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浅谈多媒体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20-03-03 14:27:5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浅谈多媒体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

随着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多媒体技术广泛地运用于教育领域,渗透于各科教学之中,并逐渐从城市学校辐射到乡村学校。多媒体技术已成为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教学手段。在农村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多媒体 地理教学 课程整合

地理学科的研究对象及内容决定了它具有空间性、综合性及区域性的特点,研究范围宽广,研究内容复杂、抽象,因此义务教育阶段的地理课是初中生认为比较难的一门课程。而现代教育中最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对于传统教学中难以表达,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复杂的形成过程等,通过情景再现或创设情境,动画演示等方法都能予以很好地解决。不但在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它的主要优势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传统教学形式是一块黑板,一支粉笔,显得单调乏味,这样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也累,甚至有些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在多媒体教学组合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投影、录音、电视、VCD等媒体,“声形并茂”地刺激学生的感官,把他们带入形象的世界。

学习《西双版纳》,播放一段西双版纳的旅游宣传片,学生全被其中丰富奇异的热带自然景观以及多样的民族风情所吸引,然后将世界同纬度的北美洲南部、非洲北部、西亚等地区干旱的自然景观用图片的形式一一展现出来,西双版纳与这些地区自然景观的差异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眼前。学生在感叹同纬度地区自然景观差异如此之大的同时,更是激起继续学习的兴趣——“为什么会这样呢?”

在介绍《长江的治理》一课的课前两分钟,可以播放长江的一段影视片断,悦耳的音乐、美丽的画面、优美动听的解说,学生犹如亲临其境,一方面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另一方面可以把学生分散的心,集中到课堂上来。由此可见,在地理教学中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运用多媒体创设一些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使原本枯燥的地理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有利于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的的学习氛围,极大程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抽象的地理知识形象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与掌握。

地理学的认知范围很大,许多都是学生无法亲见和亲身体验的,也有许多重点、难点,比较复杂抽象,有时单靠老师讲解,学生理解起来比较费力,而多媒体地理教学可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从而突出重点、淡化难点,易于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比方说《地球的运动》这一节内容比较抽象,而初一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空间思维能力有限,因此学生对于地球如何自转和公转,以及在自转公转的过程中会

1 产生什么现象等问题不容易理解,这时如果教师利用Flash制作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动画来演示这一现象,学生通过观看演示的情况,就能很容易的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方向、周期、产生的地理现象及原因等知识。

又例如学习“等高线地形图”,传统教学中教师口头讲解半天,即使加上板画,很多学生还是难以理解。而多媒体技术制作的Flash动画可以轻松突破这个学习难点。首先画面是拥有陡坡和缓坡的一座山脉,显示山脉上不同地点的海拔高度,相同海拔的各点闪烁并连接成线,出现不同海拔的等高线。然后山脉消失,各条等高线投影至水平面形成等高线地形图。短短几秒钟将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原理表现得清清楚楚。最后山脉实体图出现在等高线地形图的上方,通过观察、比较,学生很快得出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赫巴特曾说过:“真正的感觉观察比单纯的描述更可取。”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主要教具是挂图、课本插图和一些投影,由于不能看到地理事物的运动变化,学生便难于理解一些抽象的知识。而多媒体教学能利用计算机强大的交互功能,在短时间内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使学生通过观察动画模拟、过程演示,使静止图成为动态图,从中观察到整个变化过程。这样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讨论,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发挥了学生的能动作用,也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使教与学成为有机的整体。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思维向纵深发展。

例如:在介绍我国黄河下游地上河成因时,我们可以先放一段黄河中游水土流失的影视,再用动画演示“地上河”的形成过程。这样学生就很容易了解它是由河流泥沙淤积形成的。原来是黄河中游流经支离破碎、土层疏松的黄土高原,支流也多。由于黄土高原植被遭到破坏,一遇暴雨,大量的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使黄河成为了全世界含沙量最多的河流。出了黄土高原,黄河流入下游平原地区,由于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流速慢了下来,大量的泥沙沉积于河底,使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就这样,通过形象直观的图像和影视,既促进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又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四)结语

总而言之,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使抽象的地理知识形象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与掌握,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课堂教学中,抓住教学目标,整合、优化教学资源,从学生实际出发,恰当运用多媒体,充分发挥它的辅助作用,这样就可以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形象、丰富多彩,从而真正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现代教育技术》:江苏电化教育馆编著、苏州大学教育出版社 1998年6月第1版196-280页

[2]《谈初中地理的兴趣教学》中华少年 教学版 张冬 2011年1月

[3]《多媒体教学在地理教学中运用的原则》新课程 教师版 李书敏 2007年08期

多媒体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多媒体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多媒体课件在初中地理课堂中的运用

浅议多媒体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多媒体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多媒体教学在地理学科中的运用

浅谈运用多媒体辅助初中地理教学

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多媒体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多媒体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多媒体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多媒体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