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怎样进行问题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20:18:3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初中数学课堂怎样进行问题设计

课堂问题设计是实施课堂教学的有效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数学课堂教学常用的一种手段,它是指教师根据学习内容的重点、难点、关键点等,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在课堂上设计合理而巧妙的问题,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获取知识,旨在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启迪与深化。

在新课程实践中,每一位教学工作者都在孜孜追求并思索教学的有效性问题,以课堂问题设计为切入口,开展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已得到广大数学教师的重视和关注。如何通过对课堂问题的设计,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数学课堂问题设计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问题”设计存在这样几个问题:

(1)问题的难度要适中。难度过大就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失去学习的信心。难度过小又提不起学生的兴趣,要让学生跳一跳后摘到的桃子那才格外香甜。有人把提问的难度喻为“篮球架的高度”,这很形象。篮球架太低了,谁都能把球放进去,那竞赛还有何意义?篮球架太高了,谁都不能把球放进去,挫伤了人的积极性。 (2)要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问,这样有助于原认知结构的巩固,也便于将新知同化,使认知结构更加完善,并最终使学生知识结构中的“最近发展区”上升为“已知区”。

(3)问题设计不易过大或过小。问题过大学生无从下手;过小又没有思考量,达不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4)问题设计要简洁、精练,切忌啰嗦,摸棱两可,让学生一听就知道你在问什么。

(5)要问在有疑之处。古语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人的思维活动常常是由问题开始的,有疑问才能产生探索的欲望,引发解决难题的愿望,才能激起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

(6)问题要有启发性。创设具有诱发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固有的好奇心,增强求知欲,使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成为一个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的过程。 一. 问题设计的必要性

心理学指出,思维总是体现在一定的活动过程中,主要是解决问题的活动过程中。数学教学是思维的教学,脱离开活动过程,就割裂了主客体之间的联系,“思维的体操”就失去了源泉。

人们在学数学和运用数学解决问题时,不断地经历直观感知、观察发现、归纳类比、空间想像、抽象概括、符号表示、运算求解、数据处理、演绎证明、反思与建构等思维过程。这些过程是数学思维能力的体体现,有助于学生对客观事物中蕴涵的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做出判断。数学思维能力在形成理性思维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因此教学活动中要设计合适的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实现数学教育的目标。

教师方面:设计合理的问题的基础是教师对教学内容、对学生学习心理、对教学活动的理解,这一过程有助于教师将这些思考理性化,通过问题设计和表达,问题实施与调控,问题反馈及改进这三个环节的不断运用,潜移默化中提高教师的素质。

二.“问题设计 学案教学”模式的教学原则与实践要求 1.教学原则

原则1 数学本源性原则。问题设计要围绕核心知识和知识的核心,不要在细枝末节上纠缠;

原则2 最近发展区原则。问题应该设计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内,把握好“度”,达到“跳一跳摘果子”的效果;

原则3 启发性原则。问题设计应该能达到启发学生思维的作用,可以有知识联系性和思想方法类比的引导,但是不能限制学生的思维,以使学生通过解决问题串达到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原则4 任务驱动性原则。问题设计要体现任务驱动性,能促进学生主动的、“自动化”的思考,要“大器”,不要太琐碎,以免形成学生对老师“亦步亦趋”的依赖;

原则5 关联性原则。问题串之间有内在的逻辑线索将之串联,这个线索就是:数学概念和思想方法的发生发展过程与学生数学思维过程两个方面的融合;

原则6 引申性原则。完成问题之后要有提炼、概括、引申、发展,特别是对核心概念和数学思想的点拨。

运用这样的教学原则在课堂上必然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导致所谓的“容量小”,针对这种顾虑要对这种教学模式进行系统性的理解,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教学时间不能平均分配。有些内容是具有极强的示范性的,它的解决可以带动后继很多知识的学习,因此在这里可以花费更多的时间。初中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学习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学习基础;一次函数的研究对二次函数有示范作用;三角形全等对三角形相似有示范作用,等等。

第二,改变作业的内容与形式。作业不一定是模仿和机械记忆,可以是课堂的延续和拓展研究,通过这样的作业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面对新事物进行研究的能力。比如,课堂上研究正弦,余弦,正切,课后作业可以是余切的研究,并鼓励学生找到多种方法解决。

第三,专题化教学提高效率。习题课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课型,在这种课上要精选习题,进行专题化的教学,这样学生虽然题目做的少,但是解题的能力依然会比较高,而且这种能力不深套用、模仿,而是真正的独立思考。

2.教学策略——教师的职责与禁忌 教师的工作分为课前、课中与课后三段。

课前,教师的工作主要是钻研教材,研读课标和教参,根据知识的发展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写出教学设计和学案。

课上,教师的工作就是组织学生实实在在完成学案。在完成学案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进程,进行必要的讲解,捕捉最新信息,及时灵活地补充学案预设的不足,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展示,监督学生实实在在完成学案。课后,收集反馈信息,查缺补漏,帮助学生实现学习目标。

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教师工作的重心不单在台前而且幕后的工作也很重要,教学的方式不能一改而论为哪种形式,但是其中有主导的教学方式,那就是学案导引下的学生探究发现活动,简称学案教学。 3.学习策略——学生的任务与活动方式

根据上述教学原则,不论是课上的学习,还是课后的作业,都要求学生面对新问题,独立思考,探索研究,因此在教学伊始就要强调学生转变以听为主的学习方式,这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需要教师给学生介绍,让学生理解这种学习方式,使得师生沟通达到一种共振效益。所以学生的学习以独立自主的探究学习为主,同时辅以聆听讲授、互相讨论、阅读自学等学习方式。 4.评价方法

评价的基本原则:关注本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由于学生探索发现,其思维活动的结果可能会突破一节课内容的范围,也可能会提出一些其他的问题,教师要予以肯定和鼓励,从数学的观点进行评价,而不是一节课知识的观点进行评价。

一、设计适度型问题,培养敏捷思维能力。 所谓适度型问题,就是教师提出问题的深浅、难易程度能恰到好处地触及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摘得到”。

二、设计比较型问题,培养类比思维能力。

比较,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过程中,是最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比较就是比相同、较差异,“有比较,才有鉴别”,教师在创设比较型问题时,能促使学生从旧知识和旧经验中,类推出新知识和新技能,使新旧知识溶于一炉,构建新的认知结构。比较型问题的设计,让学生在比较中,寻求问题的联系与区别,经常性地进行比较训练,学生的类推能力就能得到较好地强化和逐步提高,新的认知结构得到构建、完善与发展。

三、设计开放型问题,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所谓开放型问题,是指对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的条件、答案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的开放。学生在思考解决这类问题时,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不同的层次进行思考,以寻求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和方法,进而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灵活应用,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发散和收敛。

开放型问题的研究,目前已得到数学教师的广泛关注与重视,已知条件、问题答案和解决策略(方法)的开放,是开放型问题的三个层面。学生在解答时,会受个体的知识经验和思维习惯方式等因素制约,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有必要设计一些开放型问题,以此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四、设计迷惑型问题,培养批判思维能力。

所谓迷惑型问题,是指呈现在学生眼前的是形式上的很类似,而其实质却是不同的问题。知识经验不丰富和分辨力较弱等因素影响,常常会被“假象所迷惑”。

五、设计互逆型问题,培养逆向思维能力。

互逆性思维是指人的思维的正向性和逆向性,人往往习惯于正向思维,而不习惯于逆向思维,小学生更如此,常常会造成正逆混淆的错误和障碍,这正是小学生数学思维的薄弱环节。为此,教师必须重视设计互逆型的问题,加强对学生逆向思维的训练。

六、设计变式型问题,培养灵活思维能力。

所谓变式型问题,就是指用不同形式的事例(或直观)来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或展示事物的内在联系,让学生能意识到事物变化规律,抓住“万变不离其宗”的本质,把握事物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它主要通过表达方面的变异、理解角度的变更、思考方法的变迁、题型设计的变化等,能使学生感到问题的“新”与“奇”,解决问题的“妙”与“巧”,激起学生积极思维。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变式型问题的训练,一方面可以很好地利用学生思维的正向迁移,沟通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另一方面可以借助学生思维的负向迁移,通过比较、辨析,使学生掌握其本质属性。因此,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要设计一些变式型问题,正确、合理利用积极的思维定势,克服消极的思维定势,培养学生的灵活思维能力。

课堂教学离不开课堂问题设计,好的课堂问题设计,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较强的思维能力;同时以课堂问题设计为切入,深入开展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教学,追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与高效,切实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那么怎样设计“问题”?“问题”设计应该注意什么呢?

一般来说,“问题”设计要满足以下三个基本要求:思考性、现实性和趣味性。另外,也要有一些开放性的问题。

1.问题的呈现应该能激起学生的思考。对于学生来说要有一定的思考空间,要向学生提供一个问题情境,这一问题情境对于学生来说,不是常规的,不能单靠模仿来解决,同时问题的难度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绝大多数学生通过努力能够解决。当然,这个思考空间应当适当,不能过大或过小。

2.问题要有一定现实性。首先是内容的现实性,问题的内容应该为学生所熟悉,而且是现实生活中可能发生的;其次要使问题具有现实性,设计问题时加工度要适当,情境和呈现出的问题本身是有差别的,问题设计总是有一个对原来素材去粗取精的加工过程,要使问题具有现实性,对问题的加工不应太精细。

3.问题要有一定的趣味性。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问题设计应该注意有一定的趣味性,如语言和内容可以具有童趣。首先,语言要简单明了;其次,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情节比较有趣。

总之,“问题”设计要贴近学生,贴近教学内容,贴近教学实际。必须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必须接近学生思维邻近发展区。要达到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目的。那些“对不对?好不好?是不是?”等没有启发性的问题是不可取的。

怎样设计问题情境进行教学?

怎样进行教学设计

怎样进行教学设计

怎样进行课堂教学设计

第三章 怎样进行设计 复习题

怎样进行酒店装修设计

怎样进行说课设计

怎样进行课题设计论证

怎样进行陶瓷展厅设计

怎样进行体育教学设计

怎样进行问题设计
《怎样进行问题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怎样进行设计 设计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