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教学设计评比

发布时间:2020-03-02 05:08:0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人教版第十一册第15课教学设计

姓名:袁志惠

单位:佛山市三水区芦苞实验小学日期:2012年3月7日

邮编:528139

联系电话:13902855850

单位意见:

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教材简析】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第十一册的一篇课文,它被誉为“有史以来在环境保护方面最动人心弦的演说”。课文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人类与大地上河水、空气、动植物等的血肉关系,强烈地表达了印第安人对土地无比眷恋的真挚情感。

本文语言优美,内涵丰富,情感充沛。文章的字里行间处处充满着对这片土地的珍惜和热爱,表达出对土地无比眷恋的感情,读来荡气回肠,发人深思。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经基本具备独立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并能通过朗读体会优美的语言和课文所要表达的情感,但是本文涉及的土地问题以及时代背景,学生都相对陌生,因此有必要借助大量的课外知识作为补充,才能让学生真正领会文章的内涵。

【设计理念】

针对本单元读书要“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的学习目标,紧扣“爱护我们的家园”的专题,结合本课跳跃性强,远离学生生活,理解难度较大的特点,本设计主要透过大量课外知识、背景资料的链接,辅助学生深入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圣洁、骏马、雄鹰、潺潺、回荡、滋润、善待、松脂、宝贵、滋养、婴儿、眷恋、闪闪发光”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

3、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自学掌握生字、新词。

2、通过读书、讨论和交流,理解文章的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

3、引导品味重点语句,体会文章表达上的独到之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人类与大自然休戚相关、不可分离的密切关系,懂得应该保护环境、爱护家园。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诵读,感悟文章优美的语言,感受人与自然息息相关的情感,懂得应该善待土地,善待大自然。

【教学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语言;通过学习,引导学生获得对自己生存的土地、家园的深刻认识,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

学生:搜集印第安人的资料和西雅图的资料。

教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图片导入,调动情绪。

1、在美国的西北部有这样一座城市,(配乐欣赏西雅图的美丽风光图以及简介)你知道这座城市的名字吗?看了图片,你有什么感受?

2、这座城市之所以如此美丽,与一百六十多年前的一次演讲有着密切的联系。(补充介绍写作背景)

二、出示课题,接触“神圣”。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解题。

理解“神圣”的意思(原指极其崇高而庄严,不可亵渎)。

过渡:“这片土地”指的是哪片土地?为什么用“神圣”来形容呢?

三、初读课文,感受“神圣”。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2、学习生字词。

3、思考:课文围绕“神圣”讲了哪些内容?

4、文中哪一个句子最能体现印第安人对土地的情感。

出示句子:我们热爱大地,就像初生的婴儿眷恋母亲温暖的怀抱一样。

印第安人把谁比作母亲?从中你可以感受到什么?

过渡:这到底是一片怎样神圣的土地呢?

四、研读1—3自然段,理解“神圣”

1、自由读课文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象:这片神圣的土地上呈现怎样的画面?

(1)补充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印第安人古老的生活作息,感受他们与土地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

1、2自然段。

2、如此神圣的一片土地,对于我们来说,对于我们这个民族来说,为什么就显得如此珍贵,如此重要?自由读第3自然段,从字里行间去感受。

重点理解以下句子:

(1)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

①在印第安人心里,大地上的一切就像是。

②用一两个词语来形容大地和我们的关系。(息息相关、不可分离等)

(2)我们和大地上的山峦河流、动物植物共同属于一个家园。

①共同属于哪一个家园?

②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

过渡: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对我们来说是如此的珍贵和不可侵犯,那么怎样才能保存这

份神圣,留住这片圣洁呢?我们下一节课继续学习。

五、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积累自己喜欢的语句。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重温“神圣“

1、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2、在上一节课的学习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印第安人对土地怀有强烈的热爱之情,还记得他们把大自然中的万物比作什么吗?请看屏幕(出示填空)

在印第安人的心目中,这片土地上的青草、绿叶、花朵就是他们的?(姐妹)麋鹿、骏马、雄鹰就是他们的?(兄弟)人类和大地上的山峦河流、动物植物共同属于一个?(家园)他们把自己对大地的热爱比作是?(初生的婴儿眷恋母亲温暖的怀抱)在印第安人的内心深处,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二、研读4—8自然段,理解“神圣”

过渡:是的,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这片土地是圣洁的,这片土地满载着印第安人的记忆与希望,他们深深地爱着这片土地。

1、然而,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这片土地即将转让给美国白人,西雅图和他的同胞们要求白人怎样对待这片神圣的土地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4——8自然段,并用波浪线画出西雅图对白人提出的要求。

2、生自由读文,交流。(板书:善待河水、照管空气、照顾动物)

学习“善待河水”

①出示句子:河水是我们的兄弟,也是你们的兄弟,你们应该像善待自己的兄弟那样,善待我们的河水。

谁能以西雅图的身份读一读在这句话?通常情况下,只有人与人之间才会互称兄弟,而这里印第安人将水视为兄弟,体会到了什么?为什么作者与河水之间会有这样亲密的感情?请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写一写自己的感受。这句话中,作者把河水当作是——兄弟;当作是——亲人,你能仿照这种写法,说一说句子吗?(课件出示)

全班交流。

②出示句子:溪流河川中闪闪发光的不仅仅是水,也是我们祖先的血液。

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疑问?为什么作者会说“溪流河川中闪闪发光的是我们祖先的血液”?(引导学生想:河水对人类的贡献,想想没有了河、没有了水,人类怎么生活?) 正因为河水与人类息息相关,印第安人才如此热爱河水,请大家怀着与印第安人同样的感情齐读

4、5自然段。

学习“照管空气”

过渡:面对这片神圣的土地,西雅图和他的同胞们要求白人除了要善待河水之外,还要怎样做?当时西雅图是怎样说的?

课件出示句子:你们要照管它,使你们也能够品尝风经过草地后的甜美味道。

同学们,平常你们都会闻到什么味道?这个句子中的它,指的是什么?课文哪些自然段讲到空气与人类的关系?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第

6、7自然段。印第安人认为空气与人类有着怎样的关系?(倒数20秒,让学生体验没有呼吸的感受。)

齐读第

6、7自然段。

学习“照顾动物”

过渡:面对这片神圣的土地,西雅图和他的同胞们要求白人除了要善待河水、照管好空气之外,还要怎样做?当时西雅图是怎样说的?

生答“你们一定要照顾好这片土地的动物。”

问:没有了动物,人类会怎样?

出示句子:如果所有的动物都死去了,人类也会灭亡。降临到动物身上的命运终究也会降临到人类身上。

你知道有哪些动物遇到了怎样的灾难?(课件出示关于动物生物链的资料)

他们仅仅是要求善待这三种吗?还有什么?善待地球上的一切!(板书省略号)

三、研读9—11自然段,升华“神圣”

过渡: 面对这片神圣的土地,印第安人还希望美国白人以及他们的孩子怎样做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轻声朗读课文第9——11自然段。

重点理解以下句子:

①“任何降临在大地上的事,终究会降临在大地的孩子身上。”

如果人类不热爱这片土地,有什么事情可以降临在大地上?(泥石流、洪水)这些灾难给大地的孩子带来了什么?(伤心、痛苦、死亡,如果家园受到破坏,我们不能及时补救,那么对地球的伤害都将演变成对人类自身的伤害。如果家园遭到毁灭,人类又怎能独自生存。) 因此,印第安人强烈地要求白人:你们要向我们一样热爱它,照管它。为了子孙后代,你们要献出全部的力量和感情来保护大地。

我们是怎样热爱这片土地的?

②出示句子 “我们热爱大地,就像初生的婴儿眷恋母亲温暖的怀抱一样。”在这个句子中作者把我们比作——初生的婴儿,把大地比作母亲温暖的怀抱,“眷恋”一词写出了印第安人对土地深深地热爱之情。你能模仿这种写法,填一填下面的句子吗?(课件出示)

印第安人之所以强烈地要求白人要这样热爱、照管这片神圣的土地,是因为他们深深地知道什么?

③出示句子: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

大地不属于人类,那它属于谁?(动物、植物、河水、山脉„„属于大自然的一切,因此谁也不能凭借自己的喜好、善恶来对待神圣的大地,来破坏、损伤大地的完整和庄严。)为什么说“人类是属于大地的”? (因为大地拥有着生命成长的物质,使人类的生命不断得以繁衍、延续。只有爱护大地上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才能确保人类生命成长需要的各种自然条件,从而保持生命的延续。)

感情诵读这一部分。

四、小结写作特点:

1、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这片土地是圣洁的,这片土地满载着印第安人的记忆与希望,因此西雅图一次又一次地叮嘱白人要照管好空气,要照顾好动物,要善待这片土地上的万物,从这一声声的叮嘱中,从这一个个希望中,你能体会到当时西雅图是怎样的一种心情?(眷恋、依依不舍)课文中哪一句话最能表达出这种依依不舍的感情?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全文,用“——”画出这句话。(如果我们„„一定要记住)

2、谁能带着依依不舍的心情读一读这句话。

3、这句话在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为什么同样的一句话,作者要说三次?如果将后面的两次去掉,可不可以?(反复出现,产生一咏三叹的表达效果,不仅使主题深化,而且强化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这是本文的一个写作特点)

五、总结

1、这片土地是神圣的,面对印第安人的要求,白人做到了吗?西雅图的呼吁,白人做到了。他们被西雅图对土地的热爱所感动,就把这座城市命名为“西雅图”。现在,这座城市四季如春,景色宜人。这是由于他们对自然界的热爱与崇敬,才保留了这片土地的神圣,

2、联系现实:如今人类又是如何对待我们脚下这片神圣的大地的?

3、小结全文,提出倡议。(板书:珍惜资源、爱护环境)

六、作业:

1、读了这篇课文,我们很自然地想到了家乡的土地,身边的资源。它们是得到了保护,还是遭到了破坏?就这个问题,写一写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2、把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

【板书设计】:

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善待河水

照管空气

照顾动物

珍惜资源、爱护环境

教学设计评比

拼音教学设计评比

优秀教学设计评比

教学设计评比要求

芜湖市教学设计评比通知

教师教学设计评比总结

教学设计评比活动总结

教学设计评比活动总结

教学设计评比活动总结

幼儿园教学设计评比方案

教学设计评比
《教学设计评比.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