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高考文综文化生活主观题专项分类整理

发布时间:2020-03-03 02:28:2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2010年高考文综文化生活主观题分类整理

一、原因依据类

1、青岛文科综合

29、材料五近年来,中国不断加强与东盟多方面的文化交流活动。仅在2009年,中国—东盟青年营、泰国风情节、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中国—东盟国际摄影大赛、中国—东盟电视论坛等系列活动成功在南宁举办。目前,中国已在东盟国家建立18所孔子学院和14个孔子课堂,参加孔子学院文化活动人数达15万人。中国与东盟的文化交流活动,推动了双方在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合作。

(6)结合材料,分析中国加强与东盟间的文化交流活动的文化依据。(8分) ①文化是一种重要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中国与东盟的文化交流活动,推动了双方各个领域的合作。

②文化在交流中传播。中国在东盟建立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③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不断加强与东盟文化交流活动,能够推动中华民族的文化创新。

④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要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双方开展交流活动,能够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繁荣。(8分)

2、实验中学三诊文综

29、材料六作为文化资源十分丰富的省份,山东省在确定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增加就业等各项措施时,把文化事业的发展放在重要的位置,加快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规划了“三区、三园、三带” (三区:以青岛为龙头,打造东部文化产业集聚区;以济南为中心,打造中部文化产业集聚区;以济宁为支点,打造西部文化产业集聚区。三园即鲁文化产业园区、齐文化产业园区和红色文化产业园区。三带:黄河文化产业带、运河文化产业带、滨海文化产业带)的文化发展产业布局。

(6)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山东省把发展文化事业放到重要位置的理由。(7分)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产生重要影响。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先进健康的文化可以促进经济政治发展,发展文化事业促进山东经济发展。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山东省把文化事业的发展放在重要位置,有利于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消费的增加,从而进一步扩大内需、增加就业。

③优秀的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山东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促进劳动者的全面发展。

④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能够激发文化创造力,提高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山东规划“三区、三园、三带”产业布局,有助于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7分)

3、枣庄文综

29、材料四京杭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物质和精神财富,是活着的、流动的重要人类遗产。世界上最长、工程量最大的运河——中国京杭大运河将于二〇一四年申报世界遗产,并且只有一次机会,如果申报失败将永久失去申报资格。

(5)结合材料四,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我国保护和开发文化遗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8分)

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的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4分)

②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继承和发展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培育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品格;

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也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4分)

4、济南一模政治:27.(20分)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而文化产业逆势而上,呈现着“繁花似锦”的繁荣景象。

某校高三(1)班同学开展“感受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大发展”的主题探究活动,搜集了下列材料。请你一起参与。

材料一感受文化软实力

2009年,一场场高质量的演出极大地丰富了百姓的文化生活;网络、3G等新媒体成为传统媒体竞相追逐的制高点。电影票房突破60亿元,增长近40%。新闻出版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增长20%„„以“中国元素”为底蕴的文化产业不仅塑造了强大的中国国家文化形象,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引擎和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更为推动中国经济走出国际金融危机阴影增添了力量。

(1)请你根据上述材料,用一句话概括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内涵,并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个方面,说明发展文化产业、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意义。(6分)

①考生只要从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在综合国力中的作用等角度来概括,都可以给2分。(2分)

②发展文化产业可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发展文化产业可以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人民的精神生活水平。(4分。每句2分。每句中,每分句1分,最高给2分)

二、措施、作用类

5、日照文综

29、(6)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突出。2004年美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总量的5.83%,英国占7.61%,加拿大占3.8%,韩国占大约6%,而2006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仅占GDP的2.45%。

(6)我们该如何更好地发挥文化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7分)

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的推动作用;(2分)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2分)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产品消费,拉动经济发展;(2分)

积极发展健康有益的先进文化,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创造性。(1分)

6、济南二模文综

28、材料三2009年山东省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打造有山东特色优势的文化产业。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文化产业战略重组,营造主旋律与多元化统一的创新环境,挖掘地方传统文化资源,打造山东文化品牌,使文化产业异军突起,时代精品不断涌现,文化产业增加值超过1000亿元(同比增长15%以上)。文化产业正成为山东经济发展的新兴力量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战略支点。

(3)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山东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如何发挥了文化产业的独特作用?(8分)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先进健康的文化能促进经济发展。山东省通过打造有特色优势的文化产业,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山东省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等措施,使文化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兴力量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战略支点。

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山东省在打造特色优势文化产业中坚持主旋律与多元化的统一,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方向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④发展文化要在实践基础上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山东省在打造特色优势文化产业中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促进劳动者素质提高,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高素质的人力资源。(8分。每要点2分,每句1分)

7、济南外语3月政治:材料二: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应充分发挥文化的作用。黄河三角洲的文化产业资源具有独特的人文社会性,有历史人文的积累,有农村民俗文化的绵延,有革命文化的巨变,有工业文化的当代画卷,有戏剧文化的源泉,这些构成不可转移和不能替代的地域特色和人文景观,是发展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的重要基础和动力。

(3) 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充分发挥文化的作用”的理论依据。(6分)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给经济以重要影响。黄河三角洲不可转移和不能替代的地域特色和人文景观,是发展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的重要基础和动力,能促进黄河三角洲经济的发展。

②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将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8、济宁一模文综

28、材料三一个强大国家的兴起,往往都会在国际上掀起相应的文化潮流。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汉语热”、“孔子热”也随之兴起,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也不断增强。但这种影响力与中国作为一个政治、经济大国的地位仍然极不相称,仅以图书为例,对欧美的进出口比例居然超过100比1。这种巨大的“文化逆差”警示我们,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无所不在,而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却微乎其微。

(3)请你为进一步提高我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出合理化建议。(6分) ①立足于社会实践,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推动文化创新。(2分)

②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的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2分) ③大力发展科技、教育等文化事业,振兴文化产业,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2分)

9、济南一模政治:25.(12分)2009年10月,某校高三学生鲁泉在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上学习了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了解到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新要求,培训班要求他写一篇主题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必要性”的心得体会。

(2)请你写出该小论文的提纲要点。(5分)

①践行学习型人生要不断地继承传统,推陈出新。(1分)

②践行学习型人生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1分)

③践行学习型人生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2分)

④践行学习型人生要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1分)

三、体现类

10、泰安一模文综

29、材料四:“齐鲁青未了”是上海世博会山东馆的主题。在设计上,山东馆运用中国传统山水画的视觉元素,巧妙地将齐鲁大地山的厚重和海的灵动融为一体,形象表达了“青山连绵不绝,绿水长流不断,文化传承不息”的意境。整个山东馆的设计,由“鲁班锁的营造智慧开启美好家园”开始,以“孔子登岱而小天下的胸怀铸造城市灵魂”提升,最终以“花如意的和谐理念畅想美好生活”收尾,借鉴传承了先人的建筑智慧与“和”的思想,突出了现代山东的生态理念,展示了未来的前进方向。

(5)依据材料回答,山东馆的设计体现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7分)

①山东馆的设计“运用中国传统山水画的视觉元素”、“借鉴传承先人的建筑智慧与‘和’的思想”,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2分)

②山东馆的设计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基础上的发展,有利于推进中华文化的不断创新。(2分)

③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山东馆的设计“展示了未来的前进方向”,体现了对文化作用的重视。(2分)

④山东馆的设计有利于促进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推动包括山东文化在内的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1分)

11、淄博二模文综

29、材料四上海世博会会徽图案以中国汉字“世”字书法创意为形,“世”字图形寓意三人合臂相拥,状似美满幸福、相携同乐的家庭,也可抽象为“你、我、他”广义的人类,对美好和谐的生活追求,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突显出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人为本的积极追求。这种设计不仅抒发着中国人民的美好情感,也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喜爱。

(5)上海世博会会徽的设计体现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5分)

①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世博会会徽图案寓意着人们对美好和谐生活的追求,是立足于社会实践的表现。(1分)

②文化创新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世博会会徽图案以中国汉字“世”字书法创意为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2分)

③设计不仅抒发着中国人民的美好情感,也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喜爱,体现了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世界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2分)

12、烟台文综

29、材料四新疆自古就有“歌舞之乡”的美称。这里的维吾尔、哈萨克等民族都能歌善舞,绚丽多姿的歌舞艺术,伴随着丝绸之路的驼铃声,蜚声中外。新疆各族人民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新疆文化,大大丰富了中华民族艺术宝库。解放后,中央加大对新疆传统文化的保护、开发力度,十二木卡姆、吐鲁番木卡姆、哈密木卡姆、刀郎木卡姆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近期,阿勒泰乐器“苏尔”积极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5)材料四主要反映了哪些文化信息?(6分)

①新疆民族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有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的文化色彩。(2分)

②新疆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百花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民族文化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吸收,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贡献。(2分)

③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地区的文化保护与发展,这是新疆民族文化得以繁荣发展的重要条件。(2分)

13、潍坊二模文综

28、材料二中国人对“房”总是情有独钟。中国的“农耕文化”和国人的“家国伦理”,造成了中国人心目中的“家”,不仅是遮风避雨的居住处所,也是最终的情感归宿地。与国外截然不同的是,中国人渴望“居者有其屋”,不愿意租房,往往不惜集合几代人的力量购房,在助长高房价的同时,个人也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甚至成为“房奴\"。

(4)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评析“家国伦理”对于中国人住房消费的影响。(8分)

①文化影响人的认识、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且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家国伦理”使中国人对“家”“房”看成最终的情感归宿地,在住房消费上有着强烈的愿望。(3分)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中国人独有的“家国伦理”对家更加看重,更愿意拥有自己的住房,而不愿意租房。(2分)

③文化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当代中国人对于“家国伦理”要坚持批判地继承,在住房问题上要做到理性消费,避免成为“房奴”。(3分)

文化生活主观题分类

17 高考文综备考文化生活试题

文化生活主观题

《文化生活》主观题

—广东省高考文综政治主观题分板块

高考文综全国卷政治文化生活部分(全文)

高考文综

10至12广东高考文综试题主观题

主观题 文化生活(一)

主观题 文化生活(二)

高考文综文化生活主观题专项分类整理
《高考文综文化生活主观题专项分类整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