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北京化工大学年终行政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0-03-01 16:58:2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北京化工大学行政工作报告

在第五届教代会暨第七届工代会第九次会议上

谭 天 伟 (2015年4月11日)

2014年是学校以提高办学质量为目的的改革创新年,是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分解落实学校第十次党代会制定的发展目标和工作任务的关键年,学校上下解放思想、凝聚力量、狠抓落实,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提高办学质量。经过全体师生员工一年的共同努力,学校的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依法治校,制定《北京化工大学章程(申请核准稿)》 大学章程就是学校的根本大法,是学校的总宪章,也是现代大学制度体系建设的核心。去年学校开始了《北京化工大学章程》的修订与完善工作。召开了多次研讨与征求意见会,最终形成了1.22万字的《北京化工大学章程(申请核准稿)》,共分为12个章节93个条款。章程重点体现了四方面的内容:1)以人为本,尊重师生;2)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3)敬畏科学、保障学术自由;4)突出开放办学的特色。

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推进„三个转变‟”为抓手,按照“统筹管理、深化改革、突出特色、注重实效”的原则,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课程建设,专业内涵建设,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增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拓宽学生国际视野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在2014年年底,拉开了北京化工大学第二次教育教学工作会的序幕。本次教育教学工作会将持续半年,围绕实现“三个转变”即“教向学的转变”、

1 “课堂教学向课堂内外转变”、“结果评价向过程评价转变”,全校上下深入研讨,通过教学模式的转变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参考国际模式,积极推进工程教育改革,努力探索一条能够承载国家、地方、企业对工程人才需求的发展之路。依托学校的大化工学科优势,在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和中外联合办学的实践基础上,成立了侯德榜工程师学院,并积极推进中法、中德工程学院建设,筹备成立中国化工卓越工程师培养联盟,努力将北京化工大学建设成为“大化工”工程人才培养基地。学校举办的“化工、制药与生物工程类专业工程教育国际研讨会”邀请到了美国、法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内外180余名专家参加,有力的提升了我校在工程教育领域的地位,教育部也多次邀请我校介绍相关工作经验。

研究生教育也紧密围绕“以改革为主线,以提高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质量为根本”这一主线,通过完善研究生教育制度建设、强化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等方面全面促进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学校积极推进建立包括校长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学业奖学金、社会资助奖学金等在内的研究生奖助学金体系,以及积极开展博士生助教工作。目前,共有136名博士生承担31门课程的助教工作。

2014年,学校新增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第5完成单位)、二等奖2项(第1完成单位);北京市教学名师2名;“十二五”规划教材5部;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10个,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项目2个;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北京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5项;“艺术”、“公共管理”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获得各类学科竞赛奖励300余项。

2014年,学校全日制本科生招生3790人,全日制研究生招生2059人(其中博士202人)。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7.91%,研究生总体就

2 业率为97.73%。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4770人,全日制研究生6040人(其中博士766人),高职生393人,函授、夜大等继续教育学生6195人,学历留学生225人。

三、积极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提升协同创新能力

为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整合各类科研资源,增强学科交叉,加强统筹规划,延伸管理职能,提高科研创新能力,提升协同创新能力,释放科研一线教师的活力,成立了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学校也成为首批“中央级事业单位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试点单位”。学校也将以此为契机,力争在作价入股、学科性公司、股权激励等方面有所突破,扎实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

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产业技术研究院听取了我校在国防关键新材料碳纤维及复合材料领域的汇报,总书记以“举重若轻”四个字诠释了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特点,充分肯定了化工大学在科技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先行先试的相关做法。

由我校牵头,清华大学、四川大学、中石化、中粮集团等8家单位共同建设的“高分子材料化工”协同创新中心围绕“高分子材料绿色合成与过程”和“高分子材料先进加工与绿色循环”两大共性科技主题,开展高分子材料的绿色合成、过程强化、先进加工与绿色循环等方面的科研、开发和工程化等研究工作。

学校继续实施学科与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重点推进学科交叉平台和智库建设。经过广泛论证,启动了重大疾病诊断、替代能源、京津冀地区过程工业的污染源及产业结构等三个方向的立项工作,并启动优势学科新增长点项目,以推动学校优势学科的建设。学校结合大化工特色,逐步启动了行业智库建设项目,以提升人文社会学科的发展。

为加快学校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由学校基金会投资500万元,注册成立了北京北化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该公司以工程技术服务为主,

3 是学校培育和推广“一条龙”产业化项目的专门组织机构,旨在打造“大化工”领域的标志性技术成果,加快我校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实施。

2014年,学校科研经费总到款58739.4万元。竞争性科研经费到款为45354.78万元(其中社科类项目到款746.69万元),其中纵向科研到款经费24359.31万元(社科类纵向到款336.12万元),横向科研经费20995.47万元(社科类横向到款410.57万元)。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首次突破100项,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新增科技部项目26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6项等;新增省部级科研基地2个。作为共同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获得北京市、教育部、石化联合会等省部科技奖励11项。2014年发表SCI收录论文1402篇,EI收录论文1026篇,CPCI-S收录论文50篇、CSCD收录论文485篇、SSCI收录论文15篇、CSSCI收录论文80篇;新申请中国专利497件,获得授权专利415件;新申请国外专利12件,获得国外授权专利6件;新申请国防专利9件,获得授权专利5件;完成科技成果鉴定12项。

四、以新一轮专技岗位聘任为抓手,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学校以组织实施新一轮专技岗位聘任工作为抓手,调整师资结构,增强队伍活力,不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分类考核评价体系,大力加强教师培养,构建多种用人形式并存的多元化人力资源体系。

学校在《2014-2017年北京化工大学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聘任条件及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制定了《北京化工大学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聘任工作规程》,发布了《北京化工大学聘任委员会章程》,规范了聘任流程。本次岗位设置工作以目标导向、任务驱动为宗旨,全面落实学校阶段性发展目标,以确保重点任务的完成。学校首次设置多类正高级公共岗位,强化对教学改革、科技拔尖人才、工程技术推广、交叉

4 学科发展及支撑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本次岗位聘任工作于9月初启动,先后开展了顶级期刊增补、国际同行学术评价、高级职务岗位晋升申报、聘期考核和岗位聘任等工作。对高层次人才进行了国际学术评价,对符合晋升条件的203位教师进行校外同行专家评议,对1050位教师进行聘期考核,完成了公共岗位的聘任工作,最终20位教师受聘相应岗位。全部岗位聘任工作将于2015年初完成。

学校继续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全年引进高层次人才25人,其中“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汤华燊院士到岗工作;新增“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共2人,“973”首席科学家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北京市“教学名师”2人等。

截至到2014年底,学校现有教职工2275人。其中:事业编制1644人。专任教师1068人,其中:正高级职务244人、副高级职务410人,中级以下414人。

通过人事制度改革,学校初步建立了一套有利于学科发展、有利于师资队伍优化、有利于培养一流学术人才的教师发展培养体系。全年共选派88名教师出国研修,举办各级各类培训及学术报告21次。学校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建设了山东济南-泰安-淄博实践基地、辽宁辽化-吉林吉化-大庆油田实践基地、西安华陆-惠安公司-陕西煤业实践基地三个稳定的长期合作教师培训基地。全年组织40余名青年教师分赴抚顺、吉林、西安、山东等地参加工程实践培训活动。

五、落实“2111”工作计划,全面推进学校国际化建设

学校继续深化“北京化工大学教育国际化推进项目”,围绕战略合作伙伴建设、国际会议、中外合作办学、全英文硕士专业建设、学生海外学习等五个类别启动了“教育国际化推进项目”22项。重点建立了与罗格斯大学和凯斯西储大学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大力培育生物化工全英文授课专业建设,全力支持中外合作办学工作的开展,并首次

5 设立支持优秀学生赴海外学习的支持资金,2014年学生海外学习项目派出421人,比2013年提高了31%。

学校与匈牙利米什科尔茨大学的校级交流和合作进一步密切,与万华公司共同推动的孔子学院建设也走上了正轨,并积极筹备成立第二所孔子学院。我校学生艺术团首次获得国家汉办的派出资格赴海外巡演。

学校本年度与21所国外大学新(续)签订了校级协议,其中新签订协议20项,续签协议1项。新增友好学校包括美国新泽西理工大学、康奈尔大学、石溪大学、英国卡迪夫大学、意大利帕多瓦大学、加拿大温莎大学等。此外,学校还加入了“中国-中东欧国家高校联盟”并签署联合宣言。

2014年,学校出国出境共计188个团组,306人次,其中参加国际会议110人次;4个“111”引智基地也全面投入建设;共接待境外短期专家630人次,比2013年提高了27%;在校任职的长期外籍专家共18名,戴伟教授还获得了国家外专局建局60周年的“十大功勋外教”称号;共主办国际会议12个,参会外宾人数达287人次。

学校向教育部申报的北化-美国底特律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合作办学项目和北化-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环境科学与林业学院“生物工程专业”本科合作办学项目获得批准。其中北化-美国底特律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合作办学项目2014年纳入了统招计划并招收到了第一批学生。这两个项目填补了我校在合作办学领域的空白,极大地推动了我校国际化战略的实施。

学校与巴黎国立高等化学学院和法国化学工程师学校联盟于2014年10月签署了中法工程师学院合作办学协议,与米兰理工大学和热那亚大学签订了中意设计学院合作办学意向书,标志着我校的合国际合作办学机构建设已经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

6 学校采用新机制建设了“软物质中心”。该中心具有突出的国际化特色,聘请了国际理论化学和软物质研究领域的权威,英国剑桥大学化学系系主任、英国皇家学会会员、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Daan Frenkel教授担任中心主任,负责中心的学科建设、研究方向及人员聘用等工作。聘请了国际著名化工及生物学专家、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美国科学院、美国工程院和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Pablo Debendetti教授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负责中心的学科建设规划、人员的国际化招聘及评估等。中心成立近一年以来,努力招聘高水平PI,目前已经聘用长期PI一人(3年合同、斯洛文尼亚)和短期PI三人(来自英国、美国和法国,均为本领域著名学者)。该中心主要针对软物质研究的特点,结合我校的学科优势,采用计算模型化和实验科学相结合的方法,在生命科学、聚合物材料以及微纳化工功能材料方面开展创新研究,并积极争取国家和地方的经费支持,通过承担重大项目,增强影响力,努力将该中心建成国际一流的研发中心。软物质中心的国际化特色和新机制也得到了教育部及北京市领导的高度肯定。

六、新校区建设工作有序推进

农村集体土地征收工作已完成地上物评估补偿和人员转非安置工作,完成征地结案,为2015年办理新校区土地证打好了基础;新校区一期教学楼、图书馆等8个单体项目已经在教育部完成立项,正在进行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为2015年单体项目开工建设做好了准备;8月开工建设的新校区一期雨水、污水及给水管线工程、10KV电力管井工程和临电工程等基础设施项目,历时4个月,目前已全部完成,为来年新校区施工建设提供了保障。新校区将凸显交流共享校园、特色人文校园、绿色生态校园的理念,建设成为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环境优美、建筑高雅、低碳节能的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绿色校园。

7

七、条件保障与基本建设

2014年学校收入总额为14.31亿元,支出总额12.37亿元。2014年学校总经费中,国家财政拨款占74%(含财政补助收入、纵向科研经费拨款、其他经费拨款),学校自筹收入占26%(含教育事业收入、横向科研经费收入、经营收入、其他收入)。

2014年,学校新增资产7645余批次,总价值12840.27万元,材料易耗品共核销1203.93万元;设备实物处置1786台件,合计1524.25万元。截至2014年底,我校资产总额为46.17亿元,其中固定资产18.71亿元,流动资产17.58亿元,对外投资5600万元。同比2013年,资产增长13.5%,其中固定资产增加6.55%,流动资产增加11.27%。

学校产业进一步加强经营管理。投资公司经营性收入达459万元,全年实现税前利润900余万元,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学校教育基金会接受捐赠总计2157万元,申请并获得国家财政配比2138万元。校教育基金会成立三年以来,累计接受捐赠9052.52万元,获得国家财政配比7711万元。

学校明确了西校区的定位和发展方向,重新规划各类资源的配置,大幅增加基础设施投入,改革资源使用和管理模式,为2015年重新启用西校区提供保障。

八、廉洁行政

学校行政工作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按照“指示服从制度、信任不忘制度、习惯让位制度”的原则处理学校的各项事务,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

梳理了自1997年到2013年的455个规章制度,对其进行完善和修订,切实做到依法治校。加强了新校区建设工作中的制度化建设,制定和修订了《北京化工大学新校区建设管理办法》、《北京化工大学新校区建设招标采购管理暂行办法》、《北京化工大学基本建设财务管

8 理办法》、《北京化工大学建设工程项目审计实施办法》等纲领性制度和相关管理办法共26部,内容涵盖了综合管理、日常运行、资金筹措、招投标、工程建设、财务、资产、人员自律、人力资源、档案管理、以及监督审计等各个方面,以此加强指挥部内部管理,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规范各种事项办理流程,提高人员廉政风险防控意识,努力使每一个环节都经得起历史的考验。

2014年,学校三公经费总支出231万元(其中:公务接待费105万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50万元,因公出国出境费76万元)。“三公”经费支出占学校总支出的0.19%,占基本支出的0.39%。三公经费的支出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2014年,学校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方面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稳步推进了我校研究型大学的建设目标。2015年是学校综合改革推进年。学校将以北京化工大学第二次教育教学工作会和教育部的学位点评估为契机,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强化工程教育,做好侯德榜工程师学院的建设,做好招生工作改革;将继续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建立职员制、专技与岗位聘任并行的管理队伍聘任体系,完成新一轮的机关管理岗位聘任工作,探索新的组织机构模式,建立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等,在学校现有学院中确定试点学院,实行任期结果考评,改革校机关部门职能设置和工作模式,剥离管理和服务职能,进一步优化和整合三个校区的办学资源配置;积极推进学校“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召开北京化工大学第十八次科技工作会,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努力争取北京高校高精尖创新中心,借助京津冀一体化战略,推进碳纤维等产业化生产;全力筹措和落实新校区建设资金,保障新校区建设稳步推进,力争使学校的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9

上海化工大迁移

行政前台个人终工作总结

行政终总结

物装中心化工大检修现场安保工作总结

行政部终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行政人事部终总结

行政人事中心终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软件正版化自查报告终

行政指导项目化

行政部终工作总结报告

北京化工大学年终行政工作总结
《北京化工大学年终行政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