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高三语文IB试卷及答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15:41:1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IB试卷(理科)

题号:01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10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文后问题。

到京师 (元)杨载

城雪初消荠菜生,角门深巷少人行。 柳梢听得黄鹂语,此是春来第一声。

五月十九日大雨(明)刘基 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 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

[注]①杨载自幼博览群书,期待“应有声明达帝前”,但直到四十多岁才以布衣召为国史编修官。此诗为世人初到京师所作。②刘基,元末明初人,通经世之学,尤精天文及兵法,辅佐朱元璋平定天下,创立基业,是诗人,更是政治家。③殷,震动。

古人作诗,有所寄托,或借景抒情,或借景明理,请比较分析这两首诗的思想情感与艺术手法。(不少于150字)

题号:02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10分)

从你美丽的流域

张晓风

1983年9月我受聘到香港去教半年书。临先前虽然是千头万绪,匆忙间仍跳上台北新公园的捐血车,想留下一点别时的礼物,可惜验血结果竟然说血红素不够,原来我还是一个“文弱女子”。跟抽血小姐抗辩了几句,不得要领,只好回家整理行囊扬“空”而去。

1984年2月合约期满,要离别的那段日子,才忽然发现自己爱这座危城有多深。窗前水波上黎明之际的海鸥,学校附近大树上聒噪的黄昏喜鹊,教室里为我唱惜别曲的学生,深夜里打电话问我冬衣够不够的友人„„爱这个城是因为它仍是一个中国人的城,爱它是因为爱云游此处的自己。

用什么方法来回报这个拥抱过的地方呢,这个我一心要向它感谢的土地?

我想起在报上看到的一则广告,有个人,拿着机器往大石头里钻,旁边一行英文字,意思说:“因为,钻石头是钻不出什么血来的——所以,请把你的血给我们一点。”

乍看之下,心里不觉一痛,难道我就是那石头吗?冷硬绝缘,没有血脉,没有体温,在钻探机下碎骨裂髓也找不出一丝殷红。不是的,我也有情的沃土和血的川原,但是我为什么不曾捐一次血呢?只因我是个“被拒绝捐血的人”,可是——也许可以再试一下,说不定香港标准松些,我就可以过关了。

用一口破英文和破广东话,我按着广告上的指示打电话去问红十字会,这类事如果问“老香港”应该更清楚,但是我不想让别人知道,只好自己去碰。

还有什么比血更好呢,如果你爱一块土地,如果你感激周围的关爱,如果你回顾岁月之际一心谢恩,如果你喜欢跟那块土地生活时的自己,留下一点血应该是最好的赠礼吧。

躺在捐血椅子上,心中有着偷渡成功的窃喜,原来香港不这么严,我通过了,多好的事,护士走来,为我打了麻醉针。他们真好,真体贴。我瞪着眼看血慢慢地流入血袋,多好看的殷红色,比火更红,比太阳更红,比酒更红,原来人体竟是这么美丽的流域啊! 想起余光中的那首《民歌》来了,舒服地躺在椅子上慢慢回味着多年前年轻人同声唱那首泪意的曲子:

传说北方有一首民歌 只有黄河的肺活量能歌唱 从青海到黄海 风 也听见 沙 也听见

如果黄河冻成了冰河 还有长江最最母性的鼻音 从高原到平原 鱼 也听见 龙 也听见

如果长江冻成了冰河

还有我,还有我的红海在呼啸 从早潮到晚潮 醒 也听见 梦 也听见

有一天我的血的也结冰 还有你的血他的血在合唱 从A型到0型 哭 也听见 笑 也听见

多好的红海,相较之下人反而成了小岛,零散的寄居在红海的韵律里。 离开红十字会的时候,办事小组要我留地址。 “我明天就回台湾呢!”

谁又是真正有地址的人呢?谁不是时间的过客呢?

那一天,我会记得,1984年2月6日,告别我所爱的一个城,飞回我更爱的另一个城,别离是一袋血。那血为谁所获,我不知道,我知道的是自己的收获。我感觉自己是一条流量丰沛的大河,可以布下世间最不需牵挂的天涯深情。(本文有删节)

1、文中所引余光中的《民歌》使用了8个“也听见”,请谈谈这样写的作用。(4分)

2结合全文,探究散文的“理”对于“情”的支撑作用。(6分)

题号:01:

[答案要点]两诗的思想感情:杨诗初到京城虽然环境寂静落寞,诗中却表现了久冬逢春之时的欣喜心情;尽管自己仕途艰难,但希望就在眼前!“黄鹂语”、“此是春来第一声”表现了诗人心中那种惊喜之情,唱出了自己内心深处的一声欢呼!全诗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的欣喜之情以及对于进仕的满腔希望。

刘诗借景明理,富有理趣,给人以理性的启示:大风大雨虽然猛烈,但维持的时间决不会长久;一个人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时,应当勇敢顽强,难关终将过去。 艺术手法:同:都有所寄托,对比衬托。

异:扬诗借景抒情,刘诗借景明理。扬诗以静衬“黄鹂语”,极写欣喜。刘诗写震耳欲聋的雷声雨声、蛙鸣声,两种声音,收到的是一闹一静的不同效果;雨后恬静平和之景,与前两句磅礴威猛的雨景形成鲜明的对照。(思想情感与艺术手法各5分。能言之成理、自圆其说即可) 题号:02:

【参考答案】①通过反复,强调了中华民族的声音融入到各个方面②形成情感线索,推进情感的发展③丰富了诗歌意象,构成诗歌的完整意象,突显诗歌主旨。 答出作用给3分,每点1分;表达流畅给1分。

2结合全文,探究散文的“理”对于“情”的支撑作用。(6分) 【参考答案】①抒发了作者的挚爱与感恩之情以及希望为他人奉献的大爱情怀②作者的真情与时代精神相通,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显示了对自我、人生的深思,使得情感得以彰显和升华③采用富有哲理的句子,使得情与理获得高度统一④采用排比的句式,使得议论富有激情,情感得到进一步的深化与升华。

每点2分,答出3点给满分,言之成理即可;语言表达有缺陷或者没有联系文中内容的酌情扣分。

语 文

题号:01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10分)

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题峡山寺 [唐] 李 翱

翱为儿童时,闻山游者说峡山寺,难为俦远地,尝以为无因能来。及兹获游,周历五

峰,

然后知峡山之名,有以然也。

于灵鹫寺时,述诸山居之所长,而未言其所不足。如虎丘之剑池不流;天竺之石桥下无泉;台山之力,不副天奇;灵鹫拥前山,不可视远。峡山亦少平地;泉出山,无所潭。

乃知物之全能,难也。况交友择人,而欲责全耶!去其所阙,用其所长,则大小之材无遗,致天下于治平也,弗难矣。

1.请你根据本文所传递的信息,推测作者的思想情志。(5分)

2.本文题为“题峡山寺”,可具体写到峡山寺的却是寥寥,你怎么理解评价这样的文章写法? (5分)

题号:02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10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秘密是暗处的花朵

赵丽华 秘密是暗处的花朵

我说过∶没有秘密的事物是黯淡的 但并不是说我由此就会变得很亮 它开着,它开过

当你千里迢迢、历经千难万险

找到他,对不起宝贝,他缓缓地说: 太好了,原来这么好,都不象是真的! 就枯萎了

1.如果把诗中的“秘密”看作一个意象,那么,它的特征有哪些?请结合全诗做一解释。(5分)

2.请你简要分析这首诗包含的哲理。(5分)

题号:01 1.从文章的对峡山寺的美妙之处一笔带过,而侧着点出此处的缺点,并以其它景点的缺陷陪衬,意在强调这些美景是大家都不怀疑的,但是它们都有缺陷。这个意思实际可以看作是作者对人间求全责备之弊的物化反应。而作者的思考又不是一己之私的,他把看山的眼光与方法与交友择人与治国安邦联系起来,境界更高一层。可见,作者内心中时时想着国家,想为国出力,想使天下有才人都得到重用,都能有用武之地,也许他自己曾受到求全之害,也许他看出了现实中选人用人之弊,可见他是一个有责任心有报国志的人。(5分)

2.文无定法。此文选材用材根据文章主旨需要而定,此文的旨意不在颂山之奇特美好而是借山之不足言看人用人之理,谈治国之道,故落笔重点不在写山之美景。况且,文章采取避熟就生,开拓新意的构思方法,以侧面交代峡山寺的有名,以“有以然也”加以肯定,是对这座名山的肯定,既然是“有名”,那么知道者必然众多,避开这众所周知之处,另辟蹊径,写其“不足”之处,另具一副独到的眼光。(5分)

题号:02 1.它是处在暗处的,不会轻易被人知晓;它是美丽的,像花朵一样有自身的形象;它暗藏着事物的奥秘被人追索;它的生命因被解而纯洁;它永远以不同的形态存在于人类的认知世界中。(说出3点即可得5分)

2.这首诗以“秘密”作为绾合全诗的意象,以奇特的构思诠释了一个人生哲理:人们对未知的东西的兴趣和追求,总是美好的,就像花儿一样;有了这个追求,生活就会多彩;但是,也并不是说你一旦破解了秘密,你就拥有了一切;并且,秘密一旦有了答案,它也便失去这种色彩。破解“秘密”的过程是漫长的,享受破解之后的幸福是短暂的。如果,我们只满足于一时的或一个“秘密”的破解,而不去发现又一个秘密,我们的生活也会失去色彩,就如枯萎的花。这就是生活的哲理。(5分)

题号:01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

阅读下面的散文,然后回答问题。(10分)

有 若

[南宋]洪迈

《史记〃有若传》云:‚孔子没,弟子以若状似孔子,立以为师。他日,进问曰:‘昔夫子当行,使弟子持雨具,已而果雨。弟子问何以知之,夫子曰:《诗》不云乎?月离于毕,①俾滂沱矣。昨暮月不宿毕乎?他日,月宿毕,竟不雨。商瞿年长无子,孔子曰瞿年四十后当有五丈夫子,已而果然。敢问何以知此?’有若无以应。弟子起曰:‘有子避之,此非子之座也!’‛予谓此两事殆近于星历卜祝之学,何足以为圣人而谓孔子言之乎?有若不能知,何所加损,而弟子遽以是斥退之乎!

《孟子》称:‚子夏、子张、子游,以若似圣人,欲以所事孔子事之,曾子不可‛,但言‚江汉、秋阳不可尚‛而已,未尝深诋也。《论语》记诸善言,以有子之言为第二章,在曾子之前;使有避坐之事,弟子肯如是哉?《檀弓》载有子闻曾子‚丧欲速贫,死欲速朽‛两语,以为‚非君子之言‛,又以为‚夫子有为言之‛。子游曰:‚甚哉!有子之言似夫子也。‛则其为门弟子所敬久矣。太史公之书,于是为失矣。且人所传者道也,岂应以状貌之似而师之邪?世所图《七十二贤画像》,其画有若遂与孔子略等,此又可笑也。

(选自洪迈《容斋随笔》)

【注】①月离于毕,俾滂沱矣:意思是月亮靠近毕宿,就会滂沱大雨。毕,二十八星宿之一。

(1)指出作者认为《史记》关于有若的记载失实的依据。(6分)

(2)本文运用哪些方法来增强说服力?请简要分析。(4分)

题号:02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10分)

陈毓

谷雨前后,便是打野鸡的好季节。

在寂静的山坳里、坡梁上,野鸡的叫声此起彼伏,把山里的春天叫得格外美丽。

这时的母野鸡却格外少见。老猎人说,母野鸡在产卵、在孵蛋。而这孵蛋,必须在秘 密状态下进行。因为公野鸡一旦发现母野鸡,就会驱赶母野鸡,并一一啄破被孵得温热的 蛋。

整个春天,老猎人走向山里的脚步总会时时撞破深草丛中那些一心一意孵卵的母雉。它们一旦受到惊吓,便会迅疾逃离,且千方百计地将猎人引向远离窝巢的地方。母爱使它们变得又勇敢又聪明。而视整个群山为自家庄园的猎人,在春天里是不打母野鸡的。

这便为雉诱提供了可能。

雉诱的来历颇复杂。先要找回当年的雉蛋,带回家让自家抱窝的母鸡孵化后,从中挑 出小母雉,经过一年的驯化后,那只最伶俐、和猎人最默契的小母雉便在来年谷雨前后被 老猎人带着‚出猎‛了。

雉诱的出现无疑是山梁上一道最亮丽的风景。山梁上迅速响起一片‚关关雎雎‛之声。

随着更多公雉的到来,情况发生了变化。因为几乎所有的公雉发现,呼唤它们的原来是同一只母雉。战争是不可避免的。

公雉们为了爱情的争斗开始了。

先是歌舞,在一片祥和之中杀机暗藏。

公雉们翩翩起舞。它们五彩斑斓的长翎在空中盘旋交错,在阳光下闪动着彩虹般美丽的光彩。似乎连公雉它们自己也分不出它们谁高谁低。在争夺异性的前夕,它们一改刚才的美丽优雅,一个个剑拔弩张,睚眦必报。好斗的公鸡大概就是来源于此吧。它们勇猛、顽强、即使鲜血淋漓,成为祭献在爱情高台前的牺牲品也在所不惜。

在公雉们酣斗之际,隐藏在树丛中的猎人轻轻摘下身边的一片树叶,放在唇边轻轻一吹,那只站在高处观战的雉诱便顺着草丛快速跑回,一头钻进猎人的袄襟里去了。

猎人扶起他乌黑的长管猎枪。枪膛里装满了发烫的绿豆,只要一声枪响,便会有成片的公雉永远地垂下它们高傲的翅膀。它们渴望爱情的胸膛里便装满了世界上最圆的豆子。往往,老猎人会打下上百只公雉。而侥幸活下来的公雉,便把这道山梁当作记忆中永远的伤心地,今生今世,不再回来。

在换过两三个山头之后,这只雉诱便再也吸引不来成群的公雉了。于是,这只雉诱便算完成了它的使命。老猎人就要重新培养新的稚诱。而那只失去吸引力的雉诱,就像是一个出卖了同类而负罪深深的叛徒。

据说,它会选择一个阴雨天悄然离去。据说它要走到很远的地方去,只留下一串感伤的脚印在雨后的山梁上。

只留下一串感伤的脚印在雨后的山梁上……

⑴文章结尾处为何两次写到“只留下一串感伤的脚印在雨后的山梁上”?(4分) ⑵雉诱的悲剧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见解。(6分)

题号:01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10分)

(1)(6分)

①认为《史记》记载关于有若的事近于迷信,不可能是孔子的话语。 ②根据《孟子》、《论语》和《檀弓》等经典的有关记载。 ③后人传承的是道,不会因为行貌相似而拜师。 每点2分,共6分。 (2)(4分)

①运用不同的句式,或反问,或感叹,有力反驳《史记》有关记载的谬误。 ②摆事实讲道理。引经据典来证明,使论述严谨有力、具有说服力。 答出1点,给2分;共4分。

题号:02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10分)

(1)(4分)①通过反复写‚雨后的山梁‛,渲染了感伤的氛围,烘托了雉诱悲剧的形象;② ‚感伤的脚印‛简练地塑造了母雉无奈、悲伤的形象;③母雉的‚一串感伤的脚印‛含蓄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引发读者对‚谁是母雉悲剧的制造者‛这一问题的深深的思考。(答出1点得2分,答出2点得满分。) (2)(6分)【示例1】雉诱的悲剧命运源于忘记了自己也是一只雉,它利用同类的情感出卖同类,将自己推向了孤独悲剧的境地。‚雉诱‛这一形象启示我们,做人要坚守道德原则,否则就会沦落到可悲的境地。

【示例2】雉诱从小受到猎人的驯养,猎人利用它引来野公雉以便猎杀它们,从而将雉诱推向‚害人者‛的境地,只能在失去利用价值后感伤地离开。这不禁让人对稚诱产生一丝同情。稚诱‚害人者‛的角色是人类一手造成的,它既是一个受害者,也是一个被人利用的可悲的牺牲品。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应该反思自己对动物的行为。

题号:01 科目:语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10)

阅读下面的散文,然后回答问题。

获麟解

唐 韩愈

麟之为灵,昭昭也。咏于《诗》,书于《春秋》,杂出于传记百家之书,虽妇人小子皆知其为祥也。

然麟之为物,不畜于家,不恒有于天下。其为形也不类,非若马牛犬豕豺狼麋鹿然。然则虽有麟,不可知其为麟也。

角者吾知其为牛,鬣者吾知其为马,犬豕豺狼麋鹿,吾知其为犬豕豺狼麋鹿。惟麟也,不可知。不可知,则其谓之不祥也亦宜。虽然,麟之出,必有圣人在乎位。麟为圣人出也。圣人者,必知麟,麟之果不为不祥也。

又曰:‚麟之所以为麟者,以德不以形。‛若麟之出不待圣人,则谓之不祥也亦宜。

(1)作者以麟为喻,感慨遥深,请说说你的理解。 (2)赏析本文结构上的特色。

题号:02 科目:语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10)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垂 钓

木斧

岁月滔滔地流去 积成烟波浩渺的湖 那湖中泛起波影 谁能一网收尽?

我坐在湖边垂钓 钓钩上挂着兴趣

让它到波光闪闪的湖中去吧 看看能不能钓起一串记忆?

突然钓起一节童年的笑声 笑声扬着荒唐的韵味 可怜那羞红的脸蛋 找不到胡须的遮蔽

愈来愈浓的兴趣 拖住了我的钓勾 我一古脑儿落入湖中 全身浸透了记忆

不甘心消逝,我 等着,等着机会 等着明天的我 又来湖边垂钓

到那个时候 我已化为记忆、我将沿着钓勾 再爬回岸上去

(1)诗歌最后两节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2)请赏析此诗以“垂钓”为题的妙处。(6分)

题号:01 科目:语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10)

(1)麟在文中比喻旷世之人才;麟不为人知,比喻人才得不到执政者的赏识。(2分)人不知麟,以为不祥,这是谴责统治者不识人才,不用人才的过错;麟不待圣人而出,被视为不祥,这是提醒有才识之士要择明君而为之用。(2分)

(2)文章以“祥”与“不祥”的反复变化为线索,一正一反,再一正一反,结构严谨。(2分)先言人“皆知其为祥”,为下文之映衬;接着,一“然”字使文意大转折,阐述麟与别的动物的区别,正因为麟不可知,所以“谓之不祥也亦宜”;接着又一转,指出只有圣人方能知麟,麟“不为不祥”;最后,由“祥”再说到“不祥”,麟不待圣人而出现,“谓之不祥也亦宜”。(4分)

题号:02 科目:语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10)

(1)诗人不甘心美好的回忆随时间流散,他小心翼翼、如数家珍地将生活的闪光点“贮藏”。“等着机会,等着明天的我,又来湖边垂钓”。那时,今天不慎跌入湖中的“我”便“化为记忆”,为记载着岁月的“湖”又增添一抹灵动的羞涩之味。我将继续通过对垂钓之乐的体验,寻觅童年的足迹,情感真挚动人。(4分) (2)①题为“垂钓”,并非抒写钓鱼本身,而是垂钓之趣勾起了诗人对洋溢着童稚欢欣的往事的回忆。以“垂钓”写回忆,童真意味盎然纸上。(2分)②运用了象征手法。如水的往事融汇成广阔深邃的湖,“湖”的意象是童年记忆的化身,在记忆的湖边希望钓起“一串记忆”。(2分)③以“垂钓”为线,形成情感的波澜。先尝试伸向湖中,“看看能不能钓起一串记忆”,童年的往事令人感到惬意美妙;回忆拖住了“钓勾”,使诗人产生越来越浓厚的兴趣,忘情之下,竟“一古脑儿落入湖中”;“不甘心消逝”,等着明天再来湖边垂钓。(2分)

江西高三语文试卷及答案

北京春季高三会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试卷及答案

小升初语文试卷及答案

小升初语文试卷及答案

中职语文试卷及答案

职高语文试卷及答案

小升初语文试卷及答案

小升初语文试卷及答案

高三语文IB试卷及答案
《高三语文IB试卷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