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音乐课堂教学中要合理使用多媒体

发布时间:2020-03-03 18:51:5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合理使用多媒体课件

有效发挥其作用

音乐课堂教学中要合理使用多媒体

鸣沙中学 : 王光辉

【内容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稳步推进,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在音乐教学领域中已逐渐被广泛地运用。越来越受到老师和学生的喜爱,逐渐成为目前教学手段的主流之一,然而,在实际的音乐教学中,很多老师把多媒体技术奉为神明,认为运用了多媒体课件就是体现了新课改精神,只有运用了多媒体进行教学才算是一堂好课,所以就出现了许多教师滥用多媒体,使多媒体充斥整个音乐课堂,出现了课堂活动眼花缭乱、课堂秩序程序化、师生思维被抑制等现象。因此,在音乐教学中,要合理使用多媒体,有效发挥其作用。

【关键词】多媒体

实效

合理

北方的冬天,人们看到树枝上不再是光秃秃的了,上面挂着五颜六色的塑料袋,远远看去还挺好看,岂不知这些废弃的塑料袋是否影响到来年枝叶的发芽?最近听了不少课,我感觉目前听过的许多课堂中多媒体课件竟然扮演了“风天里的塑料袋”的角色,这种想法是在一次公开课前出了意外而产生的。我准备在组内上一节公开课,可是电教设备不能用,只好推迟,这时不少教师已经准备听课了,他们不满地说:“没有电教设备就不上课了啊,平时大多数人不也在教室(没有多媒体课件)上课嘛!”当时我挺生气的,可是转念又想:可不是吗,平时有多少课能在没有多媒体课件的时候上的生动活泼,何必为了“公开”而“包装”呢。准备了黑板画和磁带之后,我上了这节课。效果挺好,而且让我找回了自信,这样的音乐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听觉能力,音准以及想象力,

1 这不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嘛。

随着新课程改革稳步推进,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在音乐教学领域中已逐渐被广泛地运用。由于它具有“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资源宽广等特点”,使音乐学科不仅突破了传统教学在时间,空间和地域上的限制,扩展了音乐教学容量,开阔了学生的音乐生活和音乐视野,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而且对于激发学生音乐的兴趣、加强学生的音乐审美体验、创设音乐审美情境、提供师生情感体验的条件和环境、发展学生的个性与创造性等方面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因此,多媒体教学越来越受到老师和学生的喜爱,逐渐成为目前教学手段的主流之一。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老师把多媒体技术奉为神明,认为运用了多媒体课件就是体现了新课改精神,只有运用了多媒体进行教学才算是一堂好课,所以就出现了许多教师滥用多媒体,使多媒体充斥整个音乐课堂,出现了课堂活动眼花缭乱、课堂秩序程序化、师生思维被抑制等现象。现代教学一再鼓励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来丰富课堂,确实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但如果为了“公开课”而硬要用多媒体课件,或者堆积一大堆的“课件”,不但不能丰富课堂活动,反而打乱了师生的思维,教师忙于操作,学生忙于观看,这些材料不但不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而且抑制了学生灵感的发挥。这和“风天里的塑料袋”有什么两样?我认为,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避免多媒体课件多多益善,造成眼花缭乱 喧兵夺主的现象

多媒体教学是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影像于一体的辅助教学手段,但在不少的课件中常常可以看到,图片、动画杂乱堆砌,令人眼花缭乱。在一节公开课中,讲授的是《半屏山》,开始问;“同学们你们对台湾了解吗?”

2 接着大屏幕上出现了一张又一张的图片。接着又问“你们了解高山族吗”?又放一张张的图片,展示高山族的风景,服饰、建筑、风土人情、生活方式、学生眼睛应接不暇,其中放了很多大海的图片,这大海的图片什么地方都能代表,不一定只有台湾有大海。介绍台湾、高山族还用了大篇幅文字让学生认读,不仅耗费了大量的时间,而且从开始到现在学生都没有静心的去感受音乐,学生难以把握音乐的旋律,学生只接受了视觉刺激,忽略了音乐的主体——音乐在音乐课中的重要性。而且过多的图片,动画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很难专心致志地聆听音乐,多媒体的使用已是喧兵夺主。我们可以依据学生的年龄、依据教学内容恰当运用多媒体,一般年龄较小的学生,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图像来辅助学生理解,还可以播放音乐家的演出资料,或者根据音乐的特点配上与之相符合的动画资料,从而调动学生的兴趣,集中注意力。切记堆积图片、文字等材料而忽略了音乐这个主题,造成喧宾夺主的现象。

二、避免课堂程序化、机械化,造成师生被动的现象

在多媒体技术得到大量运用的同时,我们老师也是为电教而电教,为运用而运用,虽然一个个问题都由课体展示出来,教师似乎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者,成了多媒体的奴隶,变成了“解说员”,将自己的“满堂灌”交给了电脑,自己成了“幕后操纵者”。而学生的思路则跟着电脑的流程转动着,学生的思维局限在多媒体的画片中,完成着多媒体提出的一个又一个的问题,这怎么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例如,某教师在上七年级《阳关三叠》一课时,按电脑程序播放着,画面出现了这首歌的节奏歌谱,老师让学生完整地跟老师念歌谱节奏,再唱谱,农村七年级学生视唱水平还达不到这种高度,在这里花 3 费了很多时间,以至于最后教学任务都完成不了。因为教师事先没设计重点节奏乐谱句,所以这里就得让学生按电脑程序走,越走越艰难,教师成不了主导者,学生也不是主体者。有些音乐教材具有一定的情节性,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把整个教学内容编成故事或动画的形式,配上音乐播放,使多媒体课件宛如动画片一样,可视性很强,学生的兴趣是调动起来了,但学生的听觉联想却被忽视了,以至于一节课下来,留给学生的是印象深刻的动画形象或故事情节,而音乐的主旋律记不清了。例如:在一次欣赏吹打音乐《小放驴》中,教师为了使学生能生动地感受到驴子的形象,找了许多驴子图片制成动画配合音乐播放,学生兴致非常高,但乐曲欣赏完后,教师问及该曲的主题音乐以及由哪几种吹打乐器演奏时,学生却哑口无言。有了多媒体,有些老师整节课几乎都不范唱,也不用琴带唱,钢琴成了摆设,只要点击鼠标音乐就出来了。其实有些教材配套的音像资料,并不适合于课堂教学。例如,有的歌曲伴奏速度太快,有的歌曲选用的调不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跟多媒体演唱,大部分学生其实质是把“演唱”变成了为多媒体“伴唱”,这样的“伴唱”局限了学生对歌曲创造性价值的表现,师生都变得很被动。让师生间的和谐人性化的关系被冷若冰霜的人机关系所取代,忽视了自身教学的能动性,割裂了师生间的情感纽带。课堂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的、指向多元化目标的、学生充满情趣的学生实践活动,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努力做到知识与能力同步发展,认知与情感协调发展。

三、避免多媒体包罗万象 抑制师生想象的现象

运用多媒体是为了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运用音乐,而不是代替他们理解音乐,更不能限制学生思考音乐的能力。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充分地激发学生

4 的学习热情,使其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但是,也正因为如此,有些老师就把能够涉及到的内容,甚至是可有可无的内容,一股脑地全部搬了上去。例如,在教学《渴望春天》一课时,点击一:写春天的词语;点击二:描写春天的颜色;点击三:春光图;点击四:作者介绍;点击五:古今写春天的诗歌;甚至为学生说的“绿”是“嫩绿”还是“深绿”而讨论三分钟„„,这堂看似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音乐课变成了不论不累的综合课,上成了语文课、自然课、历史课、美术课包罗万象的大“拼盘课”。在教唱时,将歌曲中所描绘的景色定格于一个个画面中,剥夺了学生想像力的发挥,禁锢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不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影响了学生对歌曲情绪的体会与理解。因此,要把握好时间与学生的认知规律,在不限制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的时候利用多媒体来预演学生的想象效果,或者运用画面和音响来阐明教师的理解,并与学生共同探讨,如在欣赏教学或者欣赏环节中,如果教师在学生欣赏之前和欣赏之中播放多媒体视频短片,让这些画面先入为主,充斥了学生的大脑,无疑限制了学生的思考与想象。而在唱歌教学中,唱前利用录音或范唱,创设一种听觉情境,当学生基本了解歌曲之后,利用多媒体来和自己相比较,进而起到示范作用,更能渲染情绪,起到引领作用。

运用多媒体是为了学生更好的理解音乐,运用音乐、以音乐为中心,多媒体只是手段,手段是为音乐这个目的服务的,而不是代替学生理解音乐,更不能限制了学生的音乐思考能力。从另一方面说:我们还可以运用录音机、钢琴伴奏,教师范唱等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多媒体教学并不是音乐教学的必要手段。追溯历史,音乐素养极高的奥地利在多媒体问世之前,他们照样有着发达的音乐文化和教育事业,现代音乐课堂教学中能够运用多媒体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

5 事情,关键在于执教者如何挖掘教材,科学地运用多媒体,把多媒体这块“好钢”用在“刀刃上”。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中小学音乐教育》 浙江省音乐教育出版社; 2《音乐教育与创作》 湖南音乐教育出版社; 3《现代教育技术》 苏州大学出版社江苏省电化教育馆; 4《中国电化教育》 刘邦奇 多媒体网络教学的模式及发展趋势; 5《音乐教学评价》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关于合理使用多媒体促高效英语课堂教学

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要合理运用

初中数学教学中多媒体的合理使用

语文李汝菊浅谈语文生态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合理使用

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的合理应用

教学中要合理使用教具学具

浅谈物理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合理使用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正确使用多媒体课件

运用多媒体优化音乐课堂教学

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 优化高中化学课堂教学

音乐课堂教学中要合理使用多媒体
《音乐课堂教学中要合理使用多媒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