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丽水导游词(全文)

发布时间:2020-03-03 05:28:3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丽水导游词

缙云仙都导游词第一章 第一章 迎 宾 第一节 欢迎词 大家好,我是来自浙江省缙云县某某旅行社的导游。欢迎你们来到我们美丽的缙云,来到国家级重点 风景名胜区——仙都。缙云县地处浙江省中南部,为全国生态示范区,面积1503平方公里,人口43 万。 仙都自然风光得天独厚,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为国家首批AAAA 级旅游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 摄影创作基地。 “好山好水、仙都仙境”,我将和大家一起在仙都度过非常美好的时光。在这里,大家可以经历一次 返朴归真的回归自然游,可以看仙都山的奇峰异石,可以观大洋山的日出、云海、竹海、花海,可以淌九 曲练溪的清泉碧水;在这里,大家可以经历一次历史文化之旅,可以探寻轩辕黄帝的踪迹,可以领略灿烂 的本土宗教文化,可以赏千年古村落——河阳古民居,可以访净土宗、天台宗名刹,可以品唐宋时期的摩 崖石刻;在这里,大家可以进行一次科学考察之旅,可以看古老的火山地质地貌,可以访变幻莫测的气象 景观,可以观各种绿色蔬菜、水果等生态农业基地;在这里,大家可以经历一次悠闲的度假游,可以在密 林深处野营野炊,可以在凉爽的山林避暑,可以尝鲜美的好溪鱼、土面、麻鸭、烧饼、菌菇等地方风味�6�7�6�7 相信我们的仙都之旅一定是精彩生动、令人难忘!相信我们大家都会真正体验到“游遍名山走大川,仙都 归来都是仙。”的美好感觉。 第二节 缙云仙都概况 缙云县

位居浙江省中南部,以境内“缙云山”而得名,周边与永康、磐安、仙居、永嘉、青田、丽水、武义等县市相邻,总面积1503平方公里,总人口43 万。县城五云镇西距丽水市38 公里,北距杭州市260 公里。全县地势东南部峰峦叠嶂,溪涧纵横,大洋山主峰1500.6 米,为括苍山脉最高峰;西北面多系低山 丘陵,为缙云的主产粮区。缙云地处中亚热带气候区,四季分明,温暖湿润,日照充足。县域森林覆盖率 75%,为国家生态示范区。 缙云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将近2000 年,相传为古缙云墟和三 天子都,自唐建县,至今已有1300 多年。近年来,缙云县大力实施“开放兴县、工业强县、生态立县”的 发展战略,社会经济呈现了新的跨越式发展态势。农业以蚕桑、茶叶、香菇、水果、中药材,用材林、高 山蔬菜、笋竹两用林、禽畜养殖、淡水养殖等为主导产业。缙云麻鸭是全国最大生产基地,为“中国麻鸭 之乡”,全县4 万多鸭农分布于上海、广东、广西、北京等30 多个省市。工业以五金、机械、铸造、灯管、纺织、制鞋、化工、造纸、矿产、建材、电子仪表、摩托车配件、食品饮料、竹木工艺品等门类为主导, 特别是缝纫机、环形灯管、金属带锯床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生产加工基地,产量分别占全国的28%、60%、70% 强。 仙都,古称缙云山,是一处以峰岩奇绝,山水神秀为特色,融田园风光与人文史迹为一体,以观光、

休闲、度假、科普为主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首批AAAA 级旅游区和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整个风 景名胜区由仙都、黄龙、岩门、大洋山四个景区及鼎湖峰、倪翁洞、小赤壁、芙蓉峡、黄帝祠宇等300 多 个景点组成,总面积166平方公里。境内九曲练溪、十里画廊;山水飘逸、云雾缭绕;田园风光、野趣盎 然,人文荟萃、古迹满目。鼎湖峰是仙都景区标志性景观,它状如春笋,高170.8 米,拔地而起,直刺云 天,从不同角度观赏有“天下第一笋”、“天下第一石”、“天下第一指”之美誉,唐白居易有诗赞曰: “黄帝旌旗去不回,片云孤石独崔嵬;有时风激鼎湖浪,散作晴天雨点来。” 仙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与黄山、庐山等列为轩辕黄帝的三大行宫——三天子都,自唐以来就有官方 祭祀始祖黄帝的传说。缙云黄帝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南方黄帝文化的辐射中心。据元朝《仙 都志》记载,唐天宝七年六月八日,在缙云山鼎湖峰周围五彩祥云缭绕、鸾鹤飞舞、山呼“万岁”。缙云 郡太守苗奉倩将此上奏朝廷,唐明皇李隆基听后大悦,叹道:“真乃仙人荟萃之都也!”并赐御书“仙都” 两字。从此,缙云山亦称仙都山。景区内的黄帝祠宇,始建于东晋,与陕西黄帝陵遥相呼应,有“北陵南 祠”之称,是中国南方祭祀黄帝的主要场所。 仙都道教兴盛佛教发达。道教典籍称仙都为玄都祈仙洞天,属三十六小洞天之二十九,为我国古代道 教活动中心。自东晋时期开始先

后有葛玄、葛洪、陆修静、孙游岳、陶弘景、周景复、刘处静、闾丘方远、杜光庭、许石昔 等道教宗师在仙都辟谷养气,修真传教。三国孙权时期,就有僧人在缙云建寺院,历朝历 代延至今日仍有寺院20 多座。其中黄龙寺、栖真寺、九松寺、南宫寺、清福寺、永安寺、广慈寺、福昌寺、地藏庵等规模较大,名僧多,香火盛。在中国佛教史上,缙云仙都出了两位大师,一是唐代天台宗六祖智 威禅师,二是唐代净土宗师五祖少康大师。 秀丽的山川、神奇的传说,数千年来不但陶冶了勤劳好客的仙都儿女,而且也吸引了历代文宗巨匠。 谢灵运、王羲之、李白、白居易、沈括、朱熹、范成大、王十朋、汤显祖、徐霞客、陈子龙、朱彝尊、袁 枚、郭沫若、茅盾、沙孟海等都在仙都留下了足迹和诗篇,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海燕、江南、上海、长 春、北京、浙江等电视制片厂及众多的电视剧制作公司,在仙都拍摄了《阿诗玛》、《漂泊奇遇》、《凤 凰之歌》、《八仙的传说》、《杨门女将》、《绝代双骄》、《天龙八部》、《汉武大帝》等近百部影视 作品,著名电影艺术家赵丹曾说:“仙都是一个天然的摄影棚”。 仙都有山皆绿、有水皆碧,美在自然,真在纯朴。可以开展返朴归真、回归自然游,寻根问祖、朝拜 先圣游,好溪竹筏漂流游,高山观日出、云海花海游,火山地质科普游,珍稀动植物考察游,野营野炊游, 攀岩探险游,度假休闲游,影视星空博览游等。总之,

丰富多彩、神秘迷人的仙都之旅,定能使你留连忘 返,终生难忘。 第三节 沿途导游词 五云镇→黄龙路→香溢大酒店→仙都啤酒厂→婆媳岩→仙都度假村→仙都风景区 朋友们,现在我们车子所处的位置就是缙云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五云镇。它位于仙都主景 区的西南部,古称缙云墟,后来人们用黄帝五位辅政大臣代表的黄、青、黑、白、缙五色祥云来命名这个 古镇。五云镇风景优美,一条好溪如白练般从东北潺潺流入,四周青山绿树围绕,明代陈子龙称赞它为: “烟火传深谷,何年聚邑城。悬崖开小市,垒石置疑城。草木云中见,溪山雨后明。仙都青霭断,回首却 忘情。”值得一提的是诗中的“溪”就是好溪,“垒石置疑城”说的是古代缙云人们喜好用条石来建筑房 子,故又称“石城”,尤其是五云镇老城街道两边都是石头房子,颇具江南小镇的鲜明特色。 我们现在所走的大道叫“黄龙路”,是缙云县城的“长安街”,县行政中心、审批中心、会议中心、法院、检察院等均在这条街上,街景绿化带秀丽,广场气派。前面香溢大酒店,是一家四星级酒店,由烟 草公司投资建设。是目前缙云接待海内外嘉宾的最高档次饭店,年入住率达 70%以上。接下去我们就要出 发前往仙都景区了,通过大转盘,大家请看右边,这是缙云的仙都啤酒厂,仙都啤酒是浙江省的著名啤酒, 曾被评为“浙江省消费者最喜爱产品”、“全国供销社名牌产品”、“浙江省著名商标”、“浙江名牌产 品”等

多项殊荣。仙都啤酒的生产企业原为浙江仙都啤酒发展公司,年产量为 50 万吨,2002 年产销规模 居全省啤酒行业第七位,2003 年6 月,北京燕京啤酒集团与浙江仙都啤酒发展公司实现了啤酒行业的强强 联合,组建了燕京啤酒(浙江仙都)有限公司。仙都啤酒因为水好,口感柔和淡爽,,在金华丽水一带销 量很好,常常供不应求。不知大家品尝过没有,如果没有的话,大家一定要尝饮一下哦,否则,是非常遗 憾的。 过了啤酒厂,我们很快进入仙都风景区的主景区了,请大家再往右边山上看,望见什么了?大家看见 的就是仙都风景区入口处的标志性景观——婆媳岩,也叫姑妇岩,那一高一低两块岩石形态逼真,神情可 辨,大家不妨猜一猜哪位是婆婆、哪位是媳妇。先别急,关于婆媳岩还有不少传说故事呢,等我们进入景 区内再来揭开这个谜。 现在我们看到的桥叫下洋大桥,在桥的对面就是非常有名的仙都度假村,它是一家融住宿、餐饮、娱 乐、旅游、会务为一体的三星级旅游涉外饭店。度假村一带景色秀丽,所在山岙山腰及山顶象形山石众多, 如天马峰、戏台岩、金龟岩、仙牧岩、铁砧岩等,北边是属于仙都主景区的小赤壁景点,向西可远眺婆媳 岩及舅轿岩。 好,接下来,我们开始今天的游程,首先游览仙都景区小赤壁景点。 第二章 仙都景区导游词 第一节 小赤壁景点 姑妇岩、舅轿岩→虎迹岩→龙耕路→丹室→小蓬莱→仙榜岩→王楠孙《小蓬莱歌》、袁枚《游

仙都峰记》石刻→八仙亭、云关、仙人钓→大肚岩→天鹅孵蛋→赵侯祠 ■旅游指南:小赤壁景点位于仙都景区的入口处,距离缙云县城五云镇约7 公里,有磐缙公路 与之相连。周边有鼎湖峰景点、倪翁洞景点、芙蓉峡景点等。从县城出发开车只需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在 缙云汽车站可乘坐仙都旅游班车或壶镇方向的班车前往,到下洋桥站下。 概说:小赤壁景点位于仙都景区的入口处,临溪一面绝壁陡峭,红白相间,犹如焰火烧过,和 长江赤壁类似,由于规模较小,所以叫做小赤壁。西边山巅有形态酷肖的“婆媳岩”、“舅轿岩”相对。 内有龙耕路、大肚岩、小蓬莱、仙榜岩、八仙亭、云关、丹室等自然景观,错落有致,山水相融,构成了 一幅风光旖旎的画卷。小赤壁,在古代被称为白岩,南宋文学家楼钥在《北行日录》和《游白石岩》、《游 仙都及白岩》等诗文中,对它都有记载。明监察御史樊献科有诗云“削壁入云天,凌空几岁年。石桥藏野 艇,幽谷泻飞泉。涧隐诸峰合,林荫一鹤眠。草堂归路近,明月半溪烟。” 姑妇岩、舅轿岩:请大家看对面山上的两块矗立的巨石。对,这就是我们前面看到过的婆媳岩,在这 山的两边看都一样。那一块较矮的石头形状好象是一个静坐的老妇人,她脊背微驼,头上戴一顶巾帽,好 象在沉思,这是婆婆。另一块较高的石头好象是一位年轻的妇女,婷婷玉立却没有头颅,这是媳妇。传说 在许多年以前,周村后山背住着一户人家。丈夫早死,

留下孤儿寡母苦度光阴。儿子长大后,母亲省吃俭 用,为他娶了个媳妇。媳妇过门才三天,儿子便被官府抽了壮丁,要到边关打仗。儿子走后,媳妇好吃懒 做,家里的事都推给婆婆做。婆婆年纪大了,经不起操劳,生了病,媳妇既不请医问药,也不端茶倒水。 幸亏有邻居照顾,婆婆才算捡回了一条命。转眼到了收番薯的季节,有一天天降暴雨,婆婆喊媳妇帮忙收 番薯,媳妇不动,婆婆忍不住说了媳妇几句,媳妇猛地扑向婆婆,劈头盖脸就是几耳光。婆婆痛不欲生,, 头朝上仰,两手向上伸,大声呼喊:“天啊天,我家媳妇那样子,还有没有天理呀!”这时,天真的发怒 了,只见忽闪闪一道闪电,“喀喇喇”一声响雷,媳妇的头被劈下来了。这头从垅背骨碌碌一直滚到山脚 的池塘里。正好这一天,媳妇的弟弟抬了轿子来接姐姐回家,正好看见姐姐头颅被雷劈下的惨状,他又害 怕又难过,僵在轿子前面动也不会动了,轿夫也全跑了。这下,婆婆、媳妇、小舅、轿子都变成了硬梆梆 的石头。大家往婆媳岩对面的山上看一看,那里也有两块石头,前面小的那块好象是一个背着包袱的汉子, 后面大一点的那块石头,是一顶轿子。这两块石头叫舅轿岩,它们与对面的婆媳岩隔溪相望,组成一组天 然雕塑,绝透了。话说媳妇的头掉在山脚下的那口池塘里,把好端端的一泓清水给染浑了,到如今也不会 清。这个故事教育我们要尊重和孝敬老人。正因为有了这组自然景观与传

说,当地的媳妇们都非常孝敬婆 婆,尊老爱幼已成为一种传统美德。 虎迹岩:朋友们,大家请看,这里的峭壁上,有许多大小不一的斑斑洞穴,穴径小的有40—50 厘米, 大的有100—200 厘米。这些洞穴看上去形状象猛虎的足迹,所以叫做虎迹岩。传说,轩辕黄帝在仙都铸鼎 炼丹时,就命老虎守护在这入口处。 龙耕路:朋友们,大家请看,小赤壁悬崖陡壁上,断断续续地横亘着一条天然栈道,长数百公尺,栈 道最高二三米,最宽处三四米,最窄处一二米。关于这条路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这条路叫龙耕 路。前面这个村叫下洋村,绝大部分村民姓刘,传说是东汉光武帝的后代。相传东汉光武帝刘秀,不满王 莽纂夺刘家江山,起兵造反。开始时寡不敌众,遭到王莽追杀,逃到仙都。在小赤壁的悬崖陡壁下,因发 洪水,把路都淹了,眼看无路可走,又闻追兵将至,危急万分,连呼“天灭我也”。忽然狂风骤起,飞沙 走石,暴雨倾盆,只见南面山上巨龙倏然而至,从这岩壁间耕出一条路,让刘秀脱险,于是这条栈道,就 叫龙耕路。可见这刘秀确实是真命天子,连老天爷都愿意帮他。这龙耕路和上下峭壁比起来,颜色较白, 也有一种说法是白蛇路。传说善良的许仙中了法海奸计,端午节时让妻子喝雄黄酒,白蛇现形吓死丈夫。 白素贞悲痛万分,为救夫君,飞越山山水水到仙都山采药。在仙都山口,她被守候水边的狮虎将拦住,只 好和狮虎大战。它们从水

中打到空中,从空中打上峭壁。白娘子情急之下,顿发神威从岩壁中间硬穿而过。 最后在鼎湖峰采得灵芝草,救活了丈夫。白娘子善良忠贞及对丈夫一腔痴情,深受老百姓的同情和喜爱, 我们仙都留下了她的神迹,也是件幸事。请大家到龙耕路走一走,但这条天然的栈道很陡很险,请大家注 意安全。 丹室:我们走到龙耕路的中间,看到“昆岩洞天”四个字,就到了丹室。这“昆岩洞天”四个字是明 代吏部天官郑汝璧所题。这里栈道较宽,为郑汝璧所开凿,叫丹室。据说明朝万历年间,一代名相张居正 由于在任时长期独揽大权,虽然为朝廷做了些贡献,但树敌太多,而且他自命对朝廷忠贞,行事过于耿直, 刚愎自用,多次拂逆皇帝的心意,他生前皇帝因害怕他的威势不敢动他,他一死,他的政敌便对他的家族 群起而攻之,整理捏造了他的许多罪名。张居正尸骨未寒,便被万历皇帝抄家。昔日权倾一时的张家遭了 大难。张居正的长子张敬修自杀,次子张嗣修被打致残,第三个儿子张懋修是个状元。张懋修不堪官吏们 的凌辱,决意追随父兄于地下。但奇怪的是,他投井不死,绝食也不死,经过苦思冥想,决定隐姓埋名, 便秘密投奔父亲的老部下、在家守孝的郑汝璧。他化装成道士,自称葛炼师,栖身这里长达二十年,并借 用郑汝璧之名,在此写了《五经旁训》一书。张懋修的经历颇有些传奇色彩。以他的高贵出身,状元之才, 只因为父亲获罪,便只能化名隐居于此,靠注解

经书了此残生。世态炎凉,往事不堪回首。仙都的美景在 他极苦痛苍凉的心境中注入了一丝暖意,他也为仙都的人文景观增添了些许厚重和苍凉。 小蓬莱:朋友们,我们仙都的美景很多。小赤壁下的昆潭中有很多奇石,星罗棋布,远近错落,散而 不乱,精巧象盆景,却没有经过人工雕琢,在深潭中组成或深或浅、或宽或狭、或大或小、或分或连的空 洞和水面,如果泛舟而入,这溪中有岛,岛中有湖,景随舟移,恍如置于蓬莱仙境之中,所以有小蓬莱之 称。 仙榜岩:在红白相间的小赤壁上,留有许许多多的摩崖石刻,有的清晰可辨,有的斑剥脱落。许多字如蝌 蚪,难以读通。传说这是仙人发布榜文之地,故称仙人榜,也称仙榜岩。明刘世懋有诗云“仙榜何年故, 苔封石籀文。前人留题咏,丹壁吐奇芬。” 王楠孙《小蓬莱歌》、袁枚《游仙都峰记》刻石:小赤壁,山崖壁立,横贯几百米,从古到今都是记 游题刻的好去处,哪怕长篇巨制也无碍景观。现在已经查出的摩崖石刻共有八处。其中以宋代王楠孙的《小 蓬莱歌》和清代袁枚的《游仙都峰记》为最长。王楠孙是永嘉人,宋代景定年间任缙云县令。他在《小蓬 莱歌》中写道:“仙之山兮嵬峨,仙之水兮逶迤。驾轻车兮消忧,方扁舟兮永歌。轶层巅兮翔舞,濒塞流 兮白石楚楚。上切汉兮干云霄,巨鳌兮在下,崖花兮春芳,涧藻兮秋凉。月露兮缣素。冰霜兮结琅,松兮 竹稚,鱼鸟跃飞兮谁使?五百年兮一尘,三万里兮弱

水。于嗟蓬莱兮,仙人之室庐,世之兮莫知其遨嬉。 履蒙茸兮披荆棘,驱虎凶兮远蛟螭。天风高兮海涛白,倒光景兮挥八极。�6�7�6�7”这首《小蓬莱歌》歌颂了 仙都的美景,想象瑰丽,气势磅礴。大家再看袁枚的《游仙都峰记》刻石。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 年) 春,著名文学家袁枚到浙江东部巡游,他游完雁荡山后,途经处州经过缙云县。当时知县陆公外出,而且 好溪水位高,游仙都交通不便,随从的官吏把实情告诉他,他也只好算了。傍晚投宿黄碧塘,见此地民俗 奇趣,便步入碧虞农家。被虞启蜀认出,改宿启蜀家。第二日,由虞启蜀带路经吴弄到仙都,畅游一天, 作记一篇和诗数首。民国六年(公元1917 年)汉川欧阳忠诰任缙云县长时,将袁枚的这篇文章刻上石壁。 八仙亭、云关、仙人钓:过了小蓬莱往东,我们就看到了一个奇特的小亭,名为八仙亭。因八仙在仙 都有若干传说,古人就建亭以示纪念,现在看到的这个亭是20 世纪70 年代修建的,亭名匾额“八仙亭” 为我国著名书法家沙孟海书写。此处本来有古亭遗址,《仙都志》“小蓬莱�6�7�6�7参政四明楼公钥大书„小 蓬莱‟三字,刊于碑,以亭覆之。仿废。”可惜,小蓬莱碑已不知去向。这座亭的别致之处在于,它的每 个亭角有两个八仙小像,雕刻得栩栩如生。这八仙亭是一处供游人休憩观景的凉亭,是一个四角亭,亭高 5 米,八柱承亭,单檐歇山顶,亭檐上塑八仙像。这里也曾是拍摄影片《八

仙的传说》的地方。在这里观 看婆媳岩与小蓬莱,构成了一幅绝妙的山水风景画,天光水色,如入仙境。 现在我们离开八仙亭,往北走20 来米,看到有一巨石与峭壁相倚,上合下分,状如两手掌合十,称为 “云关”,又名合掌岩、合掌洞。洞内岩壁平滑,如刀削而成,非常奇特。洞内平地约有60平方米,洞两 端开口较大,均成三角形,洞顶一部分因巨石紧靠峭壁而密闭,一部分则未靠实,从下往上看形成一条宽 4 米左右的石缝。洞内阴凉,气温低于洞外,夏天格外凉爽,吸引着游客前来避暑纳凉。洞内近溪处,又 一洞穴与好溪相连,可侧身弯腰进入溪边。雨季时,雨水从洞顶石缝处落下,如一雨帘,挂于洞中。南洞 口小赤壁岩壁上,刻有明代印海龚廷宾所题“云关”二字。相传黄帝升天之时,洞南阳光明媚,洞北云雾 缭绕,由此得名“云关”。洞北悬崖上又有一高约15 米的悬瀑,如一条白练挂于岩壁。瀑布与云关之间的 巨大岩壁上有王金山所书“赤壁云关”摩崖石刻。 仙人钓位于云关的东北边,大家可以看到一个小亭建在一巨石上,这就是仙人钓。相传这里是仙人钓 鱼的地方,现在也是人们观景垂钓的好地方。这亭下的巨石,称岩冲。直入深潭,不知其底。古书记载巨 石埋在溪水中的部分刻有“赤乌二年”四字,每个字二尺见方。如今,好溪河床上升,也看不到这四字了。 赤乌,三国孙权的年号,它标志着缙云仙都的开发已有1700 多年的历史。岩冲顶平,面

积近50平方米的 小亭,六角单檐攒尖顶,亭底边长2 米,亭高约6 米,红柱灰瓦,亭角飞翅,藻井绘双龙戏珠图。游人到 了这里,在亭下小憩,往南可近观小蓬莱,远眺婆媳岩,往北可望倪翁洞、大肚岩,美不胜收。 大肚岩: 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小赤壁景点的最北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块中部高高隆起的、象一 面大鼓的巨型岩石就是大肚岩,它与小赤壁相连,与天鹅孵卵景点相邻,与饭甑岩隔溪相望。大肚岩上部 有亿万年雨水下流痕迹,呈棕黑色,像江南农民下雨时所穿蓑衣下部一样,所以它又被称作“雨蓑岩”。 传 说当年轩辕黄帝在仙都铸鼎炼丹时,发明了饭甑,并将饭甑架在好溪边(即大肚岩的对岸),甑中有饭娘, 每日源源不断地给各路神仙、大臣及当地百姓供膳。一日,来了位大肚神仙,因胃口太大,吃得太快太多, 把饭甑中的饭娘也给吃了,由于饭娘不停地长出米饭,他的肚子越来越大。待他勉强走过好溪,穿出密林 时,肚子已涨到把他的眼睛、嘴巴、鼻子都遮住,再也不能动弹了。黄帝见了好气又好笑,只好命他和南 海龙王一起,驻守仙都的南天门。从此,这大肚神仙非常老实,几千年来纹丝不动地守护在这里。 青龙岩、赵侯祠:朋友们,我们现在来到了赵侯祠门口。这里有座巨型岩石,形状象龙口,人们称其 为青龙岩,与大肚岩隔着马路对峙。岩石的西侧有梯云洞,即秦汉的古长亭所在,又是台州到金华的必经 之路,岩石的东侧有神农洞、

招隐洞。大家看,龙头、龙眼、龙鼻、龙口幽雾错叠,很是逼真。古人信神, 到这里都投钱币以卜吉兆,投一次中的为大吉,投两次中的为发财,投三次中的为平安。现在我们进入赵 侯祠景点。赵侯祠,又叫赵侯庙,又名乌伤侯庙,是缙云仙都最古老的庙宇之一。这里供奉的是赵炳。赵 炳(公元1008——?年),汉代人,精通法术,崇尚清洁简朴,用向东流淌的水来祭神,把桑树皮削下来 做祭礼,用清水变出美酒,用刀随便削一物,便可变出熟肉。用盆装上清水,就可以看见鱼龙。赵炳云游 金华缙云一带时,当地遭兵乱,瘟疫大起,赵炳为百姓治病,救了许多人。为了纪念他,百姓在此给他建 了祠堂。汉代皇帝知道后,敕封赵炳为大将军和乌伤侯。为什么叫乌伤侯?因为当时缙云仙都属于乌伤县。 大家可拜拜赵侯像,敲敲平安钟、平安鼓。然后到招隐洞、神医洞看看,那里供奉着自古到今八位神医的 石像,祁求全家平安、健康、幸福。 天鹅孵卵:走出招隐洞,请大家看对面的石龙虬体回环的山谷。谷口堆放着许多硕大无比的巨石。如果从 赵侯舟向谷内眺望,这堆石头的上部,酷似一只天鹅;下部石头较小,形如鸟蛋。人们望形生义,取其名 为天鹅孵卵。如果进入谷中,立于石下,这堆巨圆蛋石,部分已开裂,似乎被刀剑所剖,所以人们叫它为 仙剖岩或剖瓜石。此地,又是一个三面通风的山洞,冬暖夏凉,特别是酷暑,内外温差近10 度,是避暑的 绝妙之处。《两

个巡逻兵》、《摩雅傣》、《连心坝》、《书剑恩仇录》、《哪吒》等影视片,都在这里 拍摄过。 第二节 倪翁洞景点 独峰书院→礼圣殿→问渔亭→初阳山上摩崖石刻“枕流漱石”→倪翁洞→月镜岩、仙女峰、五 老峰→老鼠偷油→云英谷、谢公岭→玉甑岩 ■旅游指南:倪翁洞景点是仙都风景区的一部分,位于初阳山东坡半山腰。在缙云县城东北边9 公里 处,。在缙云汽车站可乘坐仙都旅游班车或壶镇方向的班车前往,在问渔亭站下即可。 概说:倪翁洞景点由两个相对独立的小景点组成。一个是倪翁洞景点,有倪翁洞、仙女峰、五老峰、镜岩、响岩洞、老鼠偷油、跃鲤池、青莲石、君子石、问渔亭、凭虚阁等景观;其中最主要的是倪翁洞, 洞中三洞并连,圆如米筛,玲珑剔透,又称“阳谷三窍”。洞中留有唐朝以来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众多摩 崖石刻。石刻中各种书法字体如行书、楷书、隶书、篆书齐全, 琳琅满目。其中最珍贵的是唐代小篆书法 家李阳冰(曾任缙云县令)题的”倪翁洞”三字。另一个是独峰书院景点,包括独峰书院和礼圣殿。独峰 书院位于好山山麓,面临好溪(练溪),正对独峰,是宋代理学家朱熹讲学的纪念地。礼圣殿位于独峰书 院后侧,是供古代读书人拜祀孔子的地方。 独峰书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独峰书院。独峰书院位于好山山麓,面临好溪(练溪), 正对着鼎湖峰,是宋代理学家朱熹讲学的纪念地。它始建于宋嘉定元年(公元

1208 年),后经宋咸淳七年 (公元1271 年)扩建,明洪武年间国家改革教育设施布局后被废弃。现在我们看到的这栋古色古香的建筑 是清代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 年)重建的,距今也有130 多年的历史。 据元代的《仙都志》记载,宋淳熙九年(公元1182 年)年,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朱熹流连于缙云一 带,在此等候朝廷的旨意,他非常喜爱仙都的自然美景,曾经想在这儿隐居修行的心声。在仙都期间,面 对远道赶来的众多求学者,他开堂授课,畅谈理学,答人所问。他离开仙都后,他的学生在鼎湖峰附近建 了一座读书堂,民间称为仙都草堂。宋宝庆三年(公元1228 年)在青田进士叶嗣昌的提议下,人们在鼎湖 峰对面的伏虎岩下创建礼殿,作为读书人讲贯的地方(“讲贯”的意思是在博览群书的基础上提炼出经书 的精华要义)。在宋咸淳三年(公元1267 年)缙云进士户部尚书潜悦友拨款扩建,并取名为独峰书院。清 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 年),缙云知县何乃容重新选择了风水宝地,在好山脚下重建了这座独峰书院。之 所以取名为独峰书院,一方面因为它正对着鼎湖峰,另一方面也有劝诫读书人“慎独”的意思。 独峰书院的建筑属晚清风格,占地共1200平方米,核心部分是三间三进,左右厢房共二十间,房间南 北对称,由卷洞圆门和小门相连。花园、天井、回廊浑然一体。院内有椤木石楠、银杏、桂树、山茶、金 钱松、芭蕉等名贵花木。其中最值得一看的是后

院的一棵银杏树,树身上长有两棵乳房状的树瘤,很是少 见,这种现象是怎样形成的,至今还是个谜。独峰书院院内展览以纪念朱熹为中心,并陈列仙都自然风光、人文历史、文学艺术作品等,供游客观赏。 请大家随我进入书院。大门上悬挂着当代著名书法家沙孟海题写“晦翁遗迹”的匾额。因为朱熹别号 叫晦翁。大家注意看,匾额旁边的木制牛腿雕刻精美,左边是个男子,骑着骏马,手持朝笏,头顶上有只 翱翔云天的老鹰,这些图案寓示着马到成功、前程远大。右边是个女子,骑着麒麟,一只手拿着如意,另 一只手拿着官帽,这些图案寓示着吉祥如意、加官进爵。“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美好愿望在这些 牛腿图案中表露无遗。 大家看书院正厅这座朱熹的坐像,仪态雍容,不失大家风范。他自己也想不到,他的学说对中国历史 与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有多么深刻的影响。可以说,中国的封建朝代能持续几千年,这位亲切平和的学者是 有功劳的。请大家看坐像正上方的“正气”匾额,是朱熹的亲笔,朱熹是我国儒家学派继孔子之后的又一 位思想家、教育家。他最大的成就在理学研究方面。朱熹生活于南宋时期,生于公元1130 年,死于1200 年,享年70 岁。他是徽州婺源(现江西婺源)人。朱熹在高宗绍兴十八年(公元1148 年)考中进士,从 此开始当官。朱熹为官正直,能体察民情。公元1181 年8 月,浙江东部发生饥荒,朝廷任命朱熹为提举, 任两浙东路常平茶盐公事。

朱熹到浙江就职后,带少数随从人员,微服私访,经过察访,亲眼看到了许多 农民因灾荒而挣扎于死亡线上的凄惨现象,同时得知一些地方官的贪赃枉法行为。为此,他大胆向朝廷上 奏弹劾了绍兴府一个官员偷盗赈救饥民官米4160 石的犯罪事实,又弹劾了衢州守臣李峰隐瞒灾情和谎报政 绩的事实,还雷厉风行地下令惩办了一些贪官污吏,惩罚了一些暴虐乡民的恶棍土豪。朱熹在为官期间, 不畏强暴,以一定的魄力去反对邪恶势力,也提出了一些补救时弊的正确主张,同时还做了一些救民于水 火的好事,显示了他的正直和远见卓识。可惜,他仕途坎坷,很不顺利,他从24 岁开始做官,到71 岁去 世,共被授官20 多次,然而由于权臣当道,多次遭受排挤,或者他自己为探求儒家学说辞官不做,真正在 地方上做官总计不过10 年,在朝廷做官仅仅只有40 天。从朱熹的生平事迹来看,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 是从事读书、讲学和注释儒家经籍。因此,他在学术上的成就比其他方面更为卓著。朱熹是一位知识非常 渊博的大学问家,他全面继承了二程(程颐、程颢)理学,并且进而集理学之大成,成了宋明理学家中的 最高代表。朱熹一生的建树,主要表现在他适应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政治的需要,建立了一个博大而精深的 庞杂的以“理”为核心范畴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这个体系是以儒家政治伦理为中心,广泛吸取和揉 合佛、道思想,又在理论基础上吸收了一些唯物

主义思想而建立起来的。比如说,朱熹的人性二论反映了 当时的统治者十分重视从思想上控制人心的倾向。朱熹说:“人之性皆善,然而有生下来善底,有生下来 便是恶底,此是气禀不同。”这一“气禀有定”论,可为统治者阶级的剥削压迫开脱罪责,它要求人民在 贫贱中听从命运安排。因此,朱熹的人性论就成了钳制人民思想的武器。在道德修养上,朱熹提出了“存 天理,灭人欲”的主张。这个天理实际上指“三纲五常”等封建道德。他说:“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所谓“人欲”,就是受物欲迷惑 而产生的私欲。他认为人欲本是恶的,和人的正常欲望不同。欲望人人都有,饿的时候想吃饭,冷的时候 要穿衣的欲望是圣人和凡人所共有的。因此欲望有善有恶,并不是全都不好。他主张保证人民的基本需求, 让他们能够生活下去,只有那些过高的欲望,才应该坚决克制。因此,朱熹反对“过欲”、“纵欲”,也 具有一定合理性。 不过,朱熹把“天理”和“人欲”绝对对立起来,认为“天理人欲不容并立。” “天 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他认为克得一分人欲,就复得一分天理,当人欲被克尽之日,就是天 理流行之时。这就达到了超凡入圣的境界。上述“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信条,在中国后期封建社会中, 长期起着钳制人民思想维护封建剥削制度的作用。人们公认朱熹是孔、孟之后最伟大的一位儒学家。朱熹 一生孜孜不

倦,呕心沥血所营建的一套封建主义意识形态,虽然在他生前未被统治者所用,但在他死后不 久就得到理解和重视。南宋理宗认为理学“有补于治道”,追封朱熹为“太师”、“朱文公”,不久又改 封“徽国公”,下诏将朱熹的牌位供奉于孔庙,让他同孔子同享后人的祭祀。由于朱熹的学说对维护封建 制度有用,因而自南宋末年历经元、明、清三代,各个王朝都把他的学说定为指导思想。从元朝开始,朱 熹的《四书集注》和其他经学注释就被定为科举考试的依据,他的言论几乎成了判断是非善恶的最高标准。 因此,中国后期封建社会的儒家思想,实际上就是朱熹的理学思想。朱熹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博览 经史,治学严谨,著作宏富。他在训诂、考证、注释古籍,整理文献资料等方面都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另 外,他对天文、地理、律历等许多自然科学,也都进行过广泛的研究。朱熹既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 又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他一生热心于教育事业,孜孜不倦地授徒讲学,无论在教育思想或教育实践上, 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他曾经整顿了一些县学、州学,又亲手创办了同安县学、武夷精含、考亭书院。特 别应当提出的,是他重建了白鹿洞书院和岳麓书院,并且还亲自制定了学规,编撰了“小学”和“大学” 的教材。为封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知识分子,其中包括不少著名的学者,形成了自己的学派。 介绍完朱熹的生平事迹,请大家看左面墙上悬挂的“作育英

才”匾,匾额上的字体是小篆兼甲骨文。 这四个字有的是象形字,有的是会意字,看起来非常有趣。比如说“作”字,右边像耕田用的犁的形状, 左边是一个人。再比如说“育”字,右边象一个倒立的小孩,左边是一个老师拿着教鞭。再看“英”字, 古时候“英”即花的意思,这个字的上面象两朵花。最后是“才”字,“才”是栋梁的意思,下面有两条 托枝。可见我们中国的汉字真是奇妙得很。除了这块匾外,这座正厅门上的那块匾《桃李浓华》四个字是 著名文学家茅盾所写。到底是大家手笔,力度不凡,犹如铁钩银划。 下面我们到后面的孔祠,也就是礼圣殿去看一看。 礼圣殿:礼圣殿是供奉孔子和他的四个弟子的地方。天下读书人大多是孔孟之徒,过去的书院里一般 都有这样的场所以示对孔老夫子的尊敬。大家看到正中间的是孔子的塑像,他旁边是四位弟子像,从右到 左依次是子路、曾参、子思、孟子。大家看大殿右边的一座石像,这是魁星像。这副雕像的内容是“魁星 点斗,独占鳌头”。你看那魁星赤着脚,袒露着胸脯,脚踏鳌头,左手握拳,右手举笔,昂首仰望,飘然 有腾云驾雾、直飞北上之势。而他脚下的鳌鱼则鳞斑迭迭有致,鱼翅翩翩欲飞,形象生动,栩栩如生。大 家也许要问,为什么魁星的模样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站在鳌鱼头上是什么意思?大家知道,魁星是北斗七 星中前四颗星的总称,又称奎宿。在中国古代神话中,魁星是主宰文章兴衰的神,明清之际的大学者顾

炎 武认为神像不能像“奎”而改“奎”为“魁”,又不能像魁,而取之字形,为鬼举足而起其斗。故魁星神 像头部像鬼,一脚向后翘起,如“魁”字的右弯钩;一手捧斗,如“魁”字中间的“斗”字,一手执笔, 意思是用笔点定中试人的姓名。鳌头,我国唐宋时期皇帝殿前陛阶上镌刻有巨大的鳌鱼,凡翰林学士、状 元和承旨官朝见皇帝时立于陛阶正中的鳌头上,故称入翰林院为“上鳌头”。这就是“魁星点斗,独占鳌 头”的由来。根据民间传说,这位魁星爷生前长相奇丑,脸上长满斑点,又是个跛脚。然而这位魁星爷志 气奇高,发愤用功,竟然高中了。皇帝殿试时,问他何脸上全是斑点,他答道:“麻面满天星”;问他的 脚为何跛了,他答道:“独脚跳龙门”。皇帝很满意,就录取了他。另一种完全不同的传说,说魁星爷生 前虽然满腹学问,可惜每考必败,便悲愤得投河自杀了。岂料竟被鳖鱼救起,升天成了魁星。因为魁星能 左右文人的考运,所以每逢七月七日他的生日,读书人都来郑重地祭拜。 这座大殿上有几个牛腿木雕,雕 刻得很有趣,大家随我来看看。你们看,这左边的一个牛腿,是一头象,大象头上有一对鸟,一大一小两 个人身着朝服,手持笏板,他们头顶上有一对鱼,这个木雕的寓意为升官拜相,年年有余。这右边的一个 呢,一个人手抚胡须,另一只手拿着如意,其左下方蹲着一个小人,仰头,手持官印。这个木雕的寓意同 样是吉祥如意、步步高升。 问渔亭:倪翁洞景点的

入口处,便是这座问渔亭。问渔亭坐落在初阳山下好溪旁的青莲石上。好溪溪 畔的这块青褐色的大石头,象莲叶浮在水面上,据说,这是从对面鼎湖峰上飘落下来的一瓣莲花,落到这 里化成了石头,叫青莲石。青莲石上明代著名山水画家何白有诗云:“一片太古色,千叶青莲花。巨灵劈 指掌,移植仙人家。石癖蒙紫晶,苔纹皱碧霞。团蕉坐盘礴,荣石安足夸。” 说起问渔亭,有一段濑仙问 渔访友的故事。据说明嘉靖年间,缙云白丰湖村有个叫樊献科的书生,中了进士以后,担任监察御史。他 不畏权势,将严嵩的门生、当地恶霸王坤虎送上了断头台后,就辞官回到缙云隐居。他的行动震动天下, 人称“铁面御史”。 樊献科隐居缙云后,在仙都倪翁洞结了个草堂,自号“斗山洞天”,过着逍遥自在的 日子。有一天,他的朋友濑仙来拜访他,因为仙都山有大大小小一百余个山峰,当中的奇穴异洞,更是多 不胜数。濑仙划船走了一大圈还是迷了路。幸好遇到了一个老渔夫,他急忙上去询问樊献科的住处。老渔 夫说:“这里有个倪翁洞,住着一位斗山先生,不知是否你要找的人。”濑仙一听是斗山先生,就明白了 那人就是他的好朋友樊献科。渔夫一听说濑仙是斗山先生的好朋友也很高兴,因为他和斗山先生也是好朋 友。这样他们三人见面了。斗山先生拿出了酒,渔夫拿出了刚打的鱼,烧熟下酒。三人一边喝酒,一边叙 旧。渔夫起身告辞的时候,濑仙拿出了五十两白银赠送给他,渔

夫坚决不肯接受。两人互相推让好久,最 后渔夫还是谢绝了,独自乘舟回家。濑仙深深敬佩这渔夫,就拿这五十两银子交给樊献科,在这块石头上 建了这么一座亭子,取名为“问渔亭”,用来纪念他访友迷路、借问渔夫、老友相会、辞谢赠金这件事, 并当即题诗“水洞云气深,仙翁坐谈奕。相寻路忽迷,渔引花间入。”“寻真来曲水,拂石试残杯,鸟向 山花语,渔歌晚棹回。”大家看,这问渔亭是座八角亭,每只翘角上都有一条鳞光闪闪的红鲤鱼遥望蓝天, 仿佛跃跃欲跳。再看攒尖顶上,还倒竖着亮灼灼的三条青鲫,如翡翠生光;二重檐上,飞禽走兽,栩栩如 生;藻井里还有许多名花异草。“问渔亭”、“君子石”几个字,系民国年间缙云籍著名金石书画家楼村 所书。现在我们来看这楹联“过客赋诗憩古亭问渔仙都,玄根闻道遗迹溯石枕流”。这是楼村的儿子、浙 江省逸仙书画院常务副院长、高级画师楼浩之先生撰书,表达了作者对仙都美景的眷恋、对父辈的怀念。 这一父子共书的景点已经成为仙都的一段佳话。我们再来看这副风趣的回文联“月看鱼游鱼看月,仙如我 乐我如仙”,这是浙江省楹联研究会副会长施子江所撰书。现在大家请随我进入倪翁洞。 初阳山上摩崖石刻“枕流漱石”:请大家注意看初阳山上的这个摩崖石刻“枕流漱石”,这是一个叫 龚勉的人在明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 年)游仙都时题写的。大家想一想,这四个字是不是有些不对?是不 是应该换成“枕石漱流”呢?这里

面有个有趣的故事。“枕流漱石”与“枕石漱流”是两个意思完全一致 的成语,旧时的意思指隐居生活。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6�1排调》中说:西晋冯翊太守孙楚,少年时隐居 山林,对太仆王济说:“当枕石漱流(用石头做枕头,用泉水漱口)“。由于说快了,把这四个字说成“枕 流漱石”。王说:“流可漱,石可枕吗?孙说:“所以枕流,是想洗耳;所以漱石,是想磨砺牙齿。” 倪翁洞:现在我们来到了倪翁洞。这个地方本来叫做初阳谷,又称“倪翁洞”。据说古代一位姓倪的 官员,是越国八大夫之一,叫倪子,是老子之徒,范蠡之师,因愤世嫉俗,隐居于此。唐朝李阳冰任缙云 县令时将他称之为倪翁。并于唐乾元年间(公元759 年)亲自手书“倪翁洞”三字,刻于洞口。明朝刑部 尚书李钅志 (号旭山)和御史樊献科(号斗山),也曾先后隐居于“阳谷洞”,因此石壁间有“旭山”、“斗 山洞天”等题字。倪翁洞可以说是个隐居胜地。 大家请看,面前的这个大卧像就是倪翁,身边依偎着一只白猿。倪翁在这里念书用的油灯,就是吊在 这里的(指顶上的吊洞)。顺便说一下,洞中有四个石孔,俗称天来仓,自来油。一个盛米,一个盛油, 一个盛菜,一个盛水,是当年倪翁生活用具。柴米油盐,样样齐备,而且用完了自然会再生。 倪翁每天晚 上都要静心念书。一天晚上,他正在专心致志地念书时,石缝中突然伸出一只毛茸茸的手,放在他的石桌 上,向他讨东西吃。倪翁微微一笑,知

道这是修炼千年的一只白猿。他不慌不忙拿起笔,蘸了一点墨,在 白猿手上写了两个“山”字。这是两座叠起来的大山,白猿的手压得不能动弹。仙猿知道这个倪翁了不得, 连忙向倪翁求饶,说自己有眼不识泰山,冒犯了仙翁,请求饶了它这一次,以后一定改邪归正。倪翁看它 可怜,就说放过你一次也可以,但有两个条件:第一,你今后确实要改恶从善,不可再去害人与损害庄稼; 第二,我在这念书,白天倒也安静,就是晚上,下面稻田里的青蛙叫得太响,你要把这里的青蛙赶跑。白 猿听了,连忙答应。于是倪翁就把这个字改了一下,怎么改呢?他把两个“山”字的中间一笔连起来,就 成了“出”字。顿时,压在白猿手上的两座山撤去。这白猿也非常守信用,兑现了诺言。从此,这里的青 蛙就很少了,几乎听不到蛙叫声。这白猿并不走开,而且相偎在倪翁旁边,陪他读书。倪翁洞中还有一个 奇特的景观,大家看,灯盏洞、米筛洞、读书洞三洞并连,圆如米筛,玲珑剔透,当早晨太阳升起来的时 候,太阳光射进洞中,一缕阳光能直接 穿过不同方位的三个洞,被人们称为“阳谷三窍”。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缙云的唐朝县令李阳冰写的“倪翁洞”三个大字。李阳冰是唐代有名的大书法家, 他的小篆书法与秦朝宰相李斯齐名,世称“笔虎”。李阳冰所书碑版,据史籍著录,可以见到的有六十五 处。宋代时留存在世间的还较多,元明后大都失传。虽然后来经过重刻,也大多失真,而且还

有不少是假 借他的名字伪作的。据《缙云县志》记载,李阳冰在缙云的篆书真迹作品有十处。现存世者仅为四处,即 倪翁洞、黄帝祠宇、城隍庙碑(宋拓)、忘归台记(残)。这是其中的一处,是缙云最珍贵的文物之一, 也是国宝。上面的这个亭子是古已有之,叫“凭虚阁”。它建在这块石碑上面,是专门用来保护这三个字 的。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这四周石壁上的摩崖石刻。仙都的摩崖石刻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精华主要 是集中在初阳山,共60 多处,占总数55%。石刻时间自唐朝开始直至中华民国,行、楷、隶、篆、草书 齐全, 琳琅满目。其中字径最大的就是读书洞中外南壁的“旭山”两字,字幅大260×500平方厘米,字 径2 厘米以上,是仙都五大摩崖石刻之一。“旭山”两字苍劲有力,十分醒目。字廷新,“旭山”为明朝

智慧丽水

丽水精神

丽水财税网

丽水材料

丽水羽绒

丽水写生感言

《丽水金沙》策划案

丽水旅游攻略

丽水海关通知

马哲(丽水学院)

丽水导游词(全文)
《丽水导游词(全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