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

发布时间:2020-03-03 02:07:1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期末考试试卷

一、辨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

1、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

答:这个观点错误。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依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因为它的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反对封建主义、争取人民解放。这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而革命的性质是由革命的任务决定的。当然,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一般的资产阶级革命,而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革命,因为: (4分)

(1)它有了新的领导阶级。这个革命不再由资产阶级来领导,而是由无产阶级通过它的政党来领导,无产阶级掌握了革命的领导权。这是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 (1分)(2)它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以后,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范畴,不再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范畴。 (1分)(3)它有了新的指导思想。这个革命不是以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为指导,而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理论武器。 (1分)(4)它有了新的前途。这个革命不再以发展资本主义为最终目的,而是要在无产阶级领导下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而达到社会主义的目标。(1分)(5)它有了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即反帝反封建的明确指针。(1分)

2、允许“部分先富”必然带来“两极分化”。

答:这个观点错误。(1)允许“部分先富”是从理论上和政策上否定把平均主义和社会主义混同起来的错误观念和政策;允许“部分先富”的目的是为了共同富裕,而不是两极分化。(4分)(2)两极分化是私有制和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产物,其内容是指一极是剥削阶级财富的积累,一极是被剥削阶级贫困的积累,它反映了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剥削,反映了阶级之间分配关系上的对立和根本利益上的冲突。(3分)(3)在我国先富过程中,虽然出现了收入差距,但收入差距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的目的是共同富裕,共同富裕体现了我国社会的本质。(3分)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社会主义改造同社会主义建设的关系。(10分)

答: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一化三改”、“一体两翼”的总路线。“一化”即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总路线的“主体”;“三改”即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总路线的“两翼”。(3分)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最显著特点是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2分)工业化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和目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工业化不可缺少的条件和手段。这两方面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互相制约,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的有机统一。(5分)

2、简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对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基本规定。(10分)

答:基本目标: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4分)基本政策:第一,要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第二,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第三,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社会安定,政治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6分)

三、文化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在自己的历史和现实中所创造的所有成果的总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文化建设的地位非常重要。请根据材料分析文化的相关问题。

1、江泽民同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是对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观和邓小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观的熔铸、提炼、传承与创新。试分析这种传承与创新关系。(30分)

答:江泽民同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定义,把毛泽东和邓小平的经典文化论述熔铸在一起,使它们形成相互界定、彼此支持、互为补充的辩证关系。可以说,集中总结和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前后两代领导集体有关文化思想的精髓,是对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观和邓小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观的熔铸、提炼、传承与创新。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10分)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一种社会主义性质的文化。这表面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意识形态性质。不管如何特色,性质不容改变。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武装人们的头脑。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最根本的内涵。(5分)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目标是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5分)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文化。

所谓“面向现代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这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心课题提供文化支援;所谓“面向世界”是强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注重开放性,要同世界各种文化形态进行交流和对话;所谓“面向未来”是强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时间上的前瞻性和超越性。(5分)

第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民族的”,讲的是中外关系;“科学的”,讲的是古今关系和真伪关系;“大众的”,讲的是主从关系。这是文化建设需要把握的基本关系。(5分)

2、如何理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重在建设?(30分)

答:(1)一切着眼于建设。重在建设,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体现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5分)首先,精神文明重在建设,体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 我们所进行的精神文明建设,是继承发扬优良传统而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立足本国而又面向世界的精神文明建设,其根本目标和根本任务,是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培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5分)其次,贯彻“重在建设”的方针,就是要把建设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立为本,持之以恒,贵在落实,务求实效。 第一,要以立为本,一切着眼于建设。第二,要重视长远建设,把精神文明同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结合在一起,纳入整个国家建设的总体规划。第三,要抓落实、求实效,发挥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的作用。(5分)

(2)把握先进文化的发展规律,积极推进文化创新。 首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立足中国现状。“立足中国现实”,是要求我们的文化建设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立足于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这个实际,特别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实际,创造适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文化。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和吸收外国文化有益成果,都必须是服从和服务于我们正在进行的事业,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务,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促进改革开放。(5分)其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是指我们既不能对自己的历史文化采取民族虚无主义的态度,也不能采取保守主义的态度,而是要在继承、批判中创造符合时代特点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5分)再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要求我们反对盲目排外和全盘西化这两种错误倾向,立足于中国实际,吸取和消化人类文明特别是资本主义文化的有益成果,使之为我所用。(5分)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第二章教案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会概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概论》试卷(四)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概论》试卷(五)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概论》试卷(九)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概论》试卷(十)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