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漫谈博物馆讲解员职业素质

发布时间:2020-03-01 19:14:4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企业培训师论文

(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论文题目:漫谈博物馆讲解员职业素质与研究方向

姓 名: 李 焰 身份证号:341224198603134911 所在单位:浙江神雕雕塑工艺有限公司 岗位名称:副馆长兼讲解员 所在省市:浙江省永康市

漫谈博物馆讲解员职业素质与研究方向

【摘要】博物馆通过讲解员与观众沟通、传达陈列展示内容、传递文化知识,可以说讲解员是博物馆的文化传播使者,其使命是向公众准确而全面地传播文化。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更好地担当起这一重任呢?

【关键词】 讲解员 素质 研究方向 教育功能

讲解员是博物馆与观众之间沟通的桥梁。在推崇“以人为本”的当今社会中,热情生动、富有激情的讲解,能使无声的展品和版面变得生动起来。在博物馆科技高度发达、陈列手段日益更新的今天,讲解仍以它不可替代的亲和力和人性化方式,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近年来,“讲解员要做专家型的讲解员”已经成为博物馆界的共识,这要求讲解员在工作和生活中做个有心人,注意经验的积累,认真研究陈列展览,分析观众群体,加强自身修养,树立以研究为讲解服务的意识,使博物馆文化传播更到位,更有效。

1、要研究陈列展览,让陈列展览真正为讲解服务。

有很多的讲解员,在讲解中随着陈列走,把方方面面内容都讲到了,观众却反应平平,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缺乏讲解的主动性。讲解

员应成为陈列的主人,而不是成为陈列的“奴隶”,不是被动地跟着陈列走,而且主动地运用陈列为自己的讲解服务。讲解过程不应成为陈列展览简单的复述或翻译,讲解员在为一个陈列做讲解时,首先要对把陈列内容转化为自己肚子里的东西,利用自己的优势和特点使陈列意图得到最好体现,这是在讲解词基础上的再创造。在些过程中,需要讲解员对陈列内容和展品进行系统而全面地研究:一是了解展品来源、年代、特点;二是查阅相关资料,较深入地了解其历史和现实价值;三是结合展出陈列形式,研究如何突出表现陈列亮点,达到直观教育目的。在把这一切掌握之后,讲解员要认真组织内容,根据观众的特点科学选择,进行有区别地、有针对性的讲解。

在了解陈列内容时,讲解员要深入挖掘陈列内容的深刻含义,对于每一件文物或展品,深入地了解它们的来历、背景和背后的故事,研究它蕴含的深刻的现实意义与教育意义,并把它贯穿于讲解过程中,增强陈列更强的说服力。例如任何一件文物或展品都有它存在的意义,它是“为了说明什么”而存在的,这个“说明什么”就是它的陈列意图,但观众对这种意图并不一定都能理解,有的即算理解了也不一定深刻,但一次好的讲解不仅能充分体现陈列的意图,它还能使这种意图得到延续与升华,产生不一样的震撼与反响,使观众在听讲解后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收获。

2、研究观众群体,确定讲解内容和讲解方式。

研究观众群,就是通过各种调查手段,了解、分析观众的特点,掌握他们参观的目的和要求,然后根据不同类型观众的特点和要求,

选择不同的讲解内容和讲解方式。对观众的研究中,首先是对观众的分类。可根据年龄层次、参观目的、职业等等方面进行分类,因为观众文化素质高低、兴趣爱好各不相同;其次是分析观众心理。同一展览对不同观众产生的吸引力和教育作用不尽相同,因一个人的审美情趣、心理状态与接收信息的能力密切相关。在对观众进行调查研究之后,讲解员要结合自己的日常接待经验,确定自己的讲解内容和讲解方式。

讲解内容根据自己一系列对观众的分析后所想表达的讲解意图来确定。就象讲课要有教学目的,写文章要有主题一样,讲解必须要有讲解意图。讲解意图是讲解的精髓与灵魂,从讲解一开始就贯穿始终,决定着讲解员对陈列内容的取舍、选择,决定着讲解的成败。例如对部队战士来说,主要目的在于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英雄主义的教育;对青年学生来说,主要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人生观;对于小学生,要侧重于让他们了解历史使之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党员训练班来馆参观,则把解决信仰问题、党风廉政建设问题放在主要地位。这样围绕讲解意图主动地选取有关陈列内容,使我们的讲解更有针对性,言之有物,言之有据,饱满而充实。

3、研究表达技巧,使讲解能打动人、感染人。

讲解的表现力,是衡量一个讲解员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一方面通过表达中的科学性、逻辑性、艺术性来体现的。博物馆所陈列的历史事件、文物都是独立存在的历史事实,且博物馆陈列具有完整的系统性,每一部分、段落的文物都有一定的内在联系,讲解时必须运用

逻辑思维的方法,科学地把它们组合起来,条理清晰地从一件文物引导到另一件文物,并从各个不同的侧面引导到一个共同的本质,用符合历史事实的准确语言表达出来,使观众得到启发和教育。另一方面通过语言表达技巧来体现。语言表达技巧是讲解员正确掌握和运用语调、重音、节奏、呼吸发声和吐字归音,并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取得最佳讲解效果而采取的表达方式。作为一名讲解员,他的语言应该是准确规范的,无论是字音,还是语法、名法、或遣词造句都要符合规定。这就要求吐字发音和语言技巧上的基本功扎实,善于调节气息和发音。讲解中做到声音清亮和润,委婉动听,速度不快不慢,有急有缓,让观众既听明白又感到亲切,像一种优美的旋律在整个展厅回荡;要做到用词准确简练,给观众一种在与之交流说话的感觉。

同时要对讲解时的形体语言进行研究。讲解时观众近在咫尺,讲解员始终处于观众的视觉之内,其仪表、姿态、举止及每个手势和眼神都会直接影响讲解效果。讲解员要对仪表、姿态、眼神及面部表情、手势及讲解棍的运用做到恰如其分,合理得当,这对调动观众的视觉和听觉十分重要。

曾经有位作曲家说过,如果诗歌是身体的话,那么音乐就是诗歌的翅膀,诗歌往往借助音乐的翅膀,才能高高地飞翔起来。如果把这个比喻用之于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工作,那么博物馆陈列是身体,而讲解员的作用,就在于给博物馆这个身体插上了翅膀,使之飞翔于观众的视觉和思维之中,掀起他们的激情,打开他们的智慧之门,落在他们心底深处,博物馆陈列内容才能泛发出更强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近年来,博物馆展览越来越多地进入了我国公众的生活。然而,当人们走进博物馆、走近展品时,却发现服务难尽人意——

“鲎、鳎、簠”,这几个字您认识吗?这是记者在10月18日召开的“中美博物馆论坛”上看到的,它们来自北京几大博物馆的展品解说牌。鲎,音“后”,生活在海底的节肢动物;鳎,音“塔”,鱼类的一种;簠,音“抚”,古代祭祀时盛谷物的器皿。在展览现场,记者没有找到能将这三个字读出来的人,包括展厅的工作人员。如此生僻的字为何不加注释?工作人员的回答是:“专业人员都认识,不是专业人员谁那么较真儿?再说,字典上都能查到。”这种工作人员只管看门的现象,在我国博物馆中并不罕见。

记者就此话题采访了15位中、美博物馆的管理者。他们一致认为,公共服务的滞后是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所在。 现状:一流展品,三流服务

欧美等西方国家博物馆无论规模大小,一切工作围绕着为观众服务来展开,始终把人放在中心位置,为公众提供各种富于教育性、娱乐性的服务项目。在欧美国家,“博物馆服务”除了纪念品销售、餐饮服务等传统项目外,展览内容的选择、陈列形式的设计、讲解方式的使用乃至对公众的教育,一切与观众有关的内容都在“服务”的范畴之内。相比之下,我国博物馆的现状令人担忧。

2004年5月—9月,中国博物馆学会和中国文物报社对我国公民进行了一项关于博物馆认识的社会调查。数据显示,尽管有95.7%

的人坚定地认为青少年应该经常参观博物馆,尽管有超过一半的人认为博物馆与学校一样是教育机构,但只有约20%的人每年参观博物馆的时间能达到4至6小时,其余80%的人全年参观时间不足2小时甚至根本不进博物馆。

专家指出,导致这种情况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我国的博物馆服务还没有达到完全从观众需求出发。

长期以来,我国博物馆刻板的展陈设计、枯燥的讲解说明、偏高的门票价位,使不少观众望而却步。走进展厅,精美的展品中规中矩地“独居”或“群居”在玻璃展柜中,旁边是一张文字极“精炼”的说明牌,上面写着展品的名称、年代、发现地点等基本信息。不过百字的简短说明,还包含一些不认识的专业字词,打印在一张几指宽的纸条上,没有其他详细信息。有人说,中国博物馆是“一流的展品,二流的展览,三流的服务”。于是,许多人参观博物馆时,经常是走近一件展品,不经意地看一眼、读一读标签便离开了。参观之后除了“到此一游”,没有更多收获。观众说:“展览是越来越多了,但博物馆还是离我们十分遥远”、“感觉自己完全是一个无关的局外人”。

共识:教育是核心职能

博物馆外购票者排起“长龙”,博物馆内参观者络绎不绝,这种情况在欧美国家很常见,参观博物馆已经成为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有人说那里的孩子们是“在汽车和博物馆中长大的”,足见博物馆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是博物馆各项工作的核心”,这是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教育部的工作定位。在美国,各博物馆均设有教育部。与其他部门精干的人员相比,教育部可谓人丁兴旺。该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为学校编写教材,使博物馆成为学生学习艺术、科学、历史的“第二课堂”。许多博物馆还设有教室,教师经常直接带学生到博物馆上课。

大都会博物馆亚洲部中国艺术副主任孙志新介绍,每年有成千上万的学生到该馆参观学习,博物馆的员工也经常走进当地学校举行免费教育活动。同时,每个参观的学生都会得到一张家庭免费参观卡,促使学生与他们的家人一起再来。教师则被邀请参加内容广泛的专业培训活动,博物馆为他们准备了许多背景资料、幻灯片及其他教学用的材料。

与大都会博物馆相似,几乎所有美国博物馆都向公众提供免费接受教育的机会。除展览免费开放外,藏品和信息资料也向公众开放。博物馆还组织大量的活动,如音乐会、鉴赏会、灯会等不一而足。 美国的博物馆还尽可能地关照到每个观众的需求,往往针对不同的群体,设置不同的教育项目,尤其是对弱势群体,芝加哥艺术博物馆有一条专为盲人设计的展线:“展品都放在齐腰高的展台上,说明牌是盲文,展品是可触摸的,且都是真品。有的博物馆还为聋哑人

提供手语翻译。”说到此,首都博物馆常务副馆长韩永深有感触。记者手里有17份大都会博物馆的各种说明手册,该馆备有中、英、俄、法、德、日、韩、意、西、葡十种语言的导览图、说明手册、活动日程预告,观众可免费取阅,还可以租用上述语种的自动语音导览机,随意游览与欣赏。

在大都会博物馆工作过的山西省博物馆副处长张少鲲给了记者一组数字:该馆全年教育经费有1000多万美元,占全馆年度经费的6%—7%,仅用于制作宣传资料的费用就达50万美元。在全年500万的观众中,有100万参加过博物馆的各种教育活动,全年举办的各类教育活动多达2万多个。 目标:提升国民素质

随着一批批现代化大中型博物馆拔地而起,我国博物馆在建筑、设施及展品上已与西方博物馆接近,甚至毫不逊色,但绝大多数博物馆未能将公共服务和教育功能视为自己的核心工作。“展览就是全部”的观念依然根深蒂固,许多展馆仍普遍缺乏供观众小憩、餐饮的设施,通道上仍缺乏明显的指示标志,商品部充斥着大众化的旅游品而少见具有特色的纪念品,观众有了疑问也无人解答„„

“博物馆的真正生命力和真正意义,不仅在于它拥有多少藏品,还在于它如何发挥这些珍贵资源的社会作用。”张少鲲如是说。

据上海博物馆统计,自1996年以来,该馆每年的青少年观众为30余万,占观众总数的1/3左右,但他们看过展览之后的感受,却没有人统计。记者曾多次带孩子参观博物馆,试图以此增加其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知。遗憾的是,孩子看过之后的答案几乎都是:“没意思,看不懂。”

据报道,在刚刚过去的国庆黄金周,中国国内的旅游业、商业均赚得盆满钵盈,而博物馆却“至少有一半门可罗雀”,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2008年北京将拥有130座博物馆,改变经营理念已经刻不容缓。

令人欣喜的是,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开始改善这种局面。宁波博物馆戴宗品处长就认为:“教育应是博物馆的核心工作之一,应免费提供或只收取成本费。”云南省博物馆改造了固定陈列,安排了十个教育方案,核心是“触摸滇国”,一改过去博物馆“禁止”的面孔,使观众与展品“零距离”接触。上海博物馆将激发观众兴趣置于首位,增加了许多互动项目,孩子们可以亲手修复唐三彩、铸造古钱币、制作铜镜,还可以学写甲骨文,用传统方法拓印字帖„„“让各种人群都能在博物馆找到适合自己的知识”,张少鲲的这一愿望正成为越来越多中国博物馆人的愿望。

当博物馆的一切工作都能真正从观众的需求出发,把“以人为本”落实到方方面面,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公众走近、走进博物馆。

博物馆讲解员

浅论博物馆讲解员的综合素质

博物馆的功能与讲解员的素质

博物馆讲解员岗位职责

博物馆讲解员岗位职责

博物馆讲解员学习心得

博物馆讲解员工作总结

博物馆讲解员年终总结

博物馆的功能与讲解员的素质[1]

竞聘演讲稿(博物馆讲解员)

漫谈博物馆讲解员职业素质
《漫谈博物馆讲解员职业素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