落实好基本药物制度。根据省市的要求,做好我区药品目录的维护工作;二是强化谈判和协议管理机制。以经办机构的名义,以团购的优势,参与药品采购供应环节,并通过开展谈判和定点医疗机构在药品、贵重医用材料的价格等方面进行谈判,切实降低参保人员医疗负担。同时,加大协议管理力度,增强谈判内容的执行力。

推荐第10篇:调研工作汇报

2011年春季学期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

我从2011年3月任盐边中学校长以来,主要做好了以下工作:

一、理清管理思路,建章立制,提升管理平台。

首先修订完善了盐边中学各项管理制度和考核方案,使之更加科学合理。其次制订了《盐边中学校园管理制度》,从门卫制度、保持校园环境卫生整洁、加强绿化管理、加强校园管理、教学楼管理要求、办公楼管理要求、图书馆管理要求等方面作了详细规定并严格实施,明确了各部门、各处室相关人员的职责,规范了管理行为,实现了政令畅通、令行禁止,提升了学校管理能力。

二、加强工作纪律整顿、全面推行量化考核。

严格上班和请假制度。要求有早读课的教职工必须按时到位;没有早读或最后一节课的教职工上午8︰30——11︰30,下午3︰00——5︰30必须在校;学校举行的大型集会或升旗仪式等除特殊情况外,必须人人参加。学校组织专人对教职工坐班情况进行检查考核,一旦发现不遵守工作纪律的,坚决予以通报批评(本学期共发2次通报),并记录在案,作为评先评优、晋职晋级、年终绩效考核等重要依据。

全面推行量化考核。各部门先制定出考核方案,职代会通过后严格组织实施。年级主任、班主任的量化考核由黄校长组织实施,后勤人员的量化考核由雷校长组织实施,教学人员的量化考核由尹校长组织实施。每月考核一次,并公布每个教职工的得分情况。考 1

核结果作为年终绩效等次发放的重要依据。

通过工作纪律整顿和量化考核,极大地提高了我校教职工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转变了工作作风,增强了凝聚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精心组织,严密实施,全力抓好毕业班工作。

初三成立以初中教导主任为核心的工作组,高三成立以尹校长为直接责任人的包括高中教导主任、高三年级主任在内的工作组,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毕业班工作计划》,指导毕业班教学和管理工作,高度重视对毕业班级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应考能力的培养。由于管理到位,措施得力,今年我校中考上国重线7人,切块上线48人;我校高2011届按市教科所统计的入口成绩(即2008年中考成绩),仅有3人本科入围,通过我校教师三年的辛勤培育,硬上本科线11人,艺体硬上本科线8人;加分上本科线15人,共34人上本科线,全面超额完成市县下达的任务,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四、加强对外宣传,扩大办学影响力,开通校园网站。

2011年4月中旬,我校校园网站顺利开通,网页主要内容有学校概况、校园新闻、德育建设、教学科研、教学资源、校园论坛、名师风采等。内容丰富,实用性强,为师生的学习提供了一个良好平台,为社会各界了解我校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便捷有效的途径,扩大了我校的办学影响力。

五、大力推进校园绿化、文化建设,营造良好育人环境。目前,我校校园绿化工作接近尾声,校园面貌已有很大改观;校园文化建设已全面启动,正有序推进,良好的育人环境逐步形成。

六、切实做好控流工作,精心筹划招生方案。

稳定学校规模的最优方法是稳定在校学生,为此,我校制定了《2011年秋季学生稳定和招收工作方案》,明确规定年级组长为控流工作第一责任人,本学期学校非毕业班学生总流失率不超过3%。其中初中部≤2%、高中部≤2%;初中毕业班学生升入本校就读学生人数比例有所上升,高三复读学生有所增加。

为搞好学生招生工作,留住优质生源,我校招生工作实行“全员参与,指标到人”的原则。学校专门成立了招生工作机构,校长担任组长,三位副校长任副组长,招生成员实行片区责任包干制,具体落实到每个学校。自五月中旬启动招生工作以来,我校招生人员先后多次到县城一小、桐子林小学、红格中学、永兴中学、惠民中学、共和小学等学校宣传县委政府打造盐中的决心、招生优惠政策及盐中的深刻变化;多次深入学生家中进行宣传动员(自四月十五日开始家访和招生工作以来,我校教师八辆私家车每辆行程至少二千公里)。通过努力,我校今年招生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初一学生达980余名;高中学生突破650余名,其中优秀学生超过100名。不仅生源数量增多,而且质量也较好,为学校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七、因校制宜,制定盐边中学三年发展思路与措施。

三年内学校规模达到4000人以上(初中达到2400人以上,高中达到1600人),完成我校教师公寓建设。学校管理科学规范,校风正学风好,教职工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荣誉感,科研水平在全县处于领先地位,教育教学质量有较大提高,基本达到省级示范学校水平,三年后成功创建“省级示范学校”。力争自第四年起中考成绩

居全县前列、高考硬上本科线达100人以上。

为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努力争取县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坚持优先发展盐中的战略;进一步落实各项管理制度,进行实实在在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重在改革人事、职称制度;做好学校管理队伍培养、培训工作。优化班子结构,干部能上能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严格教学业绩的考核奖惩;做实优秀学生的招收工作,做好学校文化的建设工作;着重抓好初中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以办好初中促进高中发展。

下一步工作思考:

1、进一步加强学校管理,严格工作纪律,推进量化考核。

2、坚定不移地实施人事制度改革。优化干部队伍,中层干部扁平化,坚持“能者上前,任人唯贤”原则;实施学校聘年级主任,年级主任聘班主任,班主任聘科任老师的聘任机制。落实“择优上岗,无岗分流”。

3、培养优化教师队伍。坚决支持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和学习,改变教师的育人观念、道德观念和职业观念,培养教职员工自强、自律意识;每学期推选学校“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管理干部”、“优秀员工”,对当选者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并在学校专栏介绍其事迹。

4、引进优秀人才,整合教育资源。在县委政府关心支持下,从我县引进一批初中优秀教师,从全国引进一批高中优秀教师,组成强强阵容,打造重点班级,实施包班3年制,以点带面,带动整个

学校发展。

5、实施“质量兴学、科研强校”战略,突出办学特色。

没有教研的教学是没有品位的教学,也不可能有突出的教学质量。我校成立以尹校长为主要责任人的教学教研领导小组,成员包括教导主任、年级主任、教研组长,负责教学教研的指导工作;加强对各级各类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和管理。对青年教师实行“一对一”传帮带制度;规范集体备课活动,集体备课前要求教师提前一周备完课,以便备课时交流。对推选出的示范课和优秀说课教师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并作为优秀教师评选的条件之一。

大力开展音体美特长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合理”的训练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特长、发展学生个性,努力培养国家需要的多层次人才。

6、坚定不移地实行全封闭式管理,为了达到省级示范学校管理体制的要求,必须完成教师公寓的建设,以便教职工对学生进行全天候封闭管理。

7、随着学生数的增长,必须迅速启动学生公寓的建设工作,在学校规划基地范围内进行梯级建房,每年建设成至少满足800名学生住宿的学生公寓。

二○一一年八月十七日

第11篇:调研工作汇报

洪山村市委调研工作汇报

(2014年5月23日)

一、基本情况

洪山村地处区级公路四吴线中段,紧邻大广高速公路旁,革命老苏区,属丘陵地带。全村5个自然湾,8个村民小组,318户,1365人,耕地面积937亩(水田729亩,旱地208亩),山林面积400余亩,养殖鱼池200余亩,主要种植水稻、棉花、油菜,兼种一些杂粮、药材、油茶等。村“两委”班子5人,中心户长2人。共产党员45人(男37,女8),60岁以上老人188人(男女各半),低保户38人,残疾人32人,五保户9人,留守儿童人,空巢老人人。在外名人(含致富能人)40余人,人均收入6500余元。

二、工作情况

1、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设有便民服务大厅、多功能会议室、说事谈心室、卫生室、农家书屋、村邮站、老年互助照料活动服务中心、远程教育播放室、残疾人工作室、健身房等多功能一体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免费为村民代办各种服务活动,服务热情,工作细致,并实行24小时值班制。

2、自家园建设行动及新农村建设以来,我村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湾道路硬化率达90%以上,自来水入户率达100%,数字化电视达100%,绿化覆盖率达65%

以上,太阳能热水器(含电热水器)普及率达85%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率达100%,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率达95%以上。

3、加强班子建设,制定相关制度,村民共议村事。班子建设是基层组织建设的重中之重,村“两委”一班人必须认真加强学习,深刻领会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加强廉政建设,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团结共事,各尽其能,各尽其责,真正做到急村民之所急,想村民之所想,干村民之所干。在制度建设方面,我们实行有禁必止,有令必行,有章必遵,并相应制订了学习制度,工作制度,述廉述职制度,公示公告制度,村民议事制度,村规民约等相关制度,实行年终绩效管理,奖惩分明。

4、村湾环境综合整治。一年来,我村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开展大规模环境整治行动。浆砌池塘石岸、新修景观围墙;铺设植草砖、修建排水管网、建3级污水处理;整治立面、改造危旧房;栽种绿化树、兴建垃圾池、配置清洁桶、安装路灯,工程总投入380余万元。还集中整治了一批“脏、乱、差”死角,一举改变了 “村头厕所多、房前粪凼多、路边垃圾多”的局面,达到了硬化、净化、绿化、美化、亮化的工作要求,呈现出洁净、整齐、有序、舒适、宜居的村湾环境新面貌。为防止整治后的反弹,我村着力抓好长效管控机制。购置垃圾转运板车8辆,农用集中转运车

1辆,配备清洁员10人。并通过“定岗位、定地段、定标准、定奖惩、定任务、定责任”的制度落实,激发了广大村民积极主动参与的热情。党员干部、低保户、特困户争着为家园美化尽心出力。妇女、老人看到村湾环境一天天发生变化,喜上眉梢,主动要求加入建设大军的队伍;外地打工回乡的村民感到村湾面貌焕然一新,由衷自豪,主动在家多留几日,义务帮助村湾建设。全村真正形成了全民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5、精神文明创建。通过道德讲堂、乡风文明理事会等文明新村创建阵地,深入开展“文明家庭、卫生家庭、生态园林庭院、好媳妇、好婆婆”等一系列文明新风评比活动,乡风民风文明和谐。各组各户,比哪家卫生洁净,比哪家媳妇孝顺,比哪户家庭和睦。2013年,我村又投入16万余元建成百姓舞台,开展了各项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活动。如今的洪山村,抹牌赌博的少了,吵架扯皮的少了,游手好闲的少了,全村没有发生一例上访事件。各项工作都走在全街乃至全区前列。

6、整合资源,合理利用。由于我村基础设施较差,村集体经济薄弱,各项建设我们采取上级支持一点,结对单位帮扶一点,村致富能人帮一点,村民筹劳一点,村自筹一点的原则。自家园建设及村湾环境整治以来,村致富能人共捐资20余万元,村民筹劳折资10万余元,同时为我村各项建

设出言献策,共商发展大计。

成绩属于过去,实干创造未来。事实证明:没有全民参与意识,没有班子的战斗力与凝聚力,万事成为空谈。我们将一如既往、再接再励、敢为人先、追求卓越,为建设更加美丽、富裕、和谐的洪山新村不懈奋斗!

三、工作不足之处

村集体经济薄弱,无造血功能,村民产业结构调整无好的思路。下一步我们围绕以上不足之处开展工作。

第12篇:调研工作汇报

一、认真、及时实施工商业同价。为认真尽快落实国家鼓励类的服务业用电、用水、用气价格与工业企业同价工作,根据省市物价部门文件精神,我局迅速启动工作方案,扎实开展同价工作。

2010年1月1日,我市率先实现用水同价。事前我局先深入市自来水公司进行实地调研,按照“稳定总体水平、简化水价分类、实现工商同价”的同价原则,既要保持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和特种用水价格不变,又要降低服务业用水价格,将我市以前5种用水类型中的行政事业单位用水、工业用水、经营服务业用水3种类型合并为非居民生活用水1种,最终形成现行的居民生活用水、非居民生活用水和特种用水3种类型。提前完成了省政府提出的2010年上半年前实现工业和服务业用水同价的目标,又落实了国家发改委对城市供水价格分类简化的要求。

2010年8月27日开始明确并实现用气(CNG)同价。我局借去年

6、7月国家和省相继提高了天然气出厂价格和车用压缩天然气(CNG)批发价格时机,进一步理顺我市天然气价格,我局明确提出并实施工业、商业(服务)价格一样。目前由于我市管道天然气开通不久,我局正准备尽快出台文件,实行工商业管道天然气同价。

及时督促落实用电同价。省物价局用电同价文件下发后,我局及时到市供电部门进行督促检查,要求其落实。再加上供电部门行业内部要求严格、管理规范,这项工作落实及时。

二、落实大户用气直供工作。按照省物价局关于对省集中区和省级以上开发区的用气大户政策,我局对落户省级桐城经济开发区的丹凤集团因玻璃纤维生产需要大量使用天然气,每月用气量达20万立方,我局为其提供价格政策信息和服务,协调企业与地方天然气经营企业的矛盾,帮助其与省天然气公司成功对接。

三、定期发布商品混凝土指导价。切实履行工作职责,强化重要商品监管,我局根据市政府的有关规定,我们对具有卖方垄断的商品混凝土价格,在进行市场调查后,定期发布市场指导价格。有效控制企业利润率,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四、落实优惠电价政策。为落实用电容量在315千伏安以下的种养殖企业,其生产性用电执行农业生产电价和用电容量达到100千伏安及以上的商业零售企业暂缓实行峰谷分时电价的规定。我局及时督促供电部门严格执行,切实将国家优惠政策落实到位,让企业得到实惠。

第13篇:调研工作汇报

篇1:市政府领导调研时的汇报材料 市政府领导调研时的汇报材料

尊敬的苏市长: 尊敬的各位领导: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我们华丰企业的全体员工向莅临我公司的各位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

我们企业以建筑起家,从1980年的象山二建到现在的世纪华丰,已经走过了30个年头。在这三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以“以质量创信誉,以品牌促发展”,从最初的小小的宁波办事处,到现在拥有4大集团、13家控股企业、4家参股企业、28个区域经营公司以及1个高等学院、1家甲级设计院和1个技术中心的大型实体企业,我们一步一个脚印,至今已获得包括鲁班奖在内的各种奖项1200余项。经营范围拓展至建筑、房产、基础设施投资、国际贸易等领域,业务遍及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以及泰国、马来西亚、安哥拉、利比亚等海内外市场。已连续多年被评为中国建筑综合实力百强企业。

取得这些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了自身发展的一些不足。一是我们的资质覆盖面不够广。建筑行业是个特别讲究资质的行业,虽然我们具有建设部核准的房屋建筑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但是至今没有取得水利、交通等领域的资质,所以错失了很多市场机会。

二是现在的特级资质重新就位工作对我们来说也是困难重重。此次建设部对特级资质的重新认定,意在对建筑行业的重新洗牌。各项标准和门槛都设置得很高,其中的有些条件如授信额度、建造师数量、专利、工法等过于严苛,同实际不相符,且都是对行业企业和“中字”头企业有利,对地方企业很不利。虽然我们有信心完成特级资质的重新申报,但也感到了其中的压力。

三是企业管理还没有跟上。经过这么多年的尝试和锻炼,虽然取得了一些进步,但还是不满足现在作为一个大型企业的管理需求。

为了克服这些经营过程中的不足,我们也一直在思考总结。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已经刻不容缓,所以我们企业把今年定为转型年,希望通过对一系列组织架构、制度规范的梳理,成功实现转型升级。对于特级资质的申报,我们这次也投入了很大的精力,而且与以往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我们不再做表面文章,不再为了应付而应付。像这次特级资质所要求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我们除了要达到特级资质的要求,还要让它成为实现成本控制、集约化管理的强有力的手段,真正地发挥作用。至于其他资质的不足,我们也在积极地设法通过兼并、收购、合作联营等手段去争取市场。

但是,除了以上我们自身的不足外,在市场拓展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不是企业单方面努力所能克服的困难。比如行业垄断和资质保护,像水利、交通等领域一般都是国有企业在做,民营企业想要进入这些领域很难。我们并不是没有能力做,而是因为在专业技术机构设置、专业资质方面给我们限制了太多。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们企业就做过高速公路、油库码头,而且都做成了优质工程,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的围场河工程被评为上海水利建设金奖。后来实施了行业资质,我们就一直被排斥在这些领域之外。

其次,跟其他地区的建筑企业相比,我们缺少强有力的政府支持。像东阳、绍兴等地建筑企业,不论是政策优惠,还是银行融资都能得到地方政府的强有力的支持。这一点在我们实施走出去战略开拓国际市场时感觉特别明显。国外的情况我们毕竟不是很熟悉,光是我们企业单枪匹马去争取、开拓,就会感到势单力薄。

第三、在本地市场的开拓中,我们也感觉有些力不从心。很多地方在招投标的过程中存在着保护主义,这对我们来说是一道不小的障碍。但在宁波本地市场,我们不但没有受到这种保护,反而受到歧视。很多部门和单位对我们象山建筑有偏见,这是不公正的,其实宁波建筑产值的60%都是我们象山建筑贡献的。作为宁波本土的建筑企业,作为一家民营企业,我们希望政府能多给予一些照顾,不论是在政策上还是在实际工作中都能给予多一些的指导和呵护。

最后,再次对各位领导莅临我公司调研指导表示感谢!谢谢!篇2:调研工作报告

五年来,贞丰县国土资源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国土资源管理的大政方针,严格执行国土资源管理法律法规,在县委、县政府及州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通过全县国土资源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各项工作迈上了新台阶,圆满完成了县委、县政府和州国土资源局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就我局五年来国土资源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十一五”期间工作回顾

(一)严格保护耕地,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1.科学合理修编《贞丰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对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科学总结的同时,明确了2006—2010年我市土地利用规划目标,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用地控制指标,土地利用分区,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及土地利用重点工程等。保证我市到2015年耕地保有量不低于4.9万公顷,基本农田不低于3.9万公。《楚雄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科学修编,为合理、有序安排全市各类用地勾画了空间布局,为招商引资、扩城和建设滇中特色大城市发展战略提供了资源保障。

2.规范管理,巩固基本农田保护成果。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认真落实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基本农田审批和占补平衡、基本农田质量保护和基本农田动态巡查等五项制度。按图上有标识,地上有标志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核定和落实基本农田保护区块和面积,全是共确定基本农田保护地块13153块,设立基本农田保护标志牌38块,基本农田保护面积4.39万公顷。同时,明确各级基本农田监管责任主体的责任,与各乡镇签订责任书15份(含东瓜镇),乡镇与村(居)委会签订责任书150份,与村组签订责任书2832份。确保了基本农田用途不改变、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高的要求。 3.土地开发整理成果显著。“十一五”期间,在省州的关心支持下,共争取土地开发整理(中低产田地改造)项目10个,完成投资8720.36万元,开发整理耕地53881.65亩,实现新增耕地18858.58亩。通过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实施,不但提高了我市农田水利灌溉条件,降低劳动成本,而且保证了全市耕地不减少,质量有所提高的目标,确保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略有增长的总体要求。

(二)坚持依法用地,规范土地供给

1.按照有保有压,优先保障重点工程,兼顾一般项目和城镇建设项目用地报批的原则,主动做好省州重点项目的用地保障工作,优先保障能源、水利等公益性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用地需求。十一五期间,全市共依法征、转用农村集体土地1410.24公顷(其中:2010年征、转用地308.1868公顷),为全市教育、卫生、水利建设、工业、城市基础设施、招商引资等项目落地提供了用地保障。

2.严格落实巡查制度,依法保护耕地。建立健全“市乡(镇)村三级土地执法巡查”网络,全市形成三级联动的管理新格局,对土地、矿产资源违法行为始终保持严厉打击的高压态势。“十一五”期间,共进行土地、矿产巡查268次,发现和制止土地、矿产资源违法行为112起,其中土地59起,涉及土地面积

14062.31平方米;矿产53起(非法开采51件,越界开采2件),罚款574.04万元,违法案件查处率达100%。

3.集约高效用地,有效保障供给。严格执行《划拨用地目录》、《禁止供地目录》、《限制供地目录》等有关规定,强化土地供应环节的审查把关,严格执行建设用地定额指标,坚持集约高效用地,全力做好建设项目供地工作。“十一五 ”期间,楚雄市共上报审批城市批次建设用地27件,单独选址项目用地2 2件,上报审批建设用地总面积为 34252.655亩,经批准城市批次建设用地2 4件,单独选址项目用地2 2件,批准用地总面积为31568.986亩,依法提供各类建设用地29249.81亩,有力地保障了全市的城市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和房地产业等民生工程建设,促进了楚雄市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三)基础业务得到加强,国土资源管理水平显著提高 1.地籍管理工作上了新台阶。“十一五”期间,先后完成了“城镇地籍更新调查”、“全市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最终形成全新的土地利用和地籍调查现状资料,建立了楚雄市土地利用和地籍数据库。通过业务工作的开展,不但查清了我市的土地利用现状,而且地籍信息系统的建设也实现了全新的地籍管理模式,为实现土地的科学、高效、规范利用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2.加强土地登记工作,实现以证管地。“十一五”期间,共办理土地(含房改房)登记17707宗,其中:抵押登记630宗;集体土地所有权初始调查登记发证5000 宗,为集体土地所有权发证做好了前期准备。

3.地价评估及盘活存量土地工作成果显著。一是“十一五”期间,楚雄市城区基准地价更新工作全面完成,建立了全市地价动态监测信息系统。通过基准地价的更新实施,为政府宏观调控土地市场奠定了基础,为确保国有土地资产的保值增值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自2006年以来,共盘活存量建设用地352.096公顷(5281.44亩),其中:盘活国有土地使用权142.55公顷,企业改制盘活存量土地9.692公顷。同时积极做好批而未用闲臵土地的清理工作。 (四)建立和完善土地矿产收储交易制度,土地矿产市场规范有序

为进一步规范土地收购储备工作和矿业权市场监管,在市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成立了楚雄市矿业权交易中心,完善了楚雄市土地收购储备管理中心工作规程,通过土地矿产两个有形市场的建设,在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和矿产资源配臵上,取得了新的突破,建立了以政府收购储备为中心,政府垄断一级市场为目标,以市场配臵土地资源,实行土地矿产招、拍、挂出让的新格局。十一五”期间,共出让了国有土用地使用权352宗,出让土地面积2406亩,土地出让价款收入6.45亿元,有效缓解了我市用地供需矛盾,同时也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积累了大量资金。

(五)矿产资源管理稳步推进,地质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 一是完成了《楚雄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2-2010年)》的编制,为全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二是矿产资源管理成果显著。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整顿和资源整合稳步推进,矿业权管理制度和机制进一步健全,矿业权市场已建立,矿产资源依法行政进一步加强。“十一五”期末,全市共出让采矿权28个,收取采矿权价款109.2459 万元,全市共收取矿产资源补偿费134.04万元。三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稳抓不放,进一步强化防灾责任。及时召开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和地质灾害防灾培训会等多次专题会议,结合“4〃22”世界地球日和“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开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地质环境保护宣传。在全市各乡镇全面推行乡镇领导班子成员负责挂点联系地质灾害隐患点制度,进一步明确了领导责任。同时将防灾责任落实到国土资源所、村两委及监测人员,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结合工作职能,成立了楚雄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楚雄市地质灾害防治篇3:公司信息化调研情况汇报

郑州兰博尔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化工作调研情况汇报

公司领导: 本人进入郑州兰博尔科技有限公司后,根据信息中心工作职责,在计算机设施、计算机网络、应用系统、信息安全与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调研,对公司信息化工作有了初步的了解,掌握了一些基本情况。针对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提出改进意见与建议,提供给公司领导决策。

总之,公司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达到了明显应用效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行业中的先进企业相比还有差距。个人认为,目前企业的应用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

二、信息化工作有待提高

1、计算机管理方面:

由于之前公司没有成立专门的企业信息化管理机构,管理职责不够明晰;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配备不足,给系统应用、运行、维护工作带来困难;缺乏长期、统

一、全面的企业信息化发展规划,信息工作以业务项目需求进行推动,只能满足当时业务处理的需要,不能形成完整、持续发展的信息应用体系;计算机应用与信息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不规范,就会给推进信息工作带来困难。信息系统建设应严格遵照《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开发规范》进行调研、设计、论证、选型、实施和验收,避免项目实施后达不到预期。应加强信息资源的统 2一调配、合理使用,搞好计算机设备(设施)和应用系统使用、运行、维护,保障应用工作的顺利开展。

2、计算机网络方面:

由于网络技术发展和应用要求的提升,现有设施显得不够完备,设备不能满足新的需求,交换机和防火墙配臵相对较低,数据传输和吞吐能力不强,可靠性和安全性有待提高,扩容性差。外网出口带宽不够,目前外网带宽仅10 m(兆),使用internet上网用户众多、网速过慢,部分用户不能正常使用。局域网(内网)核心交换设备配臵较低,光纤接口过少,没有实现到桌面100m数据交换的能力,满足不了erp应用的要求。规划的交换设备不足,级联层级过多,存在有核心交换设备到最终用户级联到四层以上的情况。网段负载分担不均衡,网络主干及连接链路不顺畅,汇聚层多处使用双绞线与交换机的 10m/100m自适应口直接相连,造成下级应用瓶颈。部分设备配臵过低,使用家用型交换设备,数据交换能力低下,形成拥堵。网络已达到规划的最大数据交换和使用能力,现有的网络不能满足业务增长的应用需求。

3、信息系统应用方面:

特别在实施erp这样规模较大的信息化建设项目上,涉及方面比较宽,对项目的组织、实施和人员要求都很高。项目投入过于集中,给资金安排、技术力量的综合使用带来困难。往往在项目规划和方案实施方面,得不到彻底实现。在实施信息化项目中,必须遵循“总体规划,分段实施,逐步完善”的基本原则,才能保证系统成功应用。

(1)服务器、存储设备、终端设备、网络等运行环境是应用系统运行的基础平台。搭建应用环境时,应从分发、响应、处理能力和运行的可靠性、安全 3性等方面进行规划、设计和实施。目前,公司应用运行环境,只能满足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不能满足进一步集成应用的需要。90%的计算机设备是2005年前配臵,大部分处于维护运行状态,检测、控制、计量、分析和财务等重要应用部门亟待更新。财务与物流用服务器、存储设备配臵较低,数据和系统未作必要的安全保障。若与销售、采购、仓储、计量等应用系统实现流程控制和数据共享,就会造成服务器过慢、死锁,甚至崩溃的现象发生。协同办公(oa)用服务器,内存64m、硬盘容量140g,配臵较低,新的应用困难。病毒杀防及病毒库分发服务器,pc机配臵,存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2)在信息工程项目建设中,前期准备必须充分,要深入进行调研、流程重组、方案设计、软件选型、系统测试和模拟企业环境运行等工作,它是项目成功的关键。项目实施中的人员组织、项目管理非常重要。力量的强弱,直接影响项目实施的深度。要把涉及部门的业务骨干、技术尖子吸纳到项目组中来,积极参与和配合it供应商,共同实施。这样既能保证项目质量,又能锻炼队伍,为成功应用打好基础。项目管理的程度,直接影响项目建设的预期。加强项目管理,进行进度跟踪、质量控制十分必要。分阶段、定期对项目检查和评定。主要检查和评定项目是否按《实施方案》和《技术合同》要求进行实施;功能是否达到要求;流程是否得到控制;信息是否实现共享等。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项目的成功。目前,公司使用的大部分应用系统是2005年底实施的,应用系统相对独立,信息孤岛严重。协同办公(oa)采用用友致远a6,应用效果较好,只需加强部分功能使用和相应版本升级即可。财务、销售、采购、仓储和人力资源等业务处理系统采用的软件系统是用友u

8、v860版本。财务系统模块较为完备,能够满足账务处理、报表和数据引用分析工作。 4核算功能不够,缺少固定资产管理、成本等核算模块及预测分析系统。没有实现与采购、销售、仓储等系统的无缝联接,自动归集、生成和调用能力较差,系统功能、流程控制需进一步调整和提升。采购、销售、仓储和人力资源等系统使用与管理较为分散,部分功能没实施,业务处理比较独立,不能实现业务间的相互调用与查询,数据没有实现完全共享,应作为重点进行完善。组织的电子衡管理系统二次开发,没有实现系统与计量数据的实时采集,不能直接引用质检和出入库数据。业务间没有实现流程控制,数据不能共享,业务不能完全实时处理,不能满足随时进行成本计算、测算和数据分析要求。如原材料、销售等市场价格变动对产品成本影响的测算、分析,及时提供准确信息支持的能力较差。现在使用的系统,实现了基本业务处理,为系统进一步完善打下了基础。个人认为,在实施erp的同时,还应加强计划统计管理、生产调度管理、设备动力管理、环保安全管理、档案管理和辅助应用等系统应用工作,满足业务处理和提供服务的需要。在实施信息系统中,应该把先进的管理方法应用到系统之中,实现企业的业务流程控制和监管,形成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共享,为决策提供支持。

(3)监视、检测、控制和分析系统在公司都有不同程度的应用,应用效果很好。生产和武保在重点岗位、重点部位、厂门口及主干道实现了实时监视,满足了安全生产和保卫的需要。但生产和武保监视系统建立了两个平台,采用了不同的存储、控制方式,生产采用硬盘录像机,武保采用计算机。如果进一步扩展使用,为公司领导、考核部门和应用部门提供网络实时监视服务,就会带来困难。生产检测与控制方面,自动化控制程度不高。目前,建有四套不同检测与控制系统,没有形成统一的监控平台,给生产部门和主管及时了解、掌 5

第14篇:劳动和社会保障站工作汇报

龙门镇劳动与保障站2011年工作总结2011年,龙门镇劳动与社会保障站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劳动局的精心指导下,紧紧围绕年初下达的目标任务,努力创新思维,全力推进社会保障工作实现新突破,促进了劳动保障工作的有效开展,现将劳动保障站开展的一年来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农保工作

2011年我村共有12344人参加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完成县劳动局下达任务的68.35%,共收到农村养老保险金128.16万元(不包括低保和残疾人)。在收好养老保险基金的同时,认真做好养老金证发放工作,全年年共发放养老保险金发放存折337个,发放率达100%;每月及时对死亡人员进行申报,到12月止死亡人数为219人.

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工作

2011年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正式启动,全镇的主要覆盖范围是龙门居委会和一些零散城镇户口人员,目前城镇居民满60岁人员已申报329人,申报率100%,预计月底发放社保卡。而参保人员正在输机中。

三、城镇医保工作

城镇医疗保险基金的收缴工作关系着全村老百姓的看病问题和切身利益,为此,我们认真宣传医疗保险政策,鼓

励和动员村民继续参保。2011年龙门居委会参保人数为1930人,完成任务的88%。

四、就业

为详实掌握辖区内的劳动力资源情况,我们通过村级摸底全面掌握辖镇内劳动力自然情况与就业状况。我们把他们的实际情况一一记录在册存档。通过调查得知,2011年我镇新增就业转移800余人。

五、加强与镇内用人单位联系

今年6月组织镇内5个用人单位参加新工伤保险法的培训,提高了用人单位的安全意识,也保障了被雇用人的合法权益,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今后的工作中,龙门镇劳保站工作人员加强学习增强公仆意识、法制意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饱满的热情面对工作,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授其位、尽其责、办其事,全心全意为群众解忧排难。为构建和谐龙门贡献出自己小小的力量。

龙门镇劳动与保障站

2011年12月4日

第15篇: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汇报材料

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汇报材料

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汇报材料

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汇报材料

年,我县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由于

各部门的紧密配合和广大劳动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呈一种健康稳定发展之势,较园满地完成了各项既定任务指标。

一、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扎实有效

就业工作,我们突出抓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输出。

面对劳务输出的严峻形势,我们坚持挑战与机遇并存的认识观和办法总比困难多的方法论,通过巩固老业户,开拓新市场,搜集新信息,广交新朋友等多种方式方法,在多数县劳务输出“萎

缩”的情况下,仍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人。为我县大旱之年无大灾做出了贡献,被省劳动厅评为先进单位。与此同时,我们注意通过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和对正确择业观念的宣传教育,促进了城镇就业工作的开展,将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再就业工作,突出抓了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服务指导)中心建设。具体体现在严把“进口”,敞开“出口”及健全职能三个方面。针对去年下岗职工再就业服务中心初建伊始,对进“中心”人员把关不甚严格的现象,今年依据上级规定的条件和明确的程序,严格把好“入口”关,有效的控制了企业职工的无序下岗,将企业职工下岗率控制在%。对于已进再就业服务中心的下岗职工的“出口”,则坚持了敞开的办法,一方面是对虽符合继续托管而本人不愿继续托管的下岗职工,只要本人有要求,及时为其办理相关手续;另一方面对那些按规定已不符合继续托管的下岗职工,则通过学习

宣传和行政手段予以解除托管协议。下半年对劳动合同到期的名下岗职工解除了中心托管协议,由于准备工作比较充分,使这一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敏感工作,进行的比较顺利。在健全下岗职工再就业服务中心职能方面,我们在会同有关部门积极筹措资金,确保基本生活费%发放的同时,注意并加强了对下岗职工再就业的指导工作。通

过转岗培训、典型引路、择业观宣传教育及优惠政策的实施,有效地促进了再就业工作的开展,再就业率达到了%。

二、确保了机关企事业单位离退休职工养老金及

时足额发放

机关企事业单位离退休职工养老金能否及时足额发放,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从这一认识高度出发,我们通过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实施有效制约机制、强化协调督导等一系列措施,千方百计促进各项社会保险基金的征缴。经过艰苦努力,扭转了我县社会保

险金收缴工作一度出现的被动局面。到年底,使保险覆盖面达到了%,收缴企业养老保险 费万元,完成市达收缴万元的%;收缴机关事业单位保险费万元。全部实现了养老金的社会化发放,全年共为名离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和报销医疗统筹单位的医疗费万元,并做到了及时足额无拖欠。使社会保险的“安全网、减震器”作用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发挥。

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

险制度改革决定》和《医疗保险制度总体规划》,成立了以常务副县长为组长,有关部门参加的县医疗保险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和办公室,通过广泛调查、测算,研究制定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实施方案。

第16篇:街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汇报

街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情况汇报

2012年3月6日

近年来,项里街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人人有工作,人人有保障,处处有和谐”的工作目标,开拓创新,各项工作有声有色;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等工作为重点,大力开展就业培训、企业用工、养老保障等各种实际工作,不断满足居民实际需要;坚持“以民为本、真诚服务”的理念,积极加强硬件建设,及时开展便民利民服务,群众满意率逐年提高。该所连续5年荣获全区劳动保障工作先进单位,荣获2010年度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优质服务窗口”;宿城区“服务企业用工”先进单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综合考评”先进单位;宿迁市“市区居民医疗保险扩面征缴突击月活动” 先进单位;被省人社厅授予“江苏省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示范点”、“全省农民工综合服务示范单位”等称号。

一、工作开展情况

1、加大宣传力度,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不断深入开展。

为让居民熟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政策,积极参保,我们组织30人专业队伍,分成6个小组,深入到居民家中,宣传医保 1

新政策,设立宣传点,在主要路段悬挂横幅20条,发放宣

传材料19000余份,流动宣传车、小喇叭、入户登记,做到

家喻户晓,提高居民主动参保率。为了及时做好宿迁学院学

生参保续保工作,派出专人到学院各系进行联络。做好学生

参保各项工作,建立参保档案,按时发放证、卡,受到师生

好评。2012年全面超额完成扩面8332人,续保缴费25600

人,完成任务141%,医保费用100%入库,超额完成上级下

达的目标任务,受到上级表彰。

2、强化政策落实,积极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积极开展

各项就业服务工作,为辖区余人办理了《就业失业登记

证》;为余名失业人员办理报道手续,并开展了一系列再就业优惠政策的宣传与解释工作。大力宣传,为下岗失业人

员、城镇新增失业人员提供资询,发放宣传材料到10个社区居委会;对有创业愿望和创业能力的人,为他们提供

“syb”创业培训班。免费职业介绍余人,回答政策咨询

2500人次。建立建全各项台帐管理制度,对城镇失业人员、

求职人员、4050人员、就业再就业台帐进行登记。失地农民

技能培训完成人,城镇新增就业人员人,下岗再就

业人员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人。认证退休人员余人。

3、扩大就业渠道,积极推荐就业。为了促进辖区失业

人员就业,我们每年及时组织辖区劳动力人员参加市区企业

招聘会,既满足企业用工需求,又促进就业;主动与上级人社部门加强沟通,争取更多的支持与帮助,与所辖的企业加强信息沟通,掌握岗位信息,及时地将岗位信息通过电子屏和张贴的形式或电话、传真形式发布到各村居,或根据所掌握的失业人员的技能状况和工作要求,有针对性地直接通知失业人员参加岗位应聘。采取调查、推荐就业、跟踪建档等方式,积极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共为可成科技、恒力

集团等20多家企业1200余人提供了就业推介。

4、认真调查,困难就业群体不断得到援助。2011年我们摸清了辖区困难就业人员的底数,经调查认证困难人员

600多人,并相应建立了工作台帐,同时在工作中优先对他

们给予帮助。

5、加强沟通,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不断完善。在企业退休人员管理上,我们及时将有关企业退休人员政策在社区信息栏、宣传栏电子屏以及醒目的路口进行宣传,使大家了解具体内容,争取做到家喻户晓;耐心解疑释难,对退休人员的疑问和咨询,做到耐心细致、不厌其烦,直到服务

对象满意。

6、认真组织,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正在深入开展。全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专题会以后,我们街道迅速

安排,成立街道办主任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居委

会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对经办人员进行培

训。认真细化分解任务,居委会组织专人负责入户调查、参

保登记、发放宣传单,做好居民耐心、细致宣传工作,做到

一户不漏,一个不少,力争在3月底超额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二、存在主要问题

1、失业人员就业难仍然存在。失业人员大多就业技能不强,择业要求过高,“等、靠、挑”依赖思想严重,而有的失业人员就业愿望不高,造成了“有人没工做,有工没人做”的闲置现象;大部份工作对年龄的限制,致使“4050”

失业人员就业率偏低。

2、城镇医疗保险续保难度大。城镇医保面不断扩大,

因房屋征收、升学就业等因素,辖区人员流动增加,城镇医

疗保险续保难度不断加大。

3、社区协理员同工不同酬。目前市、区在社区分别有

协理员,市招协理员每月增加工资500元,而区协理员没有

增加,严重影响积极性。

4、基层人社工作创新动力不足。基层分管人社工作领

导和工作人员外出学习不多,创新意识不强,思路不宽,办

法不多;上级人社部门对基层工作分项具体指导不力,创新

成果不多。

5、企业退休人员社区服务有待加强。目前企业退休人

员按户籍所在地服务,因住地变化,辖区和社区存在“人在

户不在、户在人不在”现象,需要按居住地就近开展服务,

以方便企业退休人员生活。

6、劳动监察工作有待加强。上级人社部门对基层劳动

监察缺乏指导,街道劳动监察工作没有认真开展,上级来检

查,临时做基础账册,数据不实。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扎实推进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加强督促指

导,强化社区居委会和人社站工作人员责任,定期听取汇报,切实加快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进度。

2、扎实推进城镇医疗保险工作。加大宣传力度,普及参保意识,提高城镇医保参保率,并动员他们做好续保工作

进一步完善本辖区内的社会保障体系。

3、扎实推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依托辖区企业,联合积极挖掘就业岗位,创建良好就业平台。协调相关部门,做好辖区内的“syb”创业培训和失地农民技能培训工作,搭建“培训—就业”绿色通道。加大宣传力度,举办职业指导讲座,转变失业人员择业观念,改变失业人员的“等、靠、挑”等择业陋习。多渠道创造就业机会,鼓励失业人员自谋

职业,让他们充分享受国家给予的再就业优惠政策。

4、努力搞好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做好跟踪

管理,落实有关政策,健全、完善企业退休人员管理体系。

第17篇:办事处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中心工作汇报

窑地办事处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工作汇报

窑地办事处 2012年5月10日

窑地办事处所辖一个社区即窑地社区,位于尖山区最南端,与岭东区毗邻,辖区面积五平方公里,总户数1603户,人口3710人,辖区单位33家。

今年,窑地办事处在区就业局的正确领导和指导下,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人为本”的精神,努力完成区就业局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积极帮助辖区内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具体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大力促进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

根据区局的工作部署,针对就业工作特点,我办事处一直将工作重点放在大力促进失业人员如何实现就业问题上。我们与辖区单位锅炉厂、鑫达水泥厂、隆昌塑窗厂用工量大的单位联系,详细了解企业用工及空岗情况,用工要求,并积极发布信息,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向失业人员介绍单位招用工情况,为他们推荐工作,对失业人员进行就业指导。我们通过参加市局和区局举办的各类就业招聘会,积极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及失业人员参加。通过多种方式,使我们辖区147人实现了就业再就业,并且为这些人员全部办理了《就业失业登记证》。

二、积极宣传培训工作

在平时的工作中,培训券发放工作作为我们的重点工作之一,我们进行了大力的宣传,入户走访,并主动询问就业、失业人员的培训意愿,为其介绍各类适合他们的培训学校和培训专业,并且为其发放免费培训券,使他们学到了一技之长。其中,参加培训专业最多的是顺达驾校的驾驶员,其次是计算机应用、会计电算化、电焊、家政等,我们还对已发出的培训券进行跟踪回访,督促其去参加培训。截止到现在,我辖区已经发放培训券32张。

三、《就业失业登记证》办理及社会保险补贴情况

年初到现在,我们共办理了全国《就业失业登记证》156本,其中新办证91本,换证64本,并为60名符合条件的灵活就业人员办理了社保补贴申请手续。

今年我们又为辖区内32人办理了城市居民养老保险,并且录入微机。

下半年工作计划:

在上半年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积极与辖区企业联系,做好招用工和空岗信息发布工作,努力争取更多失业人员实现就业;端正工作态度,服务积极热情,尽心尽力,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以上请领导批评指正。

第18篇: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汇报127

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一、街道就业和社会保障方面现状:

我们就业和社会保障机构名称为:七路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办事处党工委高度重视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配备了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优秀人员担任社会保障工作,平均年龄37岁,全部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其中公务员2名,分别担任科长及低保专干,社区干部3名,大学生1名,分别担任低保、失业、就业、保险、退休专干,是一支乐于奉献的集体。

在抓就业创业工作中一是开展“一站式”就业平台服务,即接收管理、职业指导、职业培训、创业指南、就业安置,制定了“就业服务目标管理制,服务跟踪走访制、再就业服务承诺制、预警预报制度、包保责任制”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二是完善就业实名制管理,建立七个数据库,做全做细基础台帐,就业安置做到“六清”“六到位”,即人员、家庭、失业、就业、工作、安置清;关心、帮助、培训、安置、跟踪、协调到位。三是完善就业服务理念,建立街道、社区就业服务体系,与区劳动力市场联网,资源共享。对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下岗失业人员及应届大学毕业生实名登记,并建立健全就业信息网络,每周发布一次用工信息,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就业机会。同时,在第一城社区创办了失业下岗人员培训基地,并参加区职业学校技能培训,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四是强化养老保险工作力度,建立和完善工作责任机制,制定了养老保险工作方案,实行“一把手”工程,街道与社区签订目标责任状,组织社区干部专项业务培训,每周一次调度会,举办养老保险业务现场咨询会,行政主任亲自挂帅,不仅在本街道地域内搞大型宣传,而且还延伸到经济技术开发区、辽中县进行宣传,发放宣传单2150份,致居民一封信850份,联系卡360张,收到了突出的效果。

过去的一年,我们以新村一社区为龙头,率先成立了就业创业服务中心,目的是实现科学发展促就业,稳定岗位保民生的目标,并开展承诺制“只要有就业愿望,就业要求,不挑不捡,十五日内安置就业”。同时提供就业援助,召开七路地区春季用工洽谈会,由区劳动局把关,33家招工单位前来招聘,提供92个岗位,达成意向88人,我们做法得到了百姓的赞誉,媒体的支持,新北方、沈视早报、华商晨报都给予播报。就业援助进家入户走访663户,实现就业663人。培养优秀创业典型崔勇、大学生毕业生夏春宇成为了失业人员的榜样。2009年完成开发就业岗位1810个,安置实名制就业2435人,扶持创业带头人25人,带动就业163人,普惠制培训352人,劳务输出26人,完成大学生小额担保贷款1人,应届困难家庭大学生10人,实现就业100%。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672人,养老保险征缴额4134万元,名列全区前茅,4050人员养老保险补贴二次发放57941元,医疗保险社保补贴二次发放29452元,困难家庭子女减免学费76560元,就业创业工作列区先进行列。

二、就业、社保方面存在的问题:

1、就业是民生之本,从2003年政府开发公益岗位至今已有6年,的确解决了一些“4050”困难群体就业问题,但远远满足不了大批失业人员的岗位需求,希望政府能扩大开发公益岗位(尤其是社区就业服务员岗位,以便于开展就业、养老保险等工作)

2、养老保险逐年递增,双失业家庭占整个失业群体中的40%以上,由于灵活就业收入相对不稳定,有一部分家庭夫妻只交一个人保险,断保之后还要交滞纳金,这样养老保险征缴出现难度,希望政府给予优惠政策。(“4050”社保补贴政策延续等)

3、个别“4050”人员由于银行缴费卡出现问题导致社保补贴发放不能及时,需进行二次现金发放处理,有不满的情绪。

4、部分下岗人员单位既不买断,也不发生活费,无法办理失业证,享受不到相关优惠政策。

5、年龄偏大,学历低,没有技术特长的失业人员,他们就业困难,会给社会造成不稳定因素。

6、工作经费不足,开展工作有难度。

七路街道社会保障科 2010年1月27日

第19篇:xiangzhen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汇报

2012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汇报

一年来,***人社所在县人社局正确指导下,在镇党委政府的热心关怀下,以三个代表为重要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建立让群众满意为目标做了以下工作,回报如下:

1、完成了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作。在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精心安排下,高标准装修面积120平方的服务大厅,配备了5名全额事业编制人员专职人员,设立人事人才、劳动关系、新型农保、扩面征缴、就业服务、就要培训、劳动监察、劳动仲裁八个服务窗口。配备了办公桌椅、微机、传真机、触摸屏、led发布机、身份证读卡器等,服务设施配备齐全。顺利通过了省市县的验收,得到了领导好评。

2、认真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年初对村级劳动力及外出务工人员进行认真摸底调查,自定创业培训计划,实现了新增劳动力转移就业600人,实名制创业培训83人,积极宣传落实就业扶持政策,张贴明白纸、粉刷标语,发放就业服务联系卡到户,村村喇叭播放宣传等措施,让农民了解就业政策,正确引导农民创收增收。

3、积极做好完成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险征缴及到龄人员的落实发放工作。镇政府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积极宣传发动,镇村工作人员齐上阵,分任务,压担子,在征缴期间,每天汇报调度进度并且电子屏幕进行公布。保质保量完成各自分配的任务。共收缴农保资金440万元,参保人数2.9万人,完成任务95%。并且对完成任务好的村进行了表彰奖励。完成了一年一度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参保缴费工作。

4、完成了企业养老保险扩面征缴工作。我们工作人员到企业,个体工商户进行养老保险政策宣传讲解,让想缴有条件缴的企业和个人踊跃缴纳养老保险。完成了养老保险扩面征缴人数562人,养老保险扩面征缴金额296万元。

5、积极做好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实现新增引进高层次人才4人,分布在万达碳素、杨营煤矿等企业。实现新增高校毕业生就业160人,新增高校毕业生创业2人,新增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15人,实名制登记应届毕业生就业人数和未就业人数,登记率100%,实名制登记困难家庭应届毕业生就业人数,登记率100%,就业率100%。

6、今年以来,本辖区没有发生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一经发现有上访苗头就及时积极协调处理,无越级上访案件发生。

7、督导企业做好劳动合同的签订及劳动用工备案工作。

第20篇:街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汇报

街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情况汇报

2012年3月6日

近年来,项里街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人人有工作,人人有保障,处处有和谐”的工作目标,开拓创新,各项工作有声有色;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等工作为重点,大力开展就业培训、企业用工、养老保障等各种实际工作,不断满足居民实际需要;坚持“以民为本、真诚服务”的理念,积极加强硬件建设,及时开展便民利民服务,群众满意率逐年提高。该所连续5年荣获全区劳动保障工作先进单位,荣获2010年度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优质服务窗口”;宿城区“服务企业用工”先进单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综合考评”先进单位;宿迁市“市区居民医疗保险扩面征缴突击月活动” 先进单位;被省人社厅授予“江苏省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示范点”、“全省农民工综合服务示范单位”等称号。

一、工作开展情况

1、加大宣传力度,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不断深入开展。为让居民熟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政策,积极参保,我们组织30人专业队伍,分成6个小组,深入到居民家中,宣传医保 1

新政策,设立宣传点,在主要路段悬挂横幅20条,发放宣传材料19000余份,流动宣传车、小喇叭、入户登记,做到家喻户晓,提高居民主动参保率。为了及时做好宿迁学院学生参保续保工作,派出专人到学院各系进行联络。做好学生参保各项工作,建立参保档案,按时发放证、卡,受到师生好评。2012年全面超额完成扩面8332人,续保缴费25600人,完成任务141%,医保费用100%入库,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受到上级表彰。

2、强化政策落实,积极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积极开展各项就业服务工作,为辖区 余人办理了《就业失业登记证》;为 余名失业人员办理报道手续,并开展了一系列再就业优惠政策的宣传与解释工作。大力宣传,为下岗失业人员、城镇新增失业人员提供资询,发放宣传材料到10个社区居委会;对有创业愿望和创业能力的人,为他们提供“syb”创业培训班。免费职业介绍 余人,回答政策咨询2500人次。建立建全各项台帐管理制度,对城镇失业人员、求职人员、4050人员、就业再就业台帐进行登记。失地农民技能培训完成 人,城镇新增就业人员 人,下岗再就业人员 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 人。认证退休人员 余人。

3、扩大就业渠道,积极推荐就业。为了促进辖区失业人员就业,我们每年及时组织辖区劳动力人员参加市区企业

招聘会,既满足企业用工需求,又促进就业;主动与上级人社部门加强沟通,争取更多的支持与帮助,与所辖的企业加强信息沟通,掌握岗位信息,及时地将岗位信息通过电子屏和张贴的形式或电话、传真形式发布到各村居,或根据所掌握的失业人员的技能状况和工作要求,有针对性地直接通知失业人员参加岗位应聘。采取调查、推荐就业、跟踪建档等方式,积极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共为可成科技、恒力集团等20多家企业1200余人提供了就业推介。

4、认真调查,困难就业群体不断得到援助。2011年我们摸清了辖区困难就业人员的底数,经调查认证困难人员600多人,并相应建立了工作台帐,同时在工作中优先对他们给予帮助。

5、加强沟通,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不断完善。在企业退休人员管理上,我们及时将有关企业退休人员政策在社区信息栏、宣传栏电子屏以及醒目的路口进行宣传,使大家了解具体内容,争取做到家喻户晓;耐心解疑释难,对退休人员的疑问和咨询,做到耐心细致、不厌其烦,直到服务对象满意。

6、认真组织,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正在深入开展。全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专题会以后,我们街道迅速安排,成立街道办主任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居委会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对经办人员进行培

训。认真细化分解任务,居委会组织专人负责入户调查、参保登记、发放宣传单,做好居民耐心、细致宣传工作,做到一户不漏,一个不少,力争在3月底超额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二、存在主要问题

1、失业人员就业难仍然存在。失业人员大多就业技能不强,择业要求过高,“等、靠、挑”依赖思想严重,而有的失业人员就业愿望不高,造成了“有人没工做,有工没人做”的闲置现象;大部份工作对年龄的限制,致使“4050”失业人员就业率偏低。

2、城镇医疗保险续保难度大。城镇医保面不断扩大,因房屋征收、升学就业等因素,辖区人员流动增加,城镇医疗保险续保难度不断加大。

3、社区协理员同工不同酬。目前市、区在社区分别有协理员,市招协理员每月增加工资500元,而区协理员没有增加,严重影响积极性。

4、基层人社工作创新动力不足。基层分管人社工作领导和工作人员外出学习不多,创新意识不强,思路不宽,办法不多;上级人社部门对基层工作分项具体指导不力,创新成果不多。

5、企业退休人员社区服务有待加强。目前企业退休人员按户籍所在地服务,因住地变化,辖区和社区存在“人在户不在、户在人不在”现象,需要按居住地就近开展服务,

以方便企业退休人员生活。

6、劳动监察工作有待加强。上级人社部门对基层劳动监察缺乏指导,街道劳动监察工作没有认真开展,上级来检查,临时做基础账册,数据不实。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扎实推进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加强督促指导,强化社区居委会和人社站工作人员责任,定期听取汇报,切实加快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进度。

2、扎实推进城镇医疗保险工作。加大宣传力度,普及参保意识,提高城镇医保参保率,并动员他们做好续保工作进一步完善本辖区内的社会保障体系。

3、扎实推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依托辖区企业,联合积极挖掘就业岗位,创建良好就业平台。协调相关部门,做好辖区内的“syb”创业培训和失地农民技能培训工作,搭建“培训—就业”绿色通道。加大宣传力度,举办职业指导讲座,转变失业人员择业观念,改变失业人员的“等、靠、挑”等择业陋习。多渠道创造就业机会,鼓励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让他们充分享受国家给予的再就业优惠政策。

4、努力搞好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做好跟踪管理,落实有关政策,健全、完善企业退休人员管理体系。

调研 社会保障 工作汇报
《调研 社会保障 工作汇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