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12.假如没有灰尘说课稿

发布时间:2020-03-01 19:52:5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12*《假如没有灰尘》说课稿

城关镇中心小学 吴丰华

一、说教材

本文是新课程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是一篇说明文。这篇说明文语言准确、生动,知识性、趣味性很强。作者运用了假设、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清楚明白而又生动地说明了灰尘的特点、作用及和人类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说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正确读记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

3.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学习运用。

4.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受到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

三、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和说明事物的方法。

难点:明白灰尘与人类的关系,懂得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

四、学情分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学生以自学为主,通过前几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对说明文学习的情况基本可以掌握。早自习学生已经自己预习课文了。

五、说教法和学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同时也为体现新课程标准中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三维目标的统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时我采取质疑引导,以课文题目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质疑,然后组织学生探究并体验,最后进行拓展延伸,从而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语文课的开放性和语文课与社会、与科学相整合的特点。

六、说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检查生字词。 2.自主阅读探究,完成表格。 3.合作探究体验。 4.全班交流。

5.用一段话说明第二自然段提出的问题,练习说话。

6.课堂小结:回顾灰尘的特点和作用以及说明方法。感悟道理:事物往往都有两面性,只有正确认识它们,才能趋利避害,造福人类。

7.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身边事物的两面性。 8.小练笔。

七、说板书设计

八、说教学反思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也是一篇说明文。思路清晰,说明有序,浅显易懂,语言准确、生动,知识性、趣味性很强。作者运用了假设、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清楚而又生动地说明了灰尘与人类密不可分的关系。揭示了一个深刻的哲理:事物往往都具有两面性,只有正确地认识它们,才能趋利避害,造福人类。前面已经学习了3篇说明文,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说明文的学习方法,利用早读时间充分阅读了课文,我也从课文的特点出发,让学生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合作交流。然而,这篇课文中有许多科学的专业名词,如:光源、散射、折射、三色光、日晕等词语,学生很难理解,因为那需要物理知识作铺垫,学生初读比较困难,影响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这节课在设计上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探究,但是我高估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发现他们学习有困难时,我及时做了补救,但是浪费了很多时间,以至于在全班交流时没有让学生充分说、充分评,学生的自主探究打了一些折扣。 在课堂小结时也是草草收尾,小练笔只能放到课后了。小练笔我有几种想法:

1、学生继续以《假如没有灰尘》为题写下去,可以写生活中没有灰尘的益处,要求有生活实践的依据。

2、运用说明方法仿写一种事物。例如:假如没有电话(手机、电视、书、网络、游戏机、电脑、高速公路等)最终我确定是写一种事物的两面性,有待探讨。

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本节课教学中还有很多遗憾,也带给我许多启发,使我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总结、不断发现新的教学方法,把好的方法用到教学中去。

假如没有灰尘说课稿

《假如没有灰尘》说课稿

假如没有灰尘说课稿

12.《假如没有灰尘》导学案

12假如没有灰尘说课稿

假如没有灰尘

假如没有灰尘

假如没有灰尘

假如没有灰尘

假如没有灰尘

12.假如没有灰尘说课稿
《12.假如没有灰尘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