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1 17:37:0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报告

社会在不断地进步,但还是有很多地区属于贫困,恶劣的天气和低效的受益使得很多父母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家乡离开自己的孩子,来到发达地区去赚钱。孩子是每个父母心中的宝贝,是祖国发展的关键。但还是有很多孩子正在失去着本该属于他们的快乐童年和家庭温情、社会关怀。

调研时间:2013年7月20—8月20日

调研地点: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田家湾村

调查对象:全村儿童

调查主题:留守儿童生活状况

调查人员:田敏珊

【摘要】 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农村儿童37.7%,占全国儿童21.88%。与2005年全国1%抽样调查估算数据相比,五年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增加约242万。调查显示,6-11岁和12-14岁的农村留守儿童在校比例分别为96.49%和96.07%,表明他们绝大部分正在学校接受义务教育,农村留守学龄儿童义务教育总体状况良好,但部分中西部地区的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状况相对较差。学龄前农村留守儿童(0-5岁)达2342万,在农村留守儿童中占38.37%,比2005年的学龄前农村留守儿童增加了757万,增幅达47.73%。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规模为2948万,其中小学(6-11岁)

和初中(12-14岁)学龄阶段儿童在农村留守儿童中分别占32.01%和16.30%,规模分别为1953万和995万。与2005年相比,小学和初中学龄阶段留守儿童分别减少了89万和226万,共减少315万,降幅为9.65%。大龄留守儿童(15-17岁)占农村留守儿童的比例为

13.32%,规模达813万,比2005年减少了199万,降幅为19.68%。可见五年间,学龄前留守儿童规模快速膨胀,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减少,大龄留守儿童规模明显收缩。

留守儿童在各地之间的分布很不均衡。其主要集中在四川、河南、安徽、广东、湖南等劳务输出大省。四川、河南的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大,占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比例最高,分别达到11.34%和10.73%。其次,安徽、广东、湖南的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占全国百分比也很高,分别为7.26%、7.18%和7.13%。以上五个省份留守儿童在全国留守儿童总量中占到43.64%。另外,从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所占比例来看,重庆、四川、安徽、江苏、江西和湖南的比例已超过50%,湖北、广西、广东、贵州的比例超过40%。可见,农村留守儿童广泛分布于中西部省份,同时也分布于江苏、广东等东部发达省份。

调查显示,46.74%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都外出,在这些孩子中,与祖父母一起居住的比例最高,占32.67%;有10.7%的留守儿童与其他人一起居住。值得注意的是,单独居住的留守儿童占所有留守儿童的3.37%,虽然这个比例不大,但由于农村留守儿童基数大,

由此对应的单独居住的农村留守儿童高达205.7万,这是要特别给予关照的留守孩子。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

1、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

调查显示,46.74%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都外出,在这些孩子中,与祖父母一起居住的比例最高,占32.67%;有10.7%的留守儿童与其他人一起居住,单独居住的留守儿童占所有留守儿童的3.37%。与祖父母一起生活的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越来越沉闷,他们与祖父母有一道鸿沟,祖父母对于看管他们会越来越吃力,到后面演变成放养状态。生活在别人家的孩子比较拘谨,他们有的比较难融入新的集体,。独居的孩子则内心非常孤单,他们特别渴望得到父母的赞赏和关心,但又必须成长起来照顾自己。他们温饱不是问题,但也会渴望那电视里面出现过的“美食”、玩具、漂亮的衣服,但又不敢轻易地向父母提出。

2、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现状

农村现有的教育相对于我国平均教育水平来说,是比较低的,有些偏远地区就更加了。当城市里的孩子开始各种补习班的时候,农

村里的孩子已经乖巧地帮着家里人做着农活,有些人也许一辈子也不会走出大山,不会了解这外面的世界。学校对于他们来说是个很幸福的地方,哪怕是带着石头的沙泥操场一个自制的足球。他们对于普通的上课已经觉得很满足了,甚至会放弃读书,放弃给父母再增加负担。65%得到政府帮助的孩子,会更加努力的学习,他们会心存感激,怀着一颗感恩的心。

3、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现状 留守儿童由于亲情缺失,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阴影,很大一部分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自卑懦弱、行为孤僻、性格内向,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还有的脾气暴躁、冲动易怒,常常将无端小事升级为打架斗殴,而家境好的,祖父就会宠着孙子,溺爱孩子,养成行为散漫,养成自私的习惯。65%的孩子的到政府的帮助,在各方面都会发生本质的改变,人生轨迹往光明的达到驶去。

二、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1、亲情缺失,感情脆弱

留守儿童大多从小就离开父母,他们很渴望父母的关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与父母的感情会慢慢疏远。12岁以下的孩子会中有80%的孩子常常想念父母,12-16的孩子有50%的孩子常常想念父母,17-18岁的孩子60%对于父母感情不有点点疏离。70%的农村留守儿童,对于亲情非常渴望,他们希望得到更多的关注,对于周边的环境缺少安全感。

2、陋习不少,不爱学习

相对于父母陪伴的孩子,留守儿童的学习缺少父母的鼓励、交流和督促。处在义务教育的他们,自我约束还不够,有些人及早地接触社会人员,沾染不良习惯,祖父母不能及时的发现,就算发现也制止不了。在农村最典型的就是过早地接触香烟,而且接触香烟的孩子的年龄越来越小了,农村对于销售香烟没有太严的年龄规定。学校对于学生的管理,因为学校也缺少与家长的交流,对于学生遗漏了很多。

3、教育单薄,存在隐患

每年在农村,留守儿童在假期或在平常生活中出事的例子屡见不鲜。暑假,在农村的河流、池塘不知道葬送了多少年幼的生命,学校对于孩子的安全防范学习的还不够。近年,农村的孩童遭到来自自己身边的人猥亵时完全不知道自己的身心健康遭到威胁。农村没有普及性教育和面临危险我们该怎么做。导致儿童的成长环境中存在严重的隐患。

4、价值观的扭曲

很多孩子早早地辍学,出去打工,认为读不读书都一样。只要能挣到钱就可以了,对于法律不甚了解。父母长期在外打工,认为对于孩子没有时间陪伴,就用金钱和物质奖励来弥补,很多孩子养成了依赖和好逸恶劳的恶习。

三、关爱留守儿童的建议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国家对于留守儿童的问题越来越关注。国家对于留守儿童的问题正在通过不同方式来解决。留守儿童的

问题关系着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和千千万万的家庭的幸福。留守儿童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不同方面的关爱。

1.政府可以大力发展乡镇企业,让本地的劳动力可以就近选择就业。对于留守儿童,特别是家庭困难的留守儿童特别关注。政府可以加强公共设施的建设,可以设置一些书屋和活动室,可以让孩子在业余时间既可以玩到又可以学到。

2、作为学校,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学校要建立留守儿童工作机制,负责对留守儿童学习、生活、心理上的指导;给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知道分辨事物的是与非;加强校园设施的建设,特别是可以适当安排宿舍,对于没有父母看管的孩子住校是一个很好的选择;需要心理辅导老师,及时的发现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可以开设心理健康课。

3、作为家庭,在关爱留守儿童中起着重要作用。主要做法:强化父母作为法定监护人的责任,进一步完善委托监护制度;家庭要给留守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要强化家庭教育观念及其重要性,家长、特别是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的父母,要学会与孩子沟通、交流以及教育孩子的正确方式,发挥家庭教育对孩子的独特的教育功能,引导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甘肃省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报告

大冶市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的调查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