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燃烧热的测定(论文)

发布时间:2020-03-03 01:38:0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燃烧热的测定

班级:09化师

姓名:霍间芳

学号:2009234135 [摘 要]以苯甲酸、蔗糖为样品,使用SHR—15氧弹式量热计、贝克曼温度计、数字温度温差仪等仪器,首先测定苯甲酸的水当量,而后测定待测物蔗糖的燃烧热。在测定过程中,必须注意几个要点:压片不松不紧,充氧后必须保证通路,点火前温度变化的观察,稳定后才点火,还有是苯甲酸水当量的测定完后,必须切换窗口测定蔗糖的燃烧热。根据公式求出:Q总热量=Qv样品(m/M)+Q燃丝(m点前-m点后)=W(T始-T终)=WΔT [关键词]苯甲酸;蔗糖;水当量;燃烧热;压片;充氧;点火;

Determination of Combustion Heats

Huojianfang (1.Department of Chemistry,Foshan University,Foshan528000,China) Abstract: To benzoic acid, sucrose for samples, use SHRQ ran silk (m o \'clockT final) Keywords:benzoic acid; sucrose; water equivalent; burning hot; preer; oxygen-rich; ignition;

燃烧热可在恒容或恒压情况下测定。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在不做非膨胀功情况下,恒容反应热QV=ΔU,恒压反应热Qp=ΔH。在氧弹式量热计中所测燃烧热为QV,而一般热化学计算用的值为Qp,这两者可通过下式进行换算: Qp=QV + ΔnRT 在盛有定量水的容器中,放入内装有一定量样品和氧气的密闭氧弹,然后使样品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通过氧弹传给水及仪器,引起温度升高。氧弹量热计的基本原理是能量守恒定律,测量介质在燃烧前后温度的变化值,则恒容燃烧热为:

QV =(M/m)• W•(t终-t始) 式中:W为样品燃烧放热使水及仪器每升高1℃所需的热量,称为水当量。

水当量的求法是用已知燃烧热的物质(如本实验用苯甲酸)放在量热计中燃烧,测定其始、终态温度。一般来说,对不同样品,只要每次的水量相同,水当量就是定值。

实验部分:

1·1苯甲酸的燃烧热测定

1、用布擦净压片模,在台秤上称约1g的苯甲酸,进行压片。样片若被玷污,可用小刀刮净,用微型手钻于药片 中心钻一小孔,在干净 的玻璃板上敲击2-3次,再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量。

2、用手拧开氧弹盖,将盖放在专用架上,装好专用的不锈钢杯。

3、剪取约10cm引火丝在天平上称量后,将引火丝中间段绕成螺旋约5-6圈,螺旋一部分紧贴样品表面,将两端在引火电极上缠紧,用万用表检查两电极是否通路。盖好并用手拧紧弹盖,关好出气口,拧下进气管上的螺钉,换接上导气管的螺钉,导气管的另一端与氧气钢瓶上的氧气减压阀连接。

打下钢瓶上的阀门及减压阀缓缓进气,到1Mpa时放气,到0.5Mpa再充气,重复两次,第三次充气时当气压达1MPa保持半分钟后,关好钢瓶阀门及减压阀,拧下氧弹上导气管的螺钉,把原来的螺钉装上,用万用表检查氧弹上导电的两极上是否通路,若不通,则需放出氧气,打开弹盖进行检查。

4、于量热计水夹套中装入自来水。用容量瓶准确量取3L自来水装入干净的水桶中,水温应较夹套水温低1℃左右。用手扳动搅拌器,检查桨叶是否与器壁相碰。在两极上接上点火导线,装上已调好的贝克曼温度计,盖好盖子,开动搅拌器。

5、待温度变化基本稳定后,开始读点火前最初阶段的温度,每隔半分钟读一次,共10个间隔,读数完毕,立即按电钮点火。指示灯熄灭表示着火,继续每半分钟读一次温度读数,至温度开始下降后,再读取最后阶段的10次读数,便可停止实验。温度上长很快阶段的温度读数可较粗略,最初阶段和最后阶段则需精密至0.002℃。完后注意关好点火开头,以免下次实验时自动提前点火。

6、停止实验后关闭搅拌器,先取下温度计,再打开量热计盖,取出氧弹并将其拭干,打开入气阀门缓缓放气。放完气后,拧开弹盖,检查燃烧是否安全,若弹内有炭黑或未燃烧物时,则应认为实验失败。若燃烧完全,则将燃烧后剩下的引火丝在分析天平上称量,最后倒去铜水桶中的水,用手巾擦干全部设备,以待进行下一次实验。 1·2蔗糖的燃烧热测定

1、在台秤上称约0.6g蔗糖进行压片,蔗糖操作与前相同。

2、在台秤上称约0.8g蔗糖进行压片,蔗糖操作与前相同。 1·3实验装置剖面图

1-氧弹;

2-温度传感器; 3-内筒; 4-空气隔层; 5-外筒;

6-搅拌

2数据记录

苯甲酸和约0.6g蔗糖的数据记录表

Acid and about 0.6g of sugar data record sheet 室温/℃:23.0 大气压/KPa:102.15 日期:2011年4月8日

M(苯甲酸)/g:0.9736 m(蔗糖)/g:0.6375 夹套水温/℃: 21.51 夹套水温/℃:23.05 盛水桶水水温/℃:20.35 盛水桶水水温/℃:21.68 燃丝长度/cm:13.18 燃丝长度/cm:11.80 剩丝长度/cm:4.8 剩丝长度/cm:3.0 烧去长度/cm:8.38 烧去长度/cm:8.8

苯甲酸的雷诺校正图

Renault calibration graphs of benzoic acid

0.6375g蔗糖的雷诺校正图

0.6955g sucrose Renault calibration graphs

约0.8g蔗糖的数据记录表

About 0.8g of sugar data record sheet 室温/℃:25.9 大气压/KPa:101.52 日期:2011年4月15日

m(蔗糖)/g: 0.8890

夹套水温/℃:26.78 盛水桶水水温/℃:24.62 燃丝长度/cm:13.08 剩丝长度/cm:5.5 烧去长度/cm:7.58

0.8890g蔗糖的雷诺校正图

0.8890g sucrose Renault calibration graphs

3数据处理

3·1计算

1.引燃铁丝的燃烧热值为-14J/cm 2.水当量W=[Qv苯甲酸(m/M)+Q燃烧丝(l(13.08-5.5)]/1.432=17358.74 J 因为蔗糖的气体摩尔数Δn=0,

所以蔗糖的标准摩尔燃烧焓ΔcHm等于蔗糖的完全燃烧热ΔcUm。

则0.6375g蔗糖的ΔcHθm=ΔcUm=[WΔT-Q燃烧丝(l前-l后)]/( m/M)= [17358.74*0.892-(-14)*(11.80-3.0)]/( 0.6375/342.29)= -8163321.15J/mol,

0.8890g蔗糖的ΔcHθm=ΔcUm=[WΔT-Q燃烧丝(l前-l后)]/( m/M)= [17358.74*1.147-(-14)*(13.08-5.5)]/( 0.8890/342.29)= -9865755.67J/mol。 3·2蔗糖的文献值

在pθ=100kPa,T=298.15K时,蔗糖的标准摩尔燃烧焓为-5640.9 kJ/mol【1】,既为-5640900J/mol,即燃烧热值为-5640900J/mol 3·3数据比较

2·3·1 0.6375g蔗糖的燃烧热值与文献值比较

θ

-l

)]/ΔT=-26446*(0.6375/128)+(-14)*它们的误差为|-8163321.15-(-5640900)|=2522421.15

2·3·2 0.8890g蔗糖的燃烧热值与文献值比较

它们的误差为|-9865755.67-(-5640900)|=4224855.67 4实验结果

盛水桶中水的水当量为17358.74J 0.6375g蔗糖的燃烧热值为-8163321.15J/mol 0.6375g蔗糖的燃烧热值与文献值的误差为2522421.15

0.8890g蔗糖的燃烧热值为-9865755.67J/mol 0.8890g蔗糖的燃烧热值与文献值的误差为4224855.67 5实验结论

1.实验结果中两个误差都较大。误差较大的原因是:一,实验分两天做,两天的室温相差较大,环境与系统的热交换和辐射有所不同。二。测量燃烧丝长度不够准确。

2.第三次温度上升阶段的校正值CC′是表示在量热系统的升温阶段,由于系统辐射能量给环境而造成系统温度的降低,因此必需添加上。由于三个实验中CC′大,不可忽略不计,也说明此处产生的误差较大 。而第一次温度上升阶段′的温度校正值AA,则没有较显著的差异,AA,表示环境辐射和搅拌引进能量而造成系统温度的升高值,需要扣除掉。

3.第一个转折点对应的温度,是盛水桶水温稳定点燃样品时采零的温度。由于点燃样品和采零二者不能同时测量,因此会产生一定误差。两校正值是通过做切线得到,由于温度曲线并不平滑,而是有一定程度的波动,因此校正会有一定误差,这直接影响到温度校正值。

4.本实验中,系统是氧弹和盛水桶,环境是恒温夹套,系统和环境之间存在热交换,量热系统与环境间有相互热辐射,这样会对量热系统的温度变化值产生影响 ,这也是需要用雷诺法进行校正的原因。

5.测量时,体系与环境之间有热交换,因此应该使体系与环境交换的热量为零或者尽可能的小,在实验中,样品点火燃烧前,先让内水桶中的水的水温比桶外低,使水从外桶处获得热量,这样实验结果会更准确。一般来说低1℃左右,因为实验使得盛水桶水温上升约2℃,这样内外的热辐射方向交换,温度差不多,使得内外的能量交换接近于零。

6.测定燃烧热需要使得样品完全燃烧。当燃烧皿中不存在残渣时,说明已经燃烧完全。当有残渣存在时,必需重新进行实验,否则实验误差较大。没有完全燃烧的原因可能有:

(1).压片不合格。 (2).引燃丝缠绕不及格。 (3).氧气不足。

(4).没有顺利地引燃样品。

7.实验时要注意:

(1).压片时,压片力度要适中。压片后去掉表面为压实的碎屑和赃物。

(2).引燃丝要缠绕在电极上的刻槽中,以免滑落。可以将引燃丝的缠绕部分竖立在垫模上,再倒入样品,这样引燃丝可以很好地被压在样品上。 (3).充氧时,需充气到1.0MPa。

(4).样品在垫模的位置高度适宜。引燃丝不能碰到燃烧皿,否则引起短路,无法引燃。

参考文献

1.物理化学(第五版)上册。出版地: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出版者:傅献彩,沈文霞,姚天扬等。 出版年:1961年8月第1版 引文页码:482 2.《物理化学实验》:胡晓洪,刘弋潞,梁舒萍.燃烧热的测定[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2007.7

燃烧热的测定

燃烧热的测定实验

燃烧热的测定2

实验二 燃烧热测定

燃烧热实验报告

燃烧热 能源 教案

2燃烧热实验报告

燃烧热物化实验报告

渗透法制教育教案燃烧热

山大物化实验燃烧热

燃烧热的测定(论文)
《燃烧热的测定(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