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三年级上册反思

发布时间:2020-03-02 12:07:4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秋天红艳艳》教学反思

中低年级的唱游课,都是在“听听”、“唱唱”、“玩玩”、“创创”中轻松愉快的进行的。在这种新的教学方式中,课堂已不再是老师一个表演的舞台。老师需要费神的地方是在上课前精心设计、组织课堂上的活动。在师生的交往、互动中,老师只是起着引导游戏正常进行,让学生从游戏中得到收获的作用。让“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应用”的教学思想融汇贯通地应用到我们音乐教学实践中来。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开展一些音乐游戏、角色扮演,用学生自已的想象,创造自己的音响效果,从中体会创造想象和演唱的乐趣。教师应该从“教导”、“监督”的角色转变成为活动和游戏中的“合作伙伴”,为学生自主的学习和成长提供服务。整个的教学过程也完全摆脱了强制与被动的枷锁,从而创造出一个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在这课中,我共设计了四大环节:视秋、听秋,夸秋、唱秋,来让学生感受秋之美、秋之韵,在音乐中升华情感、热爱生活。

首先通过视频资料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秋的气息,进而带领学生在采山谣的音乐中律动,感受秋的喜悦。在夸秋的音乐游戏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创造性,设计创编合适的歌词配节奏,在此基础上进行简单的两声部的配合,最后加上教师的第三声部参与,使师生在游戏中共享音乐学习的快乐,同时又围绕着秋的主题。

为解决歌曲中的切分节奏,及连音的难句,我先单独进行逐步练习,为歌曲学唱做好铺垫。在唱秋这一主要环节中,我先采用音配画的方式,通过教师的深情演唱,同时引导学生观看歌曲的画面,让学生对歌曲有整体的感受与了解,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先对歌曲的旋律进行模唱,让学生自己找出难句反复练唱,再学唱歌词就水到渠成了。当然在学唱歌曲中也有不足之处,如开头的两小节较为简单,应让学生自己视唱,而不是一味的模唱。以后对歌曲教学环节还应多花心思,合理设计,使学生既学的快乐又学到真知。

关注课堂,关注学生

——《牧羊女》教学反思

在课堂上关注每一个学生,这是老师们都意识到了的,但真正要在自己的课堂上充分体现出来,却有很大的难度。尤其是在有领导或老师们听课时做到这一点,更是难上加难。回想自己的课堂教学,关注最多的是这节课教学内容是否已经顺利完成了。 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合理安排好教学时间,注意自己的教学进度,刻苦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案。在这次的一堂课中,我就充分感受到关注学生的重要性。 《牧羊女》这一课是小学三年级第五册第六单元的教学内容,,本课描绘的是大草原上美丽的风景及牧民们的幸福生活。那优美的音乐及呈现在脑海里的画面正是一种美的体验。在教学设计中,我本着新课标中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让学生通过聆听优美的音乐,发掘重难点,解决问题,最终去享受美的音乐,但在实际上课中,由于对学生的关注不够,所以出现了一些情况,以致于未能达到预计的效果。

针对本课的教学的内容,我制定了三个教学目标:

1、学习歌曲《牧羊女》,用优美抒情的声音唱好这首轻快而又活泼的歌曲,并从中感受生活的美好、劳动的快乐。

2、能把握3/4拍的律动感并能正确运用力度记号。

3、通过器乐演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及表演能力。根据这三目标,我对教学过程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但在具体上课的过程中,由于对学生的因素考虑太少,以至于有些环节进行的并不顺利,影响了课堂效果。下面我具体谈谈教学感受。

在教学过程中,我一共设计了5个部分。一是导入,对于任何一堂课来说,导入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成功的关键。在音乐课上,一个好的导入可以让激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全神贯注的投入到你的课中。我在本课的导入中,以美丽的草原风光为主线,让学生走进草原走进牧民的生活,从而导入《牧羊女》。学生在欣赏的同时,还聆听了歌曲的旋律。这个导入设计还是成功的,不但提起了学生的兴趣还让他们初识了旋律。

第二部分是节奏练习,通过多次聆听旋律,让学生了解三拍子,打三拍子,用打击乐器为旋律伴奏。在前段过程中,学生的完成情况都很好,体现了他们对音乐知识的掌握,可在第三环节用打击乐器伴奏的时候,学生开始不知所措。我设计了两种三拍子的打法,碰铃和沙锤来敲打让学生看着节奏谱打出来,但后来我发现这个要求提高了,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有些难,学生拿到乐器只会用自己的方式在那里打,分开训练了几遍以后学生可以基本可以按节奏敲打,可是当跟音乐伴奏时就不行了,音乐的速度本来就快,学生敲打也不是很熟练所以有点乱。在教学设计的时候,我并没有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而是一味得想丰富课堂内容调动课堂气氛,结果却不尽人意。其实后来我通过尝试,发现如果让学生不跟录音伴奏,老师用钢琴放慢速度弹奏旋律让学生加入打击乐器伴奏,这样反而很整齐,可当时在课上我没有太多关注学生在这个环节中的情况而改用钢琴,以至于没有达到预计的效果,心里上也有点急躁起来。作为学生,发现自己没能达到老师的要求,心里上也开始恐慌,在之后的歌曲教学中就有点胆怯。

第三部分是旋律学习,我采用聆听,画旋律线,模唱,比较等教学方法,让学生熟悉歌曲旋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产生的胆怯使得我提出的问题回答率不高,有的只能我自问自答。虽然学生最后还是唱会了旋律,但师生间的互动有些贫乏,学生回答问题不积极,当然我在发现这个情况后,也用表扬鼓励的方式提起学生的积极性,但收效甚微。

在第四部分歌曲学习中,根据通过学生的情况我只能改变教学方法,把让学生自己发现难点改成直接告诉学生,让他们注意。但这个方法跟我原先设计的让学生自己发现难点相比,效果肯定没有后者好的,而且学生的积极性和注意力也会有所下降,毕竟不是他们自己动脑筋想出来的,但是根据当时的课堂气氛也只能改变方法,因为整个课堂气氛已经减弱,学生的积极性也不高,为了不使得再冷场,我只能这样做,把学生的注意力拉回来,磕磕绊绊总算把一首歌曲完整学完了。我原本还想通过最后的拓展部分提高学生兴趣调动课堂气氛,但由于学生对用打击乐器打三拍子不熟练,我只能让学生分段表演,改变边唱边表演的方式,唱得时候认认真真唱,打乐器的时候专心打乐器,就这样结束了这堂课。

虽然这堂课上得不精彩,但我觉得上得很真实,这就是一堂新课。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充分体会到老师在课堂上对于关注学生这一点的重要性,课堂不是老师表演的舞台,是学生学会知识、形成能力的试验田。如果当时我能提前领悟到这个问题随机应变改变教学方法,也许效果就会好很多,当然这也是建立在老师对教材的熟练把握和自己教学的机能的足够成熟。今天这堂课结束了,但也是下一堂课的开始,总结课堂上的问题,通过分析反思去改进下一次的教学,也就是在这一次次的发现问题和改进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上出优秀的课来。

《三年级的小男生》教学反思

《三年级的小男生》描绘了一个顽皮的小男孩渴望理解、盼望成长的美好心愿。歌曲中的附点和切分节奏增强了歌曲的语气感,同时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数板的运用使三年级小男生的顽皮形象跃然纸上,增强了趣味性,但要全体学生准确地按节奏念出数板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同时歌曲音域较宽,演唱起来有一定难度,需要避免学生在高音部分大声喊叫。

课后自己反思一下,觉得以下几个方面是我在今后的教学当中必须要注意的。

一是导语要精心设计,在简洁凝练中追求引人入胜。在导入环节,我根据“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体验”这一教学理念,通过欣赏学生们熟悉的歌曲,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引起学生情感共鸣,引导学生随着音乐逐步成长。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这个环节因为准备不够充分花费了很多的时间,我的引导语言也显得很苍白无力,不简练。由于导入耗时过多,对后面的歌曲教学产生了影响。

二是切入要巧妙自然,在角色转换中寻找突破口。如何寻找一节课的切入口,并巧妙有效地解决掉难点,为后面的教学进行铺垫和服务呢?我觉得,自己在进行教学设计时的角色定位要转化,不能是自己一厢情愿地去预设,而是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真正从学生的角度,以学生的眼光来寻找切入教学的突破口。

三是教学要化繁为简,在规范简约当中体现匠心。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要有机地渗透在音乐审美体验中,而不要把简单问题复杂化,应把有难度的问题用最轻松的方式解决,这就需要教师有足够的教学实践经验和智慧,更要求教师在课前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经历去进行多维度的预设。很多的困惑和矛盾,但愿自己能早一点学会找到矛盾之间的空间,自由穿行。

在歌曲教学环节,我为了节省时间,省略了让学生用“lu”哼唱旋律,结果却反而增加了难度。学生的演唱方法方法和高音、音准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在不同的节奏对比时,面对课堂中生成的东西,也不能很好把握。以后还需要更多的锤炼和积累。

一次精心备课、上课就是一次很好的锤炼。就是在这种时而清晰,时而迷茫,时而方向明确,时而无所适从的矛盾状态中,我们才能真正成长。

《树叶儿飘飘》教学反思

《树叶儿飘飘》是一首曲调优美、歌词拟人化,充满童趣的抒情歌曲。歌词用拟人化手法寄情于燕子、蚂蚁、和小鱼,曲调以切分节奏描绘“飘飘”的动态,一唱三叹地表现了树爷爷奉献于人类的神情与温暖,歌曲里洋溢着人与自然的友情与关怀。

这节课,本人就是以“情”为切入点,即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把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教学内容也是在师生的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中完成。

课的开始,我以请学生观看叶贴画,让学生观察制作材料导入课堂,让学生感受到落叶也能制作出这么精美的图画的,从而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爱。以朗读歌词顺利的导入到歌曲的教学,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到《树叶儿飘飘》歌词的美,间接的让学生体验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一、巧设问题,解决重难点

通过听范唱,找出“你最喜欢歌曲中的哪一句?你觉得哪一句最难唱?”这一教学环节,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已经找出了歌曲的重难点,并通过听唱、模唱、接唱等方法的练习,使学生在兴趣中掌握了歌曲的重难点,这个办法我觉得非常好,既可以让学生关注歌曲本身,抓住他们的注意力,又可以切实的从学生学歌的角度出发,很好的解决了重难点。并在教唱的过程中我也加强对学生声音的训练,为进一步学好歌曲打下了基础。

三、在教学中重视体验——参与——实践

通过模仿树叶飘落的声音、歌表演、创编歌词,这几个教学环节,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以男生与女生;学生与老师之间进行,“比赛”的形式,强调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并通过这几项音乐活动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我以音乐为教学主线,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我还让学生朗读了秋天的诗歌,聆听了秋天的歌曲,观看了秋天的美景。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秋天的美丽以及带给我们的快乐。 当然,还有一些预期的目标完成的不好:学生还没有真正的把歌唱好,还不是非常的优美,也是自身没有很好的引导学生如何把歌唱好;同时还要考虑到一节课内容的广度与深度,这是我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思考和改进的。 《顽皮的小杜鹃》教学反思

这是一首奥地利的民歌,4/4拍,F大调。歌曲描绘了孩童和小杜鹃玩耍嬉戏的情景。在备课时,我感觉弱起的解决、顿音的正确演唱、相似乐句的区别是这首歌曲的难点地方。在这三个难点中,我认为弱起演唱解决起来比较困难,所以在上课前我设想了很多,最后我决定采用律动来进行解决。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每个乐句的节奏非常规整,基本相同,所以我试着把节奏、节拍等相关要素整合到律动活动中。设计如下:

4/4 X X | X X X X | X X X

当我

上,咕咕??

听见

唱,咕咕?? 动作设计:(叉腰

跺脚五次

手放在嘴边做叫喊状)

叉腰和跺脚的动作设计从力度上体现了弱起的特点,同时也体现了四四拍的强弱规律,用嘴叫喊声表现了孩童们和小杜鹃玩耍嬉戏时的喜悦之情。

在歌曲处理的时候,我发现学生都是用同样的力度和速度演唱的,所以感觉到非常单调,不够生动,也没有贴切歌词的含义。接下来我试着把歌词解读,让孩子们理解每一句的意思。比如在唱这句“我到树丛去寻找”时,我们应该轻轻的演唱,如果大声演唱,不就是把小杜鹃吓跑了吗?你还能捕捉到吗?

我认为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勤于思考,多大胆设计一些贴切学生的思维的律动和创编活动,这样可以让学生摆脱枯燥的教唱课,使他们能够在愉悦中感受到音乐的美。

歌曲《动画城》教学反思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入实施,音乐教学将更加关注学生个性张扬,学生的个性能否真正得到凸显,音乐课堂能够调动学生的整个精神世界,使音乐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在一次研讨课中,我讲授的《动画城》一课,共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学唱歌曲----《动画城》;第二环节:人物绘画----卡通动画城;第三环节:动画音乐----欢乐动画城。设计理念主要是通过学唱歌曲《动画城》,掌握欢快、活泼的音乐旋律,再通过绘画,了解和喜爱形象生动的卡通人物,进而感受和体验风格诸多的动画音乐。在课前我备课时,自我感觉设计和预想的效果应该是很好的。上完课后,我们组内专门在教研活动时间,研讨了这节课,大家对这节课的评价很高,都一致认为,老师的语言组织精炼,教学设计下了一番功夫,课堂教学气氛活跃,真正做到了活而不乱,彰显了老师的主导地位,凸显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这节课中,真正学到了知识、体验了丰富的动画音乐等等。在我们研讨的同时,也分析了这节课的有效教学和无效教学的表象,并和教务周主任结合后,发现在这节课上,固然教学形式丰富,课堂场面也十分活跃,学生的个性也得到了体现,但殊不知,又闯入了新的教学误区,我的音乐课堂又出现了“无效教学”的表象。在绘画卡通人物这个环节似乎显得为画而画,而不是为音乐而画。经过反思后,我对这节课又重新做了一个审视:如果把这个环节改为---竞猜比赛就更好了,即老师播放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形象鲜明的动画片主题歌,让学生快速说出动画片或歌曲的名称,谁在第一时间举手并回答正确,老师就奖励一张卡通人物画,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紧扣《动画城》这个主题,达到了有效教学。

通过这次研讨课,分析有效教学和无效教学的环节,我从中得到了很多启示,在拓展教材的同时,除了开阔学生眼界和体现教学多元化,还要注意设计有效教学环节,要科学、合理地利用教学资源, 不能喧宾夺主,而将音乐课中最本质的音乐元素抛弃掉。我想,只有通过一次次不断的学习、反思,总结、积累,才会厚积而薄发啊! 《小朋友的家》教学反思

歌曲《小朋友的家》是卡通片《欢乐谷》的主题歌,这是一首充满情趣,带有童谣风格的儿童歌曲。在本课的设计上,我围绕卡通这一主题,力图创造一个真善美的卡通世界,让学生在欢乐谷里自由地幻想驰骋。下面我对自己所上这节课的几个方面简单谈一谈。

一、激发想像,活跃思维,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重了新课教学这一部分,因为我知道,对于音乐课来说,最根本地就是要将歌曲唱会,唱好。唱会一首歌曲是相对比较简单的,特别是我们的学生乐感都不错,听两遍大体就已经会唱了,但要做到唱好两个字就不是那么简单了。针对这首歌曲的特点,我设计了通关密语与音乐树环节,让学生在初听歌曲之前就开始接触到歌曲的旋律、节奏,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用立体动听的声音去代替之前喊唱的唱歌方式,并且用正确的情绪去演唱这首歌曲。

然而一节40分钟的音乐课,并不是只要求学生学会一首歌曲。在这个科学发展的时代,更注重的是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我为这节课选择的欣赏曲目是《真善美的小世界》,在动画王国这个五光十色的小世界中,充满了友谊和阳光,大家共同分享着生活的美好和快乐。这是一首很有欣赏价值的歌曲,但我并没有很好的将其利用,只是让学生听了一遍后在此音乐中进行律动,尽管活跃了课堂,却浪费了歌曲本身的价值,对于这首歌曲的听赏目的也没有很好地思考与设定,如果我能将这首曲子的齐唱与合唱的版本都找出来让学生听赏,对其进行比较,就能给学生建立其齐唱与合唱的概念,不仅对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同时也增加了音乐知识,提高了音乐素养。可以说,在听赏目标的指向性上做得不够明确,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弱化传统环节及概念教学,注重体验。

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过于强化音乐知识学习和技能的训练,造成学生死记硬背不能灵活应用,课堂学习机械化、成人化;教学环节板块化,教师教学感到枯燥无味,学生也觉得学习没有了生趣,这些都与新课标的要求相违背,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在本节课中教师努力突破传统发声、节奏练习、听音练习的框框,将发声、节奏、听辨练习融于歌曲活动中。以学生为中心,努力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用自己的方式充分去体验、感受,知道怎样的声音更美及二拍子节奏的特点,同时在不知不觉中获得听辨能力的培养。

三、激发创造,大胆创新,注重教学细节的把握。

由于多年从事高年级音乐教学,这次开设三年级的音乐课对于自己来说,在教学经验上的不足还是在很多细节上体现了出来。例如在音乐树听音训练的环节上,针对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听音训练设计成了填空的形式,并且针对歌曲的难点部分,重点听辨了1,3,和高音1的音高,但在音乐果的高低排列上没有花心思,只是很随意的将其排列,如果我可以按音高位臵将其摆放得高低有序的话,就能给学生带来音高上的直观感,从而形象的培养学生的音高概念,不仅能方便今后的教学,更是对学生的音乐素质的培养与提高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注重这些课堂上的小细节,往往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共产儿童团歌》教学反思二年级上册第5单元 教学时的问题及出现的情况。从学生的角度进行反思,同样的教学方法方式,六十名学生就有六十种不同的反应。因此在不同班级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方式,不断的验证在备课时设计的反思,对症下药。例如,教学先辈们的歌,有一首歌曲是《共产儿童团歌》,让学生边聆听边思考:“你能把你知道的哪些小英雄的名字告诉大家吗?”同样一句简单的话,四班的学生争先恐后的抢着回答,有闪闪红星里潘冬子,有小兵张嘎,刘胡兰,王二小等等。而三班的学生却无人回答,最后由我自己向学生说明。就如镜头一出现的两个平行班级之间班级的天壤之别,让我领悟到反思的重要性,我们就该问问自己是什么原因,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区别呢?这就是我们反思中需要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的问题,不断的提出质疑,不断的积累教学经验,并在平行班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求得更佳效果。所以后来的《共产儿童团歌》教学时,在配套音像设备中有黑白影片中歌曲演唱和卡通人物的动画演唱。我在课中设计了多遍运用了教材中的影片歌曲以及卡通人物表演的歌曲。当聆听完这两首《共产儿童团歌》的演唱时,学生更乐意接受那首诙谐有趣的卡通人物的表演的歌曲,学生的兴趣高涨再三要求来一遍,再来一遍。这样一来在无形之中为下面更好的学习歌曲打下伏笔。之后设计教学运用教材方面,在进入情境时播放那首黑白影片,而在之后的歌曲教学中反复播放了那首诙谐画面的歌曲。让学生跟着那画面中人物演唱,一瞬间学生就能把那共产儿童团员雄赳赳,气昂昂的样子表现的很到位。如果说从教材的角度这一点进行反思,说明我们既要关注学生是否真正领略音乐教材中所带来的美感,又要关注教材是否真正符合孩子们的生理和心理的需要,值得我们反复斟酌,懂得取舍。 歌曲难点的渗透

——《牧童之歌》教学反思

在音乐课堂歌曲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歌曲中的某一乐句,或者某一小节,甚至某一个音、某一个字,反复教唱,学生就是难以掌握,往往事倍功半,这就形成了教学的难点。那么歌曲教学中,我们应该怎样针对歌曲的难点,进行行之有效的教学呢?我想,这是摆在我们每个音乐教师面前的首要任务。下面结合《牧童之歌》一课的教学,总结一下我是怎样围绕歌曲的重点,关注歌曲中的难点,进行层层深入的教学,以完成教学目标的。

《牧童之歌》是新疆哈萨克族的一首民歌,旋律欢快、活泼,表现了牧童在天山脚下辽阔大草原放牧时的喜悦心情。歌曲由四个乐句组成,自然小调式,起、承、转、合。其中第二乐句第一小节“6”到“6”的八度跳进会形成演唱上的难点。特别是第三乐句连续四个小节附点节奏的运用,更容易形成节奏上的难点。当然还有其他的难点,如一字多音,如乐句的呼吸……所以,虽然这首歌非常简短,但要唱好它并不容易。而且,课堂教学过程中可能还会有动态生成的难点。那么,针对如此多的难点,我该怎么设计,怎么逐层渗透,解决一个又一个难点,又寓教于乐,让学生学有所乐而不失乏味呢?

一、创设情境,解决节奏难点。

歌曲的第三乐句连续用了四个小节的附点节奏,表现了牧童骑马的动感。所以,我就以马为题导入新课。课件展示辽阔的大草原,让学生听一听大草原上传来了什么声音。学生马上安静下来仔细听辨。原来是马蹄声,出示马蹄节奏“X X X•X ”,学生认识附点,知道附点八分音符要读得稍微长一点,附点后面的十六分音符要读得稍微短一点。然后过渡到连续四个小节的马蹄节奏,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节奏上的难点。在朗读节奏的同时引导学生配合上骑马的动作,又加上牧童策马扬鞭的动作(嘴里喊“驾—”),很自然地过渡到两声部的节奏练习。

二、分析比较,解决一字多音难点。

学生演唱歌曲的第一乐句时,根据以往的语言习惯很容易将两个慢连起来,怎样引导学生区别这两个“慢”,并唱准第一个“慢”的一字多音呢?我采用了比较分析法,引导学生听辨比较自己唱的和老师唱的有什么不一样,并分析第一个慢应该唱几个音,这样漫漫地引导学生唱会。还可以在第一个“慢”的后面加上一个韵母“an”,引导学生了解第二个音可以唱这个字的韵母,这样就更清楚了。

三、仔细听辨,解决音高难点

歌曲的第二乐句第一小节,节奏拉宽,“6”到“6”的八度跳进,会给演唱带来一定的困难,有些孩子找不准音。遇到这种情况,只有引导学生仔细听辨钢琴,慢慢唱准音。如果遇到高音要提醒学生靠气息的支持把音唱上去,不能喊叫。

四、反复示范,解决呼吸难点。

歌曲的第三乐句和第四乐句连得非常紧,所以在第三乐句末要急吸气一下,才能把第四乐句唱好。但如果不提,学生很容易把第三或者第四乐句唱断掉,该吸气的地方不吸,不该吸的地方又乱吸。只提一下,学生又容易在这里深呼吸以至于下一乐句来不及唱。这里只有教师耐心地示范,反复强调,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吸气的要领,进而把每一个乐句唱完整。

以上是我在《牧童之歌》一课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难点和解决方案。当然,在歌曲的教学中我们会遇到形形色色的难点,有些可以预设,那么在备课中可以针对可能出现的难点进行必要的准备;有些可能是课堂教学动态生成中随时发现的问题,进行解决时要采取“化解和渗透”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从合适的角度切入,采用模仿、比喻、对比、迁移等方法,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而且不同歌曲难点的出现情况也是不一样的,有的是单个的难点,有的是组合的难点,而具体在教学中,又可能会出现新的问题,需要教师机动灵活,及时调整。

难点的分析和处理,是我们备课、上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愿我们多预见一些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困难,从而使教学更加顺利地开展。 音乐反思解析:

音乐教师,首先应该明确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悟,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和推进新课程改革,我认为,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先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感受、体验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只有这样,学生才会逐渐喜欢音乐,从而才能对音乐有更深一步的了解。要积极引导学生,从而使学生不仅做到现在受益,而且做到终身受益。因此在音乐课教学上,我会从下列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

1、根据音乐教室现有的乐器,通过音乐欣赏的形式,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各种乐器,并且让学生参与其中亲身实践,讲解各种乐器基本的演奏方法,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对乐器有了进一步的接触,而且还对我国的各种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

2、通过丰富多彩的音乐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活跃空气,在紧张的文化课学习之余可调节情绪,有利于其他课的学习。

二、用多种方法,努力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针对本校特点,配合新课程改革,在学习音乐教材的同时运用数码钢琴进行音乐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具体为:

1、在音乐欣赏课上,有些乐曲可以利用学(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daodoc.com,请保留此标记。)校现有的乐器,结合大纲要求,给学生示范演奏,改变以往放录音让学生单纯欣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既开拓了视野,有提高审美能力。

2、在音乐理论知识的教学方面,为避免单纯学理论的枯燥,利用情境联想教学,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例如音符实值的学习,通过模仿动物叫声的长短来辨别不同的音符,这样一来,学生会比较容易掌握。

3、利用多媒体、电视、音响等不同教学设备,欣赏大型的交响乐和民族管弦乐作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感受音乐。

4、课堂上,让学生上台演唱,培养他们的参与、实践能力,学生情绪高涨,使音乐课上得更加生动活跃。下面就《真善美的小世界》一课,谈一下我的想法。

(一)、利用熟悉的歌曲欣赏,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本堂课的教学中,为了避免音乐课教学中单一传受知识、枯燥无味的教唱等,老师用“听音乐式步步深入导引学生进行学习,让学生的思维随着“真善美”这根主线进行和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又充分采用激励性学习方法,使教学环环相扣,紧凑而不散乱,整个教学过程显得较为科学合理,使学生能积极主动的通过观察发现、感受到生活的美,并觉得学习也是一种乐趣。

(二)、开展器乐、歌词创编活动,丰富课堂教学,培养创新意识。

三年级上册反思

三年级上册教学反思

三年级上册教学反思

三年级上册科学反思

三年级数学上册集合反思

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反思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

三年级上册10月份教学反思

三年级上册葡萄沟教学反思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

三年级上册反思
《三年级上册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