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探究鱼鳍的作用的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1 20:33:5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探究鱼鳍的作用”的教学设计

探究鱼鳍的作用,是生物课中第一个探究实验,一定要引导学生做好这个实验。

教具准备:三个大鱼缸、三条大小基本一致的活鲫鱼、木板条、线绳、多媒体

(一)用投影仪直接出示探究问题:鲫鱼在游泳时,各种鳍有什么作用?

设计说明:这个探究问题是《水产动物》一节所学知识的具体应用,学生也已经知道了鲫鱼的五种鳍的名称,所以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使学生明确任务。

(二)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假设 先将一条活鱼放入玻璃缸中,采用鱼缸投影活鱼,让学生仔细观察鱼在游泳时各种鳍的动作,此时学生被牢牢吸引。要特别提醒学生注意鱼在向前、上浮、下潜、转弯、停留在一定水层时,胸鳍、腹鳍、背鳍、臀鳍和尾鳍分别是怎样摆动的。同学们可以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引导学生作出假设:五种鳍都能使鱼体保持平衡,胸鳍、腹鳍能使鱼的身体平稳地侧立在水中,还有帮助鱼体拐弯的作用;尾鳍是鱼体前进的动力来源,并保证前进方向。

设计说明:实物投影放大,吸引住学生的眼球,激起兴趣,使他们能仔细观察。

(三)设计实验 同学们参照技能卡,明确要确定鲫鱼在游泳时各种鳍的作用,就要设法使所观察的鳍失去原有的作用。同学们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须提醒同学们前提是不伤害鱼)。最后选取大

家一致认可的方案:用绳缚住鱼鳍,观察鱼体的运动情况。

设计说明:让学生体验协同合作,养成热爱动物的习惯。

(四)完成实验

实验用具:三只大玻璃缸、三条大小基本一致的活鲫鱼、木板条、线绳

实验过程:1在三只大玻璃缸上分别标上A、B、C,然后灌水。水的高度为缸高的三分之二左右;

2对三条鲫鱼作如下处理:将第一条鲫鱼的胸鳍和腹鳍用绳子绑在躯干上,捆绑结实,不要使线松脱。然后放入A缸的水中。为了对比,观察一段时间后,松开线,使鱼恢复自由,再观察这时鱼的游泳情况。

将第二条鲫鱼的背鳍和臀鳍绑在躯干上,放入B缸的水中。 用两片又轻又平的木片,把第三条鲫鱼的尾和尾鳍夹住,用线绳将两块板绑紧,使鱼的尾部和尾鳍不能左右摆动。放入C缸的水中。

3观察并记录每条鲫鱼的运动情况以及身体平衡情况。

预期结果:A缸中的鲫鱼能够向前运动,但鱼体翻滚,无法平衡身体,东倒西歪,有时还腹部朝上。松开线后,胸鳍和腹鳍就像船桨似的不停地划水,使劲划左边的鳍,身体就向右转,划右边的鳍,身体就向左转,所以胸鳍和腹鳍既能使鱼的身体平稳地侧立在水中,还有帮助鱼体拐弯的作用。B缸中的鲫鱼游泳时,行进的路线不能保持平直,身体也有些歪斜,可见这两种鳍对鱼的身体也有平衡的作用。C缸中的鲫鱼前进得非常缓慢,拐弯也很不灵活。可见鱼的尾部和尾鳍对鱼的游泳来说,其作用至关重要,既是动力的来源,又像船舵一

样决定着前进的方向。

设计说明:实物观察,理性思维。

(五)得出结论:鲫鱼在水中运动时,胸鳍、腹鳍能使鱼的身体平稳地侧立在水中,还有帮助鱼体拐弯的作用;背鳍、臀鳍有保持鱼体平衡的作用;尾鳍是鱼体前进的动力来源,并保证前进方向。

教学反思

在本部分内容的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措施,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来创设教学情境。借助鲜活的生物,生动的画面,老师精心设计,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亲自参与教学:眼看,手动,口说,耳听,脑思。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掀起一个又一个高潮,使学生在一次次解惑中感受学习的快乐,学会与人合作的方法。

探究教学设计

探究教学设计

探究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教学设计

探究型教学设计

信息化教学设计探究

探究自由落体运动 教学设计

探究自由落体运动 教学设计

探究型教学设计

探究式教学设计

合作探究教学设计

探究鱼鳍的作用的教学设计
《探究鱼鳍的作用的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