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19:40:1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

课标分析: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必须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实践活动中理解和发展。

本节课是在学生理解了分数与比的联系,掌握简单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基础上学习的,是把比的知识应用于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的一个课例,它是“平均分”问题的发展,并在实际生活工作中有广泛的应用,学习它能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最后又服务于生活的辩证关系。掌握了按比例分配的解题方法,不仅能有效地解决生活、生产中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问题,也为今后学习“比例”、“比例尺”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通过明明和爸爸的对话及文字介绍提供了人体内水分和其它物质的数据信息,借助“明明体内的水分和其他物质各有多少千克”的问题,引入对应用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解答有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的学习。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的计算方法,并能较熟练地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举一反三地解决实际问题,养成良好的分析理解能力。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理解比的知识及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由于学生在平时对饮料、奶制品的配比问题还是比较熟悉的,所以本节课的内容学生还是容易理解和掌握的。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应用,会用自己的话解释按比例分配的意义。会画图分析问题,养成检验的好习惯。

2.学生在观察比较中,总结归纳出按比例分配问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

3.学生在探索中,将按比例分配问题转化成份数、分数知识解答,并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

1.正确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

2.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能正确、熟练地解答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问题,揭题导入

1.课件出示信息窗,呈现明明和爸爸的对话:明明:“我的体重是30千克。”爸爸:“我的体重是70千克。”

师引导:如果把明明体重平均分成两份,一份是水,另一份是其他物质,这时候我们就可以说:明明体内水分和其它物质的比是多少?

2.师继续引导:实际上,人体内水分与其他物质不是平均分配的,而是按一定的比来分配的。 课件继续呈现信息:科学研究表明,儿童体内水分与其它物质的比是4:1;成年人体内水分与其他物质的比是7:3。

3.师:根据以上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提问题:明明体内含的水分及其他物质各有多少千克?爸爸体内含的水分及其他物质各有多少千克?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经学过的“平均分”问题入手,找准知识的生长点,使学生体会到按比例分配问题是“平均分”问题的发展,从而初步理解按比例分配的含义。】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理解4:1的意义

师:弄清4:1的意思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引出线段图) (1)生独立思考。

(2)小组活动,研究4:1的意思。

(3)小组交流。演示线段图课件,回顾整理。 学生根据题意,完整说说4:1的意义。

儿童体内,水分占( )份,其它物质占( )份,一共是( )份。 水分与体重的比是( ),其它物质与体重的比是( )。 水分的千克数占体重的( ),其它物质占体重的( )。

【设计意图:《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一环节,使学生有了充分的探究时间和空间,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和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困惑,弄清4:1的意思,并有机会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想法。通过小组交流,又建立了按比分配的表象。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和小组有序合作的学习习惯。】 2.借助线段图,解决问题。

师:我们借助线段图弄清了4:1的意思,知道了水分、其它物质和体重之间的关系,要解决这个问题还有困难吗?

生独立解答。师巡视,找到两种不同的方法,为接下来的交流做准备。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已有知识的特点,采用尝试教学法, 给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空间和时间,使他们始终参与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然后安排他们交流解题思路,这样学生的学习更生动有效。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题,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同时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和完整表达的习惯。】 3.全班交流,归纳两种不同的解题方法。 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解答。 方法一:份数法

根据总份数是5份,用30/5表示出平均每份的千克数,再乘份数就得出了水分和其它物质的千克数。即: (1)求总份数; (2)先求一份是多少; (3)根据份数求出各部分的量。 方法二:分数法

运用分数乘法的知识解答,把要求的水分和其他物质的千克数转化成占体重的几分之几来表示,再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道理列式计算。即: (1)求总份数;

(2)求出各部分占总数的几分之几; (3)根据分数乘法,求出各部分量。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总结,进一步归纳按比例分配在实际应用中的解题思路,理清各种数量间的相互关系。】

4.寻求方法,进行检验。

师:那我们做得对不对,怎么办?引出检验方法。

方法一:把求得的小明体内水分质量和其它物质的质量相加,看是否等于小明的体重。 方法二:把求得的小明体内的水分和其它物质写成比的形式,看化简后是不是4:1。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在培养学生解答问题后能养成及时检验的习惯。】

三、走进生活,体会按比例分配的意义。

1.学生用按比例分配的知识解决前面提出的问题:爸爸体内的水分有多少千克?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2.生活中有许多按比例分配的例子,你都知道哪些? 学生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举生活中的实例,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按比例分配”的理解,巩固所学知识,明白它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练习。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注重积累的学习过程,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四、巩固练习,发展提高。 练习一:基础题

1.一种糖水是糖与水按1:19的比例配制而成的。要配制这种糖水2千克,需要糖和水各多少千克?

练习二:变式题

2.某农药厂要生产新型农药,药与水的比是2:3.现在已经准备好药粉14千克,需要加水多少千克?

练习三:提高题

3.按建筑标准,建造楼房的混凝土中,水泥、黄沙和石子的比2:3:5时最牢固。学校要建造一栋教学楼,但现在水泥只有4吨,黄沙有12吨,石子却有24吨,总重40吨。如果由你负责质量的监理,你会怎么想?你将如何处理?

【设计意图:通过进一步练习,理清按比例分配问题的解题思路,体会按比例分配的重要意义,进而提高根据已有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渗透做人的思想教育。】

五、课堂小结,反思提高。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回顾学习过程,反思自己的表现,养成学习后能自我反思提高的学习习惯。】

六、拓展延伸

学习了按比例分配,你能为自己配制一份饮料吗?根据自己平时喜欢的口味,利用量杯配制500毫升的苹果饮料。把自己的配制方案记录下来,写成一篇数学日记。

【设计意图:本题是一道开放性的练习题。主要是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按比例分配》评测练习

课堂练习:

1.一种糖水是糖与水按1:19的比例配制而成的。要配制这种糖水2千克,需要糖和水各多少千克?

2.某农药厂要生产新型农药,药与水的比是2:3.现在已经准备好药粉14千克,需要加水多少千克?

3.按建筑标准,建造楼房的混凝土中,水泥、黄沙和石子的比2:3:5时最牢固。学校要建造一栋教学楼,但现在水泥只有4吨,黄沙有12吨,石子却有24吨,总重40吨。如果由你负责质量的监理,你会怎么想?你将如何处理? 课后练习: 1.填一填。

(1) 某班男女学生人数的比是4∶3,男生占全班人数的( ),女生占全班人数的( )。 (2) 学校图书馆科技书和故事书的比是3∶5,是把两种书的总本数平均分成了( )份,科技书是( )份,故事书是( )份。

(3) 糖和水的比是1∶10,糖占糖水的( ),水占糖水的( )。

2.研究发现,8岁以上的儿童按5∶3安排一天的活动与睡眠的时间是最合理的。一天的睡眠时间应是多少小时?

3.丹顶鹤是我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全世界目前大约有丹顶鹤2000只,我国和其他国家拥有的丹顶鹤数量的比约是1∶3。我国比其他国家拥有的丹顶鹤少多少只? 4.如果把右图的30个方格按1:2:3涂成 红、黄、绿三种颜色,你能算出三种颜色各 应涂多少格吗?

《按比例分配》效果分析

通过课堂教学效果看,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能掌握按比例分配的计算方法,而且能较熟练地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举一反三地解决实际问题。

课堂练习的第一题是基本练习,即一种糖水是糖与水按1:19的比例配制而成的。要配制这种糖水2千克,需要糖和水各多少千克?这道题有的学生用份数法解决,有的学生用分数法,正确率很高,只有个别学生在计算的时候出错。

课堂练习的第二题是变式练习,与例题不同,“ 某农药厂要生产新型农药,药与水的比是2:3.现在已经准备好药粉14千克,需要加水多少千克?”学生在做这道题的时候,大部分用份数法解决,思路比较清晰。只有少部分学生仍用例题的方法解决,没有找准已知量对应的分数。 课堂练习的第三题是提高题,需要学生很强的分析问题能力。这道题有的学生能很快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有的学生不知从哪下手。通过全班交流,大部分学生能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

课后练习的完成情况较好。出错较多的是第三题,错因多是没有很好地理解问题,只是求出中国丹顶鹤的只数。

总的来讲,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理解了按比例分配的意义,掌握了按比例分配的计算方法,能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

《按比例分配》课后反思

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学习了分数乘法应用题、比的知识,这些知识是解决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基础。学生平时接触较多的是平均分的方法,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学生平时也有一些体验,生活中的体验也是学生解决问题的基础。所以本节课采用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掌握了按比例分配的计算方法,并能较熟练地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举一反三地解决实际问题,养成了良好的分析理解能力。

1.情境导入合理,练习贴近生活。

《标准》指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例出发”。本节课通过明明和爸爸的对话及提供人体内水分和其他物质的数据信息,借助“明明体内的水分和其他物质各有多少千克”的问题,引入对应用比的意义解答有关按比例分配问题的学习。在练习环节,设计一个内容,让学生说说生活中有哪些按比例分配的例子,学生想到了磨豆浆时豆子和水需要按一定的比例,和面时水和面粉需要按一定的比例等等,这样一下子就拉近了学生与数学知识间的距离,让学生感觉按比例分配在生活中处处可见。设计的课后实践作业也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让学生在动手中进一步理解按比例分配的问题。 2.注重学生知识的构建。

新课标积极倡导学生 “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以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学生在思考、交流、展示的过程中经历数学,获得感性经验,进而理解所学知识,同时也为学生多彩的思维创设良好的平台,由于学生的经历不同,认识问题的角度不同,促使他们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化。

3.在交流合作中获得发展。

本节课以思考、交流、展示贯穿全过程,让学生在观察、对比、交流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获取新知,在交流中训练了思维,尤其是特别注重为学生创设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空间。教学中,无论是学生“探索创新”或是“巩固深化”或是“联系实际”都是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进行小组合作或再组织讨论交流,最后进行集中展示,这样才能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话能说,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自主探索的能力,培养了学生自主、自信、质疑的能力。

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

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

《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

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

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

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

按比例分配 教学设计

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

《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

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教学设计

《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
《《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