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浅谈电视新闻的创新意识

发布时间:2020-03-03 06:22:2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浅谈电视新闻的创新意识

作者: 杨亚军

创新是推进新闻事业发展的一种必然要求,是新闻的生命之源。电视新闻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就必须创新。那么,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各种传播媒体不断发展,作为一名基层的电视新闻工作者,如何才能做好电视新闻的创新呢?下面就结合本人这几年的电视新闻工作经历,谈以下几点意见,与各位老师和同行共勉。

我们都知道,电视新闻是以生动形象的画面和声音题材来表现主题的,随着电视机的普及,电视新闻已经成为人们每天获取新闻的主要渠道之一。电视新闻也正是借着自己这些优势在对国内外信息报道中,在各种情势下的舆论导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人们对电视这一传播媒体认识的不断深化,对电视新闻的策划、拍摄、制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把握受众心理、接近群众,接近生活,拍摄制作出精品作品成了电视人不容推卸的责任。这就需要电视新闻在策划、拍摄、制作以及观念上都要有创新意识。这样才能尽可能满足人们对高质量电视新闻节目的需求。

一、在新闻报道前期策划上要有创新意识

电视新闻作品创新,新闻报道策划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十七大报告指出,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就需要新闻工作者在新闻策划中,要始终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要坚持报道反映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思路,新成就,新突破;坚持报道反映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新作品、新观念、新成果;坚持报道代表人们根本利益要求的新实践、新举措、新需求。

1、电视新闻报道策划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下的创新。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电视新闻策划才有了“指南针”。只有这样,才能策划拍摄出符合新时代精神的好新闻。2006年11月,我在基层采访时了解到,新疆兵团二十九团19连职工高先文因为车祸造成高位截瘫,连队党支部知道这件事情后,第一时间发动连队职工群众给他捐款,尤其是党员干部率先垂范捐钱捐物。我当时第一感觉是这是一条很有新闻价值的事情,因为当时正值基层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我当时就在考虑,从什么角度去报道才能突出党员干部为民解困、为民解忧这一主题,而不要让观众认为这是做秀,走形式?经过再三考虑,我把当时现场拍摄的连队党员干部为高先文擦洗身子、喂饭、生火炉等一些生活化的细节作为新闻的切入点,在后面引出连队党员干部为什么要这么做,高先文如何遭遇车祸的,以及连队党员干部职工捐款踊跃捐款的故事。当天晚上新闻播出后,群众一致反映说,“这样的党员好样的”。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和先进性从那里体现,就是从一点一滴为民、爱民的小事上。两天后,兵团电视台也播出了这条新闻,而这次采访经历也让我第一次认识到了策划创新的重要性。

2、电视新闻报道策划在题材选择上要有创新意识。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近几年来,随着新闻媒体竞争的日益激烈,策划越来越受到各级媒体的广泛重视。我们可以看到,经过前期的新闻策划,新闻报道质量明显提高,传播效益大大增强。可以说,策划在电视新闻中的运用为电视新闻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现在,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一条稍有新闻价值的新闻,往往会有好几家媒体前去采访。例如,2007年,兵团在农二师开展的育苗移栽试验工作,作为棉花种植历史上的重大试验和变革,吸引了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社、新疆电视台、兵团电视台等10多家媒体前来采访。作为一个团场电视台的记者,如何才能做到别出心裁,出奇制胜。为此,我在采访这项农业新技术方面,做了精心的策划,列出了采访提纲,重点从一线职工对新技术的接收认知方面去挖掘,同时通过消息、专题、短片等形式介绍这一新技术,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对外报道上,我重点突出团场职工对“工厂化育苗、机械化移栽”等新技术的理解和感受,采访的新闻先后被兵团电视台和农二师电视台采用,为兵团各团场推行植棉新技术提供

了依据和经验。

3、新闻报道角度选择上要有创新意识

角度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出发点。出发点不同,人们思维的指向就不同,注意到侧重点就不同。“远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角度选择的恰当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新闻的成功与否。选择最佳角度,可以变平庸为新鲜,变枯燥为生动,变肤浅为深刻。作为兵团农牧团场,很多日常性的工作在某个团场可能是新闻,但是放眼整个兵团,可能就是一项普普通通、司空见惯的工作。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就是要善于从相同中发现不同,挖掘亮点,突出个性,起到点石成金的效果。例如,2008年春播工作一展开,兵团各师团报道春播战役的新闻铺天盖地。那么,选择哪个角度去报道才能做到既不落俗套有起到宣传作用呢?我紧紧抓住29团首个在兵团尝试“双大膜”播种技术为由头,做了一条题为《29团11万亩春播战役全面打响 新科学新技术推广应用成最大亮点》的新闻第一时间发到了兵团台,结果,当天晚上,兵团电视台《新闻联播》就在提要中和稿播出《农业新技术助力兵团春播生产》的新闻。

二、新闻采访制作要有创新意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也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电视观众欣赏水平不断提高,对电视新闻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电视新闻记者在工作中要不断总结新方法、新经验,以创新精神来拍摄、制作电视新闻,为观众奉献出更多更好的精品。这就需要电视新闻记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一方面要有较强的新闻敏感性和扎实的拍摄功底,同时还要有驾驭语言文字的工夫以及熟练的画面剪辑技巧,只有这样,才能拍摄制作出好的新闻作品来。

1、要有较强的新闻敏感性。新闻作品要创新,在选择题材、切入点、写作角度上就要有创新。由于电视频道的增加,观众自我选择的意识将进一步强化,如果我们的电视新闻只是停留在一般消息的报道上,在具体内容上缺乏新鲜感和感染力,我们的电视新闻不仅不会吸引观众,还有可能失去原有的观众。因此,记者就要树立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努力在新闻敏感上下功夫,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捕捉到职工群众关心的新闻素材,精心编辑制作,使电视新闻永远充满生机活力。

2、要有扎实的拍摄功底。电视新闻,就是要充分发挥画面语言的优势,通过丰富形象的画面语言使新闻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这就需要电视新闻记者在拍摄新闻中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用敏锐的眼光洞察拍摄现场的一切事物,选择最佳的拍摄角度,摄取最佳的镜头。

(2)根据新闻事件的不断变化,随时抓拍、抢拍、和追拍高价值的镜头。(3)通过现场采访和与被摄者交谈,挖掘出更有价值的新闻内容。(4)通过不同角度的拍摄,选择能够反映主人公心理和生活现状的典型镜头,使观众通过新闻画面,了解新闻的主要表现意图。(5)新闻图像要给人更多的形象信息。这就要求每个镜头都要担负一定的信息量,不能有废画面。

3、要有驾驭文字的功夫。在电视新闻中,虽然文字是画面的解说和补充,但它是构成电视新闻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写电视新闻稿上,准确恰当的运用文字,会使一条电视新闻增色不少。同时,还要注意使新闻语言更加形象化,生动化、口语化。杜绝“近段时期”、“取得阶段性成果”等一些模式化语言。记得我刚刚从事电视新闻工作的时候,总是喜欢用一些很书面化和生僻的语句,结果有观众就反映我采访的新闻比较难看,甚至还很难理解其中的意思。

4、要有熟练的画面剪辑技巧。在新闻拍摄完后,要从大量的素材中挑选具有表现力的画面,和文字稿的导语、主体、结尾等部分相互照应的进行剪辑,并较好的运用同期声,以简练的手法,把镜头巧妙的组合到一起,把内容鲜明的电视新闻展示给观众。美国发生9.11事件后,中央电视台用了20分钟的时间报道事件引起的重大影响,包括各国领导人的态度,对美国经济及各行各业所产生的连锁影响,如股票下跌、飞机停飞、石油涨价、美国民众安全感下降等一系列问题。可以说信息量很大,内容丰富,把人们关心的和没有来得及关心的信

息都传播给了观众,整个编排节奏明快,错落有致,让人耳目一新。

5、学习借鉴,提高自己。中央电视台的《新闻社区》、湖南卫视的《晚间》、兵团电视台的《天天播报》《新闻互联网》等电视电视节目都是我们学习提高的样本。

此外,我电视新闻创新能力还要从平时的新闻采访实践中培养提高。在新闻报道中,要认真筛选体裁,在真实的新闻事件面前讲究形式上的创新,选取新颖的角度,包括文字和图像的每一个情节,要尽量做到创意新、角度新、视觉新,同时对自己过去拍过的画面,写过的语句尽量不要重复,要树立超越自我的创新意识,善于用新颖独到的视觉表现每一条新闻。 从事物发展的观点来看,创新是永无止境的,今天的创新在明天就有可能是落后,因此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电视新闻工作者只有不断地超越自我,敢于突破思维障碍,才能闯出一片新天地。

以上是我对电视新闻创新一点初步的认识,不妥之处,希望各位老师补充完善。 作者单位:新疆兵团农二师29团广播电视文化中心

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

电视新闻编辑记者要具备策划意识

谈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之我见

创新意识教案

论电视新闻节目中的创新思维

电视新闻采访

电视新闻编辑学

浅谈电视新闻的创新意识
《浅谈电视新闻的创新意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