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超轻粘土在培智美术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0-03-03 19:29:5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超轻粘土在培智美术中的应用

新萌学校

王东生

【摘要】超轻粘土是一种使用广泛的新型造型材料,本文通过长期实践,全面总结了超轻粘土在培智教育中的应用,包括超轻粘土的教学价值、课程架构、教学模块设计、教学方法等四个方面,对培智学校里开展超轻粘土教学提供了较好的指导与参考作用。

【关键词】超轻粘土

智障美术 小学美术

超轻粘土是一种柔软、轻巧、便于造型、安全无毒的造型材料。近年来,随着技术的成熟,价格低廉,越来越普及,成为师生喜欢的一种教学媒材。

现在,随着我国义务教育的发展,轻度,甚至中度智障学生回归主流,培智类学校招收的学生智障程度越来越重,大多数学生的绘画能力仅停留在

三、四岁的水平,这些学生的特征是:腕关节和指关节的控制能力较差,需要在精细动作方面进行训练。由于智力发育迟滞,记忆能力较差,缺乏丰富的生活经验,想象能力难以得到发展,单纯的绘画对他们来说显得十分困难。

从儿童绘画发展阶段来看,这些孩子大多处于涂鸦期,少数好一点的学生处于前样式化期,相当于四五岁的正常儿童水平。对他们来说,十分需要进行大量的感知觉训练和动作训练,发展他们感知觉的灵敏性和动作行为习惯,适应日常生活。在这些初入人生的生存技能方面,绘画很难起到训练作用,更难以起到发展他们美术能力的作用。而超轻粘土比较利于学生感知、动作方面的多种机能的发展,有着广泛的促进作用,非常适合智障学生的教育教学训练。

一、超轻粘土的教学价值

首先,超轻粘土可以训练学生的精细动作,当然,这种精细动作与绘画相比较为粗放,更便于学生操作。

其次,操作超轻粘土时的动作种类比较广泛,搓、捏、揉、压、拉均可,客观上可以充分地训练学生的手部造型能力,刺激脑部神经建立更多的连接,发展脑功能,提高智能水平。

第三,超轻粘土的技能技法十分丰富,可以进行平面创作,也可以进行立体创作;可以进行自由创作,也可以运用模子进行套模翻模复制;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材料一起使用。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

第四,超轻粘土可以进行步骤单一的简单操作,也可以进行步骤众多的复杂操作,难易伸缩性极强,便于在学生层次较复杂的班级使用。

二、超轻粘土课程的架构

依据超轻粘土的这些特点,经过多年的教学,我们整理了所教授的内容,以儿童绘画发展阶段为线索,设计了超轻粘土课程的递进结构,主要包括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这一部分的内容适合感觉运动期和涂鸦期的学生。针对感觉运动期的孩子,主要进行感觉、动作训练,通过感觉和动作,促进学生感知觉的发展,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如让学生模仿教师动作,按口令、节律进行搓、揉、捏、压、拉等动作的方法,通过基本的动作元素训练,建立简单的行为模式,发展智障孩子的智能。针对涂鸦期的孩子,则是通过搓、揉、捏、压、拉进行基础的粘土创作,步骤控制在两个以内。

第二部分:这一部分内容适合前样式化期的学生。主要进行认知和技巧方面较为简单的、有目的的创作,这一部分的内容多为表现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或提取学生大脑中的记忆,或对现成作品进行模仿,或利用超轻粘土对用其他材料创作的艺术作品进行再创作。由于这个阶段的学生开始关注外界,对身边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可教育性较强,故这部分内容是课程的主体,内容较为丰富多彩。步骤可以控制在二至四个以内。这个阶段,可以采取集体创作的方式,将简单的形象合成为复杂的主题创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个阶段也可以进行一些一两个步骤的简单技能训练,巩固和提高学生的精细动作能力,

第三部分:这一部分适合样式化期及以上发展阶段的学生。这部分学生的智力相当于七八岁的正常孩子,选择认知方面相对较为复杂的内容,如绘本、成语、寓言故事等,进行浅显的、有一定艺术性的模仿、命题创作。步骤可以在四个以上。

三、教学模块设计

按照我们以往设计课程的经验,一般采用模块化的教学设计方法。每个模块包含着若干四至八个相同技能技法的教学内容,按照难度由易到难进行设计,或者相同难度,不同内容,不断练习。这样可以保证学生充分掌握该项技能技法。这种模块类似于语文学科中的一个单元。但是与语文学科的单元教学不同的是,美术课的模块是按照技能技法、表现内容,根据学生能力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的。

为了更好地达到最终的教学的目标,教师将教学内容从简单到复杂,大致分成若干的模块,再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能力情况设计每个模块的内容,能力强的学生进度较快,基础模块的内容会少一点,能力弱的学生进度较慢,基础模块的内容会多一点。

比如:在基础模块中,我们设计了搓、揉、压、拉、捏等内容,对于能力强的同学,这些内容作为一个模块进行学习就足够了,但对于能力较差的同学来说,搓、揉、压、拉、捏就需要分别设计成一个模块来进行教学,每个模块的内容比为能力强的同学设计的要多得多,这样才能保证这些同学充分掌握该项技能。为了让学生在学习中不至于因为大量重复同一个技能感到厌烦,每个模块的内容不能过多,可以依据学生的情况进行调节,根据学生的兴趣进行模块转换。必要时可以改为其它媒材的教学。

通过这种模块化的教学,不但利于教师有目的的设计教学内容,也利于教师总结、积累教学经验,开发有效的课程。

四、超轻粘土的教学方法

(一)深入理解并运用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理论,重视知觉、动作训练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智障孩子之所以表现出智力障碍,根源在于他们的神经发育是不完善的,可能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某些神经发育缺失、或发育不足、或“搭错了”地方。其中,发育不足是最为普遍的情况。他们的神经,包括脑部中枢神经、周围神经,发育的水平都相当于婴幼儿,这就决定了他们的智力、心理都只能表现出婴幼儿的特点,有的学生甚至运动能力都接近于婴幼儿。所以,不少同学的动作极不协调,手不听使唤,步履蹒跚,常常感觉他们的动作还行为还“不像人”。

我们知道。婴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感知,动作训练,通过感知和动作训练,他们开始习得“人类的行为”,逐渐“像文化人一样”去行动、做事、交际。过去,我们一直把轻、中、重度智障孩子都没有区别地当做了“文化人”、“文明人”,但事实上,重度智障孩子像婴幼儿一样,更多的还只是一个有缺陷的自然人,离“文化人”“文明人”还有很大的距离,他们需要习得更多的能够适应日常生活的行为。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进一步成为一个文化人、文明人。有的孩子由于智障程度严重,加上自闭症或脑瘫等多重疾病,连成为一个自然人都较为困难,更加有必要进行这方年的训练。但是,我们的教育教学,由于对这一点认识不足,一直以来都忽略了感知与行为的训练。于是,他们的神经、肌肉的机能很难得到充分有效的训练,这些基础的机能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就谈不上高级机能的发展。

所以,我们需要了解科学的儿童绘画能力发展的理论,了解婴幼儿的神经发展过程,重视对学生知觉动作的训练。在儿童绘画发展理论中,儿童早期的发展需要经过感觉运动期、涂鸦期两个关键阶段。这两个阶段包括了正常孩子0-3岁这段时期,很多难以参与教学的重度智障孩子的能力恰恰就滞留在这段时期,可见,通过了解正常儿童在这段时期的发展特点,对训练智障孩子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具体到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动起来,不能像教小学生那样,以知识的灌输为主,甚至不能像教育幼儿园的孩子那样,以活动为主。幼儿园的孩子可以顺利地玩游戏,但智障孩子连游戏都不会玩,他们不理解游戏的规则,更不懂得遵守它。在让智障孩子“动起来”的时候,意味着要对他们进行更基础的肌肉训练、动作训练。发展他们的感知觉,让他们的神经能够逐渐控制肌肉,并逐渐增加控制的精确程度。在这方面,超轻粘土具有较大的训练价值。搓、捏、揉、压、拉,都是在训练学生的肌肉、动作,训练学生神经控制肌肉的能力。而且,由于教学的内容丰富多彩,这方面的学习能够深深地吸引住学生的兴趣。经过不断的训练,学生的神经细胞获得成长的机会,控制肌肉的能力也因此得到发展。

如果我们美术教师不理解,甚至没有意识到感觉、运动对智障学生的重要意义,就可能会一直对学生进行他们难以掌握的知识技能教学,经过多年教学也看不到有任何进步。

由于智障孩子长期滞留在某个阶段,进展十分缓慢,教学的进度就不能过快,必须反复学习、反复练习。教师要多设计难度相同,内容不同的课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各种机能的发展。

(二)在探索中学习。

智障孩子注意力只能集中很短的时间,但我们常常看到,很多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常常像小学课堂中的那样,先讲后练,讲清再练,避免错误陷入为主,影响教学。但是,这种小学课堂教育模式来源于大班级教学,教师是不得已而为之。但是在培智学校,已经是小班级教学,可以让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另外,智障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十分短暂,再者,美术师一门技能技巧很强的学科,所以,在教学中更适合边做边学,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以动手为主,不宜讲得太多,导致学生注意力涣散,失去兴趣。

(三)课程内容紧跟时代。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小学美术的教学内容包括造型与表现、设计与应用、欣赏与评述、综合与探索四大领域。

在我国的智障美术教育中,由于缺乏教材,或者教材不适用,大多数时候都需要教师自己设计教学内容。但大多数教师由于缺乏经验,且没有得到相关的培训教育,只能东拼西凑,或者选择幼儿园的教材、或者选择小学教材、或者选择一本大家都在用的培智教材硬着头皮进行教学。由于对课程没有深刻的理解,于是,教学缺乏规划,很难成为有机的整体,而且常常会为内容不合适,或没有内容可教而发愁。这时,我们就需要认真学习美术课程标准,在设计教学内容的时候,根据学生现有的能力,尽量把四个领域的内容都考虑到。避免只进行某个方面的单一教学。

由于智障学生造成学习困难的原因十分复杂,教师必须自己设计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智障教育之所以困难,就在于这里。这时,我们就必须不断学习新的课程标准,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准确地把握美术学科的发展前沿。了解了新课标,我们就知道如何设计教学内容,有计划、有目的地在设计教学内容时,采用多种媒材,渗透造型、表现、设计、欣赏、综合、探索等各方面的内容,解决了教学内容单薄、贫乏的问题。

在这方面,超轻粘土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由于它既可以进行平面创作,也可以进行立体创作,比绘画更具有独特的优势。无论是造型与表现、设计与应用,还是欣赏与评述、综合与探索,都可以开展教学。如,在最为普遍的造型方面,可以制作包括动植物、人物、建筑、交通、日用品等等各种器物;在表现方面,可以进行主题创作,表现情感、叙述故事;在设计方面,可以进行装饰设计、物品设计等等,在欣赏方面,可以结合名画名作进行再创作;在综合与探索方面,则可以结合文学、音乐,或纸张、杯瓶其他材料等进行创作。可见,超轻粘土作为一种媒材,应用十分广泛,可以开发的教学内容极为丰富。

(四)教师主导创作与学生自由创作相结合。

教学伊始,教师不知道学生的能力和兴趣,可以让学生进行自由创作,看看学生会做一些什么,从而了解学生的兴趣和能力,以此作为支撑,逐渐开展教学。如我才开始进行超轻粘土教学的时候,让学生进行自由创作,发现有的学生能够制作出饺子、汤圆、大饼、章鱼之类简单的物体,于是我就用这些内容去教学生,学生很快就学会了。然后我又逐步添加新的教学内容。到了一定的时候,由让学生进行一次自由创作,这时会发现学生的能力已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可以挑战更高的难度。有时也会发现学生只能做出一些比平时教师主导的教学难度较低内容,这表示教师的教学已经超过了学生的能力,需要回过头来补充技法简单的内容,以适应学生的现有水平。

(五)结构化教学与非结构化教学、半结构化教学相结合。

结构化教学是指程序固定、步骤固定、逻辑清晰、结果固定的教学方式,非结构化教学是指程序比较复杂、主观性较强、结果不固定、难以预测的教学方式,半结构化教学是指介于结构化与非结构化之间的,教学程序有一定程序、规律,但又不完全固定,的教学方式。

在教学中,大多数时候,为了培养智障学生养成适宜的行为,必须采用结构化的教学方式,程序固定、步骤固定,且步骤控制在比较有限的步骤以内,一般是三个,便于学生理解、掌握。比如,在制作一个蜗牛的时候,包括了三个步骤,制作身子、贝壳、眼睛嘴巴,中度学生可以依据步骤达到这个目标——当然,制作出来的形象不一定很理想,但可以按照步骤制作出成品。但是,如果步骤更多的话,比如,增加一个装饰贝壳的步骤,学生就容易乱套。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甚至带来混乱。

除了结构化的教学,也可以采取半结构化的教学方式,比如,在创作命题作品《秋游》时,我固定一个主题内容,为学生提供一些他们秋游时的照片,介绍一下树和人物的制作方法,具体的创作就由学生自己进行。

至于非结构化的教学方式,在班上的学生情况较为复杂,可以适当采用。如活动组教学中,学生来自各个班级,智障程度不同、疾病复杂,很难开展统一的主题教学,这时,就可以提供各种安全、容易操作的材料,让学生自己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自由玩耍,教师则在一旁认真观察、记录,了解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找到他们的共同爱好。

(六)集体创作与独立创作相结合 孩子在相互合作的课堂教学中,兴趣会更加高昂,他们由于得到更多的交流,学习的效率会得到较大提升。所以,在教学中,我除了让学生独立完成任务外,还常常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创作,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共同完成一幅作品。这样做的最大好处在于,能力强的孩子可以完成难度大的部分,能力弱的孩子可以完成简单的部分,当作品完成的时候,大家都觉得作品是自己完成的,很有成就感。

总结:

通过这几年的教学研究和实践,我们逐渐开发出一套完整的超轻粘土教学体系,内容从最基本的搓、揉、拉、压、捏开始,到不同单个物件的制作,再到主题创作,乃至具有一定文化元素的成语、寓言、童话演绎,包括了造型与表现、设计与应用、欣赏与评述、综合与探索四大领域,为智障学生能力的发展拓宽了教学思路,同时也为智障美术教育的深入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当然,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和我们的教学探索由于时间的限制,未来还有不少值得探索的地方,比如借助其它媒材进行创作、利用绘本进行创作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探索空间。期望在未来的教学中能够继续深入。

超轻纸粘土在美术社团活动中的应用

超轻粘土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少儿美术—超轻粘土

超轻粘土

超轻粘土使用方法

超轻粘土教学计划

超轻粘土教案

超轻粘土教案(DOC)

超轻粘土的制作

趣味的超轻粘土

超轻粘土在培智美术中的应用
《超轻粘土在培智美术中的应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