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怎么培养中国民间舞

发布时间:2020-03-04 00:19:1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民族民间舞课是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包括藏族、汉族、蒙古族等民族民间舞的代表性动作。课程反映专业特色,突出高职教育特点,以学生为中心,反映社会进步与发展要求。结合舞蹈学科的性质和中华民族民间舞的教学目标,学前教育专业民间舞教学的目的概括为,培养学生把握作品、理解作品、再现作品、创编作品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合格的师资。

一、设计思路舞蹈教学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作为蕴含了民族文化背景、风土人情、生活习惯、民族精神等丰富的内涵与浓郁的民族音乐旋律相和谐的民族民间舞蹈,是幼儿园舞蹈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材。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课不是培养专业演员,学生之所以接受舞蹈训练,完全是为了今后在从事幼儿教育时,能够用舞蹈对幼儿进行德、智、体、美等方面的教育。根据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及舞蹈课程的性质,课程内容应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总要求。

本课程设计思路如下:根据民族民间舞的课程性质,对课程内容按教学目标、教学体系进行适当的选择整合分级。将中华民族民间舞蹈的知识性、训练性和娱乐性结合起来,,强调舞蹈训练的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以及舞蹈风格的民族特色,以各民族主干教材为训练基础,以民俗知识为风格辅助,按照由浅入深、抓住主干、科学排序的原则,并遵循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教学原则整合、编排,民族民间舞舞蹈课程的内容结构由两个模块组成:必修与选修,必修课包括藏族舞、东北秧歌、蒙古族舞。选修包括维吾尔族、朝鲜族、傣族舞。开课时间为第二学期至第五学期,前三个学期每个学期一个民族民间舞,第四学期根据班级学生的学习程度,在维族、朝鲜族、傣族舞蹈中选取一至两个进行学习。每一种民间舞的学习按由易到难分为三个级别进行教学:单一元素、复合组合、表演性组合。

1.单一元素“元素”就是民间舞蹈动作中最核心的运动规律和运动原因,从这个基础上深化、完善动作程式,从而完成一个民族或地域舞蹈的学习。“元素”应包含两方面内容身体的运动规律和内心感觉,也就是“动律”和“韵律”,动律是表现形式,韵律是表现效果,二者合二为一。单一元素练习是让学生掌握一个民族地域舞种中的核心元素,使之具备今后遣词造句的素材,并为学生奠定继续深入学习该舞种的基础。

2.复合组合复合组合是指在一个组合编创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作元素或动律元素构成的组合形式,之所以进行复合组合训练,是因为学生在单一元素学习中,仅是一个部位或一个动作的练习,而手脚的配合与动作的连接就需要复合组合的练习。

3.表演性组合表演性组合的特点是组合的训练目的从对动作形式的完美追求,逐渐向动作所表达的内容和意义以及表演者舞蹈时的内心情感体验过度,也就是强调组合的情节、情感表现,这些都是在技术训练有一定基础的情况下展开的,是技术的升华,是学生舞蹈风格掌握与表演能力的体现。

二、教学方法

1.欣赏法在民族民间舞的教学过程中,舞蹈的风格、韵律、情感等内在的东西教师很难向学生解释清楚,我们可以将投影仪、电视等设备运用在教学中,通过屏幕或图画将教学内容生动、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眼前,运用多种感官刺激,引导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2.口传身授法口传身授包括口头讲解和以身示范。舞蹈是身体的有韵律运动,人的语言不可能做出完全的解释。因此,体现在教学中必须是口头讲解与以身示范的结合。边做边讲,边做边体会,理论伴随实践。需要指出的是教师要有极高的业务能力,动作标准,讲授清楚,否则学生学习的民族民间舞可能就是“歪法儿”,学生今后的教学也成了“歪法儿”。

3.身临其境法中华民族民间舞情景表达是第一位,决定了中华民族民间舞训练的重中之重,不仅是身体的舞动,更要注重的是学生情感符合所跳民族地域舞蹈共同审美特征的表达。身临其境法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服装模拟,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穿上民族服装进行练习;音乐模拟,教师可以让学生随着自己搜集来的最原始、最质朴的民间音乐做动作,在民间音乐传递的语境中舞蹈;气氛模拟,通过简单辅助手段将课堂气氛模拟成民间特有的形式。如:藏族舞一开始喊“拉索”,这种方式可以提神,把情绪推向高潮。

4.角色转换法角色转换就是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角色互换,它常在教学的中后期进行。即在学生对动作风格熟悉的基础上,教师将学习内容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单独或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备课”,然后轮流请学生给其他同学和任课教师上课,最后老师和同学对学生的授课进行评价。这要有利于全班注意力的集中,学生对动作要点理解更深刻。

5.艺术实践法开展一系列的艺术实践活动,以此来促进学生舞蹈技能的提升。例如班级间的舞蹈比赛。要求以班级为单位组织比赛,比赛内容必须自主创编。通过此类比赛,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在锻炼中获得感性到理性认识体验,创造性地运用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编排能力和创新意识,学以致用。根据作品的需要独立设计服装、道具、灯光等舞台形象。通过独立设计的环节来提升学生的想象力、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掌握艺术实践活动的规律。这样做还能增加学生的舞台经验,锻炼心理素质,加强学生之间的团结从而提高班级凝聚力,真正体现学有所成、学为我用的价值。

三、培养目标

1.舞蹈表演民族民间舞蹈是我国的艺术瑰宝,也是一切舞蹈形式延伸和发展的起源。民族民间舞形式各异、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舞蹈语汇丰富如浩瀚海洋,是掌握舞蹈语汇与舞蹈知识的必修内容。根据教学课时和学生的接受能力,突出其风格的不同与表演性训练的特点,提高学生的肢体表达能力、舞台表演能力与不同民族舞蹈风格的辨析能力。对于舞蹈表演艺术家的培养,专门化的训练时必须的,没有十年、二十年专业的技术训练是达不到的。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没有舞蹈基础的前提下,

2年达到多深的舞蹈造诣是不可能的。但是学生要掌握基本的舞蹈表演能力是可以达到的。

3.舞蹈教学民族民间舞课程要求学生掌握民族民间舞的风格及一套规范完善而又实用于幼儿的教学方法。用动作、音乐、语言和美术等综合手段来提高民族民间舞的表演性、娱乐性、时代性,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我们在广泛进行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基础上和我们对幼儿园舞蹈教学目的的认识将民族民间舞的课堂教学设计成渐进的模式,即认识民族——提炼民族舞基本动作——学跳民族舞蹈组合——自由创编组合及集体舞四个个层次来开展设计活动。使学生在学习民族民间舞蹈是不只是单纯学习动作,而是从感受民族文化开始自然地进入学习情境,从而在今后的幼儿舞教学中发挥自己的课堂组织及教学能力。

4.舞蹈编排民族民间舞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课程,不仅需要学习民族民间舞的动作,理解动作的规格和要求,掌握舞蹈风格,还要把学到的舞蹈元素编排成组合与成品舞蹈等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根据这一特点,在课程学习中加入舞蹈编排,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的舞蹈编排及舞蹈教学能力。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也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学生明天将是幼儿的启蒙老师,由于学生今后面对的舞蹈对象年龄偏小,要克服和避免舞蹈创作中的“成人化”,“专业化”的倾向。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这意味着舞蹈更加要注重培养幼儿的想像力和创造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今后从事学前儿童教学时,能够运用舞蹈这一手段对幼儿进行美育及舞蹈特长的启蒙与培训。所以在教学中一是要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民族民间舞元素、体态动律及舞蹈风格,加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掌握基本的音乐情感、节奏、韵律,使之与表现力相结合,成为整体的艺术;二是侧重教授学生如何用已经学过的元素编排民族民间舞,特别是编排适合幼儿表演的民族民间舞,将来在工作实践中能启发幼儿学会用舞蹈表达自己的情感。

中国民间舞理论考卷1

民间舞组合

傣族民间舞

观民间舞有感

民族民间舞教材内容

民族民间舞目录

武隆特色武隆民间舞

民族民间舞教学大纲

《维吾尔族民间舞》课程教案

民族民间舞考级内容

怎么培养中国民间舞
《怎么培养中国民间舞.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