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意象

发布时间:2020-03-02 19:17:2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浅谈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桃花意象

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是诗歌的生命和灵魂。花意象是中国古代文学中重要的意象。尤其是桃花意象,在文学作品当中频频出现。桃花形色娇艳,许多墨客骚人都钟情于桃花,喜其形,爱其色,陶醉在花开的浪漫里,又心碎于花落的伤感中。桃花意象意蕴丰富,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桃花意象作一粗浅的分析。

一、“竹外桃花三两枝”———春天意象

《礼记·月令》云: “仲春之月,始雨水,桃始华。”桃花是春天的使者,是春意的代名词。“竹外桃花三两枝”充分展示了早春的景象。阳春三月,桃花怒放,艳压群芳,占尽人间春色。桃花与春风嬉戏,一派浓浓春意。

正因为桃花的盛开代表着春天的到来,所以人们为了歌咏春天,也常常歌咏桃花。桃花名正言顺地成为春天的形象代言。

以桃花歌咏春天的诗词不胜枚举: “二月风光起,三春桃李华。”( 高瑾《晦日宴高氏林亭》) “桃李出深井,花艳惊上春。”( 李白《杂歌谣辞·中山孺子妾歌》) “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 周朴《桃花》) “满树如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 吴融《桃花》) “千朵秾芳倚树斜,一枝枝缀乱云霞。凭君莫厌临风看,占断春光是此花。”( 白敏中《桃花》)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 清。”( 苏轼《新城道中二首》) “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秦观《行香子·春光》) 当我们看到这些诗句时,一幅幅春意盎然,万物萌生、艳丽明媚的桃花春景图便浮现于脑海之中。一年之季在于春,春天总是给人以希望的。生机勃勃的春天定会激起内心的生命活力。

二、“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美人意象

桃花的色彩艳丽,就像美丽的女子一样,娇媚可人。 桃花的美人意象,最早见于《诗经·周南·桃夭》篇: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周南·桃夭》是一首祝福新娘的诗。新娘出嫁的时候,正是桃花盛开之时,从花朵绽放到结满果实、枝叶繁茂,都在祝愿新娘出嫁后幸福美满,和和睦睦。累累的果实也象征着人丁兴旺、家族兴盛。烂漫的桃花、累累的果实、青葱的桃叶,一派生机与活力。用红艳的桃花歌咏新婚女子的娇媚可人,同时又来烘托婚礼场面的热烈气氛,可谓相得益彰。清代学者姚际恒在《诗经通论》中说:“桃花色最艳,故以取喻女子,开千古词赋咏美人之祖。” 方玉润评点《周南·桃夭》: “一章体绝,开千古词赋香奁之祖。”

《天宝遗事》中记载,唐明皇和杨贵妃都爱桃花。宫中种植了许多桃树,当桃花盛开之时,唐明皇都要摘下桃花插在玉环的头上。他说: “此花最能助娇态。”桃花美人,交相辉映,花艳人更娇。

用桃花来写美人的诗句比比皆是: “青帝少女染桃花,露妆初出红犹湿。”( 王建《春来曲》) “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 韦庄《女冠子》) “尘昏菱鉴懒修容,双脸桃花落尽红。”( 李中《春闺辞二首》) “谁怜颊似桃,孰知腰胜柳。”( 于滇《宫怨》) “春风破红意,女颊如桃花。”( 温庭筠《碌碌古词》) “朱唇一点桃花殷,宿妆娇羞偏髻鬟。”(岑参《醉戏窦子美人》)

三、人面桃花相映红———爱情意象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桃花,常常与美丽的爱情故事相依相伴。其中,最为有名的要数“人面桃花”的故事了,故事源于唐代诗人崔护的《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在明媚的春光里,诗人邂逅了美丽的少女,少女依桃树而立,桃花与人面相得益彰,诗人一往而情深。少女的模样深深地刻在诗人的心上,挥之不去。诗人以“人面桃花”形容女子的美貌,表达爱恋的情思。若只写桃花,则诗中不见人情; 若只写人面,则诗中不见色彩。“人面桃花相映红”一句将花与人交织在一起。因为有美人,桃花绽放更绚烂; 因为有桃花,美人才更加娇艳动人。“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美丽的少女不知去了何处,只剩下门前一树桃花临风盛开,笑对诗人。“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此后,人们便用“人面 桃花”这一经典意象,来形容女子的美丽面容与娇艳的桃花相互辉映,也用于形容因不能与所爱慕的女子再次相见而产生的怅惘心情。如“人面桃花,未知何处,但掩朱扉悄悄。”( 柳永《满朝欢》) “鸦背斜阳闪闪红,桃花人面满纱笼。”( 黄遵宪《不忍池晚游诗》其七) 。

四、“桃花庵里桃花仙”———仙隐意象

在民间,由于桃木是避邪的工具,因而桃花也随之沾化了仙气。东晋陶潜的不朽佳作《桃花源记》,赋予了桃花隐逸和超脱的气质。“桃花源”是一个“理想世界”,是陶渊明苦苦追寻的社会理想,是中国文人的精神家园,已成为隐居避世的文化符号。“世外桃源”的美好理想,在当时是不可能实现的,它只能是诗人政治理想的幻影。 李白的《山中问答》“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全诗借“桃花流水” 抒发诗人醉心于山林的隐逸和超脱的情怀。“采菱渡头风急,策杖村西日斜。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 ( 唐代王维《田园乐七首》) 隐者之居跃然于纸上。“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唐 代 王 维《桃 源 行》) 桃 源 即“灵境”、“仙源” 北宋黄庭坚《水调歌头 : “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 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 桃花掩映、红露湿人的神仙境界脱然而出。

唐伯虎有一首著名的《桃花庵歌》隐者之情蕴含其中: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五、“桃花乱落如红雨”——悲情意象 桃花的花期极短,被称为 “短命花”, 桃花为美人盛开,亦为悲情凋落。“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 刘禹锡《竹枝词九首》其二) 这首诗就是以桃花来写悲情的:满眼的桃花,火红灿烂,而怒放的桃花也终将凋零。借桃花易凋痛斥男子的薄情负心,表达女主人公的爱恨悲欢。“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 李贺 《将进酒 》) 春天即将终结,浓艳的桃花,纷纷落下,如红雨飘飞。 美丽桃花的凋零引发诗人对年华易逝的感慨 。

《王建宫词一百首》 其一):

树头树底觅残红,一片西飞一片东。

自是桃花贪结子,错教人恨五更风。

以花喻人,揭示宫女的悲苦命运。 宫女失去了人身自由,毫无幸福可言,命薄如桃花。宫女的青春被封建制度扼杀,宫女的幸福被封建制度剥夺。宫女的内心是痛苦、悲哀的。由惜花到羡花再到妒花 ,符合宫女内心世界的发展变化。从 “觅残红”到“桃花贪结子”表意更深了一层。桃花结子是顺乎自热规律的,人也如此。 桃花有结子的自由,而宫女连这样的自由都不能拥有。

陆游在《钗头凤》中写下自己与唐琬的爱情悲剧:

红酥手,黄滕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 错。

春如旧,人空瘦。 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 池闲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一对情投意合的恩爱夫妻 ,生生被陆母拆散。陆游对前妻唐琬的恋之深和思之切在词中得以宣泄。真可谓是字字在流泪,句句在滴血。

清代剧作家孔尚任的代表作《桃花扇》,借复社文人侯方域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来反映南明弘光王朝覆亡的历史。“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 “桃花扇”在剧中不仅仅是一个道具 ,更是贯穿全文的一条总的线索。孔尚任的《桃花扇》是桃花意象的集大成者 ,其中蕴含了桃花的许多意蕴,用桃花意象既映衬了李香君的美貌,也暗示着李香君妓女的身份。 而桃花的凋零又是李香君悲情命运的写照。

《在红楼梦》中,林黛玉被作者赋予桃花般悲情的命运。“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运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 花落人亡两不知!( 黛 玉《葬花词》)黛玉葬花,埋葬的不仅仅是桃花,还有爱情、青春和生命。桃花意象的引入使黛玉的形象更加凄美动人 ,更加完整真实。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岁月的流转给人以无限的沧桑之感。桃花年复一年的重复开落与人事衰变的不可逆转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桃花在这个意义上又有了永恒之意 ,昭示了自然的永恒,这种永恒反衬了人事之悲。

六、“轻薄桃花逐水流”——情色意象

桃花还是情色欲望的象征。古人认为桃花盛开的季节是男女结合的婚恋季节,桃花具备了原始的爱欲基因。桃花在惊蛰时开放,此后万物便开始复苏,这就使得桃花成为生命之“象”,桃花盛开是生命涌动的季节,在古人看来,桃花的开放与男女情欲的爆发是密切相关的 ,因而桃花带有两性结合的色彩 ,从此桃花与艳遇、美色结下了不解之缘。

梁武帝萧纲的《鸡鸣高树巅》:“碧玉好名倡,夫婿侍中郎。桃花全覆井,金门半隐堂。时欣一来下,复比双鸳鸯。鸡鸣天尚早,东乌定未光。”桃花就带有情色的意味。南朝独孤嗣宗《紫骝马》中有这样的句子: “照曜桃花径,蹀躞采桑津”。“桃花径”是通往倡楼的小路。桃花的情色意味渐浓。骆宾王《帝京篇》: “倡家桃李自芳菲,京华游侠盛轻肥。”

刘禹锡的《踏歌行》: “桃蹊柳陌好经过,灯下妆成月下歌。” 桃蹊柳陌是歌妓居住的地方。 李益的《汉宫少年行》 “晚来香街经柳市,行过倡市宿桃根。” 卢照邻的《长安古意》 “俱邀侠客芙蓉剑,宿娼家桃李蹊。”杜甫的《绝句漫兴九首》之五:“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轻薄桃花”往往会使桃花给人以轻佻浮艳之感 。 桃花在宋代被视为 “妖俗 ”之花,这与宋人的审美情趣是分不开的:宋人尚清雅,鄙俗艳。 宋人程棨《三柳轩杂识》评花品时说:“余尝评花,以为梅有山林之风,杏有闺门之态,桃如倚门市倡,李如东郭贫女。”

桃花意象是中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结晶 ,分析桃花的多重意蕴,可以使我们更好地欣赏和品味桃花。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 ,桃花一直在演绎着自己的故事,从未停歇过,于花开花落之间悠悠地诉说着它的情怀。无论是岁月流转,还是季节更迭,桃花永远都绽放在人们的心中,永不衰败!

意象

意象——笛

柳意象

诗歌意象

诗歌意象

夕阳意象

诗歌意象

意象教案

意象 总结

意象 教案

意象
《意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意象月 意象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