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弟子规

发布时间:2020-03-03 10:03:3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弟子规》教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总叙“入则孝”到”居有常,业无变”。

二、教学目标:

理解经文含义,熟练诵读。

让学生明白学习《弟子规》的目的和重要性。

知道“百善孝为先”的道理。

知道孝顺父母的故事,并受到启发和教育。

三、行为要求:

父母叫时一听到立即答应,回答应有礼貌;有事要我们去做时,要赶快行动。

父母要我们学好而教导我们时,必须恭敬而不可随便,要将话听到心里。

能给父母、长辈拿拖鞋,端茶水。

生活要有规律,按时起床、按时睡觉,主动向父母请早安、晚安。

外出和回家要跟父母打招呼,吃东西要先想到他们。

四、教学方法:

诵读、释意、结合现实与故事引导或场景表演,提要求。

五、教具准备:

经文、小黑板、弟子规教学VCD

教学教程:

导入课题。

释“弟子规”含义。

弟子:指学生或父母的子弟,更广泛的是你、我。

范:做人的规范、道理。

说明学习《弟子规》的目的。

让我们懂得如何做一个善人,做一个有礼的人。

总叙。

释意: 总纲领。

释文:教导学生应尽的本分,以及如何落实这些生活的规范。

师: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成的。《论语》学而第一中说到: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总叙八句释意。

(一)“首孝弟”

1.释字:“孝”字上面一个“老”字,下面一个“子”字,代表儿子背负父亲,儿子承传、照顾上一代,代代相传的含义。悌右边是“忄”旁表示做哥哥的心里要有弟弟。

2.释文: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

3.师:“孝敬”是中国文化的基础。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忠臣出于孝子之门”,说明了孝是一切的根本啊!一个人能够孝顺,他就有一颗善良仁慈的心,有了这份仁心,就可以利益许许多多的人。

(二)“谨而信”

1.释字:“谨”是谨慎,懂得约束自己尊重别人,恭敬别人,从内心当中存有恭敬之心即是“礼”了。“信”讲信用。

2.释文:一切言行中要谨慎,要讲信用。

3.师:“谨而信”生活中的言语行为,需要不断地学习修养,不能顺其自然。一般人很容易染上不良的言行习惯,对于好的言行,往往要勉强学习。所以我们应愈早学习正确的言行,改掉不正确的 1

言行,长大后就比较不会感到勉强困难。

过渡语:下步再提高人生境界,即爱心、慈悲心等。古语云:“施比受有福,能行善的人是最有福的。”

(三)“泛爱众,而亲仁”

1.释字:“泛”是广泛。“亲仁”亲近有仁德的人。

2.释文: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慈。要时常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

3.师:对于大众,我们要平等对待,并能随缘随分随力爱护。所谓“老吾老以及吾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把大众看成是我们的亲人,彼此和睦共处,社会上你争我夺的暴戾之气,怎能不消退呢?

但是,要提升自己的境界,做好孝弟、谨信、泛爱众,就应亲近有仁德的人,找好老师、找善知识,从仁者的言行中行到学习的楷模。学习圣贤典籍,虚心请仁者指正我们的过错,使孝弟、谨信、泛爱众更能切实力行,才不会孤陋寡闻,这样就能一步一少往圣贤的路子走了。

怎样的人才是仁者呢?仁者可能出现在我们的朋友、师长当中,他们的心总是为大家着想,在日常中,他们能力行孝弟、谨信、泛爱众,并不断努力学习圣贤之道。如果我们有幸遇到这样一位仁者 ,应该把握机会,好好亲近,向他请益学习。

(四)“有余力,则学文”

1.释字:“学文”学习各种才艺。“则”是“就”的意思。

2.释意:以上这些事是学习的根本,非做不可。如果做了还有余暇,更应努力地学习理、乐、瑟、御、书、数等六艺,各种经典以及其他有益的学问。

3.师:这两句话了说明了孝弟、谨信、泛爱众与亲仁是本分之事,本分一定要奉行,认真去做。至于“学文”之事,是有余力的时候。举个例子来说,如果在家里,父母需要我们帮忙做事,我们却推说要读书,或者和同学相约要出去,要练习各种才艺,这就不能替父母分劳,亏了孝道,失去了本分。

举例:(简笔画画一棵树,标上“总叙”这几个字)好比一棵大树,若树根受伤了,不论枝叶如何茂盛,大树都将枯萎。前四条本分之事好比树的根,读书才艺像是枝叶,若本分有亏,不论读书、才艺如何胜过别人,也很难立足于人世间。

“则学文” 这个“则”字,看得也有更积极的意义。是说一有余力,就立刻去办“学文”的事。孔子曾说“质胜文则野”,一个人本质虽很好,若缺少礼仪才艺的熏习,就不免粗野鄙陋。

小故事:有一次,孔子的大弟子子路,向孔子问道:“南山有种竹子,天生就很直,砍下来当作箭,可以射穿犀牛皮。本质好就可以了,何必再学习呢?孔子说:如果箭尾再加上羽毛,箭头装上箭镞,射入皮革不是更深更准吗?“这说明有好的本质,再加上羽毛箭镞的修饰,就会有更好的成绩。所以孔子对学生的期望是成为文质彬彬的君子,也就是“文”和“质”均衡发展的君子。

师:现代的同学们生活富裕,都能上学校念书,有许多时间来学习各种知识才艺,这些知识才艺只要有助于大众的,就应当认真学习。但如果时间有限,就应优先学习中国文化的重要典籍,因为经典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学习熟练之后,就可以解决许多问题,更可以让我们成圣成贤。所以大家应立志来研学。

清朝的康熙皇帝曾说过:人应该以劳为福,以逸为祸。有空闲的时间不要花在看电视、玩游戏等无益节目上,污染身心。

六、入则孝。

1.释字:“入”是指在家中。家,不单是指外在的房子。重要的是朝夕相处的家人。

2、释文:而家要得到健全的发展,最重要的是大家要讲求“孝”,如果家中没有“孝”,就缺乏祥和安乐的气氛,即使财富累积如山,名声如雷贯耳,家人的心灵总是无法得到温暖。

3.师:现以让我们从“入则 孝”来学起。一般人总认为孝顺父母是不用学习的,但在《弟子规》里却教我们要怎么做,才是一位孝顺的孩子应有的表现。若拿这些规矩来检查我们本身的言行,一定还会发觉自己还有许多缺点。我们真够得上是孝顺的孩子吗?如果还离得很远,就应当来学习怎么孝顺父母。希望大家一起来用心,并身体力行,仔细体会其中的好滋味!

4.小故事:许孝顺、李忠的故事。

(一)“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1.释字:“勿”是不要。“懒”懒惰、推辞。

2.释文:父母叫唤我们时,应该一听到就立即答应,不要慢吞吞地很久才答应。父母有事要我们去做,要赶快行动,不要借故推辞或者懒得去做。

3.情景设置:(1)现在老师想请问同学们,父母叫你时,你怎么回答?

1、我在。

2、我在这里。

3、干嘛。我们作为子女的应注意回答是否有礼,应对是否有礼貌。我们应及早、及时的学好,现在

5、6岁不学,想等

7、8岁,那养成了坏习惯再改可就很难改了。

(2)老师想问同学们,早上起床自己叠被子的举手?

4.师:我们不妨自我反省一下,每当父母叫唤我们的名字,要我们帮忙洗碗、扫地做家事,我们是如何反应呢?常常见到很多孩子,不是推托要读书,就是沉迷在电视、游戏机中,父母叫唤很久也不听,还嫌父母罗嗦。想一想,这样是读书改变了好气质,还是读书助长了傲气、读书养成了懒散的态度呢?

这些不好的言行,都是在无意中表现出来的,因为,我们心中对父母不重视,没有细细去感受父母亲对我们无微不至的付出,少了感恩的心,总认为父母为我们做的一切是应该的,轮到父母要我们帮忙做事的时候,就表现出不在乎,甚至故意惹父母生气。一个不会替最亲的父母着想的人,你想他能体谅别人、替其他人着想吗?这样的人,得不到朋友的信任,也不有哪一个团体会来帮忙他,必然处处遇到障碍,时时感到痛苦。

老师经常听到很多的父母在感叹:孩子做事、做作业、洗澡都拖拖拉拉,要叫好几次才动。我们一生出来就在享受,现在父母亲很多舍不得让子女做事,父母没给做事的机会,长大了也不做了。养成懒散的习惯是很不好的。

不过很多小朋友从会吃饭、会说话、会走路开始训练父母叫应赶快回答,父母叫我们做事应赶快做,从小养成好习惯。

(二)“父母教,须敬听”

1.释字:“教”是教导。“须”必须。

2.释文:父母要我们学好而教导我们时,必须恭敬而不可随便,要专心听话,将话听到心里。

(三)“父母责,须顺承”

1.释字:“责”是责备、责怪。“顺承”顺从、接纳。

2.释文:我们犯错了,父母责备,作为儿女我们要专心聆听,诚恳接纳,应当顺从,并且承担过失,不要忤逆父母,让他们伤心。

3.师总结:孝顺父母不是一句“爸爸!妈妈!我爱您”,或是送个礼物,送一朵康乃馨,就算孝顺了。《弟子规》这四条规矩,看似平常无奇,但是,如果我们认真依着这段经文去实行,那带给人父母亲的宽心快乐,可不是不形的东西可以媲美的喔!俗语说:“子孝父心宽”父母有个孝顺的孩子,心里头天天都会感到宽慰又心安。现在,我们在家庭就能培养出这么好的言行举止,将来自然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五)“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

1.释文: 是说到照顾父母的身体,要尽心尽力。为人子女,冬天要留意父母亲是否穿得温暖,居住是否暖和;夏天要考虑父母是否感到凉爽。每早起床的第一件事,一定要看望父母亲,请问身体是否安好,关心昨夜睡得好吗?傍晚回来也一定要向父母亲问安。

2.师:孝心的表现应从关心父母的起居开始。以冬天和夏天最为重要。

3.小故事:(1)“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这是《三字经》里的故事,处处替父母亲设想,所以能够做到“冬温夏清”。我们小朋友也应勉力来做!

(2)周朝的文王,开创周家八百年的基业,是中国有始以来最长久的朝代,所依靠的就是文王的圣德,我们从他的孝行可以看出一些。文王尚未即位时,每天一早鸡初鸣、天未亮时,一定穿好衣服到父亲那里,问候父亲早上是否安好?如果安好,就非常快乐;如果父亲有不适,就感到忧愁,

一定想办法让父亲安适,才能放心。中午如此,傍晚也是如此。

文王每天这样问安,没有一天感到疲倦或是不耐烦,是我们学习“晨昏定省”的最佳榜样。希望同学们要有“文王能够做到,我们也来学着做”的志气,绝对不要输给古人。

(观看VCD:黄香、周文王的故事,让学生看完故事后复述)

4.生活小故事:有一位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听了老师的教导后,他回到家里早上一起床就站在父母的房门前,等爸爸妈妈出来后就鞠躬问安:“爸爸妈妈早上好,昨天睡得好不好?”你看这位小朋友多么难得。

(六)“出必告,反必面”

1.释文:是说外出时,先告诉父母亲要到哪里去;回家以后一定面见父母亲,让他们感到心安。

2.师:我们不要觉得出门说声“爸爸!妈妈!我去上学了”,回家找到父母亲说声“爸爸!妈妈!我回来了”是件罗嗦的事。其实天天能如此做,而不感到厌倦,就是能体谅父母的心意,让父母免去牵挂。这是孝心自然的表现,实在值得赞美!

(七)“居有常,业无变”

1.释文:说明日常生活起居作息,有一定的次序,出入要有固定的场所。

2.师:有规律的生活才有健康的身体。一个人生活规律正常,没有日夜颠倒的坏习惯;做事又有一定的规矩,能保持恒心,使自己身心健康,将来如何安排要有规划,才不会让父母操心。学业、事业有成,这不就是父母亲最大的期望吗?

3.引导学生制定作息时间表。

弟子规

弟子规

弟子规

弟子规

弟子规

弟子规

弟子规

弟子规

弟子规

弟子规

弟子规
《弟子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弟子规全文 弟子规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