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运用现场教学开展党性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发布时间:2020-03-03 12:22:5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运用现场教学开展党性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摘要】现场教学具有开放性、真实性、参与性、体验性和实效性等特点,与党性教育内在需求相契合,是推进教学方式创新和增强党性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现场教学需要遵循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增强现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需要做好资源的挖掘和利用、掌握培训对象的需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教学方法等。

【关键词】教学规律;资源转化;党性教育;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D261.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码号】1674―0351(2015)03―0123―04

开展党性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增强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党的建设和干部教育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抓好党性教育这个核心”,并进一步强调:“加强新时期领导干部的党性教育,是从严治党、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必然要求,是培养造就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的有效途径,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1]就党性修养所内在的自觉性、实践性、系统性、长期性而言,它更需要在理论武装的基础上以实践和体验为基本途径,使受教育者引发情感共鸣和理性认同,从而将外在的教育不断内化,达到道德情操的升华和党性修养的提升。现场教学具有开放性、真实性、参与性、体验性和实效性等特点,与党性教育内在需求相契合,越来越受到培训机构的重视,并成为开展党性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

一、现场教学中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第一,对现场教学的认识。一般意义的现场教学,就是现场观摩考察、技能训练,是课堂教学的必要拓展和补充。而我们所说的干部教育培训中的现场教学,是一种基于现代教育思想和管理理论的教育培训模式,它是指教育者遵循干部教育规律,以现场教学点为载体,引导参训学员在真实的场景中,按照教学目的的要求,紧紧围绕教学主题开展的系统讲解、专题点评、实地感受、多向互动和交流研讨多重组合式的综合教学形式,可以使参训学员身临其境、引发思考,开阔眼界、增进知识,情感体验、升华认知,学习借鉴、提升能力。因此,干部教育培训的现场教学决不能简单等同于一般的参观考察活动,在这一模式下学员的学习方式由课堂听讲转变为看听思悟相结合,并在此基础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其实,从教育学理论上来看,现场教学是“主体内在的历时性的知、情、意、行的亲历、体认与验证。它是一种活动,更是一个过程,是生理和心理、感性和理性、情感和思想、社会和历史等方面的复合交织的整体矛盾运动”。[2]因而,从本质上来说,干部教育培训中的现场教学是一种既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又符合培训对象需求的新方法。现场教学的现场,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把素材变成教学内容,还必须依据不同的教学目的对各种现场要素进行优化组合,来增强教学的统筹性。现场教学的核心就是要有针对性、有目的地利用这些现场资源,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第二,现场教学对教学设计、授课教师和组织管理都提出了更高要求。现场教学同课堂教学相比,延伸了教学空间,拓展了教学内容,丰富了教学形式。这就要求现场教学必须精心设计、深度开发、突出主题、体现特色;教学人员要专业知识扎实、点评画龙点睛、讲授富有激情、教学双方互动;组织管理要细化流程、明细职责、精心实施、全程保障。一是现场教学点的选择要与教学主题相适应,两者结合的程度越高则教学的效果就越好;二是设计完整的教学流程,包括流程各个环节的时间节点和内容安排;三是交流互动环节必不可少,而且要更加突出学员主体。必须指出的是,无论教学设计如何完备,现场教学开放性的特点都需要教学组织者运用雄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来灵活应对。无论是授课教师还是教学组织管理人员,他们的经验积累都非常重要。

第三,对现场教学规律的研究需要不断深入。目前,党性教育的现场教学实践,大致由三个相互联系、不断递进、有机统一的环节构成,即现场讲解、专题点评和教学互动“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一是现场讲解。主要是通过讲解员的讲解,使学员了解现场的陈列和文物的来源、曾经发生的历史事件和相关历史人物,增强感性认识。二是专题点评。主要是教师基于现场教学点所承载的教学内容,选取典型事件和人物,以一个有针对性的问题巧妙入题,进行动之以情、寓之于理的讲授,使学员在情感的体验中深化理性认知。三是教学互动。要体现出研究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的特点。实现学员带着各自感兴趣的问题和话题,与教师和学员进行交流互动,由被动接受转入主动学习,达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的目的。应该看到,现场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受到培训机构和学员的普遍好评。但是,目前关于现场教学的研究,更多的是在实践层面上,理论研究成果并不多。如何深化现场教学规律性认识,还需要继续研究和探索。

二、运用现场教学开展党性教育效果显著

第一,现场教学实现了革命历史资源向教学培训资源的转化。现场教学是与独具特色的现场教学资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但拥有资源优势并不等于拥有教学优势。把资源优势变为教学优势的关键,就是要实现“两个转化”,即把形成革命历史资源的现场转化为干部教育的新课堂,把丰富的实物史料转化为干部教育的鲜活教材。这也正是现场教学的优势所在。以中国延安干部学院为例,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积累了局部执政的宝贵经验,形成了伟大的延安精神,培养了一大批治党、治国、治军的贤才,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十三年的奋斗历程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革命历史资源,是开展党性教育的宝贵精神财富。如何实现革命历史资源的有效转化,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关键就在于要构建发挥优势、体现特色、运行有序、科学规范的现场教学体系。具体地讲,革命历史资源是现场教学的主要载体,是体现现场教学特色的基础;系统讲解、专题授课和点评是关键,通过深挖提炼,可以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学员是参与的主体,营造现场交流的浓厚氛围,发挥学员主体作用,可以使学员在激情燃烧中升华思想,在互动交流中深化认识;组织管理是保障,现场教学主要在室外进行,流动性大,必须精心组织。通过以上环节,构建清晰的现场教学链条和丰富多样的教学结构形态,实现资源优势向教学优势的转化。

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心得体会

大庆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心得

社区开展老年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市委党校开展党性锻炼现场教学活动

运用多媒体突破教学难点的探索与实践

新时期党性教育的探索

分层教学探索与实践

实践与探索教学设计说明

美术班教育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探索论文

运用现场教学开展党性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运用现场教学开展党性教育的实践与探索.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