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08教学设计:《传统文化的继承》

发布时间:2020-03-02 08:48:1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设计 曾春林

教学目标:通过本框题的学习,使学生懂得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的特点,懂得传统文化具有双重作用,辩证的看待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传统文化的在今天的特点,辩证看待传统文化。

教学难点:传统文化作用的双重性。

教学思路:通过回顾关于文化的多样性的知识引出传统节日的由来,切入传统文化的话题。通过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绘画、传统戏曲的介绍,总结出中国核心传统思想——“和合”思想。由此思想过渡到古代“大同世界”之政治理想。由此理想与当今世界的差距,引出中国当前倡导的建立“和谐世界”的理念。通过让学生分析“和谐世界”的理念和古代“大同世界”之政治理想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概括出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特点,体现出传统文化的时代特色。由中国现代版的标志联想到传统标志,引出长城,得出传统文化具有鲜明民族特征的结论。由长城是国家的墙到城市的墙、家庭的墙、单位的墙,引出中国传统的“墙文化”。请同学分析墙文化的作用,概括出传统文化的作用具有双重性,得出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后,通过探究孔子的观点“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活动,让学生切实体验应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教具的使用:电脑课件、黑板、粉笔。

在教具的使用中,运用对比法,中国孩子和伊拉克孩子之间的对照。

运用留空法,让学生填上适当的语句表达他们此刻的想法。

运用声音与图像的配合。

运用传统戏曲和现代歌曲的对照。

材料的使用:材料丰富但主题一致,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附材料:京剧《捉放曹》录音、《我的中国心》录音。相片若干。 过程见课件

本课亮点:

首先,课堂结构体现生活逻辑和理论逻辑的统一。生活之树长青,它是我们一切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的发祥地。生活逻辑是理论逻辑的起点,理论逻辑是生活逻辑的本质。路老师从元宵节观花灯引入新课,接着又讨论元宵的寓意,引出中国人“和美”的追求。从家庭的墙,单位的墙,到城市的墙,引出中国传统的“墙文化”。“元宵”和“墙”成了意象,它是生活的又是逻辑的,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实现生活逻辑和理论逻辑的统一。

其次,教学资料的开掘基于书本,既在情理之中又出人预料。中国孩子和伊拉克孩子之间的对比,传统戏曲和现代歌曲的呼应,和谐世界和大同世界的辨别,材料的声音与图像结合,加之教师个人的艺术修养,既生发于教材之中,又溢出于教材之外。使教材这样的平面纸制媒介,自然地亲切地走入学生的心中。

第三,师生互动是认知活动与情意活动的统一。认知是行为的方向,情意是行为的动力,无情意的认知是枯燥的,无认知的情意是混沌的,师生互动的最佳状态是认知活动和情意活动的统一。在品味吴冠中先生的画《四合院》,在聆听京剧《捉放曹》,在思辨“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过程中,师生体味到四合院的温馨,捉放曹的悲凉,以及智慧的收获。

传统文化的继承 教学设计

《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设计

传统文化的继承 教学设计

传统文化的继承 教学设计

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设计

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设计

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设计

《传统文化的继承》 教学设计

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设计(li)

优质课比赛《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设计

08教学设计:《传统文化的继承》
《08教学设计:《传统文化的继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