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雨城区茶叶企业监管工作思路

发布时间:2020-03-02 17:24:0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雨城区茶叶企业监管工作思路

雅安市雨城区境内海拔800~1200米之间,气候温和,云雾缭绕,雨量充沛,酸性土壤,森林覆盖率达54.8%,空气质量为国家Ⅰ级,水源质量国家Ⅱ级,种植茶树、加工茶叶得天独厚。雨城区茶叶产品有两大类,即“边销茶”和“内销细茶”。近年来,雨城区积极倡导绿色食品,大力发展优良茶园。目前,全区茶园已达到6200公顷,茶叶总产量1.3万吨。其中,名茶110吨、优质茶1000吨、绿茶2890吨,边销茶9000吨。全区有4个茶叶种植和加工重点乡镇,茶叶生产企业及小作坊52家,其中已获得生产许可证的茶叶企业仅18家,34家属无证无照作坊式加工企业。茶叶的生产加工是茶农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税的抓手,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这一支柱产业的发展。茶叶质量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我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生态家园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领域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更是质监部门的重要职责。目前我区茶叶生产的现状是取证企业的产量只占50%,还有一半的产量是未取证企业生产出的半成品供给取证企业再加工后生产出来来的。针对我区茶叶生产企业及小作坊“多、小、散、差”的状况和茶叶生产小作坊在目前不可能彻底关闭的客观实际,我们应该牢固树立“强化服务、促进发展”的理念,按照“既要监管到位,又要保障雨城区经济持续发展”的原则,把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切实搞好我区茶叶生产加工企业的服务和监管工作。以下是我个人对我区茶叶企业监管的几点粗浅想法:

一、深入普查,摸清家底

继续深入开展我区茶叶生产企业的普查工作,只有摸清了底数,工作才能有方向,有重点。通过对近几年我区茶叶企业的监管情况分析,全区的茶叶生产企业均为私营企业,80%以上的茶叶生产加工企业为个体加工户。大部分企业规模小,证照不齐全,设备落后,工艺简陋,产品单一,技术含量低,不具备产品质量、计量、标准体系。在普查时发现,不少企业没有把质量安全放在首位,以量取胜、以廉取胜、管理水平不高、法制意识淡薄,严重影响了全区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

二、加强宣传,提高公众对茶叶的质量安全监督意识

尽管实行QS认证,将有助于消费者辨别茶叶质量,有助于对食品加工企业实行质量控制。但目前大多消费者还是对新规不是很清楚,购买茶叶更多的是看产地和品牌,不留意QS标志;另一方面,生产厂家中还有50%的小企业,抱着侥幸心理继续保持“沉默”观望状况。所以,当前还必需要通过媒体,广为宣传QS认证相关知识。让百姓了解QS的意义,强化消费者质量安全意识,自觉抵制无QS认证产品,以提高茶叶企业主质量意识,进而促进生产企业积极创造条件通过QS认证。

三、抓好培训,督促指导企业申请QS认证,并给予必要扶持

QS认证是茶叶向着安全和健康化的趋势发展,优化茶叶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升级产品换代,提升企业竞争能力和增值潜力的重大举措。但是我区茶叶主要还是农户散户自产自销,以手工小作坊操作为主,现有的生产条件根本无法达到认证的门槛。对此,要继续通过深入细致的宣传,让企业主提高质量意识,充分认识到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牢固树立“以质取胜”、“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观念,督促企业严格自律,保证食品质量安全。条件成熟可以把纳入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28类食品的生产企业现场审查通则及细则汇编成册,发到有关企业手中;对有一定申证条件和能力的生产企业再集中组织一次申证知识宣贯和培训。协调茶叶产销集中的乡政府组织种植人员和加工人员集中学习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教育茶叶生产加工企业的环境条件、生产设备、原辅材料、生产加工、人员、检验、包装及标识、贮运、质量管理等方面要符合有关要求和规定,企业(或小作坊)必须明确承诺不生产加工假冒伪劣食品,不偷工减料,不掺杂使假,不用非食品原料、发霉变质原料加工食品,不滥用食品添加剂,不伪造标识、冒用食品标志,不虚假标注生产日期,未经检验合格的产品不得出厂。同时要加大督促指导力度,因地制宜推广“连锁专营店+龙头企业+农户”的模式,鼓励有一定规模的加工厂实行联合,争取政府、相关部门通过各种渠道引进外资多建茶叶基地和加工企业,收编本区域分散的茶叶加工户为下属加工点,明确加工点的职责规范,指导茶叶加工点按标准生产、加工,通过严格的质量检验后,再包装出厂,提升茶叶的附加值,实现茶农、加工户、龙头企业的利益三赢。并在当地媒体给予宣传指导,既引导消费又鼓励茶企提升市场竞争力。

四、严格准入,“硬”条件规范企业商家

加强对茶叶企业、销售和市场的主体监管。在企业主体方面,凡进入我区市场(商场、超市)的茶叶生产加工企业,必须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QS证),其产品包装上必须印(贴)有QS标志;对销售主体,协调工商部门要求凡在我区从事茶叶销售的经营者必须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必须审验供货商的经营资格,验明产品合格证明和产品标志。茶叶经销者首次购入茶叶时,都应当按茶叶品种索取并仔细查验法定检验机构出具的该批次茶叶的质量检验合格报告,之后应当每半年索验一次检验报告,否则不得销售。从事茶叶批发销售业务的企业还必须建立销售台账,对每一批茶叶的品名、规格、数量、流向、供货商及其联系方式、进货时间等都必须如实记录,进货台账和销售台账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两年。对于少数未取证企业在公路边悬挂醒目招牌的问题,可协调工商部门和企业所在乡政府联合进行专项清理整治。

五、严格按照“三定四图”、“三员四定”、“两书一报告”的要求,对辖区内达不到取证条件的茶叶加工小作坊实行动态监管。

1、确定监管对象,实行目录管理。按照食品小作坊的界定原则对辖区内的茶叶小作坊进行全面清查,修改、补充和完善监管目录。对证照齐全、满足基本要求的茶叶加工小作坊登记造册,纳入食品小作坊监管;对证、照不全(包括经营范围不符)、证照全无及证照齐全但不满足基本要求的小作坊,如确有意愿改善生产加工条件,服从监管继续生产经营的,要明确整改期限,积极采取帮扶措施,督促其尽快申领相关证照,达到要求后登记造册纳入食品小作坊监管;否则必须登记造册,及时移送相关部门并报当地政府作停产处理或取缔。

2、自律与监管相结合,实行承诺制度。对符合监管要求的茶叶加工小作坊应进行开业培训和定期教育培训,在小作坊业主对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要求了解掌握的基础上,督促小作坊同地方政府签定质量安全承诺书,向社会作出产品质量安全的公开承诺,承诺的基本内容为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强制性标准规定,按标准组织生产,严格质量管理,不使用非食品原料和滥用添加剂,产品仅进行简易包装并限区域销售,接受并积极配合政府部门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对产品质量负第一责任。承诺书应公开张贴,接受相关部门、社会和群众监督。在实施承诺中应指导食品小作坊采用或建立生产食品的产品标准,帮助完善生产工序流程,建立健全进货验收、质量管理和产品质量验证制度。

3、按照“定人、定职责、定区域、定企业”的要求,开展定期巡查、回访和监督抽查,加强动态监管。根据茶叶生产加工企业数量多、分布广、监管难的现状,成立监管员队伍,并严格按“四定”要求,将监管责任落实到人,确保所有小作坊都有相应的监管员实施监管。由监管人员负责宣传、巡查、记录、现场处臵、报告、回访或参与许可证年审,以及收集掌

握茶叶生产加工企业的开歇业情况,并建立企业档案等;建立质监协管员队伍,负责茶叶生产加工企业的宣传、日常巡查、违法协查、季节性生产的企业开业歇业、日常变化情况的报告和协助监管员做好相关工作;村委会和主要生产加工企业设立食品质量安全信息员,负责茶叶生产加工企业的宣传,及时向监管员和协管员报告企业的生产和日常变化情况、企业的开业歇业情况,协助监管员、协管员做好相关工作,企业信息员负责报告企业的生产和标准工艺变更、企业的开业歇业、行业动向以及产品的出厂检验、把关等信息。对发现的问题,应按规定督促整改,做好相关工作。对严重质量问题要责令小作坊停产整改,并召回问题产品;拒不整改和屡次整改均不符合要求的,应报请当地政府取缔,并从监管目录中除名;对故意生产假冒伪劣的应移送相关部门吊销证照,并报请地方政府取缔。

4、有效追踪溯源,实行台帐监管制度。指导督促茶叶加工小作坊建立并实施原、辅料(含加工助剂和添加剂)购货验收制度及原辅料进货台帐、产品销售台帐和添加剂使用台帐,并监督严格执行。对小作坊实施产品标准和添加剂使用审查备案管理制度,指导督促小作坊采用或建立产品标准,做到一品一标,指导小作坊按标准使用添加剂,并在我局进行备案,备案应进行严格审查,对不符合国家强制性要求的标准和添加剂使用方案一律不得备案,应要求业主进行整改,整改不达要求一律不得进行生产。小作坊建立的所有台帐应依法保存两年,保证能有效追踪溯源并实现问题产品召回。根据茶叶生产加工企业数量多、分布广、监管难的现状,成立监管员队伍,并按“定人、定职责、定区域、定企业”的要求,将监管责任落实到人,确保所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及区域都有相应的监管员实施监管。由监管人员负责宣传、巡查、记录、现场处臵、报告、回访或参与许可证年审,以及收集掌握茶叶生产加工企业的开歇业情况,并建立企业档案等;建立质监协管员队伍,负责茶叶生产加工企业的宣传、日常巡查、违法协查、季节性生产的企业开业歇业、日常变化情况的报告和协助监管员做好相关工作;村委会和主要生产加工企业设立食品质量安全信息员,负责茶叶生产加工企业的宣传,及时向监管员和协管员报告企业的生产和日常变化情况、企业的开业歇业情况,协助监管员、协管员做好相关工作,企业信息员负责报告企业的生产和标准工艺变更、企业的开业歇业、行业动向以及产品的出厂检验、把关等信息。

六、积极动员鼓励我区茶叶生产企业进入中国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网,逐步实现我区茶产业的全面电子监管。

长期以来,我区茶叶市场中的产品鱼目混珠,良莠不齐,普通消费者是难以区别茶叶的好坏,我们不能把每个消费者都变成火眼金睛的高级专家,更不要说消费者追本穷源验明产品渠道,消费者处于难以有效辨认优劣真假的窘境。而大量低价冲击市场的非正规生产茶叶,不但损毁着茶产业的整体信誉,更损害了消费者的健康与安全,对于规范合法的企业,对于众多的消费者,甚至对于国茶文化的国际影响都是一种巨大的损害。这些,都是因为产品在质量缺少监管规范,存在辨别障碍,给众多国内消费者带来了风险购买,这也直接导致我区整个茶产业难以实现规模化,产业化,国际化。从整体上看,不良的竞争愈演愈烈,消费者和正规茶企业受害的程度也在加深。电子监管码的运用,有效克服了茶叶包装复杂的困难以及消费者有散称散售购买习惯的困难,做到了预包装产品每件一码,散称散售茶叶一箱一码,并且同时严格控制进货和销售台帐管理。使消费者,尤其是大量对茶叶不是十分懂行的消费者有了最简洁方便的识别方法。

1、什么是中国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网

监管网(即国家产品质量信息追溯系统)是国家专门针对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而建立的网,是政府部门搭建在公共信息平台上建成的全国性无缝覆盖网络系统,能将多个部门的信息整合,做到资源共享,是实现产品追溯和召回的重要工具和有力手段。监管网具有可容纳百万家企业、50万亿件产品、每天40亿次查询的超大规模数据库作支撑,上万坐席的呼叫中心提供服务,实现了世界首创的全环节对产品“一件一码”的管理。

通过质检、工商、商务等相关政府部门的信息共享、联动,对产品从生产到流通、消费等环节进行全程闭环管理,实现了制造信息、流向信息、销售信息的实时动态监管,为政府部门提供质量监管与行政执法的信息服务。协助政府建立从源头、销售、流通直到售后的

质量监管电子档案,对索证索票、检查、验收提供了快速真实的信息依据,对国家要求的快速追溯和召回提供了信息技术保证。

2、电子监管有哪些好处

(1)有效的替代了普通防伪标:

以前,公司也发现不同地区存在不同程度的造假行为。为此公司在公司产品上加贴防伪标,也进行了查处,但效果都不是很理想。因为单纯企业制作的防伪标,在消费者心中的可信度不高。再说,企业自已可以做的防伪标,假冒企业同样可以做。况且,一般消费者进行查询时,是需要查询费用的。这就造成很多消费者不愿意进行查货验证。结果是往往防伪标是做了,可跟普通的商品没什么区别,不能真正起到防伪的作用。

(2)有效的防止了假冒产品和窜货现象

加入监管网后,从产品进刚刚入库房到销售,每件商品都有一个唯一的、不易造假的监管码。监管网可以依据消费者反映的问题,根据商品的监管码,将相关信息反馈给企业和执法部门。从而将企业、消费者、执法机关、网络连成一个有效的整体。使企业能够快捷的发现涉假集中的地域及售假环节,同时可通过监管网系统与质检等执法部门的信息接口,向执法部门发起举报,从而使公司形成一个寻假、辩假、打假的闭环体系,从而有力打击制假、售假行为。

(3)有效解决商品进销存数据的实时监控

从商品进入库房起,公司会利用监管网激活一批监管码,为每件商品赋予各不相同的码,这些码会在网上赋予一些产品的信息,如商品名称、单价、来源、数量、到货日期等。入库时,利用扫描枪进行扫描。出库时,只需对每件商品进行逐一扫描出库。商品到了各个直营店后,各直营店可以用扫描枪对商品进行扫描入库。在商品销售时,同样只需对商品进

行扫描,就可有效、及时、准确地解决商品的进、销、存问题,大大提高了商品盘点的准确性。有效解决了公司过去手工做帐,做帐不及时、出错率高、统计工作量大等问题。

(4)有效的解决了产品追溯问题

因为商品在进入公司时,就有一个独立的码,在扫描出库时,公司电脑已准确记录某一商品的去向。依据此码,可以有效解决产品的窜货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只要消费者给公司总部反映,在哪里买的什么商品,以什么价格买,公司就可依据消费者提供的监管码,迅速查出此商品是否来源于公司统一配送的商品,是否存变价销售等信息,从而对各直营店进行有效监控和监管。一旦各直营店存在窜货、变价、售假等情况,公司总部可以依据监管码进行查处,从而对各直营店进行有力的监管。入网后,公司可以有效将客户档案和监管码结合。一方面,出现质量问题,消费者可依据码上的查询网站和电话进行投诉和举报,企业也可以依据此码查出问题商品的去向,并及时通知相关客户,进行有效的追溯和召回,从而建立起有效的商品追溯体制。加入监管网后,通过一段时间的实施,使我们感觉到与消费者的联系更加紧密;对自身的各种统计数据掌握的更加具体、全面;能够有效建立起产品的追溯和查询体系;对直营店的监管更加有效;有力提高了企业的打假能力。

3. 如何使用电子监管码

监管码是为每件产品都戴上一个唯一的电子身份证。在电子监管网的推进实施过程中,质检总局对许多入网企业的赋码实际成本开展了细致调研。结果表明,赋码方式的不同会导致成本的不同,分别有3种方式: 第一种是直接在产品上贴标,该方式的赋码成本实际不超过0.02元。第二种是将监管码直接喷印在产品的纸质标签上,该方式的赋码成本,根据柯达、惠普等专业印刷机构核算理论成本不超过0.001元,综合人工成本、折旧及损耗等成本后为0.001元至0.002元。 第三种是将监管码直接印刷在产品的塑料包装上,此种方式的赋码核算成本不超过0.005元。

总之,只要从源头抓起,对茶叶生产、加工、流通各环节加强全程监督管理,就能让百姓饮用安全、健康的放心茶,保证我区茶产业的正常稳定发展。

监管科工作思路

食品股食品监管工作思路

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管工作思路

雨城区粮食安全工作汇报

企业工作思路

茶叶企业QS认证

茶叶企业策划书[全文]

第七章茶叶企业质量管理

茶叶企业各项规章制度

09年食品安全综合监管工作思路

雨城区茶叶企业监管工作思路
《雨城区茶叶企业监管工作思路.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