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小学古诗教学的原则与方法

发布时间:2020-03-03 05:26:1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小学古诗教学的原则与方法

我们说小学阶段古诗教学的目标是以体验作品的情感为主,那么在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时应该遵循什么样的教学原则?采用什么方法呢?

(一)以阅读、记诵为主的教学原则

刚才我们说了诵读是一种感性的直觉教育手段,诵读是小学生感受作品语言,感悟诗歌情意的最佳方法。所以,阅读记诵是小学古诗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的主要原则之一。这里所说的阅读记诵,不仅指有声的朗读记诵,还包括无声的默读品味;不仅指课堂上有限的阅读朗诵,还包括生活中无限的阅读积累。运用这一原则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上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以学生自主诵读为主,淡化教师的讲解。

以学生自主诵读为主,首先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要让学生充分阅读作品,沉潜其中,涵咏品味作品意蕴。然后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语言,由语言到内容,感悟诗文的情意。读的目的是为了体悟作品内在的情感,而对作品内在情感的体会又会反过来促进诵读的效果。因此诵读应该建立在对作品意蕴理解的基础上,只有准确感悟作品的内在情感,才能读出感情来。 淡化教师的讲解,首先应该淡化对字词句语法的讲解。对字词的认知可以放在学生预习阶段,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诵读情况了解他们对字词的掌握程度。对诗句的学习应避免采用翻译的方法,因为翻译会使诗味荡然无存。其次,教师不应把自己对作品意义的理解强加给学生,或者违背儿童心智发展的规律,对作品意蕴进行过深的挖掘。否则就会造成老师一个人在讲台上讲得慷慨激昂,学生在底下却听得昏昏欲睡的场面。

当然,淡化老师的讲解,不是否定老师在教学中的作用,不是说老师什么都不用讲了,只要学生自己读就行了。而是说老师应该注意讲什么?该怎样讲?比如说,对作品字词的讲解,需要老师讲解的并不是字词的表面意思,这些学生通过查字典就可以了解。而应是字词的内在意蕴,字词为作品的表情达意起到了什么作用?产生了什么样的艺术效果?而这些方面在字典上是查不到的。这也正是需要老师进行点拨、指导的地方。以学生自主诵读为主,老师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老师的作用是组织、引领、启发、点拨。如何组织学生阅读作品?如何引领学生由外到内、由形式到内容解读、欣赏作品?如何启发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感悟作品丰富的意蕴?该在什么地方进行适当的点拨?应该设计什么样的问题?不同的学生会有什么样的阅读感受„„所有这些都是需要老师进行思考并且要在教学过程中一一施行的。而解决以上这些问题的基础则是教师对教学文本,也就是对诗歌作品的深刻领悟和理解。

2、要重视对作品的“密咏恬吟”与默读。

遵循阅读记诵的原则,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呈现两种不同的读法,一种是出声的朗读;一种是不出声的默读。朗读从读者发声的高低又可以分为“高声朗诵”和“密咏恬吟”两种形式(见前引曾国藩语)。叶嘉莹先生解释说:“大抵一般而言,高声朗读之时声音占主要之地位,因此读者所得的主要是声音方面所呈现的气势气概,而在密咏恬吟之时则声音之比重较轻,因此读者遂得伴随着声音更用沉思来体会作品中深远之意味”[4]。虽然许多老师十分注重对作品的朗读,但实际上重视的只是高声朗读,认为读的声音越大越好。而对更具有个性化色彩的、更为自由、自然的低声吟咏——“密咏恬吟”却重视不够。殊不知“密咏恬吟”恰是进入诗歌意境,体会和再现诗歌韵味的有效方法。

相对于出声的朗读,默读对于理解诗歌意蕴、体会作品情感更为重要。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许多老师对默读却十分不重视,课堂上不给学生默读的时间。以朗读代替默读,或者以讨论代替默读,以齐读代替默读。这些老师追求一种热烈的气氛,热闹的形式,一节课从始至终都是书声朗朗、热热闹闹的。其实这样做是不太合适的。古诗文教学不应该把重点放在对热闹形式的追求上,而应紧紧围绕体验作品情感这个中心。对作品情感的体验关键在于一个“感”字,教师需要思考的是:如何能使学生心里对诗文作品产生一种感觉。而对作品情感的体验,最为关键的步骤是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对话,在这个对话过程中需要学生沉下心来,静思默想,咀嚼品味,仔细体会作品内在的情韵。因此,在课堂上应该给出学生自己默读思考的时间,不能以讨论代替阅读,不能以大声齐读代替个人吟咏,不能以朗读代替默读。

3、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

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阅读也是一种创造行为。学生通过与作品的对话,有感而后发,此时教师一定要尊重他们的独特感受。方智范老师说:“首先要重视孩子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也就是他对作品有独特的反映一定要重视。阅读是一种创造,所以不要让孩子被你的标准答案所束缚,让他们主动地去发现意义、创造意义。教师是阅读活动的组织者、阅读的促进者、阅读中的对话者,教师不是被动的,也不能将教师的地位降到和学生一样,他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一个中介。你这个老师做中介,那么你的思想深度、文化水准当然要高于学生。也可起向导作用,但不能代替。我们过去的中小学语文教学也有谈话的方式,那种对话是老师根据参考书、根据课文,事先准备好结论。老师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猜测,实际上是‘请君入瓮’。这种方法与阅读对话理论是背道而驰的。”[2]

由于我国古典诗歌借景抒情的形象化、直观化特点,为人们阅读作品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由此形成了诗歌含义的多义性。再加上阅读的主观创造性,因此,不同的学生阅读同一首作品肯定会得出不同的感受。所以,对于诗歌教学来说,教师应该十分重视学生对诗歌意象的独特感受,对诗歌意义的丰富联想。惟其如此,才能对作品的意蕴有更透彻的领悟,也才能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但是,应该注意的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并不等于对学生的任何想法都可以听之任之,包括胡思乱想也不加判断地一味肯定,称赞。如果这样将会导致对作品的理解误入歧途。诗歌既有它含义的丰富性,又有它立意的确定性。阅读的感受虽然不尽相同,但是却不能完全脱离作品的整体意境,这是由作品的内在意蕴所决定的。所以,在古诗教学的课堂上,教师既要设法使学生放飞思维的翅膀,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又要善于收束学生的思维,避免出现像脱缰的野马那样不可收拾的局面。

4、注意使课堂诵读与课外诵读相结合。

对于语文学习来说,课内阅读记诵是极为有限的,而课外阅读则是无限的。只有通过不断的阅读才能使人的精神世界日益充盈,可以说养成阅读的习惯是影响一个人生命轨迹的重要因素。学习古诗,课外阅读记诵是一个积累的过程,通过课外诵读不断的积累可以提高对古诗的理解感悟能力,可以丰富对古典文化的修养,亦可以使心灵得到陶冶净化。因此,教师应该特别关注学生课外阅读记诵古诗的情况,对诵读过程和结果进行科学的检测与评价。检测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最好采用寓教于乐的形式。比如通过游戏展开竞赛,比一比谁背的古诗多,谁读得好。在课堂上也应该经常性地诵读学过的古诗作品,温故知新。教师在评价学生的表现时,应正确对待其个体差异。对记诵能力强的学生及时表扬,对能力稍差的学生加以鼓励,目的就是要培养呵护孩子们学习古诗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还应注意诵读方法的指导。应该经常性地指点学生注意诗歌的节奏、顿挫以及平仄、押韵。一句中在哪些地方应该停顿,哪些地方应该拖长,这些都因诗歌体式的不同而不同,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加以简要介绍和指点。当然这些基本的常识并不是一些死板的公式,它们在具体运用时会因读者的不同、诗歌内容的不同,而有无穷的变化。关键是诵读时应该以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有感情地读,以抑扬起伏、顿挫有致的声音传达出古诗在抒发感情时所特有的意味。由此才能进一步体会诗中所包含的感人力量和独特艺术魅力。

(二)整体感知、把握大意的教学原则

在古诗文教学中,整体感知、把握大意的原则与以阅读、记诵为主的教学原则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整体感知、把握大意的原则是说,学生在诵读过程中,从整体上感受语言的优美、感悟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感情。 整体感知、把握大意的教学原则与过去那种斤斤于诗歌的字、词、句、语法,把整首作品拆碎了讲的教学方式是相反的。“选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一般都是篇幅比较短小,思想情感积极向上,意境比较优美单纯,画面比较鲜明,而语言上相对来说比较朗朗上口的。像这样的一些作品,主要是引导学生去感受体验它,甚至可以不求甚解。”[5]这种不求甚解的学习方法就是所谓的“渗透性”学习方法。杨振宁先生在《谈谈我的读书经验》中说:“渗透性学习方法就是在学习的时候对学习的内容还不太清楚,但就在这不太清楚的过程中,已经一点一滴地学到了许多东西”,“这种在还不完全懂的情况下,以体会的方法进行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6]诗无达诂,对于诗歌学习来说,以体会为主的渗透性学习方法尤为适用。那种专注于字词句的释义,甚至逐字逐句进行串讲的方法,犹如拆碎七宝楼台,不仅破坏了诗歌浑融的意境,而且限制了学生想象的空间,不利于思维的发展。整体感知、把握大意,强调的是学生对诗歌整体意境的感悟。感悟诗歌的意境就是对诗歌内在情感的体验。那么,如何感悟意境体验情感呢?

1、拓展教材。

文学作品不仅是作家情感世界的反映,也是作家生活时代的反映,所以对古诗的学习不应局限于作品本身,而应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拓展。知人论世,了解诗人的精神个性,情感思想,了解诗歌创作的背景,才能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作品,感悟作品的情感内涵。在课堂上,老师可以补充一些和作家、作品有关的生动有趣的故事传说,还可以补充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另外,在学习一首诗时还可以与学生的课外诵读相结合,和学生接触过的其它类似作品(不限于古代诗文作品)进行比较,以一带多进行相关链接,这对感悟作品情感内涵会起到积极的作用。比如,有的老师在教授李白的《静夜思》时,带领学生联系其他诗人抒写思乡之情的作品: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余光中的《乡愁》等进行对比,通过对比使学生对思乡这种情感获得了较为深刻的感受。这是一种很有效的拓展方式。近年来出现的主题式教学、综合性教学其实就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

当然,对教材的拓展也应注意把握好一个度。如果教师在课文中碰到什么,就引出什么话题,碰到历史就说历史,碰到地理就讲地理。或者介绍作家事无巨细,将他的生平像流水帐一样讲出来。那么,这将会使古诗的课堂教学变成“杂货筐”。这样的教学犹如断了线的风筝,随风飘逝,无目的,无主题。任何学科的课堂教学都有一个应该遵循的本,语文教学的本就是作品。因此,无论是对作家的介绍,对历史文化背景的补充,还是与其他相关作品的比较,都应该紧紧围绕作品,围绕作品的情感内涵来展开,以学生对作品情感的领悟为最终目的。

2、从作品本身入手

我们说语文学习之本是作品,所以,古诗教学整体感知、把握大意的原则离不开对诗歌作品的感悟,仍然要以作品为核心。因此,对作品整体感知的最为关键一步是要从作品本身入手。

从作品本身入手,具体的做法是,首先从作品的意象入手。诗歌抒情含蓄蕴籍,通常融情于景,借景传情,以象寓意。意象就是作品中一个个蕴含着诗人情感的景、物。意象是构成诗歌的最小单位,由意象的组合形成统一的场景画面——意境。意境是诗歌情感的载体,感悟意境应从感悟意象开始。捕捉诗歌的意象,品味其特点,进行联想与想象,感悟其内在情韵。这就是对诗歌进行情感体验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人和文本对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引领学生通过诵读,体会意象的特点,想象画面,并与生活经验相联系,仔细体会心中产生的种种感觉,然后以自己的感觉去揣摩作品的情感。在整个过程中,教师的引领很关键。这里我们通过一段课堂实录来看看教师是如何引领学生从诗歌意象入手,体会诗歌情感的。

白居易《忆江南》教学实录(节选)

(在初读整体感知,以及疏通词意之后老师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下面的“细读,想象画面体

会情感”上):

师:请大家再读这首词,有几句话?找出哪句话是直接描写春景的? (生自由读。)

师:(请生读,回答问题。)合上书,能写出这句话的举手。(请两名学生上黑板写。其

他同学在笔记本上写出“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师生共同评议,生看板书齐读这句话。)

师:这句话展现的是什么画面?想象它的色彩,请大家小声地读一读,并试着用自己的

语言描绘一下你想象到的画面。看谁想得好说得好。

生:读完了这一句,我仿佛看见了太阳出来的时候,江边的花草好像披上了红艳艳的衣

裳。每一朵花都比火还要艳得红。让人感觉非常热烈。江水非常绿,绿得像一块翡翠。 生:日出的时候,太阳的光芒把江边的花草映得更加红艳,像火一样。江水很绿很绿,

绿得像一块晶莹的翡翠一般。

师:绿与红互相映衬显得怎样?再读一读,想想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生再读) 师: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 生:美丽。

师:还不足以表现它的美! 生:艳丽。 师:有点味道。 生:绚丽。

师:非常好。绿红相互映衬,显出绚丽明艳之景。大家知道,红与绿是两种鲜明的色彩

合在一起非常亮丽。带着这种感觉再来读。 (生齐读)

师:这样的美景让我们的诗人白居易忍不住说了——

生:能不忆江南?

从这一段课堂实录中我们可以看出,老师把着力点放在自主诵读的指导上,注重指导学生在读中去想象画面,想象画面的景物(意象)。进而抓住景物的色彩特征(红与绿相互映衬),让学生捕捉心中的感觉,带着感觉去读。并且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内心的感觉,在描述中加深了对诗意的理解。教师的目的十分明确,就是引领学生用心体会、感受诗人对江南的赞美之情。指导层层推进,一环紧扣一环,最后,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呼之欲出。这样的引领,恰当地发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以及教师的主导性作用。

还有一点,这位老师把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述力和语言感觉力结合起来。她让学生用一个形容词来表现红与绿相衬的那种美,一位学生说:“美丽”。老师说:“还不足以表现它的美”。又一位学生说:“艳丽”。老师说:“有点味道”。紧接着一个学生说:“绚丽”。老师说:“非常好。绿红相互映衬,显出绚丽明艳之景。大家知道,红与绿是两种鲜明的色彩合在一起非常亮丽。带着这种感觉再来读”。(这一次的读,想必学生对作品有了更深的领悟。)这个过程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概括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同时,又使学生对意义相近的形容词之间细微的情味区别获得了一定的感性认识,这就是对语感的培养。而对语感的培养反过来又促进了学生对诗歌情感的领悟。

从作品本身入手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能不顾儿童的思维特点和理解能力,对文本意蕴进行过深的挖掘。因为,“有些作品它是不可能让学生一下子就了解它的非常深厚的内蕴的”,“随着他们人生阅历的增长,知识的丰富,情感世界的拓宽,他们就会对它的深刻的内蕴有所理解”。[5]

3、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渲染意境 古诗的意境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而小学生的思维又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感悟诗歌意蕴不能采用概括、讲述的方法,而应该采取生动形象的、感性化的教学手段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渲染意境。

这里所说的感性化的教学手段,包括多种方式。其中之一就是最为大家所常用的多媒体技术。运用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展示适当的声像资料,对作品的意境确实能够起到渲染烘托的作用,有助于学生对诗歌情感的理解。但是,现在有不少老师过于依赖现代教育技术,声光电充斥课堂,课上得很华丽,很热闹,然而效果不佳。这些老师过分追求上课的形式和技巧,违背了应以学生对作品内在情感的感悟为主这一根本。如果过多、过滥地使用声光电技术,一则会造成资料的无效性,华而不实,喧宾夺主,对领悟作品内涵毫无意义;二则限制了学生自由想象的空间,使他们的思维由于受到明确的图像或声音的影响而趋于定势,使阅读丧失个性化。这与过去那种以讲授段落大意,中心思想为主的教学方式所产生的效果是同样不妥的。因此,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展示图片声像资料应做到:宁少勿滥,以利于学生理解作品、起到画龙点睛作用为目的。

此外,感性化教学手段还包括:读一读,演一演等方式。读是十分直接、便利的方法,它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发声器官和听觉器官,所以应反复诵读。另外教师出色的范读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感性化手段,它可以一下子调动起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带领学生进入作品的境界。演,可以使学生进入真实的情境,为理解作品内涵起到很好作用。比如有的老师在教李白《赠汪伦》这首诗时,就让学生分别扮演李白和汪伦这两个角色,再现江边送别的场景。通过这种生动形象的方式,学生们进入了作品的情境,真切体会到了诗人李白与普通百姓汪伦之间的深厚友情。

除了以上所说的方式,走出课堂,接触大自然,联系现实生活则是最重要的一种感性化教学方式。文学作品是作家对生活和自然的反映,古诗更是诗人心物交融的产物。走进自然,触景生情。春之落花,夏之鸣蝉,秋之霜叶„„这些在古诗中呈现的意象都可以带领孩子们到真实的生活中去寻觅,去感受。贴近生活,因事而感。爱国情怀,民族气节,亲友之情,故乡之思„„这些在古诗中所抒发的人生感慨,都可以和我们现实的生活相对照、相联系。只有这样,古诗才能焕发出无限的生命活力和感人力量,我们的孩子也才能得到心灵的陶冶和人生的启迪。

综上所述,情感体验是小学阶段学习古诗的主要目标。在古诗教学中应遵循以诵读记忆为主和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这两条基本原则。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围绕作品,以学生对作品情韵的感悟为目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引领者、设计者。应该处处体现一个“感”字,即学生内心对作品的感觉、感受。只有学生心里真正对诗歌作品有所感,有所悟,才真正实现了体验作品情感这一教学目标。

回归本色 提高古诗课堂教学有效性

传统的古诗教学注重字句讲解,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造成课堂教学的低效。新课程背景下,古诗教学要回归本色,立足“乐”“画”“境”“情”“蕴”五要素,唤醒学生的审美体验,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古诗,让学生接受美的教育和传统文化的熏陶,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吟诵体味,走进“诗乐”情境

古诗讲究韵脚的合辙、平仄搭配,合乎乐曲的韵律、节奏,诵读起来琅琅上口,铿锵有声,自然而然地产生乐感。在古诗教学中,可通过吟诵体味,让学生在“诗乐”的情境中,品味语言灵动美。

朱自清先生认为“吟诵诗文,从那吟诵的声调或吟诵的音乐得到趣味或快感„„这种趣味大概一部分在那字面上的影像上,一部分就在那七言韵律的音乐上”(《论百读不厌》)。在教学《江畔独步寻花》时,笔者首先让学生体味诗的音乐美,即读出诗的节奏来:“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笔者示范后,全班同学跟着轻声诵读,感受节奏的抑扬顿挫和语言的灵动之美。如:这首诗中“压枝低”的“压”字用得十分贴切、生动,读出这个字的重音,让学生仿佛看到春花密密匝匝,沉甸甸地把枝条都压弯了。还有,把诗中的“舞”、“啼”的声调拉长,让学生仿佛看到蝴蝶在鲜艳芬芳的花丛中飞来飞去舍不得离开的样子,听到黄莺柔美圆润的歌唱„„

吟诵诗文时,为学生创造和谐的音乐氛围,能使他们充分体验古诗词的意境和神韵,充分享受听觉上的美感。如教学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送别诗,诗人将对故友惜别情绪寄寓“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情景之中,可选用古筝乐曲《高山流水》渲染氛围。借助婉转舒缓的乐曲背景,学生吟诵诗文的语气语调也将变得舒缓而悠长,平和的心境将慢慢地感受到诗句的音韵美、节律美。又如教学《泊船瓜洲》时,可放一段江南丝竹《春江花月夜》,让学生张开“隐形的翅膀”的翅膀,一边吟诵,一边感受诗人所描绘的情感境界。

二、运用图片,呈现“诗画”景象 一首古诗往往就是一幅写意画。在古诗教学中,可通过捕捉意象,艺术再现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景象画面,引导学生从“诗画”的直观体验中理解作品意象的灵动美。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在古诗中经常被赋予特定的情趣和意味。

因此,我们可以利用教材中提供的古诗插图和多媒体手段,实现诗画互见,帮助学生更形象地领悟古诗,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诗人选取了山峦、飞鸟、山道、行人、渔船、老人、江河、白雪等意象,构建了一幅凄清的画面,传达特定的情感诉求。笔者利用多媒体等手段展示一段flash视频画面:在大雪纷飞的日子里,连绵起伏的山峦银装素裹,四野寂寥开阔,江边一艘渔船上,披带蓑衣和斗笠的老人手把鱼竿,全神贯注地望着江面„„在这样一幅幅空灵凄清的画面前,学生宛如置身其境,对诗歌传达内容的理解就变得生动立体起来。

色彩意象在写景题材的古诗中被大量运用,其中蕴藏着诗人的审美品位,也体现传统文化的深层内涵。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绿、白、蓝四种颜色,给人明丽舒展的感觉,传达诗人开阔的心境。《忆江南》“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红、蓝、绿等色彩,烘托渲染了江南春天的绚丽景色。在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多媒体,展现五彩缤纷的色彩画面,给学生直接的感官刺激,引领他们理解色彩在传统文化中所负载的情感元素,加深对古诗内涵的领会。

三、激发想象,融入“诗境”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理解古诗,还需进一步体味古诗意境。有学者认为,“古诗的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感情和客观事物(意象)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是一种情景交融而又虚实相生的艺术形象,是作者的创作与读者的想象共同创造的结果。”

因此,意境的体味需要读者的想象。诗人的想象,在于创造新的意境,以寄托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读者的想象在于借助已知的生活经验,把诗歌中意境再现为有特定含义和内在联系的画面,从而把握诗歌的思想和感情。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想象,调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对诗句进行“补白”,感受古诗灵动的意境,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体验,接受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游园不值》写诗人春日游园所见所感,写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情景交融,脍炙人口。学生品读诗文之后,笔者引导学生从诗句中的“印、扣、关、出”等动词入手,展开“隐形的翅膀”,想象诗歌描绘的一幕幕场景,进入诗的意境中去,感受诗句的张力,品味意境中“杏花在枝头摇曳”的灵动美。

充分调动学生的自由想象力,课堂教学时应该创造开放的情景,可借助编写故事、画图、讨论等形式,激励学生进行艺术的“再造”,实现古诗文本与学生内在体验的统一。如古诗《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全诗仅二十字,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白描无华,却把诗人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及对隐者风骨的钦慕心情,描摹得淋漓尽致。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笔者在多元开放的情景下,引导学生用编写故事的方法,想象诗人与童子的问答过程,包括语言、动作、表情、神态,再现一幅情景交融的艺术画面。学生通过自己编写故事,既加深对原诗的理解,又培养想象力,可从中领悟诗人对隐者“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奥妙。

四、联系生活,唤醒“诗情”体验

古诗是诗人抒发感情的一种文学形式。虽然古诗距离现实生活极为遥远,但诗人表达的喜怒哀乐等情感,是每一个人所共有的。在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调动个人生活经验,尝试触摸、体验诗人的内心世界,培养自己丰富的情感。

诗人情感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来源于日常的生活。古诗教学如果不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就无法让学生理解诗人呈现的细腻感情。在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时,笔者首先引导学生交流讨论“春节是怎么过的”。学生通过讨论得出,每到春节,在外地工作、学习的亲戚朋友不顾旅途的艰辛,都要回到老家,与亲人团聚,除夕夜一家人“围炉”——吃团圆饭,还要走亲访友互拜新年„„在学生了解传统民俗风情和国人团圆情结后,笔者告诉学生:在古代,重阳佳节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诗人王维旅居在外,想象着家乡的兄弟一起登高望远,自己却孤身独处异乡,思念之情油然而生。这首诗就是诗人在这种心境下写成的。笔者还让学生联系自己生活实际,假如自己是王维,离开了亲人,是否也会有同样的感受。通过这种情感的引导,学生对“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诗句的理解也就迎刃而解了。

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语文知识和生活经验,引导他们进行模仿创造,揣摩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世界。比如,为加深对《游子吟》这首诗的理解,笔者指导学生仿写《游子吟》,有学生这样写道:“慈母手中汤,孩儿口留香。清晨慢慢炖,意恐不出味。谁言我孝心,报得妈妈情。”学生通过模仿,感受了母爱,理解了母爱,与诗人产生了情感共鸣,效果出乎想象。在教学《忆江南》后,学生也跃跃欲试,纷纷填词。“家乡好,风景美如画。满山荔枝红似火,九龙江水绿如蓝。能不爱家乡?”填词的过程中,学生不由自主地走进诗人热爱、怀念江南美景的情感世界。

五、拓展延伸,感悟“诗蕴”魅力

许多古诗是诗人的睿智及深刻的人生感悟的结晶,给人以鼓舞和启迪,具有深刻的内涵。在教学中,还要通过拓展延伸的方法,让学生准确地把握古诗深厚的意蕴,感受古诗历久弥新的魅力。 依托相关的背景材料,可以丰富学生对古诗的理解,拓宽学生的心灵视野,促进学生更好地体验、感悟古诗所要表达的内在含义。如在教学《早发白帝城》时,笔者向学生介绍诗人李白的写作背景:当时58岁的李白因受皇族争权夺利斗争的牵连,被流放到贵州夜郎,经过三峡时,他的感觉是“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上三峡》),心中充满悲凉。到达白帝城时,忽然接到大赦的消息,诗人兴奋之极,由大悲转为大喜。学生了解这一情况后,便能充分感受到诗人笔下“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所传达的意蕴,触摸诗歌的灵魂。

博览历代古诗,可以发现很多题材相似但意蕴不同的精美诗篇,其中不仅涉及不同诗人,也涉及同一诗人。古诗教学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采用延伸、对比阅读的方法,帮助学生学习理解古诗。例如,在学习李白的《赠汪伦》时,笔者让学生查阅了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高适的《别董大》、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等描写友人离别的诗篇,进行仔细比较,感受诗歌在描写友情的同时,呈现出来的“一花一世界,一叶一乾坤”的不同意蕴,感悟古诗独特魅力。

总之,把握古诗的“乐、画、境、情、蕴”五要素,让学生接受美的教育和传统文化熏陶,避免以往教学注重字句讲解注释,造成枯躁无味的模式,是回归小学古诗教学的本意,对于引导学生学习古诗、理解古诗、热爱古诗,提高古诗课堂教学有效性,将产生令人惊喜的效果。

古诗教学原则

高校教学原则与方法

小学音乐教学原则及方法

孔子论教学原则与方法

小学古诗教学的朗读方法

古诗教学的策略与方法

教学研究课题选择的原则与方法

幼儿古诗教学的选材与方法

论文编写原则与方法

绷带包扎原则与方法

小学古诗教学的原则与方法
《小学古诗教学的原则与方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