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开 掘习作 源 泉

发布时间:2020-03-01 21:55:2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开 掘习作 源 泉

小学生作文“言之无物”是他们害怕作文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开掘学生的写作源泉,做到作文“言之有物”,叶圣陶先生说过:“小学生今天作某一篇文,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他今天以前知识、思想、语言等各方面的积累。”然而,许多学生平时没有注意留心观察,写作文时就觉得无话可说,无从下手。为此,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学会留心观察,实话实说。笔者拟从抓住观察、留心特点、启发思考、实话实说等方面入手,浅谈在习作教学方面的点滴心得。

一、观察生活,捕捉素材

有了对任何事物产生观察的欲望,并不能说学生在习作基础已经牢固了,这只是观察的第一步。要让学生真正做到有话可写,关键还在于教授他们观察的方法。1、观察要有顺序

任何事物都有其本身的特点,观察事物时要善于抓住其特点,按照事物本身的逻辑、顺序,理清其内在结构、本质,写出来的作文才能准确、生动。在具体教学中,我先让学生们认真观察黄元贤同学的外貌,并让学生展开热烈的讨论。同学们在观察欲望被激发后,你一言,我一语,发言踊跃。这个说元贤同学“国字脸,浓眉毛”,那个说“中等身材、小嘴、大眼睛”,也有的说他“穿着整洁、大方……”在观察中,我既肯定了同学们的认真、仔细,但同时也指出了他们观察中的缺陷,即这一些特点都是零散的、无序的,观察事物应有一定的次序。同时,我还结合语文教学中提到的有关知识,让他们知道,观察周围的事物,可按时间、空间或事物的性质、特点、发展的顺序,作者观察的角度等确定观察的顺序,或从近到远,从上到下,从内到外,或由人及物,从整体到局部……如《可爱的草塘》一文,作者在观察草塘的美景时,是按先整体后部分,从近及远的顺序。《观潮》的作者则采用“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来之后”这一时间顺序来观察钱塘江大潮。而在观察大潮到来时的壮观景色则按由远到近的方法。《火烧云》一文作者萧红在观察火烧云上来之前晚霞的美妙奇异的景色时也用了时间这一顺序,在观察火烧云上来时则采用从下到上的方法。因此,从这次习作课的写前观察中,我让学生明白了一个道理:观察要有序,语意才明朗;观察若无序,主次就颠倒。

2、观察要抓住特点。

每件事物都有其本身的特点,这就要引导学生观察时努力发现与众不同之处。观察事物,要观其景,闻其声,品其味,还要用心思考,对所观察的事物进行分析比

较,从而捕捉事物的特点。如《鱼游到了纸上》中聋哑人之所以能使“鱼游到纸上”,是因为他在分析比较中对金鱼的特点非常了解。

3、观察时要展开想象的翅膀。

有了对事物比较清晰、有序的认识,还只是掌握了写作对象表面的东西。任何一篇作文都要表达一个明确的中心,即通常说的主题。学生通过运用方位观察、主次观察、时序观察等多种不同的观察方法,把生活中的所见所闻的真实地写下来,按顺序、抓特点,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这样的文章只是让我们看到了形,尽管是条理清晰、结构明朗的形,但就犹如一尊雕塑,有骨架而没有血肉。要把我们的观察所得描写得有血有肉,就要展开合理的想象。少年儿童对物、对人的感受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他们的情感。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人是生来就怀有情的核,如果能好好培养,自会抽芽舒叶,开出茂美的花,结出丰实的果。我们在教学中要抓住儿童善联想、善思考的特点,用想象来弥补他们尚未掌握的抒情手法之缺,由物及人,由此及彼,由过去及未来,在想象的天地里自由翱翔,就能让一切难以表达的东西在有所思中变得豁然开朗。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写出事物的色彩之艳,形态之美。如一次习作要求是写自己喜爱的一种植物,我要求学生写《校园的榕树》。习作前我带领同学们来到校园的榕树下进行观察,大部分同学都能讲出这棵榕树的特点是高大、粗壮、茂盛。接着我进一步启发学生应该怎样把这棵榕树的高大、粗壮、茂盛写具体。学生甲马上举手说:“校园的榕树真高啊,它差不多有我们三层楼那么高。”学生乙说:“这棵树真粗壮啊,我们三个人手拉手才能把它合抱住。”学生丙接着说:“这棵榕树枝叶向四面展开,差不多盖住了我们半个小操场,树叶密密层层,犹如一把撑开的绿绒巨伞。”我进一步问道:“校园的榕树这么大,这么美,它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方便与快乐呢?”同学们有的说春雨绵绵,榕树给我们挡风雨,让我们能和平常一样在操场上游戏、活动;有的说夏日炎炎,有榕树给我们遮太阳,我们在树下活动,觉得格外凉爽……可见,只有引导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展开合理想象,写出来的作文效果才会形象生动,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二、学好语文,积累素材

语文教材选入的文章,文质兼美,典范性强,是我们用于指导学生写作的最好范文。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课文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表达思想的方法。如教《翠鸟》一文,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既从静态--动态。静态又从颜色--形体等,使学生认识到作者这样抓住翠鸟羽毛鲜艳及形体玲珑这两个特点,细致观察,才能写得具体形象,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教《雨》一文,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用多种感官去观察雨前--雨中

--雨后的雨景特点,有目的地认识事物,然而由表及里地认识,由此及彼地联想。由雨水联想到农作物以及人们生活的关系,表达了人们喜悦的心情,使学生认识到作者这样善于分析联想,做到移情入物,写出来的文章才有深度,才能感人。如教《狼牙山五壮士》、《飞夺泸定桥》、《我的战友邱少云》、《卖火柴的小女孩》等,就是通过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心理活动的特点来描写,表现刻画人物,反映人物的个性、特征以及内心世界等。总之,从课文中学习作者观察方法、表达方式,积累词汇、积累素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课外阅读、扩充素材

单从课本里学到知识、积累素材还是不够的,我们要引导学生除了认真学习课文外,还要多读课外书籍、报刊、杂志,扩大知识面,充实写作材料。“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意思是说书读多了,自己的知识就会丰富起来,写起文章就会得心应手。书是前人的经验、智慧的结晶。在不同的作者笔下,同一事物是千差万别,绚丽多彩。每个作者都有自己观察世界的方法,自己的风格和语言。那些动人的画面,精采的描绘,形象的比喻等优美词句、语段、表达方法都要取之精华的作文基本功。我们要引导学生将外物转化为内物,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会使文章增色生辉。“书山”、“学海”写作素材,学之以恒,取之不竭。

四、动笔勤写,用好素材

学生素材丰富了,就要引导学生用好素材,提高写作水平。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是一种简便、有效的写作训练方法。它能促使学生随时随地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做生活的有心人。习惯于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事物,并能做到专心致志,开动脑筋,选择有意义的,感受深刻的记下来,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写作素材也就丰富了,写作技巧也就会逐渐提高起来。到那时,无论写人或记事的记叙文,就会有血有肉,生动具体。还有坚持写读书笔记,一方面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一方面可以开拓学生的写作思路,提高认识事物和表达事物的能力。坚持写日记又是有效提高作文能力的捷径,还可以开设让学生发表文章的园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勤写多练,在练中用好素材,同时也会促进学生不断积累素材,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总之,“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我在作文教学中,不光教给学生写作方法,更重要的是教给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的方法,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摄取写作材料,在名人名篇中吸收营养,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和作文表达能力。

如何开掘小学生的写作源泉

浅谈开掘学生的写作源泉

让生活成为快乐习作的源泉

开掘二队年终总结

开掘二队安全总结

开掘技术管理规定(试行)

闲置商标“金矿”亟待开掘

开掘专业技术员复习题[1]

智慧的源泉

生命的源泉

开 掘习作 源 泉
《开 掘习作 源 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开源文化初探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