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第一册死水教学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3 20:58:0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教学重点:

1、通过诵读来感知《死水》的“三美”;

2、揣摩诗中的爱国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再别康桥》是那么空灵,给我们描绘了一条有着彩虹般的梦境的康河,而闻一多的《死水》则给我们带来了截然不同的感受。

二、结合背景资料指导学生吟诵《死水》

1、诵读提示:《死水》是新格律诗的代表作品,四句一节;行数、字数整整齐齐;停顿、韵脚斩截自然,遣词造句绘声绘色,具有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2、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留意诗句中有关色彩的描绘。

3、让学生读出反讽意味和强烈的憎恨之情。

三、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说出“死水”的象征意义。 明确:答案不要求一致,可以有如下几种说法:

1、死水象征美国社会,那是一个外表繁华、内里充满罪恶的社会。

2、象征北洋军阀政府。当时腐败的北洋军阀政府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激起全国人民的愤慨,

3、象征黑暗的中国。

四、阅读第一小节:

1、提问:这一小节中的“绝望”、“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突出了死水的什么特点? 明确:突出了死水的凝滞、完全丧失了生命力的特点。

2、提问:“不如”、“爽性”表达出作者什么情感? 明确:这是作者的愤激之语,表达出作者对死水的厌恶。

3、小结:这一小节突出了死水的特点并表达了作者的厌恶之情。

五、阅读第二至第四小节:

1、导读:作者是怎样具体描绘死水的?指名朗读。

2、讨论作者的描绘方法:

如: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描绘的?(从色彩、形状、声音几个方面描绘了死水的特点。)作者在描绘中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的手法,以美好的事物来比喻极端的丑恶。)

3、讨论作者写法的效果:

如:⑴、为何要用美好的事物来比喻极端的丑恶?

明确:作者意反衬死水绝顶的肮脏、黯淡与污秽,进而尖锐讽刺给黑暗的社会以无情的揭露与批判。

⑵、为何要写死水的歌声?

明确:意在反衬死可怕的、死一般的寂静。

六、阅读最后一小节,教师指导:

一二两句的作者照应开头,并强调对死水的判断和批判的肯定。三四两句是作者的愤激之语,真实的意图是说:中国的社会已经到了不可挽救的地步了,唯一的办法是加速它的来亡,用新的社会来取代它。

七、讨论:新格律诗的“三美”主张是怎样在这首诗中体现的?

明确:这首诗中,作者以富有色彩感的词藻,绘声绘色,给人以视觉的绘画感;从诗歌的外形看,每句九字,每节四句,排列整齐,富有建筑美;诗歌双行押韵,每节一韵,从内在的韵律来看,每句四顿,富有音乐美。

八、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闻一多的其它代表性的诗作,理解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怀。

第一册死水 2初中一年级教案

死水..教学教案

死水教案

《死水》教案

《死水》教案

《死水》教学设计

死水

死水教案1(优秀)

第一册《自序》教学教案

《死水》读后感

第一册死水教学教案
《第一册死水教学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死水教学设计 死水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